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影像智能分析——以影像民族志为例
1
作者 富晓星 赵璐楠 王安顶 《广东社会科学》 2025年第5期180-192,287,288,共15页
随着多模态大模型推动社会科学质性研究的智能化转型,影像民族志分析在技术升级的要求下面临着长视频深度解析的复杂挑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大模型(MLLM)的影像智能分析框架,通过“切片-重组”技术路径将当前存在技术难点的长... 随着多模态大模型推动社会科学质性研究的智能化转型,影像民族志分析在技术升级的要求下面临着长视频深度解析的复杂挑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大模型(MLLM)的影像智能分析框架,通过“切片-重组”技术路径将当前存在技术难点的长视频理解转化为可操作的文本分析任务,结合扎根理论编码与时间戳回溯机制,构建非结构化影像到结构化片段的跨模态解析体系。研究发现:MLLM具备时序推理、跨尺度细节捕捉及多模态语义融合能力,但仍需结合知识图谱优化文化特异性知识识别精度。该方法实现了传统影像分析在数量、质量和效率上的三重技术突破,不仅验证了跨模态理论的可迁移性,更揭示了社会科学研究在数字时代深度融合技术逻辑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大模型 影像智能分析 视频理解 影像民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医工融合”专栏序言
2
作者 胡卫明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5-845,共1页
随着从精准诊疗到智能影像分析、神经工程、脑机接口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融合医学、信息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的优势提升疾病防治水平,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关键引擎。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 随着从精准诊疗到智能影像分析、神经工程、脑机接口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融合医学、信息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的优势提升疾病防治水平,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关键引擎。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有广泛应用,要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强精准医学、智慧医疗等关键技术突破。在此背景下,多模态医工融合技术作为连接生命体征多维信息与精准诊疗决策的“桥梁”,通过整合医学影像、基因组数据、电生理信号等多模态数据,并利用深度图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等前沿技术进行深度解析与协同建模,提升对复杂生命现象和疾病机制的认知能力,推动医学信息智能处理等领域的创新突破,将深刻改变医学研究范式和诊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影像分析 脑机接口 多模态医工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