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影像奇观到异化叙事:迈向强人工智能的电影创作思辨
1
作者 朱沛龙 徐云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63-67,共5页
随着电影创作革新浪潮不断兴起,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影创作的影响从传统拓宽视听想象、建构影像奇观向全面参与电影叙事升级。在迈向强人工智能的叙事语境下,以创作精品电影为指引,聚焦电影艺术“科学+艺术”的创作内核,重点从艺术、文化... 随着电影创作革新浪潮不断兴起,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影创作的影响从传统拓宽视听想象、建构影像奇观向全面参与电影叙事升级。在迈向强人工智能的叙事语境下,以创作精品电影为指引,聚焦电影艺术“科学+艺术”的创作内核,重点从艺术、文化、技术等方面探索电影创作逻辑变化,通过关注大众的审美期待、消费偏好,促进电影艺术的视听审美与内容创意实现有机融合。本文通过对人工智能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结合应用人工智能创作电影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构建“人机共生”电影创作生态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奇观 异化叙事 强人工智能 电影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奇观美学及其当前症候——以近期部分影片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一川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影像奇观美学是近期中国电影中出现的一种以奇异影像系统去创造意义或增强表意控制力的美学原则。这种奇异影像本身不再只充当影片中的次要表意元素,而是成为其中具备独立表意能力乃至表意控制力的首要元素之一。它不仅独立创造意义,并... 影像奇观美学是近期中国电影中出现的一种以奇异影像系统去创造意义或增强表意控制力的美学原则。这种奇异影像本身不再只充当影片中的次要表意元素,而是成为其中具备独立表意能力乃至表意控制力的首要元素之一。它不仅独立创造意义,并且产生具备表意控制力的意义,从而体现文化控制力。但它也存在一些症候:奇观化镜头与表意系统之间有时存在某种美学脱节,在倾力打造视觉奇观时导致人物形象刻画弱化,影像奇观系统中存在相应的人生信仰系统的缺失,处于现实混沌中的人生拯救方略无限期推迟出场。影像奇观美学形式本身无所谓对错,而关键在于让它服务于传达真正富有深度的思想、情感或人生真理。当前中国电影与其说缺少影像奇观美学形式的建构才情,不如说缺少让这种美学形式服务于特定人生真理的深切领悟和清澈透视的主体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奇观美学 文化控制 人生真理 心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谍战剧:“后革命”时代的影像奇观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城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83-86,共4页
新世纪中国谍战剧融合了革命化历史审美、传奇化影像审美与日常化生活审美等多重审美话语形态,呈现出意涵丰富、形式开放的多元话语交织的文化审美生态。将新谍战剧置于"后革命"的时代氛围下考察,剖析文本的审美呈现及价值内... 新世纪中国谍战剧融合了革命化历史审美、传奇化影像审美与日常化生活审美等多重审美话语形态,呈现出意涵丰富、形式开放的多元话语交织的文化审美生态。将新谍战剧置于"后革命"的时代氛围下考察,剖析文本的审美呈现及价值内涵,指出新谍战剧作为"后革命"时代革命书写方式的一种,承载着民族历史记忆中的传奇故事,展现了革命英雄的创世寓言,是当代中国人现代意识的一种集体心理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谍战剧 “后革命”时代 意义编码 影像奇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影像奇观下的意识流叙事
4
作者 常伶俐 《艺术评鉴》 2023年第22期134-139,共6页
叙事是动画电影创作的关键要素。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动画电影的数字化转向正在打破传统动画的叙事范式。因此,多角度深入思考动画电影的叙事机制对于推动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动画电影《深海》是国产动画叙... 叙事是动画电影创作的关键要素。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动画电影的数字化转向正在打破传统动画的叙事范式。因此,多角度深入思考动画电影的叙事机制对于推动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动画电影《深海》是国产动画叙事发展的典型代表。电影充分运用数字技术重塑了国产动画对奇观叙事的艺术表现。同时,《深海》打破了传统叙事范式,将意识流叙事贯穿始终,关注了社会普通个体的微观情绪。电影塑造的叙事策略展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表达了对当代社会微观个体的情感认同,从侧面透视了在媒体交互融合的文化视野下,国产动画电影的影像创作与市场交织中的审美转向。本文通过阐释叙事意符、探讨叙事结构、分析文本意义等方式,力图追踪动画电影《深海》的叙事轨迹,探索国产动画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叙事发展与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影像奇观 意识流叙事 人文书写 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主流电影的青年文化意义与奇观影像
5
作者 章文哲 廖思毓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3,共7页
新主流电影概念的形成与争论折射出中国电影在努力融合电影形态“三分法”的进程中,积极吸收并整合国内外先进电影艺术、文化、技术、制度和产业等成果的进取姿态。新主流电影内涵的青年文化在历时性上折射出时代的差异与进步,在共时性... 新主流电影概念的形成与争论折射出中国电影在努力融合电影形态“三分法”的进程中,积极吸收并整合国内外先进电影艺术、文化、技术、制度和产业等成果的进取姿态。新主流电影内涵的青年文化在历时性上折射出时代的差异与进步,在共时性上又体现为青年精神的延续与重复。青年文化是新主流电影创思想、形象和观念之新的重要动力,其形态是青年群体对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艺术等领域的观念之综合与实践之合力。以新的影像形态回应青年观众在思想、形象和观念层面的新趋势,新主流电影在家庭伦理叙事、身体奇观呈现和共同体美学探索上呈现出青年视角特有的影像形态。新主流电影中的身体奇观影像一方面给观众带来视听新经验,另一方面也存在因奇观消费而产生的情感和观念间离。新主流电影中的青年影像确证了观众的主体性,同时也朝向一种“共同体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电影 青年文化 奇观影像 家庭伦理叙事 电影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语境下的类型杂糅与奇观化影像书写——对当下中国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转型的再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咏絮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9-15,共7页
自1987年国家电影局在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开始,"主旋律"进入了电影领域,同时标志着中国电影创作出现了新风向和新转型。30年来,主旋律电影开始跨出既定的藩篱,走上商业化... 自1987年国家电影局在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开始,"主旋律"进入了电影领域,同时标志着中国电影创作出现了新风向和新转型。30年来,主旋律电影开始跨出既定的藩篱,走上商业化和市场化突围的道路。在消费语境的浸润之下,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转型呈现出类型杂糅、影像奇观以及意识形态隐性表达的趋势,而这样的表征又与电影市场的产业化和受众审美需求多元化的转向密不可分,成为值得思考的电影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 类型杂糅 影像奇观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观影像与电影审美界域的拓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进华 《电影评介》 2013年第9期53-54,共2页
在人类"看"世界的领域,电影已经走在时代前列。作为以看为主的艺术形式,电影依赖的是形象展示,面对众多积累了丰富视觉经验和一心想在银幕上寻求刺激的受众,首先要满足他们的视觉需求。这在客观上促成了电影影像的不断丰富和... 在人类"看"世界的领域,电影已经走在时代前列。作为以看为主的艺术形式,电影依赖的是形象展示,面对众多积累了丰富视觉经验和一心想在银幕上寻求刺激的受众,首先要满足他们的视觉需求。这在客观上促成了电影影像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直至影像愈加奇观炫丽,与之相对应的是电影审美界域的空前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观影像 电影 审美界域 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V奇观:“影像”与“文化”奇观的融合
8
作者 唐金耀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22,共3页
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影被定义为"奇观电影"。许多学者纷纷从"影像奇观"层面对"奇观电影"进行研究,却很少有人关注其文化价值。从文化、娱乐、休闲层面讲,DV的介入改变和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这种"文化... 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影被定义为"奇观电影"。许多学者纷纷从"影像奇观"层面对"奇观电影"进行研究,却很少有人关注其文化价值。从文化、娱乐、休闲层面讲,DV的介入改变和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这种"文化奇观"意味着对人们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这一角度看,DV奇观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奇观",是"影像"和"文化"相融的奇观;它同时也是创造出独特的"影像奇观",推动平凡人关注身边的事物,关注自己,关注被遮蔽的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V 影像奇观 文化奇观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奇观”影像艺术的主体性接受 被引量:2
9
作者 杜娟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5年第4期68-71,75,共5页
“奇观”影像已成为大众文化中习为常见的艺术形式。在多元共生的文化语境下,受众正面临着接受视野中的心理失衡和错位。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形成的后现代症候,伴随着美学特征和审美理念的嬗变,冲击着传统美学原则和标准。笔者从接受美学... “奇观”影像已成为大众文化中习为常见的艺术形式。在多元共生的文化语境下,受众正面临着接受视野中的心理失衡和错位。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形成的后现代症候,伴随着美学特征和审美理念的嬗变,冲击着传统美学原则和标准。笔者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视角,以多元文化视野融合为理论原则,探求主体性审美接受中新的对话质素,以为建构健康有序的审美心理机制和新的审美接受范型做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观影像 接受 真实 主体性 心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观影像与危机时代的好莱坞叙事——从《变形金刚3》说起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慧瑜 《艺术广角》 2011年第6期40-44,共5页
延续《变形金刚》前两部分别在国内获得2.8亿元(2007年)和4.3亿元(2009年)的高额票房成绩,《变形金刚3》今年再次以10.7亿元的内地票房刷新暑期档历史记录,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中仅次于《阿凡达》的第二卖座影片。相比之下,目前... 延续《变形金刚》前两部分别在国内获得2.8亿元(2007年)和4.3亿元(2009年)的高额票房成绩,《变形金刚3》今年再次以10.7亿元的内地票房刷新暑期档历史记录,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中仅次于《阿凡达》的第二卖座影片。相比之下,目前国内影片的最高票房是7亿元(由姜文执导的《让子弹飞》创造),好莱坞大片依然是最有商业价值的影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金刚》 好莱坞 奇观影像 叙事 危机 中国电影市场 2009年 2007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侠动画《风语咒》:民族文化底色下的无厘头叙事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涤非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2-105,共4页
2018年夏季的中国电影市场可谓精彩纷呈,7月上映的《我不是药神》赢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从精英阶层到普罗大众,都对其赞赏有加,一时间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8月,寄予厚望的《风语咒》终于横空出世,这是继《大圣归来》和《小门神》之... 2018年夏季的中国电影市场可谓精彩纷呈,7月上映的《我不是药神》赢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从精英阶层到普罗大众,都对其赞赏有加,一时间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8月,寄予厚望的《风语咒》终于横空出世,这是继《大圣归来》和《小门神》之后我国又一3D动画电影巨制,掀起了动画业内和圈外的广泛讨论,国漫崛起的呼声再次高涨。呐喊之后归于理性,国产动画电影的崛起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是,就《风语咒》而言,完全称得上“业界良心”,影片以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武侠情怀为内核,妥洽发运用后现代“无厘头”的叙事策略,巧妙地将厚重而晦涩的中华传统价值取向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出来,成功锁定了年轻群体的观影期待,创造出独特的影像奇观,同时,也为我国动画电影生态的健全贡献了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市场 《大圣归来》 影像奇观 无厘头 动画电影 普罗大众 精英阶层 文化底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岭南电影的女性意识及其美学建构
12
作者 柴文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6-29,共4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岭南电影以内地和香港“两制”电影艺术之间的和平竞争为影像奇观、以内地和香港电影艺术兼容互补为开端。20世纪50年代岭南电影以现实主义立场,表现社会众生相,在数量上达到岭南影史的高峰,艺术水平也有所提高;60年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岭南电影以内地和香港“两制”电影艺术之间的和平竞争为影像奇观、以内地和香港电影艺术兼容互补为开端。20世纪50年代岭南电影以现实主义立场,表现社会众生相,在数量上达到岭南影史的高峰,艺术水平也有所提高;60年代岭南电影出现危机,数量锐减。1958-1969年,香港电影蓬勃发展。这一时期岭南电影银幕上出现了众多具有时代特质的女性形象,她们积极探索自我价值,反映了新时代的进步思想对女性生活的各方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电影 香港电影 影像奇观 时代特质 自我价值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美学建构 众生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怖之下的妖娆绝美——浅谈电影《画皮》对色彩的运用
13
作者 汪洪梅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0期29-29,共1页
电影《画皮》是08年电影之旅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影片在秉承传统鬼片的题材之上,被帖上了"东方新魔幻"的艺术标签,在创新意识的强烈驱使下,创作者打破传统,在电影的色彩运用上作足了功夫,独特的电影语言和全新的视角,诠释了人... 电影《画皮》是08年电影之旅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影片在秉承传统鬼片的题材之上,被帖上了"东方新魔幻"的艺术标签,在创新意识的强烈驱使下,创作者打破传统,在电影的色彩运用上作足了功夫,独特的电影语言和全新的视角,诠释了人妖之间、人伦之间、男女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在魔幻色彩的重重包围下,将爱刻画得细致入微,尽显恐怖之下的妖娆绝美,创造了新一轮影像"奇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皮》 色彩运用 影像奇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纪录片《杀戮演绎》的创作手法
14
作者 李成 赵鑫 《影视制作》 2014年第11期88-91,共4页
美国纪录片导演Joshua Oppenheimer耗时七年完成的作品《杀戮演绎》,入围第86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提名。本片旨在通过主人公对上世纪六十年代亲历的印尼屠杀事件演绎重现,反思人类的暴力历史,揭示人性之恶。与以往历史题材纪录片有... 美国纪录片导演Joshua Oppenheimer耗时七年完成的作品《杀戮演绎》,入围第86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提名。本片旨在通过主人公对上世纪六十年代亲历的印尼屠杀事件演绎重现,反思人类的暴力历史,揭示人性之恶。与以往历史题材纪录片有所不同,本片采取"参与式"的记录方式,与拍摄对象共同合作,完成了带有实验色彩的场景重现;在镜头表达上,片中影像所蕴含的"暴力美学"投射在"奇观"化的场景和角色中;在叙事上,导演通过刽子手的视角,构建起"犯罪者终将悔悟"的历史迷思,最终引领观者反思人类制造屠杀事件的荒谬行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记录 影像奇观 历史迷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欢欲望的景观化表演——浅论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晓芬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0期38-38,87,共2页
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令人费解的影片,许多观众在观看这部作品的时候都发出了迷茫的信号。的确,这部电影同姜文前几部电影相比,的确多了许多令人迷惑的元素,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部电影从头至尾又是一部关于人性欲望的景观... 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令人费解的影片,许多观众在观看这部作品的时候都发出了迷茫的信号。的确,这部电影同姜文前几部电影相比,的确多了许多令人迷惑的元素,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部电影从头至尾又是一部关于人性欲望的景观化书写,是值得人们去深入欣赏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影像奇观 欲望 狂欢 写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战争类型电影摄制艺术的升级与开拓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尧 郦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8-23,共6页
在某种程度上,战争电影是衡量一个国家影视工业、影视产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类型。近年来,《长津湖》系列电影、《战狼》系列电影及《八佰》《金刚川》《红海行动》等影片,不仅以多样化的叙述视角、宏大的影像奇观,呈现出富有史诗韵味的战... 在某种程度上,战争电影是衡量一个国家影视工业、影视产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类型。近年来,《长津湖》系列电影、《战狼》系列电影及《八佰》《金刚川》《红海行动》等影片,不仅以多样化的叙述视角、宏大的影像奇观,呈现出富有史诗韵味的战争电影巨制,也实现了商业市场的重大突破。它们借助多维视域再现立体宏阔的战争场面,生动刻画人物的情感细节,营造出令人震撼的真实影像,从而达成与受众的情感共鸣。当然,它们也基于日益提高的电影工业美学与制作水准,完成了摄影艺术上的升级与创新,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战争电影的新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电影 电影摄制 真实影像 影像奇观 制作水准 战争场面 摄影艺术 影视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美国梦:论达米恩·查泽雷的电影创作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鑫辉 《戏剧之家》 2019年第4期126-126,共1页
达米恩·查泽雷是《爆裂鼓手》和《爱乐之城》这两部美国电影的编导。他继承了好莱坞善于讲故事的传统,并且将故事的展开建基于现实生活之上。他的人物不再是善恶分明的类型化人物,而是具有更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失落的真实的人。... 达米恩·查泽雷是《爆裂鼓手》和《爱乐之城》这两部美国电影的编导。他继承了好莱坞善于讲故事的传统,并且将故事的展开建基于现实生活之上。他的人物不再是善恶分明的类型化人物,而是具有更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失落的真实的人。他的电影没有眼花缭乱的特技效果,却具有直抵心灵的"影像奇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好莱坞传统 黑色美国梦 叙事性影像奇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溯源·延续·割裂:中国古装电影的艺术传承与美学变迁(2010—2019)
18
作者 王若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共5页
2010年以来,中国市场电影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古装电影成为中华艺术传统与美学内涵的大众化展示媒介之一;与此同时,随着两岸三地电影创作者交流合作的不断加深,古装电影映射着创作者对中华文化与传统艺术精神的共同想象。因此本文以来自... 2010年以来,中国市场电影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古装电影成为中华艺术传统与美学内涵的大众化展示媒介之一;与此同时,随着两岸三地电影创作者交流合作的不断加深,古装电影映射着创作者对中华文化与传统艺术精神的共同想象。因此本文以来自两岸三地导演所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为研究对象,探究出宫廷美学、平民精神与庄禅思想在银幕上的传承与延续;除此之外,阐述在消费主义浪潮的席卷下,影像的奇观化趋势成为古装影片中难以忽视的现象,造成了影片内涵的缺失与中华艺术精神的割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美学 平民精神 庄禅思想 奇观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