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我觉醒与形象重构:中国文化域外分层传播的向度解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林克勤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15,共6页
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是全球化时代的大趋势,在这一进程中主体自觉是文化走出去的前提,而国家形象的塑造则是文化对外传播的目的之一。在这双重的视阈下,面向国际语境的中国文化分层传播应从三个向度展开,即一是向西方知识界输出中国传...
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是全球化时代的大趋势,在这一进程中主体自觉是文化走出去的前提,而国家形象的塑造则是文化对外传播的目的之一。在这双重的视阈下,面向国际语境的中国文化分层传播应从三个向度展开,即一是向西方知识界输出中国传统文化;二是向普通公众介绍中国大众文化;三是与西方政界进行政治文化交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立场上构建多元文化生态,形成东西方文明的格局互补、交流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形象重构
分层传播
对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慧教育时代的教师生长逻辑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志峰
张柯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15,122,共7页
智慧教育时代教师如何发挥智慧和机智,继而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成为铸造“大国良师”的时代命题。从体验性、敏感性与生成性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时代的教师以创变智慧教学的先行者、智慧教育实践的反思者、数字文化基因的培植者的新形象...
智慧教育时代教师如何发挥智慧和机智,继而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成为铸造“大国良师”的时代命题。从体验性、敏感性与生成性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时代的教师以创变智慧教学的先行者、智慧教育实践的反思者、数字文化基因的培植者的新形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新使命。智慧教育时代教师的价值超越表现为:工具理性上实现数字素养和数字思维双超越,价值理性上重现师生主体的天然“灵晕”,意义理性上唤醒教师“类生命”自觉。智慧教育时代的教师生长需要通过物理场域、价值场域以及心理场域搭建人机协同实践磁场,形成教师存在意义的内在观照,并通过培养智慧的学生进入意义场域的结构之中,继而彰显教师的社会生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智慧教师
形象重构
价值超越
养成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新文学传统流变中的“乡土文学”与“新乡土小说”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继红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3-149,共7页
自“乡土文学”命名后,乡土文化长期处于被现代文明观看的“客体”位置,一方面,乡土是被“发现”、被“揭示”的;另一方面,乡土文化在“被看”中丧失了自我言说的权利,作家的乡土审美也因此显现出抽象化、符号化、寓言化特征,而近四十...
自“乡土文学”命名后,乡土文化长期处于被现代文明观看的“客体”位置,一方面,乡土是被“发现”、被“揭示”的;另一方面,乡土文化在“被看”中丧失了自我言说的权利,作家的乡土审美也因此显现出抽象化、符号化、寓言化特征,而近四十年的城乡交往叙事以具象化、日常化、现实化的农民命运书写拓宽了“乡土文学”的审美视域,相应地,“乡土文学”的历史命名面临挑战。径直地将近百年中国文学有关乡土、农村、农民的书写统称为“乡土文学”,既有悖于切实的文学情境,也缺乏此概念产生、发展的现实根基。因此,寻找新的命名方式及理论依据,既符合文学思潮应运而生的历史逻辑,也能契合新时代农民精神和乡村文明的当下审美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学”
“新乡土小说”
概念推衍
空间交往
形象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我觉醒与形象重构:中国文化域外分层传播的向度解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林克勤
机构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15,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策略与路径创新思考"(项目编号:13BSH043)的研究成果
文摘
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是全球化时代的大趋势,在这一进程中主体自觉是文化走出去的前提,而国家形象的塑造则是文化对外传播的目的之一。在这双重的视阈下,面向国际语境的中国文化分层传播应从三个向度展开,即一是向西方知识界输出中国传统文化;二是向普通公众介绍中国大众文化;三是与西方政界进行政治文化交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立场上构建多元文化生态,形成东西方文明的格局互补、交流融合。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形象重构
分层传播
对外传播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慧教育时代的教师生长逻辑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志峰
张柯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15,122,共7页
基金
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新时代高校教师过度性阶层分化的整合治理研究”(课题编号:BIA240145)。
文摘
智慧教育时代教师如何发挥智慧和机智,继而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成为铸造“大国良师”的时代命题。从体验性、敏感性与生成性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时代的教师以创变智慧教学的先行者、智慧教育实践的反思者、数字文化基因的培植者的新形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新使命。智慧教育时代教师的价值超越表现为:工具理性上实现数字素养和数字思维双超越,价值理性上重现师生主体的天然“灵晕”,意义理性上唤醒教师“类生命”自觉。智慧教育时代的教师生长需要通过物理场域、价值场域以及心理场域搭建人机协同实践磁场,形成教师存在意义的内在观照,并通过培养智慧的学生进入意义场域的结构之中,继而彰显教师的社会生命意义。
关键词
智慧教育
智慧教师
形象重构
价值超越
养成策略
Keywords
Smart Education
Smart Teachers
Image Reconstruction
Value Transcendence
Cultivation Strategies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新文学传统流变中的“乡土文学”与“新乡土小说”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继红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3-149,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乡土小说书写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XZW028。
文摘
自“乡土文学”命名后,乡土文化长期处于被现代文明观看的“客体”位置,一方面,乡土是被“发现”、被“揭示”的;另一方面,乡土文化在“被看”中丧失了自我言说的权利,作家的乡土审美也因此显现出抽象化、符号化、寓言化特征,而近四十年的城乡交往叙事以具象化、日常化、现实化的农民命运书写拓宽了“乡土文学”的审美视域,相应地,“乡土文学”的历史命名面临挑战。径直地将近百年中国文学有关乡土、农村、农民的书写统称为“乡土文学”,既有悖于切实的文学情境,也缺乏此概念产生、发展的现实根基。因此,寻找新的命名方式及理论依据,既符合文学思潮应运而生的历史逻辑,也能契合新时代农民精神和乡村文明的当下审美建构。
关键词
“乡土文学”
“新乡土小说”
概念推衍
空间交往
形象重构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我觉醒与形象重构:中国文化域外分层传播的向度解析
林克勤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智慧教育时代的教师生长逻辑
李志峰
张柯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新文学传统流变中的“乡土文学”与“新乡土小说”
张继红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