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引导下行PICC 30例 被引量:40
1
作者 胡君娥 龚兰 +2 位作者 唐运香 张强 周志芳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0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引导下行PICC置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诊断需要行PICC且血管条件符合盲穿的肿瘤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盲穿法,观察组在CDFI的引导下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穿刺...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引导下行PICC置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诊断需要行PICC且血管条件符合盲穿的肿瘤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盲穿法,观察组在CDFI的引导下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局部组织损伤率、置管操作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穿刺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局部组织损伤率及操作时间显著低于和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CDFI引导下行PICC可提高局部血管状况较差患者的置管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及降低局部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肾脏末梢血流 被引量:3
2
作者 项飞翔 刘莹莹 +6 位作者 吕清 严天慰 谢明星 张艳容 陈玉媛 李薇玢 王新房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1-533,550,共4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末梢血流灌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正常对照组(30例)、单纯糖尿病组(DM组,20例)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DM+EH组,16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叶间及小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末梢血流灌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正常对照组(30例)、单纯糖尿病组(DM组,20例)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DM+EH组,16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叶间及小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应用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对右肾包膜下皮质区血流进行分析,获得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血流指数(VFI),3组间进行比较。结果DM组小叶间动脉、DM+EH组叶间动脉及小叶间动脉EDV均低于对照组,R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DM组及DM+EH组VI、VFI均低于对照组,两者的达峰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DM组及DM+EH组F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其达峰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出现实验室检查肾功能异常之前,已出现肾脏末梢血管床减少,血流灌注量减低及血流灌注时间延长。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能够准确评价糖尿病早期肾脏末梢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 糖尿病 肾脏末梢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检测评价脑供血动脉血流参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吴秀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68-1370,共3页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供血动脉血流参数的检测评价及相关临床作用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列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2例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颈...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供血动脉血流参数的检测评价及相关临床作用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列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2例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流参数及脑血流灌注量情况;分析观察组患者颈内动脉RI和椎动脉RI与t CBFV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研究对象颈内动脉血流参数EDV、RI和椎动脉血流参数PSV、RI均有统计学差异,且观察组患者颈内动脉RI和椎动脉RI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脑血流灌注量中a CBFV、pCBFV及t CBFV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tCBFV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用Pearson检验相关性分析可得观察组患者颈内动脉RI(r=-0.358,P<0.001)、椎动脉RI(r=-0.472,P<0.001)与tCBFV呈负相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可以准确的检测评估患者脑供血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脑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操作简便且安全性高,对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评价 血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30例急性阴囊病变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宇虹 夏稻子 +2 位作者 林萍 高林 礼广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4-574,共1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阴囊病变 急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DOPPLER IM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徒手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俊 曹永政 +1 位作者 彭格红 曾红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881-881,共1页
乳腺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在我国部分大城市,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图像的分辨率及对血流的敏感性不断提高.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癌 穿刺活检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癌发病率 世界范围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脐带绕颈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吴莉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35-336,共2页
目的:应用灰阶B超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对胎儿脐带绕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方法:对178例经产后临床证实脐带绕颈者和通过灰阶B超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声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灰阶B超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胎... 目的:应用灰阶B超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对胎儿脐带绕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方法:对178例经产后临床证实脐带绕颈者和通过灰阶B超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声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灰阶B超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胎儿脐带绕颈诊断价值的比较:除诊断的特异度外,CDFI的各项诊断指标阳性预测值、灵敏度、准确率皆高于灰阶B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DFI超声较灰阶B超监测本病快捷、准确和直观,测量简单,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资料,对提高胎儿质量、预防和降低围产期胎儿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 CDFI 临床价值 B超 胎儿脐带绕颈 断脐 参考资料 结论 准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超声表现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震 李雪丹 王学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1-833,共3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术前诊断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手术52个病理证实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和临床、病理结果。结果经病理诊断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超声检出率90.4%,平均直径9.25cm,小于5c...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术前诊断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手术52个病理证实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和临床、病理结果。结果经病理诊断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超声检出率90.4%,平均直径9.25cm,小于5cm的超声检出率64.3%,大于5cm的超声检出率100%。肿瘤内血流不丰富或无,二维图像以实质性为主,可出现囊实性和囊性三种。蒂扭转发病19.1%,伴腹水54.9%,子宫肌瘤21.6%,CA125升高37.2%。结论卵泡膜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结合二维超声图像及血流特点对术前确定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 卵泡膜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2
8
作者 刘亚平 张莹 +1 位作者 王从旭 李博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21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观察其梗死侧和非梗死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部位、大小及其数目、动脉狭窄程度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并与124例对照组颈...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21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观察其梗死侧和非梗死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部位、大小及其数目、动脉狭窄程度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并与124例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72.8%,显著高于对照组(25%,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发生在脑梗死病灶的同侧,占85%,以颈总动脉分叉处居多,占5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大小及其数量、峰值流速、搏动指数与脑梗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狭窄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防止斑块的形成对防止脑梗死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斑块 相关性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颈总动脉分叉 狭窄程度 脑梗死患者 动力学改变 检出情况 峰值流速 搏动指数 对照组 检出率 多发生 防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冠状动脉造影、左室造影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娟 姚绍球 黄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 :通过超声与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造影、左室造影的对照研究 ,探讨超声检测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方法 :正常人 2 0例 ,拟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组 18例 ,观察 :①应用彩色多普勒冠脉血流显像技术 (CAFI)显示并测定冠脉血流脉冲多普勒频... 目的 :通过超声与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造影、左室造影的对照研究 ,探讨超声检测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方法 :正常人 2 0例 ,拟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组 18例 ,观察 :①应用彩色多普勒冠脉血流显像技术 (CAFI)显示并测定冠脉血流脉冲多普勒频谱值。②经超声心动图显示和测定室壁运动和左室射血分数。拟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组需行冠脉造影和左室造影。 结果 :应用CAFI左前降支 (LAD)的显像率最高。拟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组 12例与正常人 2 0例应用CAFI测LAD血流脉冲多普勒频谱值间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或P <0 .0 1) ,两组间左回旋支的钝圆支、冠脉后降支血流脉冲多普勒频谱值无显著差异 (均P >0 .0 5 )。超声与左室造影对照研究中室壁运动异常的检出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2例单支LAD狭窄 >90 %且无侧支循环建立者 ,超声均发现室壁瘤 ,这 2例超声与左室造影等所测左室射血分数最低。 结论 :本研究显示 ,CAFI能直接观察冠脉血流 ,超声观察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可推测相关冠脉病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彩色多普勒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 左室造影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心脏疾病的产前超声诊断
10
作者 闻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89年第2期15-16,共2页
一、资料和方法本文13例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的孕妇,经超声诊断发现胎儿心脏畸形,经引产或分娩后尸解证实。仪器用EUB27、EUB40、Aloka 256,SAL-38等,频率自2.5~3.5兆赫。超声对胎儿心脏的探测步骤:
关键词 胎儿心脏 产前超声 超声诊断 卵圆孔瓣 彩色多普勒技术 腹部脏器 合并畸形 房间隔 左心房 心底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娜 张元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55-1556,共2页
颈部淋巴结肿大在临床中较常见,使用高频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虽有较高的诊断率,但良、恶性鉴别诊断仍有一定的困难。而过去常需手术切除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创伤相对较大,易留瘢痕,且临床未扪及、位置深在、与血管紧邻的淋巴结手... 颈部淋巴结肿大在临床中较常见,使用高频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虽有较高的诊断率,但良、恶性鉴别诊断仍有一定的困难。而过去常需手术切除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创伤相对较大,易留瘢痕,且临床未扪及、位置深在、与血管紧邻的淋巴结手术活检均有一定困难,随着介入技术迅速发展,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作为一种快速、微创获得病理诊断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3],我院与解放军第五医院合作,从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枪组织切割活检术( ACNB ),对88例颈部肿大淋巴结进行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均取得了组织学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颈部淋巴结肿大 临床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颈部肿大淋巴结 组织学诊断 粗针穿刺活检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格列净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超声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洪文娟 李红俊 +4 位作者 邹久林 环薇 李潇 成家茂 陈海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7,共7页
【目的】探讨抗糖药物卡格列净(CGLZ)对阿霉素所致肾病综合征(NS)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超声造影(CEUS)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治疗过程中的评价作用。【方法】5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G)、模型组(MG)、泼尼松(PAT)组(... 【目的】探讨抗糖药物卡格列净(CGLZ)对阿霉素所致肾病综合征(NS)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超声造影(CEUS)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治疗过程中的评价作用。【方法】5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G)、模型组(MG)、泼尼松(PAT)组(PG)、小剂量CGLZ组(LSCG)、大剂量CGLZ组(HSCG)、小剂量CGLZ+PAT组(LUCG)和大剂量CGLZ+PAT组(HUCG),每组8只。采用阿霉素2次尾静脉注射法诱导制备NS大鼠模型,以常规PAT治疗为参照予以每日药物灌胃处理,连续6周。在灌胃前1 d和灌胃2、4、6周末分别行24h-UTP定量检测,灌胃6周末行右肾动脉CDFI及右肾CEUS检查,次日取腹主动脉血行血清学检测。【结果】与NG大鼠的检测指标相比,MG大鼠的24 h-UTP升高(P<0.01),血清ALB降低,TG、TC、LDL升高(P<0.01),CDFI显示RRCT变薄(P<0.01),肾动脉血流指标RA-PI、RA-RI、RA-S/D升高(P<0.05),CEUS图像显示TIC曲线参数TTP、AT、AUC升高,DPI、A下降(P<0.01)。药物治疗后,与MG大鼠的检测指标相比,24 h-UTP检测结果显示2周后仅LSCG组下降(P<0.01),6周后各药物组均明显下降(P<0.01);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6周后所有CGLZ治疗组大鼠的血清ALB升高(P<0.05),LSCG大鼠的TG下降(P<0.01),LUCG大鼠的TC、LDL下降(P<0.05);CDFI检查显示所有CGLZ治疗组大鼠肾脏的RRCT变薄程度减轻(P<0.01),LSCG大鼠的RA-PI、PG大鼠的RA-RI以及PG、LSCG、HSCG、LUCG大鼠的RA-S/D均降低(P<0.05);CEUS检查显示所有药物治疗组大鼠肾脏TIC曲线的TTP、AT、AUC降低(P<0.01),PG、HSCG、LUCG、HUCG大鼠的DPI升高(P<0.01)。【结论】CGLZ具有治疗NS作用,以小剂量用药为最佳。CEUS联合CDFI检查可用来评估NS模型大鼠及其药物治疗前后的肾脏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卡格列净 超声造影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