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解读影片《忠犬八公的故事》
- 1
-
-
作者
佟红
-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57-159,共3页
-
文摘
由美国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执导、理查·基尔主演的《忠犬八公的故事》自上映以来,在全球引起了较大反响。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一条忠诚的秋田犬用一生的时间在车站等候它已经死去的主人,凡是观看此片的观众无不被影片中的八公感动得热泪盈眶。可以说《忠犬八公的故事》是这样一部温情十足的经典影片。本文对这部影片简要概述,并对其深刻的主题寓意与生态视角进行分析。
-
关键词
莱塞·霍尔斯道姆
《忠犬八公的故事》
主题寓意
生态视角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对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中温情色彩的解读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旭
-
机构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1-122,共2页
-
文摘
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是基于原著同名小说《忠犬八公》而创作,讲述了人同狗之间温情和感动的伤感故事。这部影片是由好莱坞著名导演来赛·霍尔斯道姆根据日本的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来。讲述了一条忠诚的秋田犬用一生的时间在车站等候他已经死去的主人。影片主题鲜明而深刻,讲述了人同狗之间的这种绵密而深厚的情义。影片情节更让人印象深刻:冥冥中的邂逅和相遇;后来八公风雨无阻的等待以及最终生命终结时刻幻觉中的相逢,每个细节中无不流淌出脉脉的温情和感动。
-
关键词
影片《忠犬八公的故事》
等待
温情色彩
爱
感动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忠犬八公的故事》:文化趋同还是民族个性
被引量:5
- 3
-
-
作者
吴珊
-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43-44,共2页
-
文摘
影片《忠犬八公的故事》改编自1935年发生在日本的真实故事,1987年拍成日本电影。2009年此片被好莱坞重新翻拍。该片讲述了一段人和狗之间感人肺腑的故事。《洛杉矶时报》的一篇评论文章表示,这部影片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今年奥斯卡的候选电影。影片的上映启发了笔者的思考: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多元文化逐渐走向了趋同,传统文化逐渐淡没。今天的我们应当遵循文化趋同,还是寻找民族个性?
-
关键词
《忠犬八公的故事》
文化趋同
民族个性
传统文化
-
分类号
J905.71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无望的“守候”——《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吕群星
-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83-84,共2页
-
文摘
由美国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执导、理查·基尔主演的《忠犬八公的故事》自公映后,广受观众的好评。看过此片的观众无不被影片中的"八公"感动得热泪盈眶,人们被这只"忠犬"所感动。本文深入影片故事情节,分析"八公"是如何为了心中的希望守候教授十年,如何在"无望"中坚持等待与守候。在本文后半部分深入剖析感动观众的因素,并对在"八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追求、毅力、忠诚这三种美的品质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忠犬八公
忠诚
等待
希望
守候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谈影片《忠犬八公》中体现的生态意识
- 5
-
-
作者
黄存良
-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12-113,共2页
-
基金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SGH13288)
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项目编号:12ZX04)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电影《忠犬八公》讲述了一只叫"八公"的小狗与男主人之间的感情故事。"八公"是日本秋田犬品种,它的忠诚程度让它得到了男主人帕克教授的青睐,但是突如其来的遭遇让帕克英年早逝,从此"八公"便一直守候在帕克下班经过的火车站门口等待着主人的到来,一直到死。电影中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人的主观意识与动物情感世界构成了这部电影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亮丽的电影风景线。本文从这种"生态环境"中总结出人与动物之间产生的生态意识,为我们解读电影故事,产生心灵悸动做好准备。
-
关键词
《忠犬八公》
生态意识
优美环境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美国电影《忠犬八公》热播的启示
- 6
-
-
作者
滕继果
-
机构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113,共2页
-
文摘
2009年12月由大牌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执导的美国电影《忠犬八公》开始全球热映,观众好评如潮,票房亦取得骄人战绩。美版《忠犬八公》的大获成功,究其原因,除了人狗情缘善待动物这一感人至深的永恒主题外,创作理念及创作手法上的大胆创新更是该影片一大亮点。车站隐喻的巧妙引入,动物客观真实视角的大胆采用以及神秘主义影视创作元素的合理融入,都与影片主题配合得相得益彰,值得我们中国影视界思考与借鉴。
-
关键词
美国
电影
《忠犬八公》
启示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在地性”视域下《忠犬八公》的话语系统重构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张杨
-
机构
河南开放大学宣传部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73-77,共5页
-
基金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新时代红色教育培训的空间重构策略——以何家冲学院为例”(编号:2021JKZD19)阶段性成果。
-
文摘
1987年日本首次将“忠犬八公”的故事制作为电影,成为当年日本电影的票房冠军。2009年,美国通过对日版电影《忠犬八公》进行改编,同样取得了票房成功。2023年,曾经成功改编电影《十二公民》的导演徐昂,结合考虑观众的审美需求、心理体验,对这一经典IP进行改编,获得票房2.86亿元,豆瓣评分7.7分,基本达到预期改编效果。电影改编是一项合理、适度的创造,电影《忠犬八公》尊重原著的故事内核、叙事框架,在融入时代审美、大众诉求的基础上,在合理把握“忠实于原著”与“艺术再创造”关系的前提下,从叙事话语到创作风格,成功唤醒了经典IP的时代活力,为其他作品的影视化改编提供了借鉴。
-
关键词
《忠犬八公》
电影改编
艺术再创造
影视化改编
系统重构
叙事话语
徐昂
叙事框架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德勒兹哲学之生成思想与电影艺术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康有金
徐唱
-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2-34,共3页
-
基金
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精神分裂分析在高级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立项编号:201810488066)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英美小说课堂教学中精神分裂分析的应用研究”(立项编号:Yjg201924)
+1 种基金
武汉科技大学教务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英语专业跨文化思辨教学模式研究”(立项编号:2019X065)
武汉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水平项目培育计划“精神分裂分析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方法研究”(立项编号:W201710)。
-
文摘
德勒兹哲学中的生成指的是主体在主观积极情感的指向下,在某种感动下不由自主地在精神上成为“他者”的过程,是主体为制造差异、获取新力量所选择的一条逃逸线。电影艺术从诞生到发展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是主创人员不断生成的产物,其内容更体现了生成的巨大魅力。本文以《沉默茱丽叶》《忠犬八公的故事》《血战钢锯岭》三部电影为例探讨生成的三种类型:生成女人、生成动物、生成不可知。
-
关键词
生成
《沉默茱丽叶》
《忠犬八公的故事》
《血战钢锯岭》
-
分类号
J90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