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梦者:试论白玛娜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内涵 被引量:2
1
作者 普布昌居 次旺罗布 马元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38-142,147,共6页
白玛娜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同行者,她以她的作品介入了和平解放以来西藏所经历的社会文化转型,为当代文坛推出了全新的艺术形象——社会文化转型时期的"寻梦者"藏族女性典型形象,拓宽了我们的审美视域。在当代的藏族社会中有... 白玛娜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同行者,她以她的作品介入了和平解放以来西藏所经历的社会文化转型,为当代文坛推出了全新的艺术形象——社会文化转型时期的"寻梦者"藏族女性典型形象,拓宽了我们的审美视域。在当代的藏族社会中有一类处于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边缘地带的女性群体,她们既不完全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也没能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她们只能在两种文化的夹缝里苦闷、彷徨,成为精神的虚空者,白玛娜珍的文本就关涉到了这一群体。尽管"寻梦者"女性不是新时代藏族女性的主流或全部,但她们的生存状态也是一种现实存在,塑造这一形象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玛娜珍 藏族女性形象塑造 “寻梦者”形象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木兰形象内涵的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晓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34-35,共2页
文化传播过程填补文学想象空间,在不同意识形态背景下赋予花木兰形象以丰富内涵。僭越男权文化性别秩序并取得成功的原型故事被不断丰富和改写,显示出文化产品制作者的诉求。豫剧《花木兰》中,她以"雄性化"方式要求与男性平等;迪斯尼... 文化传播过程填补文学想象空间,在不同意识形态背景下赋予花木兰形象以丰富内涵。僭越男权文化性别秩序并取得成功的原型故事被不断丰富和改写,显示出文化产品制作者的诉求。豫剧《花木兰》中,她以"雄性化"方式要求与男性平等;迪斯尼动画片Mulan中,她保持女性特质,追寻自我,以个人奋斗取得成功;马楚成导演的《花木兰》中,她寄托于爱情来体认自我。在当代文化传播语境下,女性须识别嵌入原型故事的新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木兰 形象内涵 性别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捐生弃世,君子惟死而已——对《伤逝》人物形象内涵的再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罗义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30,37,共10页
《伤逝》的难解,在于鲁迅生活状态的复杂性。写作《伤逝》前后,兄弟失和、女师大学潮、师生之恋、"三·一八"惨案、厦门与广州之行等家庭、情感、社会事件次第发生,这些事件综合成就了此一阶段鲁迅的苦痛经验,也改变了其... 《伤逝》的难解,在于鲁迅生活状态的复杂性。写作《伤逝》前后,兄弟失和、女师大学潮、师生之恋、"三·一八"惨案、厦门与广州之行等家庭、情感、社会事件次第发生,这些事件综合成就了此一阶段鲁迅的苦痛经验,也改变了其思想、文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逝》 兄弟失和 形象内涵 学潮 苦痛 再解读 鲁迅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校图书馆形象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晓琴 吕旭霞 《现代情报》 2002年第6期15-16,共2页
本文运用公共关系学关于形象问题的有关理论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形象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高校图书馆形象的内涵及影响形象建设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 ,提出从高校图书馆实际出发 。
关键词 高等学校图书馆 形象建设 形象设计 形象定位 形象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动画形象的成功塑造
5
作者 彭德华 《电影评介》 2013年第2期62-64,共3页
成功的动画作品离不开各种因素的制约与结合,而失败的动画作品亦如此。但是首要的因素我们必需意识到——动画形象的塑造是重中之重。宫崎骏不仅把动画这种艺术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而且更融入到了大众的生活里,使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 成功的动画作品离不开各种因素的制约与结合,而失败的动画作品亦如此。但是首要的因素我们必需意识到——动画形象的塑造是重中之重。宫崎骏不仅把动画这种艺术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而且更融入到了大众的生活里,使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比我国当下的一些主流动画电影,我们不由的感慨动画形象缺乏内涵的探讨和塑造,缺乏自我风格的确立与主导,因此对于动画形象课题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形象 写实 形象内涵 本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将手下无弱兵──关于成人院校校长形象塑造与管理体系法治化、制度化、理智化的思考
6
作者 寇铁纯 林志 《成人教育》 1997年第10期8-9,共2页
关键词 成人院校 校长 形象内涵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文化理念与现代文体的生成取向——20年代中国文学创作的一种文化解读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洪承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9-95,共7页
选取政治文化的视角,透视20年代中国文学本体世界的生成,探寻文学自身形式的结构演变,会更加凸现现代文学与现代政治演绎的密切关联。如政治的焦虑与现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内涵;情感空间的徘徊与政治激活的现代诗文体式;社会政治结构图式... 选取政治文化的视角,透视20年代中国文学本体世界的生成,探寻文学自身形式的结构演变,会更加凸现现代文学与现代政治演绎的密切关联。如政治的焦虑与现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内涵;情感空间的徘徊与政治激活的现代诗文体式;社会政治结构图式的移植与现代话剧的探索。现代作家的文体意识的美学追求,从来就不是孤立的样式问题,而是有意味的形式。正是在文体的个性特征、创作观念与政治文化因素的内在渗透中,揭示出那段文学史另一方面的复杂形态和丰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 小说形象内涵 诗文情感空间 话剧结构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 中国动画业生存之路——接力出版社动画工程的几点启示
8
作者 黄俭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54-56,共3页
中国化:中国动画业生存之路———接力出版社动画工程的几点启示●黄俭接力出版社神脑聪仔动画工程在短短的三年中走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之路,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整个工程中采用了中国化的方式。这种中国化的方式,是指一种涵盖整个... 中国化:中国动画业生存之路———接力出版社动画工程的几点启示●黄俭接力出版社神脑聪仔动画工程在短短的三年中走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之路,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整个工程中采用了中国化的方式。这种中国化的方式,是指一种涵盖整个动画工程的中国化运作方式。这种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 动画业 生存之路 动画产业 几点启示 出版社 中国动画 动画市场 形象内涵 文化价值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球”,女性悲剧命运的艺术写照──评於梨华的短篇小说《撒了一地的玻璃球》
9
作者 王状珍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玻璃球 於梨华 短篇小说 女性悲剧命运 女性作家 艺术手法 形象内涵 意象 心灵 残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经典课文教学也需创造性尝试
10
作者 徐国政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60,共2页
女英雄木兰的形象历经千年传唱。可谓妇孺皆知。但如何通过诗歌的阅读教学,还原木兰作为“人”而非“神”的形象内涵,进而提高初中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却并非易事。朱则光老师所执教的《木兰诗》进行了一种创造性地教学尝试.... 女英雄木兰的形象历经千年传唱。可谓妇孺皆知。但如何通过诗歌的阅读教学,还原木兰作为“人”而非“神”的形象内涵,进而提高初中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却并非易事。朱则光老师所执教的《木兰诗》进行了一种创造性地教学尝试.其教学有以下几个亮点:一、“言”“文”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文教学 创造性 传统经典 《木兰诗》 形象内涵 阅读教学 审美情趣 初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