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中国是宏大的”:戏剧家顾无为与大中国影片公司
1
作者 简贵灯 陈俊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7-115,共9页
由新剧家顾无为投资创办的、以戏剧演员为班底的大中国影片公司在电影史中是个较为独特的存在。文章将大中国影片公司作为考据和考察的对象,通过爬梳历史文献,分析其创办理念、影片生产、经营方针等,力图呈现大中国影片公司在市场驱动... 由新剧家顾无为投资创办的、以戏剧演员为班底的大中国影片公司在电影史中是个较为独特的存在。文章将大中国影片公司作为考据和考察的对象,通过爬梳历史文献,分析其创办理念、影片生产、经营方针等,力图呈现大中国影片公司在市场驱动下的因应与突围,以此描摹不同于一般电影史呈现的大中国影片公司面貌,并借此进一步窥见20世纪20年代中小型电影公司的生存境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无为 大中国影片公司 组织构成 影片类型 经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武侠电影创作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姜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82-86,共5页
"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以武侠文学为原型,融舞蹈化的中国武术技击表演与戏剧化、模式化的叙事情 节为一体的类型影片.在广义上,它包括了武打、功夫、侠义在内的一系列以武术技击为外部表演特 征和以侠义精神为内在主旨的动作影片.&qu... "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以武侠文学为原型,融舞蹈化的中国武术技击表演与戏剧化、模式化的叙事情 节为一体的类型影片.在广义上,它包括了武打、功夫、侠义在内的一系列以武术技击为外部表演特 征和以侠义精神为内在主旨的动作影片."[1]武侠电影是中国武侠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商业电影 的重要影片类型,也是华语影坛贡献给世界的一种民族特色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电影 武术技击 武侠文化 中国商业电影 影片类型 武侠文学 侠义精神 舞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的越南文艺片:对民族电影观念的继承与革新 被引量:1
3
作者 崔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25-128,共4页
21世纪越南电影突出的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影片类型的增多,二是边缘题材文艺电影作品大量涌现,除了黑帮、地下情、毒品、卖淫等题材,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群体也出现在了当代越南电影作品中,如《迷失天堂》(武玉堂,2011)、《在无... 21世纪越南电影突出的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影片类型的增多,二是边缘题材文艺电影作品大量涌现,除了黑帮、地下情、毒品、卖淫等题材,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群体也出现在了当代越南电影作品中,如《迷失天堂》(武玉堂,2011)、《在无人处跳舞》(阮黄蝶,2014)、《绿地黄花》(武国越,2015)等。越南文艺片都是在外国资本的资助下拍摄的,这类作品数量有限,但往往成绩斐然,对于提高越南电影的国际知名度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电影 电影观念 文艺电影 国际知名度 继承与革新 文艺片 影片类型 作品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性规制下的中国合拍片市场演进及绩效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雷 王牧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08,共5页
中外合拍片是一种特定的影片类型,由国内制片公司和境外制片公司共同投资、共同拍摄、共有版权、共担风险以及共享收益。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17年间,有过多家国内电影制片厂与境外企业合作拍摄电影的先例,但数量较少,未能形成规模。
关键词 电影制片厂 合作拍摄 合拍片 制片公司 激励性规制 共担风险 共享收益 影片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视域下中国科幻电影艺术初探——兼谈《你眼中的世界》和《吃吃的爱》
5
作者 龚佳丽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0-42,共3页
中国电影市场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几乎达到了饱和状态,这种饱和指的是影片类型的饱和——历史片、玄幻片、青春片、爱情片、职场片、武打片、战争片等类型片层出不穷。中国电影市场的迅速发展和观众愈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导致影片类... 中国电影市场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几乎达到了饱和状态,这种饱和指的是影片类型的饱和——历史片、玄幻片、青春片、爱情片、职场片、武打片、战争片等类型片层出不穷。中国电影市场的迅速发展和观众愈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导致影片类型化趋势不断增强,然而,电影类型过度泛滥致使中国电影市场出现影片类型重复、创造力枯竭等诸多问题,甚至很多电影出现了“炒冷饭”的不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市场 电影艺术 比较视域 世界 科幻 影片类型 文化需求 电影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抗疫电影的情节内容、叙事策略与价值认同 被引量:1
6
作者 董亭亭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6-19,共4页
抗击疫情题材的电影,是中国当代电影史尤其是灾难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2002年非典病毒爆发至今,以这一题材为叙事主题的电影共计10部①,在整体上表现了与疫情爆发呈正相关的创作态势。从影片类型来看,除传统的灾难... 抗击疫情题材的电影,是中国当代电影史尤其是灾难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2002年非典病毒爆发至今,以这一题材为叙事主题的电影共计10部①,在整体上表现了与疫情爆发呈正相关的创作态势。从影片类型来看,除传统的灾难类型片之外,既有纯粹的灾难现场再现型,也有以疫情为后置背景的讲述爱情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电影 类型 情节内容 叙事主题 影片类型 创作态势 疫情爆发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媒介:欧美文学银幕转化的生成机制探微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易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73-76,共4页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北美、西欧逐渐转型为消费社会,电影作为大众文化产品的属性得到了持续加强,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电影工业,开始寻求商业运作范式的深度变革,对市场和影片类型进行了进一步细分,由此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欧美文学...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北美、西欧逐渐转型为消费社会,电影作为大众文化产品的属性得到了持续加强,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电影工业,开始寻求商业运作范式的深度变革,对市场和影片类型进行了进一步细分,由此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欧美文学作品与电影创作的合流,使通过改编小说、剧本生成影像产品,成为西方社会拓展电影输出渠道、激活文化发展脉络的全新样式。而依托文学作品进行的电影创制,则可以视作是一种基于感性表达、进而转向理性言说的文本再创作,其在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思想等要素进行视听语言再现的基础上,通过与时代文化潮流、社会现实生活、大众发展诉求等完成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产品 欧美文学 影像产品 感性表达 西方电影 文化潮流 视听语言 影片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来》:铅华褪尽成就平凡感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0-71,共2页
2014年上映的《归来》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影片根据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改编。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的每一部影片都会引来媒体和观众的热议,《归来》当然也不例外。《归来》是由商业片转向文艺片的回归... 2014年上映的《归来》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影片根据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改编。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的每一部影片都会引来媒体和观众的热议,《归来》当然也不例外。《归来》是由商业片转向文艺片的回归,其评论呈现两极化趋势。笔者作为一名忠实的电影观众,对《归来》还是持赞同意见的。本文从影片类型、影像风格、情节设置三方面出发,浅析张艺谋在影片《归来》中所尝试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来》 张艺谋 影片类型 影像风格 情节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驴得水》到《第十一回》:黑色喜剧电影的戏剧化阐释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76-79,共4页
黑色幽默电影是一种脱胎于喜剧电影形式的新品种。这类电影架构在病态与荒诞的无序情节之上,往往将荒谬癫狂的行为无限放大,引导观众在滑稽与恐惧中感受别样的柔情与欢乐,从而释放源自于内心的压抑和恐惧。这种影片类型跳脱出了传统悲... 黑色幽默电影是一种脱胎于喜剧电影形式的新品种。这类电影架构在病态与荒诞的无序情节之上,往往将荒谬癫狂的行为无限放大,引导观众在滑稽与恐惧中感受别样的柔情与欢乐,从而释放源自于内心的压抑和恐惧。这种影片类型跳脱出了传统悲剧与喜剧的概念划分,具有不同寻常的审美意义和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电影 《驴得水》 影片类型 戏剧化 黑色幽默电影 概念划分 审美意义 精神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世纪以后香港文艺电影的选材焦点
10
作者 朱虹 马楠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9-31,共3页
在现代电影的发展过程中,欧洲与北美的开创作用不容小觑。相比较而言,亚洲电影的发展较为滞后,真正出现成熟的电影作品,大概要到20世纪70年代左右,而率先走进现代电影殿堂的则是香港电影。可以说,香港电影的出现,开启了亚洲现代电影发... 在现代电影的发展过程中,欧洲与北美的开创作用不容小觑。相比较而言,亚洲电影的发展较为滞后,真正出现成熟的电影作品,大概要到20世纪70年代左右,而率先走进现代电影殿堂的则是香港电影。可以说,香港电影的出现,开启了亚洲现代电影发展的新时代。香港电影无论在拍摄技术方面,还是在影片类型方面,都体现出了超越其他地区影片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电影 香港电影 20世纪70年代 焦点 选材 文艺 亚洲电影 影片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说电影
11
作者 程冬芬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2-83,共2页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大家的喜爱,逐渐由富裕人家的消闲品发展成为大众娱乐的产品。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电影市场主要由欧美影片占据,影片类型单一,影片数量相对匮乏,电影院的规模也相对较小。那时每个电影院只有一个放映厅,在...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大家的喜爱,逐渐由富裕人家的消闲品发展成为大众娱乐的产品。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电影市场主要由欧美影片占据,影片类型单一,影片数量相对匮乏,电影院的规模也相对较小。那时每个电影院只有一个放映厅,在售票处会用小黑板写上今日上映的影片名称,供观众参考。那个年代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他们看电影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在空地上支起一块大屏幕放映的露天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市场 新中国成立初期 影片类型 大众娱乐 露天电影 电影院 放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龙电影的转型之路
12
作者 王颖怡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70,共3页
CEPA的实行,开启了香港与内地合拍片的时代。为了更好适应内地观众的审美趣味以及融入主流文化的建构,香港影人开始积极地探索香港电影的转型之路,成龙也不例外。尽管这条探索之路走得并不顺畅,但显示了香港影人致力于中国电影发展的决... CEPA的实行,开启了香港与内地合拍片的时代。为了更好适应内地观众的审美趣味以及融入主流文化的建构,香港影人开始积极地探索香港电影的转型之路,成龙也不例外。尽管这条探索之路走得并不顺畅,但显示了香港影人致力于中国电影发展的决心。在转型的过程中,成龙电影体现出鲜明的风格特色,主要表现在影片类型由江湖武打片向都市动作片及国际动作片的转变;叙事模式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的融合;叙事主题中家国主题及传统文化的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 影片类型 叙事模式 叙事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