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1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形象的塑造与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唐克军 夏春秋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3,共5页
教育家精神为塑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良好形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它有助于锚定思政课教师个体发展的精神目标,凝练思政课教师典型榜样的精神标识,增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动力。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思政课... 教育家精神为塑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良好形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它有助于锚定思政课教师个体发展的精神目标,凝练思政课教师典型榜样的精神标识,增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动力。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形象塑造的方式,可以从信念锻造、德性涵养、为学恪守、人格熏陶四个方面把握,淬炼高校思政课教师深邃远识的政治底蕴,陶冶以身垂范的道德情操,秉持求真至诚的治学风范,形塑浸润人心的独特魅力。教育家精神引领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形象的塑造,应强化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理想信念,塑造政治形象;注重榜样示范,关照道德品质;坚持问题导向,匡正治学作风;激发内生动力,增强人格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高校 思政课教师 形象塑造 理想信念 榜样示范 问题导向 内生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在华外国人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
2
作者 王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9,共10页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时期,一批外国记者、军事外交人员、学者等深入敌后抗日根据地,考察和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抗...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时期,一批外国记者、军事外交人员、学者等深入敌后抗日根据地,考察和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抗战,以个人日记、政策报告、新闻报道等方式记述并传播了他们在根据地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在这些外国人的记述中,中国共产党被塑造为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赢得人民拥护与支持、领导人民英勇对敌斗争的崭新形象。这种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不仅为中国共产党增强领导全民族抗战历史主动权创造了有利的舆论条件,而且为深化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在华外国人 形象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川枇杷区域农产品品牌形象塑造对策探究
3
作者 向洪玲 朱赵谒 《广东蚕业》 2025年第3期69-71,共3页
重庆市合川区素有“中国枇杷之乡”美誉,“合川枇杷”是该市重要的区域农产品品牌之一。为推进合川枇杷品牌建设,文章从产品特性、价值内涵、传播载体和符号设计等维度对合川枇杷区域农产品品牌形象塑造进行了探究,指出了其在品牌定位... 重庆市合川区素有“中国枇杷之乡”美誉,“合川枇杷”是该市重要的区域农产品品牌之一。为推进合川枇杷品牌建设,文章从产品特性、价值内涵、传播载体和符号设计等维度对合川枇杷区域农产品品牌形象塑造进行了探究,指出了其在品牌定位、产品特性、价值内涵传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域特色品牌构建要求,提出了构建三级价值协同品牌认知、形成“情感+地域文化”产品特性、“互联网+”赋能品牌形象传播等对策建议,以期助力合川枇杷品牌形象塑造与可持续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品牌 农产品 品牌形象 形象塑造 合川枇杷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黄河文化符号的国际形象塑造与传播路径
4
作者 邱丽君 孙倩 张建宇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8期121-124,共4页
河南黄河文化深深植根于农耕文明的深厚土壤之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与价值。河南黄河文化符号的国际传播面临诸多挑战,在国际形象塑造方面,农耕文明特色彰显不够,文化符号识别度欠缺,文化形象塑造较为单一;在国际传播路径方面,渠道较为狭... 河南黄河文化深深植根于农耕文明的深厚土壤之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与价值。河南黄河文化符号的国际传播面临诸多挑战,在国际形象塑造方面,农耕文明特色彰显不够,文化符号识别度欠缺,文化形象塑造较为单一;在国际传播路径方面,渠道较为狭窄,传播内容同质化,传播受众定位模糊,国际合作机制有待完善。为此,要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提升河南黄河文化符号识别度;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拓展河南黄河文化国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明 河南黄河文化符号 国际形象塑造 国际传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品格与独立思想——论新时代文学英雄形象塑造的新质
5
作者 张志忠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1,共11页
新时代文学英雄形象塑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双重观照下,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批有良好文化品格、有独立思想的英雄人物,他们有别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接受意识形态询唤与提升的革命英雄,是有血性、有豪气的... 新时代文学英雄形象塑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双重观照下,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批有良好文化品格、有独立思想的英雄人物,他们有别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接受意识形态询唤与提升的革命英雄,是有血性、有豪气的本色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英雄 英雄人物 独立思想 形象塑造 本色英雄 文化品格 双重观照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边疆治理与国家形象塑造
6
作者 张安福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8-69,共12页
自先秦至清代,历代中原王朝持续有效的边疆治理,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古代对边疆地区采取丰富多元、因地制宜的空间治理措施,使得古代中国呈现出开放包容的国家形象;边疆地区也是古代大规模移民的重要区域,在不... 自先秦至清代,历代中原王朝持续有效的边疆治理,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古代对边疆地区采取丰富多元、因地制宜的空间治理措施,使得古代中国呈现出开放包容的国家形象;边疆地区也是古代大规模移民的重要区域,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形成屯戍移民、双向对流移民、游牧南下与农耕北上等多种形式的移民浪潮,中原王朝采取不同措施推动农牧一体化治理,促使多元一体的国家局面形成;边疆地区是多元文化汇集之地,历代中原王朝采取“书同文”、推广儒学传播等措施,推动边疆多民族对中原王朝的文化认同和“大一统”国家的形成。由此,古代中国通过对边疆地区特殊区域的空间治理、移民治理、文化治理等策略,从不同路径丰富并完善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塑造了古代中国开放包容、多元一体、守正创新的大国形象,使得边疆地区成为中国国家形象形成和对外传播的关键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边疆治理 民族融合 国家形象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服装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促进——评《影视服装设计》
7
作者 简超辉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I0001-I0002,共2页
影视行业发展日益成熟,服装设计作为塑造角色形象、烘托故事背景的重要环节,在提升影视作品质量、突出影视剧主题风格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不同于生活化服装设计,影视剧中的服装设计更加强调服装的戏剧性、艺术性以及时代性,需要结合影... 影视行业发展日益成熟,服装设计作为塑造角色形象、烘托故事背景的重要环节,在提升影视作品质量、突出影视剧主题风格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不同于生活化服装设计,影视剧中的服装设计更加强调服装的戏剧性、艺术性以及时代性,需要结合影视剧的时代背景、故事内容、人物性格特征进行综合设计,保证服装成品能够有效凸显人物形象,让观众更加清晰地了解真实丰富的影视世界。本文将聚焦影视服装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促进作用,深入分析影视服装的应用价值、设计策略,为影视服装设计行业提供良好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塑造 人物形象 服装设计 戏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赋能女书IP形象塑造与家居装饰应用探索
8
作者 欧阳文昱 李春阳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37,共6页
以女书文化内涵为创作核心,借助AIGC技术,探索女书文化IP形象塑造及在家居装饰应用中的新方法,旨在开拓女书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思路。通过文献研究及田野调查法收集女书文化视觉元素,构建女书文化基因体系,利用AIGC图像生成工具与图... 以女书文化内涵为创作核心,借助AIGC技术,探索女书文化IP形象塑造及在家居装饰应用中的新方法,旨在开拓女书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思路。通过文献研究及田野调查法收集女书文化视觉元素,构建女书文化基因体系,利用AIGC图像生成工具与图像生成测试法实现了女书IP形象的创意构思、水墨风格转化与Lora模型训练等创新性转化,最终打造出展现其文化内涵的IP形象,并衍生叙事场景素材应用于家居装饰中。研究表明,AIGC技术在女书IP形象塑造与设计应用中具有无限创意与实现潜能,为女书文化与现代家居装饰的融合、活化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技术 女书文化 IP形象塑造 家居装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短视频中“数字新农人”形象塑造研究
9
作者 徐利丽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27,共2页
立足当下,“农产品短视频”已然成为各大短视频平台上的重要内容类别之一。作为“互联网+三农”视域下的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农产品短视频的作用不容小觑。它不仅为农产品搭建了线上展示橱窗,拓宽了营销渠道,增加了变现途径,更重要的是,... 立足当下,“农产品短视频”已然成为各大短视频平台上的重要内容类别之一。作为“互联网+三农”视域下的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农产品短视频的作用不容小觑。它不仅为农产品搭建了线上展示橱窗,拓宽了营销渠道,增加了变现途径,更重要的是,以极低的成本打破了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之间的壁垒。仅需一台智能手机,就能完成拍摄、剪辑、发布、运营等全流程操作,几乎能够实现“零成本”连接农产品的生产端、市场端和消费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塑造 数字新农人 农产品短视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跨境电商品牌形象塑造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保鲁 赵思卓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4,共9页
为指导跨境电商企业更好地在海外市场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文章基于扎根理论,以跨境电商代表性品牌SHEIN为例,对其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发布的956张宣传图片进行内容分析。借助NVivo 11.0软件,完成201个节点编码,并以此... 为指导跨境电商企业更好地在海外市场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文章基于扎根理论,以跨境电商代表性品牌SHEIN为例,对其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发布的956张宣传图片进行内容分析。借助NVivo 11.0软件,完成201个节点编码,并以此生成34个初始范畴、11个主范畴和5个核心范畴。研究发现,基于社交媒体渠道的跨境电商品牌形象塑造,围绕产品特性、消费者形象、品牌价值表达、营销活动、服务互动五个维度展开,其中产品特性与消费者形象传播最为主要,而采用符号化语言的内容输出进一步丰富了品牌跨文化背景下的个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品牌形象 形象塑造 社会媒体 国际贸易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间微叙事与路径反思:短视频中的城市形象塑造 被引量:3
11
作者 奚路阳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6-72,共7页
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平台技术逻辑与网络文化参与逻辑的共同驱动下,短视频城市空间微叙事成为数字时代城市形象塑造的新范式,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可见性:一是以具身化的空间叙事视角提供城市形象的个性化认... 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平台技术逻辑与网络文化参与逻辑的共同驱动下,短视频城市空间微叙事成为数字时代城市形象塑造的新范式,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可见性:一是以具身化的空间叙事视角提供城市形象的个性化认知;二是以碎片化的空间叙事内容展示城市形象的内在肌理;三是以多样化的空间叙事话语形式促进城市形象的立体性;四是以流动化的空间叙事过程构建城市形象的连续性符号。短视频城市空间微叙事在提高城市可见性、促进城市形象建构方面有着显著作用,但也带来了民间与官方话语分野、城市形象同质化与失真化等风险,地方政府应从坚持多元主体协同、突破网红思维定式以及优化实体空间体验等方面对短视频中城市形象的塑造路径加以反思,打造统一性、差异化和本真性的城市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城市形象塑造 城市空间 微叙事 路径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的基本条件探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刚 李亚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塑造应准确把握其基本条件,从理论内涵、价值意蕴、内在逻辑上对基本条件进行学理释义,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其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构成要素.在内部条件中,高水平的课程质量是塑造高校思政课内容形象的条件,高...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塑造应准确把握其基本条件,从理论内涵、价值意蕴、内在逻辑上对基本条件进行学理释义,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其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构成要素.在内部条件中,高水平的课程质量是塑造高校思政课内容形象的条件,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塑造教师形象的条件,科学的话语体系是塑造话语形象的条件,丰富的教学模式是塑造实践形象的条件;在外部条件中,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是形象维护的前提条件,权威的全媒体传播矩阵是形象传播的关键条件,科学的评价监管体系是形象管理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公众形象塑造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建构与全景概览:生态纪录片的诗意审美及国家形象塑造——以《望见山水——绿水青山生态兴》为例
13
作者 岳小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0,共5页
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望见山水——绿水青山生态兴》(以下简称《望见山水》)于2023年8月15日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该片一共六集,每集一个主题,前五集以林、土、沙、草、泽为内容,对... 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望见山水——绿水青山生态兴》(以下简称《望见山水》)于2023年8月15日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该片一共六集,每集一个主题,前五集以林、土、沙、草、泽为内容,对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分类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塑造 生态纪录片 国际传媒 生态系统 分类描述 诗意审美 绿水青山 央视纪录频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体育明星形象塑造价值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7
14
作者 贾静敬 张佃波 单涛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39,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新媒体时代我国体育明星形象特征、塑造价值,并提出优化策略。特征:媒介形象娱乐化,个体形象立体化,角色转换多样化。价值:展现多元形象,传播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发挥育人功效;推进体育外交,深化...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新媒体时代我国体育明星形象特征、塑造价值,并提出优化策略。特征:媒介形象娱乐化,个体形象立体化,角色转换多样化。价值:展现多元形象,传播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发挥育人功效;推进体育外交,深化文化交流。优化策略:扩大体育明星榜样力量,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搭建新媒体的宣传矩阵,加强传播体育精神;培育体育明星外交素养,加强外交人才的培养;设置育人导向网络议程,提升把关人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明星 形象塑造 新媒体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训与新生--民国教育革新视域下学生形象塑造与服制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婕 李正 郑丽虹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5,共7页
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中,教育革新使学生群体从封建帝制下只为求取功名的书生,转变为中华民族思想觉醒的中坚力量和爱国运动中的关键角色。新教育体制下,学校从体育、智育、德育与美育方面对学生的内在思想与外在形象进行全面的教育重... 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中,教育革新使学生群体从封建帝制下只为求取功名的书生,转变为中华民族思想觉醒的中坚力量和爱国运动中的关键角色。新教育体制下,学校从体育、智育、德育与美育方面对学生的内在思想与外在形象进行全面的教育重塑。其中,对学生形象的塑造包含了身体规训与服饰制度两个维度。教育部在1912年、1918年、1929年和1937年先后拟定、修正和颁布了统一的学校学生制服规程,对不同年龄、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穿着的制服形制加以规范。本文即以近代这一重要的教育革新时期为视角,梳理了民国新教育背景下制定与施行“学生制服规程”的动因、理念及内容,并进一步探讨它对于学生形象塑造及其精神构铸的重要意义,以期对我们今天探索如何结合各地文化特色进行多样性校服设计提供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革新 学生 形象塑造 身体规训 服制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剧中悲剧人物形象塑造的相关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淼 许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21,158,共7页
悲剧主题为舞剧提供了塑造复杂人性的土壤。论文将研究视角投向中国当代舞剧中悲剧人物的创作策略,从“舞蹈语言特征”“可视化编排”“构图设计”“编创路径”四个方面切入舞剧创作思维,明晰舞剧悲剧人物形象塑造的关键要素,探讨舞剧... 悲剧主题为舞剧提供了塑造复杂人性的土壤。论文将研究视角投向中国当代舞剧中悲剧人物的创作策略,从“舞蹈语言特征”“可视化编排”“构图设计”“编创路径”四个方面切入舞剧创作思维,明晰舞剧悲剧人物形象塑造的关键要素,探讨舞剧悲剧人物创作观念的多维度搭建和系统性更迭,尝试建立起一套适用于舞剧舞台创作的高标准和新模式,引导悲剧审美和舞剧创作的结合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剧 悲剧人物 形象塑造 创作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旋律网络影视剧中爱国青年的人物建构、形象塑造与价值呈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逸燮 汪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89-94,共6页
主旋律影视剧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文艺载体,具有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政治认同、提振信心志气、引导影视产业良性发展等重要功能。近年来,随着影视剧整体创作水平和表现手法不断提高,主旋律网络影视剧打开了爱国青年在人物构建上的... 主旋律影视剧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文艺载体,具有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政治认同、提振信心志气、引导影视产业良性发展等重要功能。近年来,随着影视剧整体创作水平和表现手法不断提高,主旋律网络影视剧打开了爱国青年在人物构建上的创作视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作视角、话语表达和影像呈现方式。许多主旋律网络影视剧在贴近人物原型的基础上巧用艺术手法,塑造出众多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爱国青年,多维度、多层面地勾勒出不同时代爱国青年的荧幕形象。许多爱国青年形象在网络“出圈”,在青年群体中反响热烈,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本文从追寻个人理想的过程、推动社会发展的历程、时代变迁的历史洪流中探究主旋律网络影视剧中爱国青年的价值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网络影视剧 爱国青年 人物建构 形象塑造 价值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的演进、内容及遵循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方 杨小青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塑造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过程。系统梳理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的历史演进,从政治引导形象、理论阐释形象、铸魂育人形象、系统科学形象、开放包容形象五个方面科学把握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核心内容,以“为党育人、... 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塑造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过程。系统梳理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的历史演进,从政治引导形象、理论阐释形象、铸魂育人形象、系统科学形象、开放包容形象五个方面科学把握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核心内容,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为基本遵循进行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对于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公众形象塑造 历史演进 核心内容 基本遵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中的上海故事:从电视剧《繁花》看改革开放后上海和当代中国形象塑造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卫 刘丁维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4,共7页
2023年12月27日,导演王家卫的最新电视连续剧《繁花》在中央电视台第八频道与腾讯视频同步播出,该剧讲述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改革开放初期,平凡的上海小人物“阿宝”在爷叔的扶持下,步步为营,成为黄河路商界风头无二的“宝总”,期间与各... 2023年12月27日,导演王家卫的最新电视连续剧《繁花》在中央电视台第八频道与腾讯视频同步播出,该剧讲述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改革开放初期,平凡的上海小人物“阿宝”在爷叔的扶持下,步步为营,成为黄河路商界风头无二的“宝总”,期间与各色人物的爱恨交织、命运沉浮的人生故事,展现了时代变迁下的复杂人性与上海的市井生活。作为拥有特殊历史背景,走在世界前沿的上海,因其“想象的空间”在电视剧生态中催生出流动与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卫 市井生活 命运沉浮 爱恨交织 改革开放初期 形象塑造 复杂人性 世界前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艺术角度审视城市美学形象的塑造--评《城市美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丽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04-I0004,共1页
在现代城市快速发展、城市间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城市美学形象作为城市文化样貌的一种体现,已成为衡量城市综合实力和展现城市文化底蕴的关键指标。塑造独特的城市美学形象,成为推动城市长远发展的重要环节。传统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心内... 在现代城市快速发展、城市间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城市美学形象作为城市文化样貌的一种体现,已成为衡量城市综合实力和展现城市文化底蕴的关键指标。塑造独特的城市美学形象,成为推动城市长远发展的重要环节。传统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心内容,可为城市美学形象塑造提供无限灵感。本文结合《城市美学》一书,探讨在传统艺术视域下如何塑造城市美学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美学 城市综合实力 美学形象 艺术角度 形象塑造 城市快速发展 关键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