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彼得·凯里小说中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
1
作者 张计连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106-111,共6页
澳大利亚是一个后殖民的移民社会,又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因此其民族认同问题非常复杂。澳大利亚的民族认同包含了欧洲白人遭遇澳洲土著人之后形成的种族认同,澳大利亚人为与英国人、美国人等相区分而形成的民族认同,白澳内部的爱尔... 澳大利亚是一个后殖民的移民社会,又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因此其民族认同问题非常复杂。澳大利亚的民族认同包含了欧洲白人遭遇澳洲土著人之后形成的种族认同,澳大利亚人为与英国人、美国人等相区分而形成的民族认同,白澳内部的爱尔兰人的认同以及华裔、德裔等不同的族裔认同。彼得·凯里那些取材于澳大利亚历史和现实的小说,建构了一个丰富的民族认同世界。在凯里小说中有白人和土著人的冲突,有白人对华裔的压制和迫害,也有殖民统治下的爱尔兰裔顽强不屈的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凯里 澳大利亚文学 种族认同 民族认同 族裔认同 种族主义 白澳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远在路上——《杰克·迈格斯》中文化身份的解读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梅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101,共4页
彼得·凯里是澳大利亚最富创造性的新派作家之一,被誉为"澳大利亚文化代言人",对澳大利亚文化"身份"的探讨在其小说中一直"在场"。其小说《杰克·迈格斯》正是从"身份"的探寻入手,围... 彼得·凯里是澳大利亚最富创造性的新派作家之一,被誉为"澳大利亚文化代言人",对澳大利亚文化"身份"的探讨在其小说中一直"在场"。其小说《杰克·迈格斯》正是从"身份"的探寻入手,围绕面临"身份"问题的主人公迈格斯追求文化认同的历程展开。本论文拟通过辨识小说中在篇章结构的宏观之处和语言的细微之处都力图展现的对话性,探究其多种声音的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文化语义,解析澳大利亚民族对其文化身份的困惑与探寻,阐释小说中文化身份去殖民化的途径,揭示其身份在历史和社会语境中的变迁和未完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凯里 《杰克·迈格斯》 文化身份 去殖民化 未完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凯利帮”真史》的“故事”与“话语” 被引量:1
3
作者 彭青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9,共5页
彼得·凯里的《“凯利帮”真史》通过一个备受诋毁和磨难的声音 ,来讲述一个澳大利亚早期开拓者的动人故事。本文拟从叙事学的角度 ,并结合新历史主义文论 ,揭示该故事所彰显的政治隐喻和民族视野 。
关键词 彼得·凯里 “凯利帮” 真史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术师”的谎言与牢笼
4
作者 彭青龙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9-84,共6页
作为澳大利亚文化代言人的彼得·凯里,借《魔术师》之言描绘了一个充满谎言与牢笼的世界,透视这一世界,我们看到了当代澳大利亚人建构独立文化身份的历史负荷与现实困境。文章以后殖民主义为语境,结合新历史主义文论,解读“魔术师... 作为澳大利亚文化代言人的彼得·凯里,借《魔术师》之言描绘了一个充满谎言与牢笼的世界,透视这一世界,我们看到了当代澳大利亚人建构独立文化身份的历史负荷与现实困境。文章以后殖民主义为语境,结合新历史主义文论,解读“魔术师”的谎言故事所彰显的政治隐喻和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凯里 《魔术师》 谎言故事 政治隐喻 美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生活如同虚构》:一部后现代理论小说
5
作者 彭青龙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3,共7页
《我的生活如同虚构》是一部承载着文学批评功能的后现代理论小说。作者彼得.凯里在重建澳大利亚历史叙事的同时,又将虚构作品的理论融入错综复杂的人物和情节之中。本文围绕"互文性写作"、"施为性叙事"和"语... 《我的生活如同虚构》是一部承载着文学批评功能的后现代理论小说。作者彼得.凯里在重建澳大利亚历史叙事的同时,又将虚构作品的理论融入错综复杂的人物和情节之中。本文围绕"互文性写作"、"施为性叙事"和"语言游戏"三个方面,通过论述小说所隐含的真实与虚构、作者与读者、读者与文本、文本与语言等基本关系,揭示其后现代理论小说的特征。彼得.凯里采用"中国套盒结构"对"厄恩.马利骗局"进行颠覆性重写,不仅彰显出历史叙事的主观性,尽现小说虚构性的刀斧痕迹,而且使读者认识到小说只不过是一场后现代主义的语言游戏,永远处于意义的解构与建构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凯里 《我的生活如同虚构》 互文性写作 施为性叙事 语言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边缘到中心:《杰克·迈格斯》中的空间表征与身份政治
6
作者 陈栩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107,共6页
彼得·凯里尖锐地指出,澳大利亚的历史充满否定和失忆,因此有必要直面过去,努力澄清人们已讲述的和被告知的谎言。作为后殖民重写小说的经典力作,其《杰克·迈格斯》就是对该思想主张的具体回应。小说将罪犯迈格斯置于文本叙事... 彼得·凯里尖锐地指出,澳大利亚的历史充满否定和失忆,因此有必要直面过去,努力澄清人们已讲述的和被告知的谎言。作为后殖民重写小说的经典力作,其《杰克·迈格斯》就是对该思想主张的具体回应。小说将罪犯迈格斯置于文本叙事的中心地位,讲述他从新南威尔士潜回伦敦探亲,在经历了一番幻灭和顿悟之后又逃离故土,复归澳大利亚的历险故事。凯里独具匠心地将地理空间的流变和个体身份的嬗进熔铸为核心议题对英国文学经典进行征用和改写,将帝国话语掩埋的澳大利亚历史立体地还原在读者面前,这一后现代叙事将整部小说引渡为交织着个人空间体验、主体身份裂变与共同体记忆的国族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凯里 《杰克·迈格斯》 空间表征 身份政治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