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人物形象刻划
- 1
-
-
作者
翟耀
-
出处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0年第5期79-83,共5页
-
文摘
《水浒传》成功地创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清人金圣叹曾评点说:“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水浒传〉序三》)如果说金氏所言未免过誉的话,那么至少可以说《水浒传》创造出了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而花和尚鲁智深,即是其中之一。这个鲁智深同黑旋风李逵、打虎英雄武松等人一样,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一条好汉,几百年来在民间广泛流传,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关键词
人物形象
水浒传
清人
鲁智深
形象刻划
封建社会
人物性格
金氏
金圣叹
艺术手法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爱情描写要从属于典型形象的刻划
- 2
-
-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1年第1期187-188,共2页
-
文摘
爱情是一种社会现象。爱情描写应该力求包含较深刻的社会意义。爱并非都美,不能把爱情描写看成是一种具有固定色译、可以到处涂抹的万能油彩。当我们为子君、涓生而叹息,为鸣凤、梅小姐、瑞珏而下泪,
-
关键词
社会意义
社会现象
爱情描写
典型形象
子君
形象刻划
鸣凤
爱情纠葛
涓生
爱情生活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杜甫早期诗试论
- 3
-
-
作者
何丹尼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104-107,共4页
-
文摘
杜甫的出现,在我国诗歌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他那博大深闳的意境、湛深卓绝的造诣,是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辛苦探索、不断实践而逐渐形成的。然而在他的早期诗中,就已显露光芒,照亮了日后的发展道路。杜甫三十五岁到长安之前的诗作,今天可见的还有三十余篇。他那时正当盛年,快意漫游,南下吴越,北上齐赵,频频往来于梁宋之间,并和李白。
-
关键词
杜甫
早期诗作
咏物诗
发展道路
创作过程
李白
个人经历
思想感情
诗歌史
形象刻划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警惕“井边人心理”
- 4
-
-
作者
冯长福
-
出处
《人民论坛》
1995年第3期58-58,共1页
-
文摘
从前有一则民间故事,说有个人坐在井边哭,行人问他哭什么,他说有一枚铜板掉进井里了。行人说,“不要哭了,我给你一枚铜板吧”,可那人还是哭。他说:“要是刚才那枚铜板不掉进井里,现在不就有两枚铜板了吗?”行人又给了他一枚铜板,谁知那人还是哭。
-
关键词
行人
贪婪者
扒手
民间故事
贪欲
形象刻划
工程咨询公司
贪食
中国煤炭
广东惠州
-
分类号
D630.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儒林外史》画后话
- 5
-
-
作者
于友善
-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95年第2期22-22,共1页
-
文摘
上个月,这套画在美术馆展出期间,不料其中一幅“范进中举”遭窃.为了不致影响评奖,我只得重新赶制一张.翻检出底稿放大、拷贝.突然发觉一点心绪也没有很难找回当时绘制这套画时的那种心境,那股劲头(虽然后来还是补画了,可怎么看也不顺).眼前摊列着十幅画的照片,心里不免有些空荡荡的.持续了几个月的一股冲劲随着完稿嘎然而止.在那些日日夜夜里,现在回想起来,和这组画中的每一个人好像混得很熟,为他们安排,为他们设置,让他们笑,让他们哭,让他们疯癫癫。
-
关键词
《儒林外史》
杜少卿
范进中举
人物塑造
景物设置
美术馆
形象刻划
人物身份
青楼女子
生活化
-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
-
题名一部正面引导的好剧
- 6
-
-
作者
许家骏
-
机构
天津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1-31,共1页
-
文摘
看罢《咱爸咱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真想说两句。 该剧通过对乔家的形象刻划,成功地揭示了在青年中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和人生磨难锻炼的现实意义。毋庸讳言,当今相当数量的青年人,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之甚少,也缺乏艰苦生活的锻炼。虽不能责怪他们,但对他们所持的排斥态度,足应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和警惕!君不见,他们中把必要的灌输拒之两耳外。
-
关键词
正面引导
民族传统教育
传统美德
形象刻划
现实意义
教育者
传统伦理
生活的真实
怎样做人
华民族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