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客从何处来》的影视化改编
1
作者 刘娇娇 杨晨 《艺术家》 2024年第2期144-146,共3页
当前,作品改编已不算罕见,如何跨媒介创作同一部作品,并且合理地表达原作的精髓是改编工作长期研究的问题。《客从何处来》是作家黄宁的原创作品,主要讲述归国华侨郑家明在战乱年代的生活经历,他经由共产党人的精神感化从浪荡世家子转... 当前,作品改编已不算罕见,如何跨媒介创作同一部作品,并且合理地表达原作的精髓是改编工作长期研究的问题。《客从何处来》是作家黄宁的原创作品,主要讲述归国华侨郑家明在战乱年代的生活经历,他经由共产党人的精神感化从浪荡世家子转变为光荣的党员。作品《客从何处来》由30万字的长篇小说改编为3万字的戏剧剧本,经由多次排练,最终呈现在舞台之上,并经多台机器录制、剪辑后实现影视化转变。本文重点分析作品《客从何处来》及其戏剧、影视转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改编 原创作品 影视化改编 影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汉灿烂》IP影视化改编与传播策略研究
2
作者 金书颖 蔡馥谣 《传媒论坛》 2024年第17期64-67,共4页
IP影视化改编在我国的发展日趋成熟。聚焦2022年热播的IP影视化改编剧《星汉灿烂》,通过对网络小说《星汉灿烂·幸甚至哉》与电视剧《星汉灿烂》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行比较,从原著小说人物重塑、原著小说情节改编及传统文化在剧中呈现... IP影视化改编在我国的发展日趋成熟。聚焦2022年热播的IP影视化改编剧《星汉灿烂》,通过对网络小说《星汉灿烂·幸甚至哉》与电视剧《星汉灿烂》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行比较,从原著小说人物重塑、原著小说情节改编及传统文化在剧中呈现三个方面来阐述IP影视化改编路径与策略,以期从《星汉灿烂》的IP影视化改编中获得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 《星汉灿烂》 影视化改编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悬疑小说影视化改编研究——以迷雾剧场悬疑剧为例
3
作者 韩笑 韩模永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5期95-98,共4页
目的:近年来,网络悬疑小说以高质量内容、高价值引领获得各方褒奖,在相关文学作品及其影视化改编上,热度居高不下。但不少专家指出当前网络悬疑小说影视化改编存在较多问题,如改编形式单一、缺乏优质IP、制作粗糙、品质缺乏保障、社会... 目的:近年来,网络悬疑小说以高质量内容、高价值引领获得各方褒奖,在相关文学作品及其影视化改编上,热度居高不下。但不少专家指出当前网络悬疑小说影视化改编存在较多问题,如改编形式单一、缺乏优质IP、制作粗糙、品质缺乏保障、社会影响欠佳、文化责任缺失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络悬疑小说影视化改编的进一步发展。文章试图从不同作家作品和导演编剧的改编总结经验,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方法:对比迷雾剧场出品的以网络悬疑小说为底本的悬疑剧及其原著,具体分析二者的差异与优劣。结果:迷雾剧场的影视化改编显著体现在对小说情节与人物的改编上。结论:网络悬疑小说的影视化改编最重要的是提炼原著的情节与主旨,围绕这两个部分,通过多线路并进式叙事、反常规视角化叙事、影视去暴力叙事进行情节上的改编;通过群体化社会化升华以及人性化精神式提炼,强调其立意;为满足从一次元到三次元的需要,在人物形象和环境衬托上可以通过犯罪形象的立体化、警察形象的“破”与“立”、印象化的背景选取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悬疑小说 影视化改编 迷雾剧场 网络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与继承:新时期的梁祝演出及影视化改编
4
作者 王淑瑾 《文学艺术周刊》 2022年第7期36-38,共3页
“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是中国著名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进入21世纪,梁祝题材热度一直不减,是戏剧、舞台剧、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艺术体裁的故事母版。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的迭代更新,梁祝故事自明清成熟以... “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是中国著名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进入21世纪,梁祝题材热度一直不减,是戏剧、舞台剧、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艺术体裁的故事母版。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的迭代更新,梁祝故事自明清成熟以来焕发出了新时代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祝 影视化改编 梁山伯与祝英台 舞台剧 四大民间传说 互联网时代 电影电视剧 艺术体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亮与六便士》影视化改编的创新与突破
5
作者 郭潞 《艺术科技》 2021年第11期92-93,共2页
1942年上映的美国电影《月亮与六便士》根据英国小说家毛姆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而成,一经上映便反响不俗,获第16届奥斯卡金像剧情/喜剧片最佳配乐奖提名。本文从旁白、人物、情节、主题四个角度分析电影版《月亮与六便士》对原著的改编... 1942年上映的美国电影《月亮与六便士》根据英国小说家毛姆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而成,一经上映便反响不俗,获第16届奥斯卡金像剧情/喜剧片最佳配乐奖提名。本文从旁白、人物、情节、主题四个角度分析电影版《月亮与六便士》对原著的改编与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亮与六便士》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影视化改编 创新 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幻小说的影视化改编探析--基于《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的研究
6
作者 沈雅秋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11期20-22,共3页
科幻小说影视化改编是当下电影产业发展的热点。由《三体》粉丝群体进行同人创作的《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以下简称《章北海传》)于2020年2月在哔哩哔哩网站上线后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本文从后现代文化理论的角度分析《章北海传》在科... 科幻小说影视化改编是当下电影产业发展的热点。由《三体》粉丝群体进行同人创作的《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以下简称《章北海传》)于2020年2月在哔哩哔哩网站上线后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本文从后现代文化理论的角度分析《章北海传》在科幻小说影视化改编中面临的困境,借鉴好莱坞科幻小说影视化改编的发展现状,提出一条以科技创新为主体、加强叙事能力的本土科幻影视作品创作之路,为广大科幻影视产业工作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化改编 科幻小说 电影产业发展 叙事能力 影视产业 三体 《三体》 同人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视觉叙事角度看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
7
作者 袁潇坤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第8期237-238,共2页
自电视媒介出现,文字不再是唯一的叙事方式,图像和影像因其视觉元素的丰富性成为更加直接和具体的叙事方式,因此出现了影视化改编。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推进了影视化改编的浪潮。本文从视觉叙事的角度出发,以影视化改编的叙事结构为... 自电视媒介出现,文字不再是唯一的叙事方式,图像和影像因其视觉元素的丰富性成为更加直接和具体的叙事方式,因此出现了影视化改编。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推进了影视化改编的浪潮。本文从视觉叙事的角度出发,以影视化改编的叙事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故事内容和表达(即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出发,结合具体事例,探究和分析当下时代背景下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的诸多要素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叙事 叙事策略 视觉符号 影视化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视角下女性网络文学的影视化改编--以《琅琊榜》为例
8
作者 王紫微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2年第9期133-135,共3页
由孔笙执导的宫廷权谋剧《琅琊榜》改编自作家海晏的同名小说。相对于更具有个人主导权的小说写作,影视化的改编创作极难摆脱消费社会和男权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在男性导演的视角笼罩之下,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被影视化二... 由孔笙执导的宫廷权谋剧《琅琊榜》改编自作家海晏的同名小说。相对于更具有个人主导权的小说写作,影视化的改编创作极难摆脱消费社会和男权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在男性导演的视角笼罩之下,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被影视化二度创作所削弱,而影视化的改编却更受市场欢迎。其成功背后不可否认导演团队的良心创作,但值得思考的是,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女性受众也沉醉于被动的姿态去迎合男权社会的想象。在身份与权力支撑的中国传统性别意识的掩盖下,女性在今天似乎获得了极大的尊重与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琅琊榜 性别理论 影视化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学IP“悬疑剧”改编策略分析——以《隐秘的角落》为例
9
作者 罗士雄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8期143-145,共3页
根据推理小说《坏小孩》改编的犯罪悬疑类网络剧《隐秘的角落》,凭借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复杂多面的人性、细腻高超的审美情趣而成为佳作。其对原著小说《坏小孩》在定位、人物、情节上的改编,都值得同类网络剧借鉴。
关键词 影视化改编 《隐秘的角落》 《坏小孩》 悬疑 网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小说到电影:《静静的顿河》的创作改编研究
10
作者 潘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50-54,共5页
俄国作家肖洛霍夫的小说《静静的顿河》先后于194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和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静静的顿河》是集大成之作,全书共四部八卷,以独特的哥萨克群体为主体,详细地描绘了战争期间顿河沿岸的浮世绘。自1936年伊始,针对《静... 俄国作家肖洛霍夫的小说《静静的顿河》先后于194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和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静静的顿河》是集大成之作,全书共四部八卷,以独特的哥萨克群体为主体,详细地描绘了战争期间顿河沿岸的浮世绘。自1936年伊始,针对《静静的顿河》的影视化改编主要集中于1930年的无声电影版本、1957年的电影版本、2006年和2015年的电视剧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静的顿河》 浮世绘 无声电影 创作改编 影视化改编 集大成之作 肖洛霍夫 诺贝尔文学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妇人》的女性生命复刻与镜语叙事建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则欣 白会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85,共3页
由格蕾塔·葛韦格执导,西尔莎·罗南、艾玛·沃特森等主演的爱情剧情片《小妇人》于2019年在美国上映。该片是对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同名小说的影视化改编,以美国南北战争为叙事背景,叙述了19世纪美国普通家庭四... 由格蕾塔·葛韦格执导,西尔莎·罗南、艾玛·沃特森等主演的爱情剧情片《小妇人》于2019年在美国上映。该片是对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同名小说的影视化改编,以美国南北战争为叙事背景,叙述了19世纪美国普通家庭四姐妹的生活。影片塑造了平凡的人物形象,讲述了普通人"超越自我,找寻自我"的生活状态,细腻、完整地呈现了真实家庭生活。故而,从该片的特色呈现与意义视角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感受影片塑造的女性形象,对传播自强、自信的女性品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妇人》 影视化改编 剧情片 女性生命 超越自我 叙事建构 四姐妹 同名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文学美”到“影像美”:电影《海蒂和爷爷》的审美之维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世政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42-45,共4页
一、文本之美,烘托感性氛围(一)叙事克拉考尔曾言,电影的本性是希望人类能透过对自然的共同体验与认识,实现人格上的博爱与社会的和谐。《海蒂和爷爷》正是这一艺术精神的体现。这部影片改编自瑞士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约翰娜 施皮... 一、文本之美,烘托感性氛围(一)叙事克拉考尔曾言,电影的本性是希望人类能透过对自然的共同体验与认识,实现人格上的博爱与社会的和谐。《海蒂和爷爷》正是这一艺术精神的体现。这部影片改编自瑞士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约翰娜 施皮里的代表作《小海蒂》。这部文学著作自1880年问世以来,凭借其简单清晰的情节设置、纯真动人的故事内核,成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藩篱,享誉世界,畅销百年。该部作品至今已有70多种语言的译本和数十版的影视化改编作品流传于世,其中较为人熟知的改编来自1937年由美国福克斯公司拍摄的《海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著作 儿童文学作家 审美之维 共同体验 情节设置 简单清晰 海蒂 影视化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与“像”:茅盾作品社会人文之互文建构
13
作者 陆健锋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63,共4页
茅盾小说的创作题材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内容,涵盖了20世纪中国上半叶的历史全貌。由他开创的“社会剖析小说”流派,通过生活横断面再现社会,全方位地展现出社会图景及时代人物的转变,从而暴露出当时社会中存在的各式问题。而从茅盾小说的... 茅盾小说的创作题材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内容,涵盖了20世纪中国上半叶的历史全貌。由他开创的“社会剖析小说”流派,通过生活横断面再现社会,全方位地展现出社会图景及时代人物的转变,从而暴露出当时社会中存在的各式问题。而从茅盾小说的影视化改编中,从外部的视角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电影技术的不断变革,从黑白默片到彩色有声电影,这无疑是从电影技术的角度展现出科技进步的转变,而从电影内部视角可以观察到社会时代的变化以及对时代人物的审美取向。通过对茅盾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独具特色的时代历史画卷,这幅画卷将我们拉回到历史场域中去重温旧中国的苦难和身处其中的人民的不同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活内容 社会剖析小说 茅盾小说 有声电影 科技进步 影视化改编 历史画卷 社会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地性”视域下《忠犬八公》的话语系统重构
14
作者 张杨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73-77,共5页
1987年日本首次将“忠犬八公”的故事制作为电影,成为当年日本电影的票房冠军。2009年,美国通过对日版电影《忠犬八公》进行改编,同样取得了票房成功。2023年,曾经成功改编电影《十二公民》的导演徐昂,结合考虑观众的审美需求、心理体验... 1987年日本首次将“忠犬八公”的故事制作为电影,成为当年日本电影的票房冠军。2009年,美国通过对日版电影《忠犬八公》进行改编,同样取得了票房成功。2023年,曾经成功改编电影《十二公民》的导演徐昂,结合考虑观众的审美需求、心理体验,对这一经典IP进行改编,获得票房2.86亿元,豆瓣评分7.7分,基本达到预期改编效果。电影改编是一项合理、适度的创造,电影《忠犬八公》尊重原著的故事内核、叙事框架,在融入时代审美、大众诉求的基础上,在合理把握“忠实于原著”与“艺术再创造”关系的前提下,从叙事话语到创作风格,成功唤醒了经典IP的时代活力,为其他作品的影视化改编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犬八公》 电影改编 艺术再创造 影视化改编 系统重构 叙事话语 徐昂 叙事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