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及巨大垂体腺瘤经蝶术中影像定位与手术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柯春龙 陈明振 +1 位作者 王海军 何东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 研究垂体大及巨大腺瘤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中应用影像定位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 1987年 1月至 2 0 0 1年 2月经蝶入路显微切除的 2 4 5例大及巨大垂体腺瘤 ,术中应用C 臂X光机或Zeiss自动调焦平衡架显微镜内、外影像导航系统 ... 目的 研究垂体大及巨大腺瘤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中应用影像定位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 1987年 1月至 2 0 0 1年 2月经蝶入路显微切除的 2 4 5例大及巨大垂体腺瘤 ,术中应用C 臂X光机或Zeiss自动调焦平衡架显微镜内、外影像导航系统 ,在经蝶入路及切除肿瘤过程中进行影像定位 ,术后对患者进行长期连续随访 ,以探讨术中影像定位与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  2 4 5例患者术后脑脊液漏 2 8例 ,占 11 4 % ;暂时性尿崩 2 6例 ,占10 6 % ;垂体功能低下 10例 ,占 4 1% ,全部病例无死亡。随访 176例患者 ,影像复查全切除 96例 ,全切率 5 4 5 % ,术后 1年以上肿瘤复发 2 1例 ,复发率 11 9%。结论 在大及巨大垂体腺瘤经蝶入路显微手术中应用影像定位有助于提高手术全切率 ,减少手术并发症及肿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经蝶入路 影像定位 外科手术 疗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景图划分的无人机影像定位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驰 李铸洪 +1 位作者 刘舟 沈未名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04-3009,共6页
针对大规模长序列无人机(UAV)影像定位中存在的速度慢、误差漂移等问题,结合UAV影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图划分的UAV影像定位算法。首先,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信息缩小特征匹配的空间搜索范围,从而加速同名点的提取;之后结... 针对大规模长序列无人机(UAV)影像定位中存在的速度慢、误差漂移等问题,结合UAV影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图划分的UAV影像定位算法。首先,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信息缩小特征匹配的空间搜索范围,从而加速同名点的提取;之后结合视觉一致性和空间一致性来构建场景图,并利用归一化割(Ncut)对其进行划分;接着,对各组场景图进行增量重建;最后,利用光束法平差(BA)融合场景图从而计算出场景的三维模型。此外,在BA阶段,所提算法对代价函数进行扩充,即加入了GPS空间约束信息。在四个UAV影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COLMAP等多种运动恢复结构(SFM)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定位速度提升了50%,重投影误差减小了41%,定位误差控制在0.5m之内。此外,通过有无GPS辅助下的算法的实验对比,可以得知引入相对和绝对GPS约束的BA有效解决了误差漂移问题,避免了出现歧义性结果,并且极大地减小了定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影像定位 场景图划分 运动恢复结构 光束法平差 归一化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边线等高的海岸带卫星影像定位方法
3
作者 喻金桃 郭海涛 +2 位作者 李传广 申家双 姜春雪 《海洋测绘》 CSCD 2016年第5期70-74,共5页
针对海岸带和海岛(礁)稀少地面控制区域控制条件不足和定位精度较低等情况,将水边线等高条件与有理函数模型(RFM)相结合,充分利用海岸带卫星影像的特点,将水边线等高点引入平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水边线等高的海岸带稀少地面控制卫星影像... 针对海岸带和海岛(礁)稀少地面控制区域控制条件不足和定位精度较低等情况,将水边线等高条件与有理函数模型(RFM)相结合,充分利用海岸带卫星影像的特点,将水边线等高点引入平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水边线等高的海岸带稀少地面控制卫星影像定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稀少地面控制情况下,该方法与未加入等高控制条件的海岸带卫星影像定位方法相比,高程定位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在离海岛较近的大陆岸边布设控制点,利用本文方法同样可以在海岛获取较高的定位精度。这对于稀少地面控制条件下海岸带、海岛(礁)地理信息的精确获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影像定位 海岸带 海岛(礁) 水边线等高 稀少地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幅SAR遥感影像定位的几何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邢帅 徐青 +1 位作者 何钰 蓝朝桢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1-465,共5页
在数字高程模型(DEM)支持下的单幅影像迭代定位方法(IPM)是利用单幅遥感影像进行目标定位或修测地图的主要方法.一直以来,SAR影像IPM的几何意义都不甚明了.依据SAR影像距离投影的原理,对SAR影像IPM的计算过程进行了几何分析,提出以地面... 在数字高程模型(DEM)支持下的单幅影像迭代定位方法(IPM)是利用单幅遥感影像进行目标定位或修测地图的主要方法.一直以来,SAR影像IPM的几何意义都不甚明了.依据SAR影像距离投影的原理,对SAR影像IPM的计算过程进行了几何分析,提出以地面倾角和起始高程点入射角作为已知量,推导了其近似的收敛条件以及收敛速度计算公式,并分析得到地面倾角和起始高程值是影响SAR影像IPM收敛性和收敛速度的主要因素.最后,分别利用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对几何分析的结论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结论正确合理,有助于深入分析SAR影像上像点与地面点的几何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幅影像迭代定位方法 SAR影像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航天光学影像的定位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程春泉 张力 +1 位作者 燕琴 李玲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27-1132,1146,共7页
针对星历和有理多项式系数(Rational Polynomial Coefficients,RPC)两种主要类型辅助数据的多源光学卫星影像,以地固地心直角坐标系(Earth-Centered Earth-Fixed,ECEF)作为统一的物方坐标系,在其中构建了有理函数和共线方程,对各类常见... 针对星历和有理多项式系数(Rational Polynomial Coefficients,RPC)两种主要类型辅助数据的多源光学卫星影像,以地固地心直角坐标系(Earth-Centered Earth-Fixed,ECEF)作为统一的物方坐标系,在其中构建了有理函数和共线方程,对各类常见影像的辅助数据给出了相应的转换方法,进而以联合平差的方式建立了一种光学卫星影像定位的混合/集成模型,并对4种传感器影像进行了试验验证.建立的模型考虑了影像定向参数和传感器定标参数的差异,对不同航天光学影像的独立或联合定位有较广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定位 混合 集成模型 卫星光学影像 严密传感器模型 有理多项式系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定位和颈总动脉旁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被引量:6
6
作者 瞿秋 高宝柱 +2 位作者 刘健 赵茗姝 刘天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39-239,共1页
传统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途径是依据颈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分别在胸锁乳突肌的前、中、后三个方向进针[1].由于是盲探性操作,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我们根据颈部超声资料,改进了颈内静脉穿刺法,成功率... 传统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途径是依据颈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分别在胸锁乳突肌的前、中、后三个方向进针[1].由于是盲探性操作,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我们根据颈部超声资料,改进了颈内静脉穿刺法,成功率明显提高,且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定位 颈总动脉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超声检查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RSM参数的反解RFM求解方法
7
作者 戴泽源 张立华 +1 位作者 陈秋 刘翔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59,共5页
为实现在无严格传感器模型(RSM)参数的条件下求解反解RFM,提出一种基于正解RFM的反解RFM求解方法。首先通过正解RFM生成虚拟控制格网,建立反解RFM求解流程;然后考虑误差法矩阵病态对求解结果的影响,采用岭参数谱修正迭代与LDLT分解,提... 为实现在无严格传感器模型(RSM)参数的条件下求解反解RFM,提出一种基于正解RFM的反解RFM求解方法。首先通过正解RFM生成虚拟控制格网,建立反解RFM求解流程;然后考虑误差法矩阵病态对求解结果的影响,采用岭参数谱修正迭代与LDLT分解,提升求解的效率和精度;最后以影像立体定位为例,验证了所求解的反解RFM在影像处理中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对RSM的另一种高精度拟合,在影像立体定位应用中,同正解RFM精度基本相当,且具有更高的立体定位效率,为反解RFM的后续应用提供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理函数模型 严格传感器模型 反解模型 影像定位 谱修正迭代 LDLT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血管造影CT在胰岛细胞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8
作者 付金鑫 王茂强 +2 位作者 段峰 陈现现 刘凤永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究超选择血管造影CT(SSCTA)在胰岛细胞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3年至2015年收治的54例术后病理确诊为胰岛细胞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SSCTA检查,对其术前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经腹部超声(TAUS)检查42例... 目的探究超选择血管造影CT(SSCTA)在胰岛细胞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3年至2015年收治的54例术后病理确诊为胰岛细胞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SSCTA检查,对其术前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经腹部超声(TAUS)检查42例;超声内镜(EUS)检查48例;超声造影(CEUS)检查51例;增强CT检查30例;增强MRI检查48例;血管造影(SAG)检查54例,分析各检查方法的定位灵敏度及准确率,以指导更好地选择术前诊断方法。结果各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的定位灵敏度及准确率:经腹部超声为21.4%,14.3%;超声造影为82.4%,58.8%;EUS为87.5%,68.8%;增强CT为70.0%,60.0%;增强MRI为87.5%,81.3%;血管造影为72.2%,44.4%;SSCTA为94.4%,88.9%。SSCTA定位诊断胰岛细胞瘤的灵敏度及准确率明显高于其它诊断方法(P<0.05),54例患者行SSCTA检查后均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 SSCTA对胰岛细胞瘤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瘤 血管造影CT 影像检查: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