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痕迹物证检验学的几点意见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永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50-53,共4页
关键词 痕迹物证 检验学 痕迹物证检验 痕迹检验 形象痕迹 物证照相 指纹印 物证技术学 科学和技术 造型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痕迹物证的整体同一
2
作者 解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79-81,共3页
刑事技术检验从其检验要求和达到的目的来看,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整体同一(即通常所说的特定同一,某痕迹是否为某人或某物所留,某物是否从某客体上分离下来的);二,判断是什么(某某是什么东西,是什么物质);三,判断异同(某某与某... 刑事技术检验从其检验要求和达到的目的来看,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整体同一(即通常所说的特定同一,某痕迹是否为某人或某物所留,某物是否从某客体上分离下来的);二,判断是什么(某某是什么东西,是什么物质);三,判断异同(某某与某某是否为同种或相同)。而整体同一的要求则是最高的要求,达到的程度如何是刑事技术检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本文就痕迹物证的整体同一的问题,做一试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迹物证 整体 承受客体 刑事技术 三个方面 犯罪过程 形象痕迹 检验水平 文字检验 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痕迹学理论的规范化
3
作者 罗亚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5期48-49,共2页
痕迹鉴定技术远始于秦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痕迹鉴定技术不断发展、提高。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痕迹检验、鉴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有新的突破,形成了较为科学和完整的体系,从而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痕迹学。目前,... 痕迹鉴定技术远始于秦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痕迹鉴定技术不断发展、提高。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痕迹检验、鉴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有新的突破,形成了较为科学和完整的体系,从而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痕迹学。目前,痕迹学在刑事案件的侦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门学科来讲,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规范化问题上,如在痕迹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迹 学理论 规范化 实际工作 痕迹检验 形象痕迹 鉴定技术 名词术语 直接影响 主要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纹与手印
4
作者 贾京柱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5期66-66,共1页
指纹在案件中的运用,在国内外已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指纹已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但近几年,在一些教科书和刊物上发现有的人对“指纹”一词的概念不明确,不分场合地乱用。如有的在书中提到:“什么叫指纹?指纹是指... 指纹在案件中的运用,在国内外已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指纹已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但近几年,在一些教科书和刊物上发现有的人对“指纹”一词的概念不明确,不分场合地乱用。如有的在书中提到:“什么叫指纹?指纹是指手指末端关节的印痕”,有的把现场手印的发现提取叫作“现场指纹的发现提取和识别”,“潜在指纹粉末显现技术”等等。也有人提到手印或指印的发现提取。笔者认为,指纹和手印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痕迹的角度看,形象痕迹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因素,即造型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指纹 现场手印 承受客体 提取 显现技术 现场指纹 形象痕迹 手指 概念 指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迹与脚印
5
作者 张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6期51-,55,共2页
近年来我国出版的一些刑侦专业教材和技术资料,因编著者不同,对“足迹”和“脚印”这两个术语解释不尽一致,运用也不确切。有的认为“足迹”也叫“脚印”;有的把形象痕迹部分称为“脚印”,而把步法痕迹单列;有的完全以“脚印”代替“足... 近年来我国出版的一些刑侦专业教材和技术资料,因编著者不同,对“足迹”和“脚印”这两个术语解释不尽一致,运用也不确切。有的认为“足迹”也叫“脚印”;有的把形象痕迹部分称为“脚印”,而把步法痕迹单列;有的完全以“脚印”代替“足迹”,故有“赤脚脚印”,“穿鞋脚印”,“穿袜脚印”之说。这直接影响到教学和实际工作中“足迹”、”脚印,,两个术语的理解与运用。笔者认为,“足迹”与“脚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不能等同混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脚印 足迹 直接影响 理解与运用 实际工作 形象痕迹 技术资料 专业教材 术语解释 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