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淡水鱼水平往复振动头尾定向输送方法 被引量:14
1
作者 万鹏 郭三琴 +3 位作者 杨俊 赵竣威 谭鹤群 朱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48,共9页
淡水鱼的头尾定向输送是进行鱼体自动化加工的基础。该研究针对淡水鱼头尾定向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以典型大宗淡水鱼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平往复振动原理开展淡水鱼头尾定向输送方法分析,并进行相关试验。... 淡水鱼的头尾定向输送是进行鱼体自动化加工的基础。该研究针对淡水鱼头尾定向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以典型大宗淡水鱼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平往复振动原理开展淡水鱼头尾定向输送方法分析,并进行相关试验。首先探讨了鱼体在不同表面结构输送带上的摩擦特性,分析了实现鱼体头尾定向的可行性;然后基于水平往复振动原理提出实现淡水鱼鱼体头尾定向输送的方法,并对鱼体的头尾定向输送过程进行分析;最后以4种典型淡水鱼为试验对象,以完成鱼体定向输送所需时间为评价指标,对影响淡水鱼鱼体头尾定向输送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试验,探究了输送带类型、鱼鳞状态、振动频率、振幅等对鱼体头尾定向输送效果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双因素无重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输送带表面结构为倒三角结构时,鱼体的定向输送效果较好;鱼体表面有鳞或去鳞情况下都可实现鱼体的头尾定向,其中有鳞鱼体的头尾定向输送所需平均时间为2.42 s,去鳞鱼体的头尾定向输送所需平均时间为3.39 s;以带鳞鲫鱼为例,当振动频率为5 Hz,振幅为120 mm时,实现鱼体头尾定向输送的时间为2.65 s;当振动频率为5 Hz,振幅为120 mm时,4种淡水鱼带鳞状态下的鱼体定向输送平均时间为2.45 s,去鳞状态下的定向输送平均时间为3.43 s。研究结果可为淡水鱼鱼体定向设备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 加工 水产养殖 头尾定向 水平往复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QLZ型往复振动筛动力学模型与虚拟样机仿真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中营 任宁 +1 位作者 武文斌 李永祥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70,共4页
为预测TQLZ型往复振动筛的振幅和运动轨迹,在建立振动筛动力学模型和确定橡胶弹簧刚度的基础上,基于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振动筛的虚拟样机模型,通过动力学理论模型计算和虚拟样机仿真得到振动筛的振幅和运动轨迹。结果表明:振... 为预测TQLZ型往复振动筛的振幅和运动轨迹,在建立振动筛动力学模型和确定橡胶弹簧刚度的基础上,基于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振动筛的虚拟样机模型,通过动力学理论模型计算和虚拟样机仿真得到振动筛的振幅和运动轨迹。结果表明:振动体质心振幅和振动方向角的理论计算结果与虚拟样机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激振力作用线通过振动体质心时,振动体各点振幅基本相同,振动体沿振动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而无绕质心转动。研究结果可为分析激振力偏移质心式振动筛和优化振动筛工作性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振动 动力学模型 ADAMS 虚拟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的往复振动筛运动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智 周龙 王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6-78,82,共4页
运用蚁群算法和 Matlab语言 ,编制了往复振动筛运动参数仿真计算的算法实现程序 ,并运用该程序对往复振动筛的振动圆频率、振幅、振动方向角和振动面倾角进行了优化仿真计算。优化计算结果表明 :物料沿振动筛面的平均推进速度达到 0 .18... 运用蚁群算法和 Matlab语言 ,编制了往复振动筛运动参数仿真计算的算法实现程序 ,并运用该程序对往复振动筛的振动圆频率、振幅、振动方向角和振动面倾角进行了优化仿真计算。优化计算结果表明 :物料沿振动筛面的平均推进速度达到 0 .188m / s;在保证物料不跳离筛面的条件下 ,振动惯性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往复振动 运动参数 优化设计 MATLAB语言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往复振动机械水平和铅垂支承刚度设计 被引量:9
4
作者 胡继云 张玺斌 南瑞民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建立惯性往复振动机械的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方程,通过对动力学方程的求解及分析,获得水平支承刚度和铅垂支承刚度与振动体振动轨迹的关系;进一步分析水平支承刚度和铅垂支承刚度对振动轨迹的形状、方向和振幅的影响,提出水平支承刚度与铅... 建立惯性往复振动机械的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方程,通过对动力学方程的求解及分析,获得水平支承刚度和铅垂支承刚度与振动体振动轨迹的关系;进一步分析水平支承刚度和铅垂支承刚度对振动轨迹的形状、方向和振幅的影响,提出水平支承刚度与铅垂支承刚度的设计方法,为该类机械的水平支承刚度和铅垂支承刚度的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往复振动机械 水平支承刚度 铅垂支承刚度 振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振动筛板萃取塔的放大设计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吕建华 刘继东 +2 位作者 张文林 李春利 李柏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508-2514,共7页
对往复振动筛板萃取塔(RPEC)塔内的传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单液滴传质模型出发,应用数学统计方法建立了RPEC放大设计模型,即进行放大设计时应遵循通量、塔板间距、振幅和频率不变的原则计算表观传质单元高度HOXP.采用... 对往复振动筛板萃取塔(RPEC)塔内的传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单液滴传质模型出发,应用数学统计方法建立了RPEC放大设计模型,即进行放大设计时应遵循通量、塔板间距、振幅和频率不变的原则计算表观传质单元高度HOXP.采用林可霉素-正丁醇-酸水物系对塔径100mm的RPEC实验塔研究表明:真实传质单元高度HOX与体系物性、表观速度、输入能量(振幅A×频率f)有关,而与塔径无关,且不受轴向混合的影响,模型较好地预测了HOX随输入能量的增加而减小,而通量的变化则对其影响较小;分散传质单元高度HOXD是塔径D、输入能量、通量Us和体系物性的函数,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较好地描述了输入能量和通量增加强化传质起主导作用,有效降低分散传质单元高度HOXD的传质过程部分,而不能描述轴向混合起主导作用部分.应用放大设计模型对直径325mm的RPEC放大设计结果验证模型的预测误差在2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振动板式萃取塔 放大模型 传质系数 传质单元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往复振动设备的机电耦合模型和瞬态过程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胡继云 殷学纲 于翠萍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59-1364,共6页
采用建立离散系统动力学方程的矩阵法,建立了双旋转偏重激振的惯性往复振动设备的动力学方程,该动力学方程与两驱动电机的状态方程一起构成了惯性往复振动设备机电耦合的数学模型.通过分别对不同阻尼、不同电机功率时数学模型的数值仿... 采用建立离散系统动力学方程的矩阵法,建立了双旋转偏重激振的惯性往复振动设备的动力学方程,该动力学方程与两驱动电机的状态方程一起构成了惯性往复振动设备机电耦合的数学模型.通过分别对不同阻尼、不同电机功率时数学模型的数值仿真和对仿真结果分析,揭示了惯性振动设备瞬态过程的实质,提出了减小振动体瞬态振幅和缩短瞬态过程的新方法.为该类设备瞬态过程的智能控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往复振动设备 瞬态过程 矩阵法 机电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振动平面筛分选大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郝心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3-146,共4页
为综合研究筛子工作参数对筛上谷物运动和筛下物获选率的影响,对筛面倾角、曲柄半径、曲柄转速和振动方向角进行了正交旋转设计。用60Coγ示踪技术测试了筛上谷物运动,分别建立了谷物运动速度、筛下物获选率与筛子工作参数之间的... 为综合研究筛子工作参数对筛上谷物运动和筛下物获选率的影响,对筛面倾角、曲柄半径、曲柄转速和振动方向角进行了正交旋转设计。用60Coγ示踪技术测试了筛上谷物运动,分别建立了谷物运动速度、筛下物获选率与筛子工作参数之间的回归方程,分析了谷物运动速度对筛下物获选率的影响,提出了两组筛子最佳工作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振动平面筛 示踪技术 大豆 筛分 分选 选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振动筛板塔对低界面张力体系萃取过程的强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慧娟 王鹤男 +2 位作者 张吕鸿 郝丽 姜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61-2867,共7页
对低界面张力体系正丁醇-丁二酸-水在往复振动筛板塔中的萃取性能进行研究,体系中水为萃取剂,萃取正丁醇中的丁二酸。实验考察了两相流速、相比、传质方向和筛板振动速率对流体力学性能和传质性能的影响,并且与相同操作条件下固定筛板... 对低界面张力体系正丁醇-丁二酸-水在往复振动筛板塔中的萃取性能进行研究,体系中水为萃取剂,萃取正丁醇中的丁二酸。实验考察了两相流速、相比、传质方向和筛板振动速率对流体力学性能和传质性能的影响,并且与相同操作条件下固定筛板萃取塔的性能作对比。结果表明,筛板振动速率不高于3.5 cm/s的情况下体系没有发生乳化现象,相比增大到2.8时接近液泛点,实验稳定性较差。流速和相比增大能够获得更好的液滴分布和更大的体积传质系数,但增大的幅度要综合考虑设备的最大通量和两相在塔内的停留时间。分散相到连续相的传质方向传质相界面积大,更有利于提高传质效率。相同操作条件下,连续相中的轴向混合远大于分散相的轴向混合。与固定筛板塔的萃取性能相比,振动筛板改善液滴分布、增大处理能力和强化传质的作用都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界面张力 往复振动筛板塔 溶剂萃取 流体动力学 传质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往复振动方法的枸杞低损采收技术装备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0
9
作者 梅松 肖宏儒 +3 位作者 石志刚 蒋清海 赵映 丁文芹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0-105,208,共7页
以解决枸杞自走式连续采收难题为目标,以往复式振动关键部件采摘方法为核心技术,农机农艺深入融合,建立适宜往复仿形振动采摘模式的枸杞栽培示范区,重点设计隧道式左右和上端阵列往复振动部件总成系统的仿形采摘关键部件,辅助设计柔性... 以解决枸杞自走式连续采收难题为目标,以往复式振动关键部件采摘方法为核心技术,农机农艺深入融合,建立适宜往复仿形振动采摘模式的枸杞栽培示范区,重点设计隧道式左右和上端阵列往复振动部件总成系统的仿形采摘关键部件,辅助设计柔性接果和输送风选归集系统,结合跨行自走式动力平台,集成研创基于往复振动方法的枸杞低损采收机。夏果初茬枸杞采收试验结果:当振动频率为37.5~50 Hz,枸杞成熟果的采净率为89.5%~96.4%,采净率随着振动频率的提高显著提高;在同一振动频率前提下,随着枸杞成熟度提升,采净率整体提高,成熟度与采净率关联显著。而振动频率为37.5 Hz,含杂率控制在14.4%~18.4%,显著降低含杂率。另外,干果损伤率为3.4%~10.2%,干果损伤率呈现随着振动频率提高而增加的趋势。夏果中茬枸杞采收试验结果:当振动频率为32.5~45 Hz,干果损伤率随着振动频率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数据显示当频率设置为37.5 Hz左右,该机采摘干果损伤率最低。新增误采率随振频变化规律:误采率为4.18%~11.36%,误采率与振动频率关系并不显著。最后,针对秋果,关于37.5 Hz最佳振动频率左右的鲜果损伤试验,显示鲜果损伤率均在5%以内,该机作业效率较高,一机抵30个人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采收 往复振动 采净率 损伤率 含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振动板式萃取塔水力性能研究
10
作者 马荣林 王昂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9-22,共4页
以上-煤油为介质,在内径为0.031m的往复振动板式萃取塔内研究了此塔的分散相持液量、轴向混合和液滴大小。研究表明分散相持液量与板振幅、频率、连续相流速和分散相流速有关;Sauter平均直径与板振幅、频率有关。应用脉... 以上-煤油为介质,在内径为0.031m的往复振动板式萃取塔内研究了此塔的分散相持液量、轴向混合和液滴大小。研究表明分散相持液量与板振幅、频率、连续相流速和分散相流速有关;Sauter平均直径与板振幅、频率有关。应用脉冲响应法测试此塔的轴向混合,以无因次方程对轴向混合系数进行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萃取 萃取塔 水力性能 往复振动板式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电机驱动型往复振动机械的运动学体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凤成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10,35,共11页
本文根据振动电机驱动型往复振动机械的特点,理论上分析了物料运动状态,建立起振动面运动学体制,研究了各运动学参数与运动学体制间的关系,给出了各种振动面体制相应的振动方向角。为合理设计、调试及使用新型往复振动机械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往复振动机械 振动电机驱动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耗往复式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中试应用研究
12
作者 汤凯 宋灿辉 +6 位作者 曹茜斐 安天一 刘洋 周钒 杜桂泉 孙法迁 陈重军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735,共9页
以往复式振动膜生物反应器(VMBR)技术为核心,构建了低耗往复式膜生物反应器(LEP-N-MBR)中试系统,以处理污水处理厂A^(2)/O出水,污水处理量为350m^(3)/d.结果发现,整个运行阶段振动膜能耗仅为0.020(kW·h)/m^(3),MBR能耗得到极大降低... 以往复式振动膜生物反应器(VMBR)技术为核心,构建了低耗往复式膜生物反应器(LEP-N-MBR)中试系统,以处理污水处理厂A^(2)/O出水,污水处理量为350m^(3)/d.结果发现,整个运行阶段振动膜能耗仅为0.020(kW·h)/m^(3),MBR能耗得到极大降低.当系统污泥浓度(MLSS)为3000mg/L时TN和COD去除率分别为53.78%和61.76%,出水NH_(4)^(+)-N仅为0.51mg/L;而MLSS为6000mg/L时,出水NH_(4)^(+)-N浓度升高至2.07mg/L,同时相较于MLSS为3000mg/L时,膜运行周期缩短33.3%.批次测试显示,系统污泥的最高氨氧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分别为3.65,5.55mg/(g·h).高通量测序表明,低营养环境下,往复振动膜促进了膜表面有机物的释放,被Hyphomicrobium以及norank_f__Microtrichaceae等利用代谢强化了脱氮效果.低耗高效的中试LEP-N-MBR系统可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提供技术新视角与理论指导,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振动膜生物反应器 脱氮除碳 微生物群落结构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麻雀算法优化变分时域分解的往复机械冲击特征提取方法
13
作者 聂志勇 隋立林 马波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02-1511,共10页
往复机械壳体振动信号往往由多个不同的冲击源共同作用产生。针对往复机械壳体振动信号在时域上相互叠加、耦合且振动信号多源冲击时域间隔分布不规则,从而导致信号分解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优化变分时域分解(... 往复机械壳体振动信号往往由多个不同的冲击源共同作用产生。针对往复机械壳体振动信号在时域上相互叠加、耦合且振动信号多源冲击时域间隔分布不规则,从而导致信号分解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优化变分时域分解(VTDD)的往复机械冲击特征自适应提取新方法。首先,采用Circle混沌映射初始化麻雀种群,引入仿生鱼鹰攻击鱼类的模型,改进了发现者位置更新策略,从而避免了搜索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然后,基于ISSA迭代搜索最优适应度值对应的VTDD最优参数组合,完成了多源冲击信号自适应分解,得到了分解子冲击信号的时域中心及能量信息;最后,利用大头瓦磨损故障和气缸余隙不当的实际工程案例数据,将ISSA-VTDD方法和传统的VTDD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SSA优化VTDD能高效地搜索出VTDD最优的预设参数组合,精确有效地提取故障冲击特征,迭代次数和适应度分别为11次和5.25;ISSA-VTDD方法对各种复杂工况、不同信号特性都具有良好适应性;与其他同类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ISSA-VTDD方法具有最高的冲击信号重构精度,即分解效果最优。可见ISSA-VTDD方法具有更优越的冲击时域特征提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机械壳体振动信号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变分时域分解 多源冲击信号自适应分解 冲击时域特征提取 迭代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式振动筛板塔净化湿法磷酸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黄美英 钟本和 +1 位作者 陈亮 李军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共5页
为了开发湿法磷酸(WPA)净化的新工艺及设备,根据溶剂萃取净化湿法磷酸的物性与振动筛板塔的特性,设计研制了振动筛板塔,并进行溶剂法净化湿法磷酸的设备结构参数与操作条件的实验,找出了萃取、洗涤、反萃3个主要过程的设备结构参数与适... 为了开发湿法磷酸(WPA)净化的新工艺及设备,根据溶剂萃取净化湿法磷酸的物性与振动筛板塔的特性,设计研制了振动筛板塔,并进行溶剂法净化湿法磷酸的设备结构参数与操作条件的实验,找出了萃取、洗涤、反萃3个主要过程的设备结构参数与适宜操作条件,萃取:筛板间距为7 cm,振动频率为200 r/min;洗涤:振动频率为100 r/min,相比(体积)为20∶1;反萃:筛板间距为6 cm,振动频率为250 r/min。经3塔串联连续实验,最终制得符合工业品级质量的磷酸,效果良好。成功开发了WPA净化的新工艺、新设备,为中试及工业化放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振动筛板塔 湿法磷酸 净化 溶剂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轴水平振动输送机的物料速度仿真分析与实验
15
作者 王少臣 潘宏涛 +3 位作者 王永涛 李佳辉 李少英 张宇航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1-1308,共8页
针对当前四轴水平振动输送机的物料速度随输送机偏心轴相位角变化规律不明确的问题,以某钢厂水平振动输送机的参数为基础,对机体与物料速度进行了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首先,推导了机体激振力与机体速度的通用公式,并对3种初始相位角对... 针对当前四轴水平振动输送机的物料速度随输送机偏心轴相位角变化规律不明确的问题,以某钢厂水平振动输送机的参数为基础,对机体与物料速度进行了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首先,推导了机体激振力与机体速度的通用公式,并对3种初始相位角对应的机体速度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初始相位角对机体速度的影响规律;然后,对机体速度和物料速度进行了对比仿真,并研究了物料起始运动时间、初始相位角以及角频率对物料速度的影响规律;最后,采用仿真软件分析了固定高速轴(或低速轴)的初始相位角时,物料稳态平均速度随低速轴(或高速轴)相位角变化的规律,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输送机4个偏心轴以及齿轮等相关部件组装完成后,物料的稳态平均速度不随任一个偏心轴质心相位角的变化而变化;在输送机稳定运行时,物料的稳态平均速度与其加入料槽内的先后顺序无关;此外,针对某一机型的最佳物料速度,在高速轴(或低速轴)的初始相位角不同时,两种轴的相位角差也可能不同,单纯指定相位角差3π/4、π/2或3π/2等特定角度以利于物料输送的方案是不合理的,应该同时规定高低速偏心轴的相位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往复)输送机 输送机偏心轴相位角 角频率 四轴 水平振动 机体速度与物料速度 物料稳态平均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缸内燃机主轴承的结构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义亮 戴旭东 谢友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63-966,共4页
以某 4缸柴油机为例 ,应用有限元方法在机体结构模态分析的基础上 ,对多缸内燃机曲轴各主轴承在曲轴轴颈作用力激励下的结构动力响应进行了计算 ,得到了曲轴各主轴承在不同方向上的结构振动响应曲线 ,并对其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 .对轴承... 以某 4缸柴油机为例 ,应用有限元方法在机体结构模态分析的基础上 ,对多缸内燃机曲轴各主轴承在曲轴轴颈作用力激励下的结构动力响应进行了计算 ,得到了曲轴各主轴承在不同方向上的结构振动响应曲线 ,并对其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 .对轴承结构动力响应与机体结构模态特征间的关系 ,以及主轴承结构振动与机体结构振动和噪声辐射之间的关系也做了进一步的讨论 .结果表明作用在主轴承上的径向力可以激起主轴承的轴向往复振动 ,该轴向振动传播到机体裙部并产生噪声辐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缸内燃机 主轴承 结构振动响应 有限元方法 轴向往复振动 噪声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深松改土蓄水保墒机械的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彦君 尹钢吉 +2 位作者 司振江 滕云 黄彦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本文介绍了依据自激往复式惯性振动原理设计的1SZ系列多功能振动式土壤改良机,该机采用了L形三维特型深松铲和凿型深松鼠洞铲组合机构,并进行了田间改土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该复合机构可实现节能降耗、提高改土效果、增加作业功能,... 本文介绍了依据自激往复式惯性振动原理设计的1SZ系列多功能振动式土壤改良机,该机采用了L形三维特型深松铲和凿型深松鼠洞铲组合机构,并进行了田间改土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该复合机构可实现节能降耗、提高改土效果、增加作业功能,通过性良好,而且可在不破坏土壤的上下耕层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保护性耕作并高效涵蓄天然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耕作 蓄水保墒机械 自激往复式惯性振动 振动深松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采收方法对比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宋志禹 梅松 +4 位作者 肖宏儒 石志刚 王金鹏 赵映 丁文芹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0-116,共7页
为大型枸杞采收技术装备研发提供关键采摘技术支撑,首先探寻枸杞采摘方法的采摘效果,选取振动、气力、辊刷和剪切枸杞采收方法开展研究,设计相关试验装置;其次制定各装置的试验方案,开展枸杞采收效果试验,最终试验结果表明:往复高频振... 为大型枸杞采收技术装备研发提供关键采摘技术支撑,首先探寻枸杞采摘方法的采摘效果,选取振动、气力、辊刷和剪切枸杞采收方法开展研究,设计相关试验装置;其次制定各装置的试验方案,开展枸杞采收效果试验,最终试验结果表明:往复高频振动采收枸杞损伤率为5%~9%,采净率85%~95%,高频振动频率控制在33~38.3 Hz,采收效果较好;击振采收损伤率9%~40%,采净率50%~70%,插齿形状击振头采收效果较好;正压紊流采收枸杞损伤率为4%~13%,对气压要求高;负压采收损伤率为6%~15%,采净率90%~100%,斜推结合负压采摘效果较好;辊刷采收损伤率为4%~16%;剪切采收损伤率可忽略,易误采,采收难度大。综上所述,往复高频振动、击振和正压紊流方法可应用于大型枸杞采收装备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采收 负压 往复振动 击振 辊刷 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形法的马铃薯分级机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松柏 白皛 陶春生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70-74,共5页
分析了马铃薯分级机振动筛及物料的运动及动力学特性,从而找出其运动参数及约束条件,以复合形法结合Matlab程序设计语言对参数进行了优化求解,结果证明行之有效,可为相关产品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方法及借鉴.
关键词 复合形法 优化设计 往复直线运动振动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摩擦焊装备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鳌 刘剑雄 +3 位作者 曾家兴 万祥明 贾有东 刘建新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2年第4期74-77,共4页
介绍了线性摩擦焊原理,指出不同振动方式线性摩擦焊设备的优点和缺点,阐述了国内线性摩擦焊设备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对线性摩擦焊设备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线性摩擦焊 往复振动系统 加压顶锻系统 农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