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重金属离子对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的急性致毒效应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志铮 王伟定 +1 位作者 杨阳 卢振锋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3-378,共6页
以彩虹明樱蛤养殖壳高优势组(平均壳高为17.35±1.01mm)为实验动物,进行4种重金属离子Hg2+、Cr6+、Cu2+、Zn2+对彩虹明樱蛤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彩虹明樱蛤对重金属的耐药性均随实验时间延长而缓慢降... 以彩虹明樱蛤养殖壳高优势组(平均壳高为17.35±1.01mm)为实验动物,进行4种重金属离子Hg2+、Cr6+、Cu2+、Zn2+对彩虹明樱蛤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彩虹明樱蛤对重金属的耐药性均随实验时间延长而缓慢降低,4种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依次为Cu2+、Hg2+、Zn2+、Cr6+,其对彩虹明樱蛤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0554mg/L、0.1099mg/L、2.2605mg/L、19.6277mg/L;Hg2+、Cr6+、Cu2+、Zn2+离子两两组合在加和等毒性强度下对彩虹明樱蛤96h联合急性毒性所呈现的致毒特征与离子间毒性强度匹配情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急性毒性 联合毒性 彩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环境因子对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顾晓英 尤仲杰 王一农 《东海海洋》 1998年第3期40-47,共8页
本文报告了几种环境因子对不同发育阶段彩虹明樱蛤的生存、生长的影响。彩虹明樱蛤为广温、广盐性种类,适温范围为1~33℃;适盐范围为7.37~42.72。在海水酸碱度为7.98左右条件下,存活率最高,生长最好。稚贝的耐干... 本文报告了几种环境因子对不同发育阶段彩虹明樱蛤的生存、生长的影响。彩虹明樱蛤为广温、广盐性种类,适温范围为1~33℃;适盐范围为7.37~42.72。在海水酸碱度为7.98左右条件下,存活率最高,生长最好。稚贝的耐干露能力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 发育阶段 环境因子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虹明櫻蛤Moerella ifridescens (Benson)群体组成与生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尤仲杰 王一农 +2 位作者 朱新丁 李仁伟 丁理发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5-40,共6页
彩虹明樱蛤种群的年龄组成以1^+、2^+龄为主,分别占总数的45.78%相36.65%。生长过程中壳形保持不变。各生长参数间的回归关系良好。彩虹明樱蛤的性成熟年龄为1足龄;属一次成熟分批产卵类型;在6月底至7月初和7月底至8月底有两次产卵高... 彩虹明樱蛤种群的年龄组成以1^+、2^+龄为主,分别占总数的45.78%相36.65%。生长过程中壳形保持不变。各生长参数间的回归关系良好。彩虹明樱蛤的性成熟年龄为1足龄;属一次成熟分批产卵类型;在6月底至7月初和7月底至8月底有两次产卵高峰。属终生生长型贝类。采捕期应定为4~6月,采捕规格2^+龄,壳长约17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 群体组成 生长 稚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Benson)]生活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尤仲杰 王一农 张家良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0-55,共6页
1988年4月至1989年10月间,通过室内培育和海区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初步研究了彩虹明樱蛤的生活史。按该蛤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描述了生活史的三个阶段:胚胎阶段、浮游幼虫阶段和埋栖生活阶段。同时,用组织学方法初步研究了该蛤... 1988年4月至1989年10月间,通过室内培育和海区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初步研究了彩虹明樱蛤的生活史。按该蛤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描述了生活史的三个阶段:胚胎阶段、浮游幼虫阶段和埋栖生活阶段。同时,用组织学方法初步研究了该蛤的繁殖周期。此外,对受精、产卵类型、稚贝和蛤苗的区分诸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 瓣鳃纲 生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浮游幼虫饵料与生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一农 尤仲杰 +1 位作者 张家良 丁伟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17-123,共7页
本文报导了彩虹明樱蛤浮游幼虫饵料与生长的关系,研究分析了不同饵料种类对浮游幼虫生存、生长的影响,同时对投饵量作了比较试验,实验结果得出:x藻、等鞭金藻适宜于作为面盘浮游幼虫的饵料,投饵量以5万/ml左右为宜,至幼虫达到壳顶期后,... 本文报导了彩虹明樱蛤浮游幼虫饵料与生长的关系,研究分析了不同饵料种类对浮游幼虫生存、生长的影响,同时对投饵量作了比较试验,实验结果得出:x藻、等鞭金藻适宜于作为面盘浮游幼虫的饵料,投饵量以5万/ml左右为宜,至幼虫达到壳顶期后,应投喂扁藻及塔胞藻,投量为1—2万/ml。此外,本文还就投饵时机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 浮游幼虫 饵料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浮游幼虫合理培养密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一农 尤仲杰 +1 位作者 张家良 朱新丁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10-115,共6页
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隶属双壳纲樱蛤科的软体动物,是浙江沿海传统的小型经济贝类。自1988年以来,我们对该蛤作了一些基础生物学方面的观察研究工作,在人工育苗试验中,我们注意到了培养该蛤浮游幼虫合理密度的问题,旨为今后的... 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隶属双壳纲樱蛤科的软体动物,是浙江沿海传统的小型经济贝类。自1988年以来,我们对该蛤作了一些基础生物学方面的观察研究工作,在人工育苗试验中,我们注意到了培养该蛤浮游幼虫合理密度的问题,旨为今后的人工育苗积累必要的基础资料。在双壳类的人工育苗过程中,浮游幼虫培养密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单位水体的出苗量,且与幼虫的成活率、附着率、生长速度等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 浮游幼虫 养殖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 Benson)的蓄水养殖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树敬 《福建水产》 1995年第3期14-19,共6页
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 Benson)俗称:海瓜子(舟山、宁波〕;瓜子蛤(温州);扁蛤(台州)。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真瓣鳃目、樱蛤科。为常见小型滩涂经济贝类,其肉细嫩,味鲜美,素为沿海群众喜食,且盛产于我国浙江、福建两省,黄海... 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 Benson)俗称:海瓜子(舟山、宁波〕;瓜子蛤(温州);扁蛤(台州)。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真瓣鳃目、樱蛤科。为常见小型滩涂经济贝类,其肉细嫩,味鲜美,素为沿海群众喜食,且盛产于我国浙江、福建两省,黄海南部的山东、江苏也颇为习见。据报道,日本本州、四国和九洲以及朝鲜、菲律宾、泰国湾托里兹海峡亦有分布。资源量浙江以北部居多,全省资源蕴藏量估计在4,000吨左右,地处浙南的温州沿海约500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 蓄水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人工育苗过程中催产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一农 尤仲杰 +1 位作者 吕朝晖 赵成业 《东海海洋》 1996年第3期21-26,共6页
本文报告了彩虹明樱蛤Moerellairidescens在人工育苗过程中的人工催产技术,比较了几种催产方法的催产效果,其中以0.5×10-3氨海水浸泡刺激效果最好。催产的成功与否与亲贝性腺发育程度关系密切。此外,... 本文报告了彩虹明樱蛤Moerellairidescens在人工育苗过程中的人工催产技术,比较了几种催产方法的催产效果,其中以0.5×10-3氨海水浸泡刺激效果最好。催产的成功与否与亲贝性腺发育程度关系密切。此外,本文简要讨论了几种催产方法对不同双壳贝类的使用结果,对亲贝生殖腺寄生虫影响亲贝性腺作了简单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 育苗 人工育苗 诱导产卵 催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虹明樱蛤同工酶组织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晓英 董志国 +5 位作者 王美珍 金武 赵金鑫 阎斌伦 陈汉春 李家乐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47,共5页
采用聚丙烯凝胶垂直电泳技术和同工酶特异性染色方法,对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的斧足、肝胰腺和外套膜3种组织的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种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3种酶在上述3种组织中均... 采用聚丙烯凝胶垂直电泳技术和同工酶特异性染色方法,对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的斧足、肝胰腺和外套膜3种组织的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种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3种酶在上述3种组织中均得到了表达,不同的酶既存在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又有相似性的特点。EST在3种组织中分别产生7~8条酶带,分为4个带区,其中EST-3和EST-6在3种组织中均为保守存在的强带,而斧足中缺失EST-1、EST-8和EST-9,肝胰腺中缺失EST-1和EST-2,外套膜中缺失EST-2和EST-8;MDH在3种组织中有4~5条酶带,MDH-2在斧足中缺失,MDH-3在外套膜中缺失,而处于s-MDH的MDH-4和MDH-5在3种组织中保守存在。SOD在3种组织中共表现为4条酶带,酶谱无明显变化,组织间无明显差异,这一特殊性可以用其作为生化遗传标记对彩虹明樱蛤进行种质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工酶 电泳 彩虹(moerella iridescens) 组织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虹明樱蛤的耗氧率与排氨率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董志国 李晓英 +4 位作者 孟学平 程汉良 阎斌伦 陈汉春 王美珍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3-508,共6页
研究了不同水温和不同规格下处于标准代谢状态的彩虹明樱蛤耗氧率与排氨率,并测定了窒息点.结果表明:在20℃时,水中DO大于临界值5.00mg/dm3时,彩虹明樱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分别为2.01×10-3(m/m)/h和16.73μmol/(... 研究了不同水温和不同规格下处于标准代谢状态的彩虹明樱蛤耗氧率与排氨率,并测定了窒息点.结果表明:在20℃时,水中DO大于临界值5.00mg/dm3时,彩虹明樱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分别为2.01×10-3(m/m)/h和16.73μmol/(g.h);当DO低于此值,则代谢出现异常,耗氧率随DO下降而下降,直到窒息为止,其窒息点为1.22mg/dm3,而排氨率也呈直线下降,随着耗氧停止而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 彩虹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与海州湾彩虹明樱蛤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晓英 董志国 +4 位作者 王美珍 陈汉春 孟学平 程汉良 阎斌伦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48-652,共5页
应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分析方法,通过测量彩虹明樱蛤的10个形态学比例性状,对来自海州湾连云港海区(LYG)和杭州湾南岸慈溪海区(CX)以及杭州湾北岸的平湖乍浦海区(ZP)3群体彩虹明樱蛤的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 应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分析方法,通过测量彩虹明樱蛤的10个形态学比例性状,对来自海州湾连云港海区(LYG)和杭州湾南岸慈溪海区(CX)以及杭州湾北岸的平湖乍浦海区(ZP)3群体彩虹明樱蛤的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聚类分析表明,海州湾群体与杭州湾群体形态差异最大,连云港与杭州湾的慈溪群体和乍浦2群体形态距离分别达到了4.92和5.58,而杭州湾慈溪群体和乍浦群体形态最为相似,形态距离仅为2.16。主成分分析构建了2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54.40%,主成分2为13.50%,累积贡献率为67.90%;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较高,这些因子主要是第1主成分中的性状AB、AD、AB、SW、EF、GH、AI和IJ以及主成分2中的AE。判别分析结果表明,3个海区群体之间的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经6步判别分析后应用AF、IJ、AE、AB、SW和GH建立的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80%~100%,P2为82.86%~100%,综合判别率为88.89%,说明判别方程可以有效的将上述群体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 地理种群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虹明樱蛤酸性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向维 丁馨 +2 位作者 张薛磊 吴媛媛 陈松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9-575,共7页
目的:优化彩虹明樱蛤酸性多糖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碱提醇沉法,运用正交试验对彩虹明樱蛤多糖的分离过程进行优化,包括时间、温度、pH值和乙醇浓度4个因素;所获多糖经去蛋白、去色素、去离子后,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纯化,以Sephadex... 目的:优化彩虹明樱蛤酸性多糖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碱提醇沉法,运用正交试验对彩虹明樱蛤多糖的分离过程进行优化,包括时间、温度、pH值和乙醇浓度4个因素;所获多糖经去蛋白、去色素、去离子后,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纯化,以Sephadex G-100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鉴定及红外光谱初步研究。结果:优化的多糖提取制备工艺为:时间6 h、温度70℃、pH 8.0、乙醇浓度70%,获得纯白略带暗褐色的颗粒状固体;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分离洗脱后得到靶多糖组分彩虹明樱蛤酸性多糖(Moerella iridescens acidic polysaccharide,MIAP),经Sephadex G-100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鉴定,MIAP为均一多糖组分,呈乳白色绵柔絮状;红外光谱扫描,MIAP含α-D型吡喃葡萄糖。结论:正交试验法优化了MIP的提取工艺,分离纯化了MI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多糖类/分离和提纯 彩虹多糖/分离和提纯 正交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虹明樱蛤多糖对转染HBV的HepG2细胞表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向维 陈松华 +1 位作者 吴媛媛 李仁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研究彩虹明樱蛤多糖(MIP)对转染HBV的HepG2细胞表达功能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10^-3-104μg/m1)MIV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G2.2.15细胞,采用MTT法、时问分辨免疫分析法(TRFIA)和ELISA法检测MIP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作... 目的研究彩虹明樱蛤多糖(MIP)对转染HBV的HepG2细胞表达功能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10^-3-104μg/m1)MIV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G2.2.15细胞,采用MTT法、时问分辨免疫分析法(TRFIA)和ELISA法检测MIP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及HBsAg、HBeAg、Pre-SlAg表达的影响,采用FQPCR检测MIP对HBVDNA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MIP在10^-2~10μg/ml浓度范围内对HepG2.2.1s细胞无毒性作用,TC50为4633μg/ml。MIP在10^-2~102μg/ml浓度范围内,对HBsAg、HBeAg、Pre-S1AgDA及HBVDNA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相应的治疗指数分别为129、28、20和83。结论MIP具有一定的抗HBV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多糖 肝炎 乙型 慢性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与海州湾彩虹明樱蛤遗传差异的ISSR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志国 李晓英 +5 位作者 王美珍 陈汉春 孟学平 程汉良 阎斌伦 李家乐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60-464,共5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慈溪、乍浦、连云港3个彩虹明樱蛤地理群体的遗传差异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乍浦、慈溪、连云港3个彩虹明樱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987、0.3670、0.4084,以连云港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慈溪群体最低...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慈溪、乍浦、连云港3个彩虹明樱蛤地理群体的遗传差异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乍浦、慈溪、连云港3个彩虹明樱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987、0.3670、0.4084,以连云港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慈溪群体最低。群体遗传结构显示,大多数(94.75%)的遗传多样性是由群体内不同个体间的差异造成的,只有小部分(5.25%)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有关。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群体结构水平较低而基因流水平较高(Gst=0.0525;Nm=9.0295),提示彩虹明樱蛤群体间可能发生过较强的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 ISSRS 遗传差异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虹明樱蛤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扩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於宏 薛良义 张佳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共6页
对采自浙江温岭的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养殖群体的DNA提取和RAPD扩增条件进行了研究。从38种随机引物中筛选到重复性好的6种引物分别对11个个体的DNA进行扩增,共产生247个DNA条带(300-1600bp),总共检测到43个位点,其... 对采自浙江温岭的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养殖群体的DNA提取和RAPD扩增条件进行了研究。从38种随机引物中筛选到重复性好的6种引物分别对11个个体的DNA进行扩增,共产生247个DNA条带(300-1600bp),总共检测到43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2个,多态位点比例为74.42%。11个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53~0.884之间,平均为0.691,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309。表明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种质资源处于良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moerella iridescens) 基因组DNA提取 RAPD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和海州湾彩虹明樱蛤体内重金属的富集状况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志国 李晓英 +4 位作者 王美珍 陈汉春 程汉良 孟学平 阎斌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1-164,共4页
采用原子吸收法对杭州湾和海州湾内慈溪、乍浦、连云港3个彩虹明樱蛤地理群体的Cd、Cr、Pb、Ni、Cu和Zn这6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Cd、Ni、Zn、Cu、Pb五种重金属在杭州湾的慈溪和乍浦彩虹明樱蛤体... 采用原子吸收法对杭州湾和海州湾内慈溪、乍浦、连云港3个彩虹明樱蛤地理群体的Cd、Cr、Pb、Ni、Cu和Zn这6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Cd、Ni、Zn、Cu、Pb五种重金属在杭州湾的慈溪和乍浦彩虹明樱蛤体内的富积量要显著高于海州湾连云港群(P<0.05),而Cr则相反。这6种重金属中,海州湾与杭州湾彩虹明樱蛤体内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为Zn,为548.589~732.201μg/g;综合来看,3个群体中以连云港的污染最轻,而乍浦的污染较重;对这6种重金属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杭州湾南北两岸彩虹明樱蛤重金属污染特性相近,欧氏距离最小89.79,而与海州湾连云港彩虹明樱蛤重金属污染特性区别较大,欧氏距离分别高达139.19和204.56,这一结果与地理距离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 地理群体 重金属 污染评价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虹明樱蛤的低温保活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岳晓华 沈月新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58,共3页
对彩虹明樱蛤Moerellairidescens在不同温度、不同贮藏方式、不同湿度条件下进行低温保活试验,结果表明:彩虹明樱蛤在1~3℃条件下保活效果最好,保活3d后的存活率为92%;放在塑料筐内的彩虹明樱蛤,堆放比平铺效果好;彩虹明樱蛤低温保活... 对彩虹明樱蛤Moerellairidescens在不同温度、不同贮藏方式、不同湿度条件下进行低温保活试验,结果表明:彩虹明樱蛤在1~3℃条件下保活效果最好,保活3d后的存活率为92%;放在塑料筐内的彩虹明樱蛤,堆放比平铺效果好;彩虹明樱蛤低温保活受湿度的影响很大,在100%相对湿度条件下保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 低温 保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虹明樱蛤贝体尺寸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敢堂 张秀梅 +2 位作者 赵晶 任夙艺 王志铮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6期487-491,共5页
随机选取彩虹明樱蛤120枚,在逐个测量体重和壳宽的基础上,以右壳为测量对象依次测量AB、AC、BC、OA、OB、OC和SW等长度性状指标。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偏回归分析等多元统计学方法,探寻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除AC... 随机选取彩虹明樱蛤120枚,在逐个测量体重和壳宽的基础上,以右壳为测量对象依次测量AB、AC、BC、OA、OB、OC和SW等长度性状指标。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偏回归分析等多元统计学方法,探寻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除AC-BC组合未达极显著水平(P>0.05)外,彩虹明樱蛤各生物学测定指标间两两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2)AB、OB、SW等3项尺寸性状是影响彩虹明樱蛤体重的关键指标,其中AB尤为重要,其它尺寸性状主要通过AB的间接作用影响体重;(3)AB-SW、AB-OB、SW-OB性状组合对体重的决定程度较大,其中SW-OB组合在AB的影响下大于AB对体重的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 通径分析 形态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沿海彩虹明樱蛤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季延宾 李太武 苏秀榕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94-496,共3页
通过对浙江沿海4个海区彩虹明樱蛤的壳长、壳宽、软体质量、鲜出肉率、肥满度、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等在一年生长最快的季节(5—9月)变化趋势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壳长与壳宽、壳长与软体质量均呈线性正相关,慈溪的彩虹明樱蛤的鲜出肉率、... 通过对浙江沿海4个海区彩虹明樱蛤的壳长、壳宽、软体质量、鲜出肉率、肥满度、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等在一年生长最快的季节(5—9月)变化趋势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壳长与壳宽、壳长与软体质量均呈线性正相关,慈溪的彩虹明樱蛤的鲜出肉率、肥满度、蛋白质含量都是最高的。如果以出肉量为标准,7月是最佳的采捕季节。乐清的彩虹明樱蛤脂肪含量最高可作种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 出肉率 肥满度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常见农药对泥螺、彩虹明樱蛤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志铮 付锋勇 +2 位作者 袁桂铮 陈启恒 吴一挺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32-136,159,共6页
开展了狂杀宝、乙酰甲胺磷、三唑磷等3种常见农药对泥螺和彩虹明樱蛤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常见农药对泥螺、彩虹明樱蛤的急性毒性强度由大到小均依次为三唑磷、狂杀宝和乙酰甲胺磷,其中狂杀宝对彩虹明樱蛤、泥螺24 h,48 h,72 h,... 开展了狂杀宝、乙酰甲胺磷、三唑磷等3种常见农药对泥螺和彩虹明樱蛤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常见农药对泥螺、彩虹明樱蛤的急性毒性强度由大到小均依次为三唑磷、狂杀宝和乙酰甲胺磷,其中狂杀宝对彩虹明樱蛤、泥螺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412 mg/L,2.670 mg/L,2.469mg/L,2.168 mg/L和3.159 mg/L,2.527 mg/L,1.341mg/L,1.028 mg/L;乙酰甲胺磷对彩虹明樱蛤、泥螺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19.409 mg/L,202.143 mg/L,107.273 mg/L,88.559 mg/L和39.054 mg/L,35.590 mg/L,33.64 mg/L,26.539 mg/L;三唑磷对彩虹明樱蛤、泥螺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018 mg/L,1.185 mg/L,1.127 mg/L,1.049 mg/L和0.935 mg/L,0.876 mg/L,0.568 mg/L,0.368 mg/L。狂杀宝、乙酰甲胺磷、三唑磷对泥螺和彩虹明樱蛤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102 8 mg/L,2.653 9 mg/L,0.036 8 mg/L和0.2168 mg/L,8.855 9 mg/L,0.104 9 mg/L。最后,就泥螺和彩虹明樱蛤对狂杀宝、乙酰甲胺磷、三唑磷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药物间的致毒效果比较及其安全浓度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杀宝 乙酰甲胺磷 三唑磷 急性毒性 泥螺 彩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