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8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代谢风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邹玉萍 姚莉 +3 位作者 邹军 李立威 蔡福庆 黄杰安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5-1112,共8页
目的 探讨高代谢风险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肝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构建无创预测模型,评估其与FIB-4、APRI、GPR及Forns指数模型的诊断效能差异。方法 选取2017年9月1日—2022年10月31日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527例高... 目的 探讨高代谢风险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肝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构建无创预测模型,评估其与FIB-4、APRI、GPR及Forns指数模型的诊断效能差异。方法 选取2017年9月1日—2022年10月31日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527例高代谢风险CHB患者,并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368)和验证组(n=159)。在建模组中通过LASSO回归、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以判断其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通过Delong检验比较列线图预测模型与其他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白蛋白(OR=0.993,95%CI:0.988~0.999,P=0.019)、凝血酶时间(OR=1.182,95%CI:1.006~1.385,P=0.047)、log_(10)TBil(OR=1.710,95%CI:1.239~2.419,P=0.001)、log_(10)AFP(OR=1.327,95%CI:1.052~1.683,P=0.018)是高代谢风险CHB患者发生肝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列线图,其AUC为0.837(95%CI:0.788~0.888),特异度为73.5%,敏感度为84.7%,诊断效能高于FIB-4(0.739)、APRI(0.802)、GPR(0.800)、Forns指数(0.709)(Z值分别为2.815、2.271、1.989、2.722,P值分别为0.005、0.017、0.045、0.006)。结论 基于前白蛋白、凝血酶时间、log_(10)TBil、log_(10)AFP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高代谢风险 肝硬化 影响因素分析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与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肾功能变化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马仕鹏 余燕青 +5 位作者 邬小萍 王亮 刘丽萍 张愈靓 万欣 葛善飞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目的分析比较恩替卡韦(ETV)与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对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3年11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接受ETV或TAF治疗至少48周的167例初治CHB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 目的分析比较恩替卡韦(ETV)与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对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3年11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接受ETV或TAF治疗至少48周的167例初治CHB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抗病毒药物分为ETV组(n=117)和TAF组(n=50)。为均衡基线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按照2∶1比例进行匹配分析,比较两组患者48周时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及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根据患者48周eGFR水平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肾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各指标预测发生肾功能异常的效能。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肾功能异常累积发生率,并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比较CHB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eGFR动态变化情况。结果PSM成功匹配150例CHB患者,其中ETV组100例,TAF组50例。基线时,ETV组和TAF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基线eGFR分别为(112.29±9.92)mL·min^(-1)·1.73 m^(-2)和(114.72±12.15)mL·min^(-1)·1.73 m^(-2)。48周时两组患者eGFR水平较基线均有下降,ETV组48周eGFR明显低于TAF组[(106.42±14.12)mL·min^(-1)·1.73 m^(-2)vs(112.25±13.44)mL·min^(-1)·1.73 m^(-2),t=-2.422,P=0.017],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TAF组(17.00%vs 4.00%,χ^(2)=5.092,P=0.024)。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n=131)与异常组(n=19)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Z=-2.039,P=0.041)、治疗药物(ETV/TAF)(χ^(2)=5.092,P=0.024)、基线eGFR水平(t=4.02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eGFR(OR=0.896,95%CI:0.841~0.955,P<0.001)和治疗药物(OR=5.589,95%CI:1.136~27.492,P=0.034)是发生肾功能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基线eGFR预测CHB患者发生肾功能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1,cut-off值为105.24 mL·min^(-1)·1.73 m^(-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68%、82.44%。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线eGFR≤105.24 mL·min^(-1)·1.73 m^(-2)组患者肾功能异常累积发生率高于基线eGFR>105.24 mL·min^(-1)·1.73 m^(-2)组患者(χ^(2)=22.330,P<0.001);ETV组患者肾功能异常累积发生率高于TAF组患者(χ^(2)=4.961,P=0.026)。随着抗病毒治疗启动,ETV组和TAF组患者eGFR均降低(F=5.259,P<0.001),但仅在48周时ETV组eGFR水平明显低于TAF组(t=-2.422,P=0.017);在基线eGFR≤105.24 mL·min^(-1)·1.73 m^(-2)和基线eGFR>105.24 mL·min^(-1)·1.73 m^(-2)的两组患者中,eGFR亦下降(F=5.712,P<0.001),且基线及第12、24、36、48周两组患者eGF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927、-9.780、-8.835、-9.489、-8.953,P值均<0.001)。结论对于ETV或TAF初治的CHB患者,ETV抗病毒治疗48周时的肾损伤风险高于TAF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恩替卡韦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 肾损伤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HARLS数据实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魏萱 王宁 +2 位作者 魏颖 陈麒麟 赵洋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03-1308,共6页
背景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数量庞大,然而目前关于全国范围内大规模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我国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况和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背景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数量庞大,然而目前关于全国范围内大规模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我国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况和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CHARLS)在2020年开展的第五轮全国调查数据,共筛选出12551例中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抑郁量表(CES-D)测定研究对象的抑郁状况,并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状况的主要因素。结果中老年慢性病患者中,有抑郁症状的占40.7%(5111/125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OR=0.613,95%CI=0.553~0.680)、年龄(65~<75岁:OR=0.862,95%CI=0.769~0.965;≥75岁:OR=0.604,95%CI=0.510~0.716)、是否有配偶/伴侣共同生活(有:OR=0.730,95%CI=0.648~0.822)、居住地(农村:OR=1.515,95%CI=1.387~1.654)、文化程度(初中:OR=0.727,95%CI=0.657~0.805;高中及以上:OR=0.561,95%CI=0.488~0.646)、社交情况(1项:OR=0.870,95%CI=0.793~0.956;≥2项:OR=0.866,95%CI=0.779~0.963)、子女关系满意度(满意:OR=0.266,95%CI=0.218~0.324)、吸烟(OR=1.131,95%CI=1.014~1.263)、饮酒(OR=0.873,95%CI=0.795~0.959)、夜间睡眠时长(6~<8 h:OR=0.539,95%CI=0.493~0.590;≥8 h:OR=0.443,95%CI=0.396~0.495)、躯体生活自理能力(BADL)(受损:OR=1.875,95%CI=1.692~2.077)、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受损:OR=2.251,95%CI=2.030~2.496)、慢性病患病数量(2种:OR=1.202,95%CI=1.076~1.342;3种:OR=1.452,95%CI=1.289~1.636;≥4种:OR=1.954,95%CI=1.749~2.183)是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0.7%,情况不容乐观,其抑郁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医疗卫生机构及政策制定者等应关注其心理健康,从个人、家庭、社区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进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抑郁 中老年人群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5例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石智尧 凡晓菲 +3 位作者 高宇 任少键 武时瑜 王晞星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1,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的影响因素,为肝癌中医辨证及标准化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收治的经病理或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415例患者,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的影响因素,为肝癌中医辨证及标准化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收治的经病理或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415例患者,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肝癌中医证候的影响因素。结果4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首发症状以肝区疼痛(31.81%)、腹胀(25.30%)、腹痛(15.18%)、乏力(13.98%)为常见。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纳差(70.84%)、乏力(69.16%)、肝区疼痛(67.47%)、眠差(59.04%)、腹胀(53.01%)、便秘(52.53%)等。中医证候在不同性别、病程、临床分期、Child-Pugh分级、是否有肝内转移及肝外转移、是否接受过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射频消融治疗分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是湿热蕴结证(OR=2.036,P=0.048)与脾肾阳虚证(OR=5.240,P<0.001)的危险因素;病程<1年为湿热蕴结证(OR=2.837,P=0.004)、气滞血瘀证(OR=2.317,P=0.021)的危险因素,但为脾肾阳虚证(OR=0.385,P=0.005)的保护因素;Child-Pugh A/B级为肝肾阴虚证(OR=0.079,P<0.001)的保护因素;肝内转移为肝肾阴虚证(OR=5.117,P=0.003)、脾肾阳虚证(OR=3.303,P=0.010)的危险因素;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是肝肾阴虚证(OR=0.171,P<0.001)、脾肾阳虚证(OR=0.138,P<0.001)的保护因素;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是湿热蕴结证(OR=4.408,P<0.001)与肝肾阴虚证(OR=32.036,P<0.001)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病程、Child-Pugh分级、肝内转移、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是影响肝癌中医证候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证候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层医务人员留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城乡差异比较
5
作者 褚艺婧 严雨格 +3 位作者 顾杰 席彪 祝墡珠 黄蛟灵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3161-3168,共8页
背景目前世界对医疗卫生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但医务人员流失率不断上升,医务人员的留用意愿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目的调查中国城镇与乡村基层医务人员留用意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2年5—10月,... 背景目前世界对医疗卫生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但医务人员流失率不断上升,医务人员的留用意愿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目的调查中国城镇与乡村基层医务人员留用意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2年5—10月,在27个省和4个市中抽取了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8家乡镇卫生院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工作因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因素、心理反应和留用意愿,收集各项得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基层医务人员留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问卷3769份。调查显示,留用意愿得分较低的是江西省(19.8±3.7)分,得分较高的是西藏自治区(23.9±3.8)分。其中,年龄增长、女性、在婚状态、月收入水平高、基层服务年限<20年、单位支持功能自评高、执业地点在城镇、工作满意度得分高和个人成就感得分高显著正向预测留用意愿(P均<0.001);而职业类别为管理人员、患者健康问卷得分高、情感耗竭得分高和去人格化得分高显著负向影响预测留用意愿(P均<0.001)。城乡比较显示,城镇医务人员更关注职业发展通道和岗位福利,而乡村人员对工作保障及编制稳定性需求更突出(P均<0.001)。结论总体城乡基层医务人员留用意愿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城镇和乡村基层医务人员留用意愿因素有所不同,可以针对不同点提出相应措施来提高其留用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医院 基层医务人员 留用意愿 城乡差异 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伤口患者疼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傅聪颖 黎宁 +2 位作者 李茂君 李海胜 王丽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26-1134,共9页
目的调查慢性伤口患者的疼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4年1-8月,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86名慢性伤口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数字评定量表、慢性伤口患者疼痛现状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86名慢性伤口患者的疼... 目的调查慢性伤口患者的疼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4年1-8月,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86名慢性伤口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数字评定量表、慢性伤口患者疼痛现状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86名慢性伤口患者的疼痛知识维度得分为15(12,19)分,疼痛态度维度得分为40(37,45)分,疼痛应对行为维度得分为21(16,26)分。广义线性模型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患者疼痛知识的独立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1.625、2.071、1.209,95%置信区间分别为-0.770~-2.479、1.431~2.711、0.160~2.258,P<0.05),文化程度、基础性疼痛程度是患者疼痛态度的独立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3.036、-2.211,95%置信区间分别为2.146~3.926、-3.568~-0.854,P<0.05),文化程度、伤口疼痛持续类型是患者疼痛应对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1.001、-1.694,95%置信区间分别为0.194~1.809、-3.262~-0.126,P<0.05)。结论慢性伤口患者在疼痛知识、态度与应对行为方面整体水平偏低。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以及自身疼痛特征等因素对患者的疼痛现状具有显著影响。文化程度通过影响患者的疼痛知识获取、疼痛态度形成以及疼痛行为的实施,成为影响慢性伤口患者疼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伤口 疼痛 现状调查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卫融合视角下广东省中青年居民体力活动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王雪婷 林小丹 +6 位作者 毛秀华 谢佳美 谢锋 曾秀敏 韩宏博 钟乐欣 姚卫光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9-464,470,共7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青年社区居民的体力活动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探索建立运动促进卫生健康新模式,推广体卫融合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和滚雪球抽样法,选取2022年6—10月广东省18~60岁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使用...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青年社区居民的体力活动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探索建立运动促进卫生健康新模式,推广体卫融合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和滚雪球抽样法,选取2022年6—10月广东省18~60岁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使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社区居民PAL的相关因素。结果纳入研究对象的社区居民515人中,低PAL共175人(33.98%),中PAL共158人(30.68%),高PAL共182人(35.3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最高学历、婚姻状况、职业状态、月收入水平、慢性病史、自评健康状况分组的社区居民PAL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最高学历、职业状态和自评健康状况是广东省中青年居民PAL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居民PAL有待进一步提高。女性、50~60岁年龄段、专科/本科及以上、无工作、自评健康状况差达到低水平的可能性更高。相关部门应加强“运动是良医”的健康宣教,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差异化的体力活动促进措施,健全体育和卫生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学健身服务网络,提升活动水平,促进全民健康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卫融合 中青年 社区居民 体力活动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闭锁Kasai手术后未发生胆管炎患儿的近中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李斯锦 曾纪晓 +4 位作者 徐晓钢 兰梦龙 陶波圆 梁子建 刘斐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Kasai手术后未发生胆管炎患儿的近中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行Kasai手术治疗后未发生胆管炎的Ⅲ型BA患儿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Kasai手术后未发生胆管炎患儿的近中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行Kasai手术治疗后未发生胆管炎的Ⅲ型BA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早期胆汁引流情况分为早期胆汁引流良好组(early bile drainage-good, EBD-G组, n=25)和早期胆汁引流不良组(early bile drainage-poor, EBD-P组, n=45), 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术前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程度及术后自体肝生存(native liver survival, NLS)率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患儿70例, 男31例、女39例, 术后6个月、1年、3年和5年NLS率分别为68.6%、51.4%、48.3%、48.3%。EBD-G组和EBD-P组术后6个月、1年、3年和5年NLS率分别为100%、95.8%、95.8%、95.8%和51.1%、26.7%、22.2%、22.2%;EBD-G组的NLS率较EBD-P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BD-P组手术日龄[(69.60±14.82)d比(61.84±14.96)d]、体重[(4.95±0.69)kg比(4.57±0.66)kg]和术前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246.27±101.04)U/L比(178.20±64.45)U/L]水平大于或高于EBD-G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D-G组术前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 GGT)水平高于EBD-P组[654.00(391.00, 803.00)U/L比340.00(160.00, 460.00)U/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胆汁引流是Kasai手术后未发生胆管炎患儿NLS的重要影响因素, 手术日龄、体重、术前AST和GGT水平与术后早期胆汁引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胆管炎 治疗结果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胸腔镜手术治疗后吻合口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颜斌 王哲 +4 位作者 张瑜亮 关茜思 余家康 钟微 何秋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CEA)患儿胸腔镜手术治疗后出现吻合口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Ⅲ型CEA患儿临床资料,将随访过程... 目的探讨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CEA)患儿胸腔镜手术治疗后出现吻合口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Ⅲ型CEA患儿临床资料,将随访过程中出现吞咽困难、需行球囊扩张治疗的吻合口狭窄患儿归入狭窄组,无上述情况者归入非狭窄组,收集两组患儿性别、体重、胎龄、食管盲端距离、术后胃食管反流以及吻合口漏等情况,分析CEA手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3例CEA胸腔镜手术患儿,其中7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吻合口漏(χ^(2)=7.757,P=0.005)、胃食管反流(χ^(2)=6.046,P=0.014)与CEA患儿胸腔镜手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相关。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吻合口漏(OR=19.167,95%CI:2.868~189.764,P=0.004)是CEA患儿胸腔镜手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吻合口漏是胸腔镜手术治疗Ⅲ型CEA患儿出现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针对吻合口漏优化手术操作和术后管理,以提高患儿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先天性 胸腔镜检查 手术后并发症 外科吻合口 缩窄 病理性 吻合口漏 影响因素分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规范管理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玲 杜雪平 +1 位作者 董建琴 董玉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8,共8页
背景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狭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的风险高,再发心血管事件概率高,是反复住院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通过运动康复为主的心脏康复使得本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再入院率明显下降,医疗费用降低。目... 背景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狭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的风险高,再发心血管事件概率高,是反复住院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通过运动康复为主的心脏康复使得本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再入院率明显下降,医疗费用降低。目的调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管理SCAD患者运动耐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后期社区心脏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1月,通过整群抽样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信息系统(CHIS)(医生工作站)选取规范管理、75岁以下SCAD患者980例,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退伍军人特定活动问卷(VSAQ)等]对其进行调查。依据VSAQ测得的代谢当量(METs)值者分为运动耐量≤7.0 METs组和运动耐量>7.0 METs组,比较不同运动耐量SCAD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结果980例SCAD患者中,运动耐量>7.0 METs者108例(11.0%),5.0~7.0 METs者619例(63.2%),<5.0 METs者253例(25.8%);运动耐量≤7.0METs组SCAD患者的性别、年龄、PCI术接受情况、糖尿病患病情况、血压达标情况、规律运动情况、运动强度水平、每次运动时间与运动耐量>7.0 MET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是否患有糖尿病、血压控制是否达标、是否规律运动、运动强度是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SCAD患者有运动意识,但运动耐量整体水平较低(≤7.0 METs),缺乏运动指导,建议通过运动康复,提高运动耐量,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冠心病 二级预防 运动耐量 运动康复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成功再通后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斌 靳瑜 +9 位作者 杨淼 李贯清 余书康 李冰 李敏 代慧 马孝天 邢博萍 佘潘 罗雪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54-663,707,共11页
目的探讨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IS-LVO)患者血管内治疗(EVT)成功再通后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经EVT血管成功再通[术后即刻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级]的前... 目的探讨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IS-LVO)患者血管内治疗(EVT)成功再通后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经EVT血管成功再通[术后即刻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级]的前循环AIS-LVO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吸烟、饮酒)、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基线血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实验室检查指标(术前C反应蛋白、D-二聚体、术后次日空腹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并收集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包括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至穿刺时间、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发病至穿刺时间、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和手术过程中是否应用补救措施(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动脉溶栓)、是否应用替罗非班,以及是否合并术后并发症(卒中相关肺炎、应激性消化道溃疡、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心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等)。收集患者病史及影像学资料,明确入院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闭塞部位(颈内动脉C1段、颈内动脉C2至C7段、大脑中动脉M1段)和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及术后是否存在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和症状性颅内出血。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不良预后(mRS评分≥3分)组和良好预后(mRS评分≤2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上述基线及临床资料,以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为自变量,以不良预后为因变量,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前循环AIS-LVO EVT成功再通后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经EVT成功再通的前循环AIS-LVO患者192例,其中男101例,女91例,不良预后组102例,良好预后组9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良预后组与良好预后组患者在年龄(Z=-3.088,P=0.002)、年龄分布(χ^(2)=13.457,P=0.001)、术后空腹血糖水平(Z=-3.347,P=0.001)、基线NIHSS评分(Z=-4.469,P<0.01)、闭塞部位分布(χ^(2)=10.488,P=0.005)、脑梗死后出血转化(χ^(2)=16.943,P<0.01)及症状性颅内出血(χ^(2)=25.449,P<0.01)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不良预后组基线ASPECTS低于良好预后组(Z=-4.547,P<0.01)。其他基线及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OR=3.224,95%CI:1.033~10.058,P=0.044)、基线NIHSS评分(OR=1.102,95%CI:1.013~1.199,P=0.023)、基线ASPECTS(OR=0.375,95%CI:0.212~0.665,P=0.001)、症状性颅内出血(OR=7.127,95%CI:1.296~39.203,P=0.024)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龄>80岁、基线NIHSS评分、基线ASPECTS和症状性颅内出血是前循环AIS-LVO患者经EVT成功再通后90 d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前循环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水平井产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压裂参数优化决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巍 曹小朋 +2 位作者 胡慧芳 程紫燕 卜亚辉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4-770,778,共8页
济阳坳陷页岩在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等主要产层获得重大突破,但开发时间短,存在单井产量差异较大,产量主控因素尚不明确的问题,深入分析页岩油水平井高产主控因素、优化确定合理压裂工艺参数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为明确各因素对水平... 济阳坳陷页岩在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等主要产层获得重大突破,但开发时间短,存在单井产量差异较大,产量主控因素尚不明确的问题,深入分析页岩油水平井高产主控因素、优化确定合理压裂工艺参数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为明确各因素对水平井产量的影响,基于矿场实际数据开展因素关联性分析和规律挖掘。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计算页岩油水平井生产90 d、180 d和270 d的平均日产油量与压裂液用量、加砂量等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页岩油产能预测模型,结合SHAP算法对压裂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压裂液用量、加砂量和破裂事件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工程参数,灰质含量、总有机碳含量和页岩孔隙性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地质参数;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地质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逐渐增强,工程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逐渐减弱;压裂参数优化分析确定了40~45 m压裂段长,2700 m3单段压裂液用量,180 m3单段加砂量为最佳压裂施工参数,为页岩油水平井的开发决策和压裂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产量 影响因素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 SHAP算法 页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一项质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乔雪 尹永田 +4 位作者 罗文君 李颖慧 杨金光 李静蔚 陈宏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52-2758,2765,共8页
背景随着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以下简称公费医学生)培养项目的持续开展,基层全科医学人才队伍不断充实,公费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备受关注。目的分析公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以山东中医药大学... 背景随着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以下简称公费医学生)培养项目的持续开展,基层全科医学人才队伍不断充实,公费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备受关注。目的分析公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以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2022级中医学(五年制)惠民班的30名公费医学生为访谈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式于2022年12月—2023年3月进行访谈。遵循AnselmStrauss、JulietCorbin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采用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结果经开放性编码提取到初始概念482个,基本范畴47个;经主轴编码获得9个主范畴;经选择性编码形成典型关系结构,显示公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由职业认知、职业行为、职业选择、职业意志、职业情感、职业信念6大维度构成。结论公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由职业认知、职业行为、职业选择、职业意志、职业情感、职业信念6大维度构成,其中职业认知、职业行为、职业选择属于外显因素,职业意志、职业信念、职业情感属于内隐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 社会认同 影响因素分析 职业认同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 扎根理论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电动自行车路段超速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晓龙 边扬 +2 位作者 赵晓华 黄建玲 尹璐瑶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4-223,共10页
为探究电动自行车超速行为影响作用机制,基于共享电动自行车GPS轨迹数据,对超速行为进行精准辨识和风险等级划分.考虑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等风险要素,在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路段超速风险识别模型基础上,通过部分依赖图解析各因素对... 为探究电动自行车超速行为影响作用机制,基于共享电动自行车GPS轨迹数据,对超速行为进行精准辨识和风险等级划分.考虑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等风险要素,在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路段超速风险识别模型基础上,通过部分依赖图解析各因素对路段超速风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随机森林,CatBoost对于路段超速风险的识别效果更好;随着土地利用密度、路侧停车密度的降低,公交线路密度、道路等级、人行道宽度、非机动道宽度的增加,超速风险增加;同时,单向路、非物理隔离的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平峰时段存在较大的路段超速风险.该研究为电动自行车风险骑行行为辨识及影响因素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并为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自行车 路段超速风险 轨迹数据 机器学习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地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戴振威 张菱 +9 位作者 张浩然 肖伟军 王浩 黄依漫 荆舒 陈旭 付佳琪 吴奕锦 高磊 苏小游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4-1200,共7页
背景糖尿病的发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在中老年人群中,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40%和10%,良好的血糖监测依从性可提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但农村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较差。目的调查河南省中牟县农村... 背景糖尿病的发病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在中老年人群中,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40%和10%,良好的血糖监测依从性可提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但农村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较差。目的调查河南省中牟县农村地区中老年T2DM患者血糖监测情况,探索影响其血糖监测依从性及监测次数的心理、行为因素,为后续开展针对性干预试验以提高农村中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监测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1-11-02—12选取河南省中牟县农村地区的中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调查患者的基本资料、血糖监测情况等,使用五条目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5)、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病人健康问卷(PHQ-9)和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DSMS)调查患者的正念水平、焦虑水平、抑郁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负二项回归分析探索中老年T2DM患者血糖监测及监测次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回收问卷484份,录入问卷469份,有效回收率为96.9%。469例患者中,不能每月监测血糖者占58.8%(276/469),193例监测血糖者每月测量血糖的频次范围为1~60次,中位数为2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负二项回归分析发现:存在抑郁(AOR=1.127,P=0.005)、高信息水平(AOR=0.133,P=0.023)、高动机水平(AOR=1.093,P=0.002)为血糖监测的促进因素,高年收入(AIRR=2.063,P<0.001)、过去1年内饮酒(AIRR=1.569,P=0.011)为血糖监测次数的促进因素;而近6个月吸烟(AOR=0.559,P=0.043)为血糖监测的阻碍因素;年龄>60岁(AIRR=0.668,P=0.024)为血糖监测次数的阻碍因素。结论农村地区中老年T2DM患者血糖监测状况较差,建议有关卫生部门加强血糖监测知识及技能等健康教育,对低收入人群提供医疗、财政等社会支持,提高血糖监测依从性,以实现对T2DM的有效控制、治疗和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中老年 农村人口 血糖自我监测 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典型控制的风电场调频能力量化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阮益闽 宗启航 +3 位作者 姚伟 周泓宇 张鑫灏 文劲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52,共11页
为尽可能充分利用风电场支撑功率,避免资源浪费,有必要量化评估风电场的调频能力。然而,风电场调频能力缺乏定义且难以评估,运行参数及边界约束对支撑能力的影响机理不明。为此,定义了多时间尺度、多能量形式、多评估层次的指标,从而精... 为尽可能充分利用风电场支撑功率,避免资源浪费,有必要量化评估风电场的调频能力。然而,风电场调频能力缺乏定义且难以评估,运行参数及边界约束对支撑能力的影响机理不明。为此,定义了多时间尺度、多能量形式、多评估层次的指标,从而精准量化评估调频能力。基于所提评估指标,通过分析风电场运行参数对调频能力的作用机理,揭示了转速是低风速和低减载工况下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载荷与容量是高风速和高减载工况下的主要影响因素等结论。进一步,提出了基于非线性规划模型的方法对评估指标进行精确计算。最后,对四机两区域系统中下垂和减载控制下的单机聚合风电场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评估指标的合理性和评估方法的准确性,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调频能力 下垂控制 超速减载 量化评估方法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河子市城区老年人能力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孜凡 李萍 王静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1-477,共7页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城区老年人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年3月—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石河子市6个社区内638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能...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城区老年人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年3月—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石河子市6个社区内638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能力评估表、阿森斯失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人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城区老年人中,能力完好177人(27.7%),轻度失能398人(62.4%),中度失能36人(5.6%),重度失能15人(2.4%),完全失能12人(1.9%)。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患慢性病数量、关节活动度、残疾情况、是否经常体育锻炼、睡眠质量是老年人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城区老年人失能率为72.3%,高龄、文化程度低、患4种及以上慢性病、关节活动度有影响、残疾、不经常体育锻炼、存在睡眠障碍是老年人能力的危险因素。社区亟需重视老年人失能情况,采取积极有效干预措施,并根据老年人能力情况提供相应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区 老年人 能力等级 影响因素分析 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华杰 王皓翔 +3 位作者 陈运聪 梁旭东 王家骥 黄翔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4-842,共9页
背景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发生以来,身处防控一线的社区医务人员面临着直接接触病毒的风险,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大等问题,因此探究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内在联系对精准实施心理干预具有重... 背景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发生以来,身处防控一线的社区医务人员面临着直接接触病毒的风险,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大等问题,因此探究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内在联系对精准实施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新冠感染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选取296名中山市社区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编制的社区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压力调查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对其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及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中山市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高感知压力的检出率为10.1%(30/296);中度及以上焦虑和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7.1%(21/296)和9.5%(28/296);性别、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是社区医务人员焦虑情绪状态存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疫情期间从事日常诊疗工作情况、疫情期间从事“三人小组”上门排查工作情况、焦虑情绪状态存在情况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是社区医务人员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是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压力与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之间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且疫情防控工作任务与人力资源的相对不足等因素加剧了社区医务人员负性情绪的叠加效应,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特点及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新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长效投入和发展机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社区卫生工作者 社区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水-耕地-粮棉系统耦合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泉 高花彦 +2 位作者 王鹏鹏 冯啸林 杨艳霞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0-829,共10页
作为典型的干旱区和生态脆弱区,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粮食、棉花的重要生产基地。水资源、耕地资源与粮棉资源的良性协调发展成为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构建塔里木河流域水-耕地-粮棉系统,测算其发展指数,并以耦合协调度模型测量了... 作为典型的干旱区和生态脆弱区,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粮食、棉花的重要生产基地。水资源、耕地资源与粮棉资源的良性协调发展成为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构建塔里木河流域水-耕地-粮棉系统,测算其发展指数,并以耦合协调度模型测量了系统的耦合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Fractional Logit模型分析了水-耕地-粮棉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流域各系统的发展指数呈现水系统>水-耕地-粮棉系统>耕地系统>粮棉系统。五地州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各系统发展指数排名与流域一致,喀什地区和阿克苏地区在耕地和粮棉系统发展水平领先,水资源系统发展水平靠后,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与和田地区则是水系统发展指数位居前列,耕地和粮棉系统发展较落后。(2)流域内水-耕地-粮棉系统耦合协调度介于0.475~0.680之间,处于勉强协调与初级协调之间。五地州中,喀什地区最高,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最低。这一指标经过缓慢提升后在2017年后明显下降。五地州中,阿克苏地区下降最为明显。(3)水库数量、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及人口数量是影响水-耕地-粮棉系统协调发展状况的关键因素,三者每增加1个单位将分别引起耦合协调度1.0%、21.0%、35.6%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耕地-粮棉 发展指数 耦合关系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基于脂肪组织过多引起的慢性疾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艳萍 李云意 +1 位作者 周志衡 王皓翔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357-2363,2374,共8页
背景美国临床内分泌学家协会和美国内分泌学会提出基于脂肪组织过多引起的慢性疾病(ABCD)模型来评价肥胖,目前国内针对ABCD的研究极少,应用效能也尚不清楚。目的运用ABCD这一新的肥胖评价指标,了解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ABCD的患病... 背景美国临床内分泌学家协会和美国内分泌学会提出基于脂肪组织过多引起的慢性疾病(ABCD)模型来评价肥胖,目前国内针对ABCD的研究极少,应用效能也尚不清楚。目的运用ABCD这一新的肥胖评价指标,了解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ABCD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参加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8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体检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5562名,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获取研究对象基本特征,根据ABCD模型的诊断标准对样本人群进行ABCD分期,计算ABCD及各个分期的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ABCD分期与不同心脏代谢危险因素风险的关系。结果本研究中ABCD患病率为71.0%,0期、1期、2期患病率分别为4.8%(267/5562)、32.5%(1808/5562)、33.7%(1874/55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ABCD正常为参照组,除高总胆固醇与饮酒外,糖尿病、高血压、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吸烟与ABCD分期存在关联(P<0.05);ABCD 1期发生高血压、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群的2.393倍、1.515倍、1.940倍、1.688倍、1.376倍;ABCD 2期发生糖尿病、高血压、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群的2.918倍、4.231倍、9.282倍、4.128倍、2.970倍、1.672倍。吸烟是ABCD1期和2期的保护因素,OR(95%CI)分别为0.577(0.480~0.693)、0.752(0.633~0.893)。结论本研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ABCD患病情况存在男女差异,患病率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心脏代谢危险因素存在关联,ABCD模型在中国老年人群中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脂肪组织过多引起的慢性疾病 脂肪组织 慢性疾病 老年人 流行病学研究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