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语文教科书中的鲁迅形象嬗变考论
1
作者 逯慧 陈志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8-76,共9页
还原“真实鲁迅”一直为学界所关注。追溯语文教科书发展历史,可发现新中国鲁迅形象内核生成及代际嬗变过程:“伯父”与“先生”称呼间的矛盾反映出私人话语与鲁迅公共形象塑造之不同,二者在相互转化过程中渐次铸就鲁迅意象核心要素;教... 还原“真实鲁迅”一直为学界所关注。追溯语文教科书发展历史,可发现新中国鲁迅形象内核生成及代际嬗变过程:“伯父”与“先生”称呼间的矛盾反映出私人话语与鲁迅公共形象塑造之不同,二者在相互转化过程中渐次铸就鲁迅意象核心要素;教科书试图从政治、革命、文学、文化等角度建构“多维鲁迅”,由于它具有特殊运行规律,实际变为基于不同时代主题的鲁迅侧影描绘。新中国鲁迅映象呈现知识考古学式断层结构,不同层面彼此区分又相互依存,最终形成反映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精神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语文教科书 鲁迅形象嬗变 精神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当代影视话剧中潘金莲形象嬗变分析
2
作者 傅晓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63-65,共3页
自从施耐庵的《水浒传》问世以来,在男权社会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的规范下,潘金莲被塑造成了淫荡风流的典型形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潘金莲的形象在欧阳予倩的话剧《潘金莲》中被赋予了女性解放的新内涵,而1998、2011版电视剧《水浒传... 自从施耐庵的《水浒传》问世以来,在男权社会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的规范下,潘金莲被塑造成了淫荡风流的典型形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潘金莲的形象在欧阳予倩的话剧《潘金莲》中被赋予了女性解放的新内涵,而1998、2011版电视剧《水浒传》的重新演绎,2016年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借用潘金莲母题生发的多重探讨和解读,又都在潘金莲形象塑造的嬗变中触摸着时代的变迁、观念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金莲 女性解放 形象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雄形象嬗变下的《荡寇风云》
3
作者 任永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29-131,共3页
在国产电影中,英雄形象的塑造既有连贯性与继承性,也有一个嬗变的过程。由陈嘉上执导的,以一代名将、抗倭英雄戚继光为主人公的《荡寇风云》,在为观众展示气势宏阔的明代嘉靖年间抗倭画卷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辨析这种英雄形象嬗变的切... 在国产电影中,英雄形象的塑造既有连贯性与继承性,也有一个嬗变的过程。由陈嘉上执导的,以一代名将、抗倭英雄戚继光为主人公的《荡寇风云》,在为观众展示气势宏阔的明代嘉靖年间抗倭画卷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辨析这种英雄形象嬗变的切入点。将片中人物拈出,与其他国产电影中的人物进行对比便不难发现,随着主流话语,时代语境以及受众趣味的变迁,国产电影在英雄形象的塑造上,向着世俗化、多元化和客观化的方向迈进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荡寇风云 陈嘉上 英雄形象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以来国际体坛中国形象的嬗变及其文化解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翔 鲍海波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3期92-100,共9页
近代以来国际体坛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一个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再迈向“体育强国”的演化过程,其背后的文化逻辑发人深思。近代中国的“东亚病夫”隐喻,是资本主导的现代性文化基于“西方中心论”而刻意建构的“他者”形象;新中... 近代以来国际体坛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一个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再迈向“体育强国”的演化过程,其背后的文化逻辑发人深思。近代中国的“东亚病夫”隐喻,是资本主导的现代性文化基于“西方中心论”而刻意建构的“他者”形象;新中国“体育大国”形象的确立,实质上是洗刷“东亚病夫”耻辱和重建民族文化自信的过程;新时代中国“体育强国”形象的出场,要求遵循新世界主义理论逻辑,以文化自觉的历史主动性务实、客观地自塑实体形象与媒介形象,书写中国体育承载的时代使命和担当,实现中国特色体育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从而为国际社会他塑中国体育强国形象打好“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国际体坛 中国形象 形象嬗变 文化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电影中“反英雄”形象的解构与重构 被引量:15
5
作者 强云 许俊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8,共4页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情结和英雄崇拜一直经久不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对英雄的解读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试图通过对“反英雄”概念的解读,从不同于传统英雄观的视角解构美国电影中英雄形象的嬗变,即从完美...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情结和英雄崇拜一直经久不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对英雄的解读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试图通过对“反英雄”概念的解读,从不同于传统英雄观的视角解构美国电影中英雄形象的嬗变,即从完美的英雄到不完美的“反英雄”,并结合代表性的电影作品,重构不同时期美国电影“反英雄”形象的塑造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英雄” 英雄形象嬗变 英雄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路文化交流中植物的话语镜像、艺术表征与审美融通——从“撒马尔罕的金桃”谈起 被引量:1
6
作者 郭茂全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150-158,共9页
物种的繁衍、栽培、移植与物品的交换、交易、交流频繁地发生在丝绸之路上。植物的交流是丝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桃树在地球上的分布、传播不仅与物种的自然进化有关,还与人类的农业生产、商业贸易相连。桃花、桃实意象在丝路文化交... 物种的繁衍、栽培、移植与物品的交换、交易、交流频繁地发生在丝绸之路上。植物的交流是丝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桃树在地球上的分布、传播不仅与物种的自然进化有关,还与人类的农业生产、商业贸易相连。桃花、桃实意象在丝路文化交流中具有多样化的艺术呈现形式,体现出丰富的文化意涵。桃的艺术形象因地域文化的差异产生形象嬗变,又基于物性特点与人类共情感产生审美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镜像 艺术表征 形象嬗变 审美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兰影像:由美式叙事到中国表达的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明 马卓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125,共5页
2020年下半年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公映后引发热议,这部纯美式木兰电影公映期间,《木兰之巾帼英豪》《木兰:横空出世》等一系列国产木兰题材作品纷纷上线视频网站或排档商业院线,木兰故事影视化改编成为一道景观。本文基于木兰影像历... 2020年下半年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公映后引发热议,这部纯美式木兰电影公映期间,《木兰之巾帼英豪》《木兰:横空出世》等一系列国产木兰题材作品纷纷上线视频网站或排档商业院线,木兰故事影视化改编成为一道景观。本文基于木兰影像历史流变与梳理,结合新世纪以来美式类型化叙事对木兰影像故事重构的背景,剖析木兰式民间故事IP改造在当下所面临的困惑与矛盾,通过影像文化理论与木兰影像现象的辨析旨在对木兰式中国民间传奇故事IP改造提供一定的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木兰影像 形象嬗变 民间传奇 故事IP 中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