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电热驱动形状记忆回复行为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仁义 杨琴 +2 位作者 孙宝忠 顾伯洪 张威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9,共8页
为研究不同结构参数织物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SMPCs)的力学行为、热驱动和电驱动下形状回复行为及回复力大小,以连续碳纤维(CCF)、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为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芯壳结构复合长丝,将其作为经纱和纬纱,织造单纬、双... 为研究不同结构参数织物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SMPCs)的力学行为、热驱动和电驱动下形状回复行为及回复力大小,以连续碳纤维(CCF)、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为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芯壳结构复合长丝,将其作为经纱和纬纱,织造单纬、双纬、三纬3种复合织物,利用平板硫化机热压成SMPCs,测试并分析3种SMPCs的动态热力学性能、热驱动和电驱动形状记忆行为及回复力大小。结果表明:3种SMPCs的储能模量分别是SMPU的2.20、3.27、4.53倍,三纬SMPCs的储能模量最大;3种SMPCs的形状回复率可达98%以上,热驱动下,温度越高,回复时间越短;电驱动下,驱动电压在3~6 V范围内时,电压越大,回复时间越短,可实现低压快速响应;回复力随纬纱根数的增加而增大,最高可达1.8 N,是试样重力的75.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增强复合材料 形状记忆聚氨酯 热驱动 电驱动 回复力 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叠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2
作者 高军鹏 蒋诗才 +2 位作者 王婷婷 许虎 张宝艳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168,共6页
根据玻璃化转变温度匹配的原则,制备了一种层状复合、周期调制的形状记忆叠层复合材料。热塑性树脂层作为材料的可逆相,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纤维增强树脂层作为材料的固定相,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过层层叠合的方式,采用热... 根据玻璃化转变温度匹配的原则,制备了一种层状复合、周期调制的形状记忆叠层复合材料。热塑性树脂层作为材料的可逆相,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纤维增强树脂层作为材料的固定相,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过层层叠合的方式,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进行了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果表明,材料具有较好的形状记忆性质,其形状固定率为90%~95%,形状回复率为95%左右。利用了复合材料可设计性强的特点,使材料之间进行复合或交叉结合,制造出了单一材料所不具备的形状记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 复合材料 玻璃化转变温度 变形 回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构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秦煜 王亭 +2 位作者 辛景舟 汤喻杰 王威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47-55,共9页
传统的水泥基材料适用性强、经济性高、用途广泛,但是容易开裂,难以恢复。通过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形状记忆合金拥有了独特的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等卓越性能。因此,可以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增强水泥基材料及构件,克服传统水泥基... 传统的水泥基材料适用性强、经济性高、用途广泛,但是容易开裂,难以恢复。通过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形状记忆合金拥有了独特的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等卓越性能。因此,可以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增强水泥基材料及构件,克服传统水泥基材料抗裂性能差的缺陷,改善水泥基材料构件的开裂和变形自恢复能力。本文从形状记忆合金的材料特性与种类、形状记忆合金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形状记忆合金筋材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构件三个方面进行综合阐述,并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展望了形状记忆合金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水泥基复合材料 自恢复 形状记忆效应 超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细观随机分布的SMC/UD混杂复合材料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睿 陈冠华 +1 位作者 孙士勇 王俊龙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2,共7页
本文针对片状模塑料(SMC)/单向纤维(UD)构成的混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在细观层面采用蒙特卡洛方法随机生成纤维片,提出的抑制干涉效应的建模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纤维片间的重叠率,通过敏感度分析确定了细观代表体元尺寸,对细观代表... 本文针对片状模塑料(SMC)/单向纤维(UD)构成的混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在细观层面采用蒙特卡洛方法随机生成纤维片,提出的抑制干涉效应的建模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纤维片间的重叠率,通过敏感度分析确定了细观代表体元尺寸,对细观代表体元施加周期性边界条件以获得混杂复合材料弹性参数,模型的弹性模量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并进一步探讨了纤维片尺寸、体积分数以及铺层方式对混杂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片长宽比不同会导致代表体元尺寸发生变化,长宽比增加,混杂复合材料弹性模量增加;纤维片体积分数增加将导致混杂复合材料弹性模量增加;对混杂复合材料进行铺层设计,可以使其既具有SMC复合材料的可成型性,又具有与准各向同性材料相当的弹性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周期性边界条件 混杂复合材料 代表体元 s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双响应形状记忆聚氨酯/炭黑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天娇 汪东 +5 位作者 李丽英 戴雪岩 许晓洲 李娜 柯红军 王国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9-233,共5页
选用聚己内酯为预聚物,炭黑(CB)纳米颗粒作为光响应功能性填料,通过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光热双响应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CB纳米复合材料。利用IR、SEM、DSC和DMA对其结构、形貌、热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SMPU/CB... 选用聚己内酯为预聚物,炭黑(CB)纳米颗粒作为光响应功能性填料,通过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光热双响应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CB纳米复合材料。利用IR、SEM、DSC和DMA对其结构、形貌、热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SMPU/CB纳米复合材料展示出优异的形状记忆性能,其形状固定率和形状回复率均在97%以上。此外,由于CB的光热效应,SMPU/CB纳米复合材料在红外光的照射下具有快的响应速度及大的弯曲变形角度,在航空航天、智能驱动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 光响应 热响应 聚氨酯 炭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空间辐照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双 李敬 +4 位作者 李晨阳 毛佳乐 陈玉 于钱 沈自才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0-1363,共14页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可回复变形大、刺激方式可控、成本低等优点,可应用于空间可展开结构,但空间辐照环境对其在轨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首先介绍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分类,接着总结了基于形状记忆聚合...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可回复变形大、刺激方式可控、成本低等优点,可应用于空间可展开结构,但空间辐照环境对其在轨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首先介绍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分类,接着总结了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空间可展开结构应用现状,然后分析了高能电磁辐射、高能粒子辐射和原子氧等空间环境对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形状记忆材料空间辐照环境效应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 复合材料 航天应用 电磁辐射 高能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承载一体的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片状致动器的智能复合材料结构性能分析
7
作者 战钺 袁国青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0,共7页
在形状记忆合金片上引入预应变可以制备成一个受热可回复的片状致动器,将其表面粘贴在复合材料结构表面便可以得到一个集承载和变形一体化的智能复合材料结构。本文主要聚焦于智能复合材料结构承载过程中的变形问题,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 在形状记忆合金片上引入预应变可以制备成一个受热可回复的片状致动器,将其表面粘贴在复合材料结构表面便可以得到一个集承载和变形一体化的智能复合材料结构。本文主要聚焦于智能复合材料结构承载过程中的变形问题,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智能复合材料结构在承载时的受热致动变形能力和在受热致动变形之后的承载能力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智能复合材料结构在承载过程中仍然能够顺利变形,但是其变形过程中的胶层应力会受到载荷大小的影响,且相同载荷下受热致动过程加载时的胶层应力与加载过程中受热时的胶层应力相比会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复合材料 形状记忆合金 承载-变形一体化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配比对VIHPS制备GO-CF/EP复合材料微观组织与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马玉钦 吕晋书 +4 位作者 阮鸥 徐津 任斌 王刚锋 庞利沙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5-355,共11页
碳纤维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重量轻、可设计性强等诸多优点,广泛用于汽车、海洋、航空航天等行业.根据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配比化学原理,计算出石墨烯-碳纤维混杂增强树脂基(GO-CF/EP)复合材料的最佳配比为1∶5,并采用真空浸渗热压... 碳纤维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重量轻、可设计性强等诸多优点,广泛用于汽车、海洋、航空航天等行业.根据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配比化学原理,计算出石墨烯-碳纤维混杂增强树脂基(GO-CF/EP)复合材料的最佳配比为1∶5,并采用真空浸渗热压成型工艺(VIHPS)制备1∶2~1∶7共六个配比的试样,结合形状记忆性能测试及微观形貌的观察,得到固化剂与环氧树脂实际最佳配比.实验结果表明,GO-CF/EP复合材料性能主要取决于体系中交联度的大小,交联度越大,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越好,微观组织形貌也较理想.当基体配比为1∶5时,GO-CF/EP复合材料体系中交联度最大,微观形貌呈现均匀致密的状态,形状固定率最大,为95.90%;形状回复率最大,为95.40%;形状回复时间最短,为80.30 s;形状回复力最大,为9.48 N.当基体配比为1∶2或1∶7时,固化剂过量或不足,交联度较小,微观组织形貌中有大量的基体聚集区,其形状记忆性能下降,形状固定率及回复率也相应减小,分别为82.99%,81.66%,81.91%,78.75%;形状回复力分别只有5.20 N和5.50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碳纤维混杂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交联度 真空浸渗热压成型工艺 基体配比 形状记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婷婷 朱光明 +2 位作者 魏堃 王永坤 宋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3-186,190,共5页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已成为形状记忆材料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文中针对近年来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分别对颗粒增强、纤维增强和颗粒纤维混合3类增强材料制备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进行了分...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已成为形状记忆材料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文中针对近年来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分别对颗粒增强、纤维增强和颗粒纤维混合3类增强材料制备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评述;着重阐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形状记忆效应的机理以及影响形状记忆行为的因素;分析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 形状记忆效应 增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丰丰 刘彦菊 冷劲松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7-706,共10页
首先介绍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概述了该类材料的形状记忆机理。然后重点评述了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可展开铰链、可展开桁架、可展开太阳能电池阵列、锁紧释放机构的结构和性能特点,指出了各类应用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首先介绍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概述了该类材料的形状记忆机理。然后重点评述了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可展开铰链、可展开桁架、可展开太阳能电池阵列、锁紧释放机构的结构和性能特点,指出了各类应用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最后,总结并展望了基于该类材料的空间可展开结构的未来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 航天应用 空间可展开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在空间可展开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11
作者 冷劲松 兰鑫 +1 位作者 刘彦菊 杜善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50-956,共7页
综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在空间可展开结构中的应用。形状记忆聚合物是一种智能主动变形的高分子材料,该材料在外界激励作用下能够产生较大的可回复变形,可应用于智能主动变形结构。首先简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现状,然后... 综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在空间可展开结构中的应用。形状记忆聚合物是一种智能主动变形的高分子材料,该材料在外界激励作用下能够产生较大的可回复变形,可应用于智能主动变形结构。首先简述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现状,然后分别介绍了颗粒、短纤维和连续纤维增强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重点评述了三种复合材料的电-热致驱动变形性能。此外,本文还介绍了纤维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在空间可展开结构上的应用,主要包括可展开铰链、可伸缩梁和可展开天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材料与结构 形状记忆聚合物 复合材料 空间可展开结构 主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9
12
作者 何先成 高军鹏 +1 位作者 安学锋 益小苏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66,共5页
以自制的形状记忆环氧树脂为基体,CCF300级碳纤维U-3160织物为增强材料,采用真空袋成型工艺制备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分析碳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纤维含量为0% ~ 50%时,随着增强体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复... 以自制的形状记忆环氧树脂为基体,CCF300级碳纤维U-3160织物为增强材料,采用真空袋成型工艺制备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分析碳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纤维含量为0% ~ 50%时,随着增强体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形状固定率由98%降至91%,形状回复率也由98%降至91%.在有限次的循环实验中,循环次数对形状固定率和形状回复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形状记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基增强型热致形状记忆复合材料体系 被引量:10
13
作者 童征 裴晓含 +6 位作者 沈泽俊 魏松波 高扬 黄鹏 石白茹 孙福超 付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5-1013,共9页
开发了橡胶基增强型热致形状记忆复合材料体系PE-NBR,评价了其性能并与传统形状记忆聚合物进行对比,建立了适用于该体系的本构模型,采用该体系制作了封隔器胶筒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将聚烯烃作为形状记忆相,填充有增强颗粒的橡... 开发了橡胶基增强型热致形状记忆复合材料体系PE-NBR,评价了其性能并与传统形状记忆聚合物进行对比,建立了适用于该体系的本构模型,采用该体系制作了封隔器胶筒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将聚烯烃作为形状记忆相,填充有增强颗粒的橡胶弹性体作为改性增强相,制成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功能性复合材料体系。体系拉伸强度达14.3 MPa,硬度达71,形状恢复率95%,优于传统形状记忆聚合物。体系中聚烯烃比例在20%-90%可调,弹性体比例在10%-70%可调。建立了基于细观力学、兼顾材料宏观性能的橡塑共混体系本构模型,可满足大变形、温度相关、非线性复合材料的分析要求。基于PE-NBR体系的形状记忆封隔器胶筒稳定承压不低于10 MPa,接触压力最大值出现在距胶筒端面约60 mm处,可满足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 复合材料 细观力学 本构模型 聚烯烃 弹性体 封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航天航空可变形结构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伟 刘立武 +2 位作者 孙健 冷劲松 刘彦菊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83,共11页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是一种在相应的外界刺激下可以在临时形状和初始形状之间进行切换的智能材料,具有低密度、低成本、可回复变形大,刺激方式可控等优点,在航天航空领域,如:空间可展开结构、锁紧释放机构、变体等,展现出来了巨...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是一种在相应的外界刺激下可以在临时形状和初始形状之间进行切换的智能材料,具有低密度、低成本、可回复变形大,刺激方式可控等优点,在航天航空领域,如:空间可展开结构、锁紧释放机构、变体等,展现出来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这些应用大多处于开发阶段,一部分完成了地面功能验证,少部分进行了航天实验。本文首先总结了形状记忆聚合物(SMP)和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SMPC)的分类,以及恶劣的空间环境因素下SMP的性能变化。随后总结了SMPC的空间可展开结构,包括:铰链、桁架、太阳能电池阵;SMPC的解锁释放结构;SMPC的变体结构以及基于4D打印的SMPC可展开结构的潜在应用。最后,对形状记忆材料和结构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 复合材料 可变形结构 航天航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智能复合材料系统的发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岩 杨大智 +3 位作者 陈騑騢 刘晓鹏 郑雁军 石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61-564,共4页
本文结合我们的工作,对形状记忆合金智能复合材料系统的研究与发展进行了综合评述。总结了形状记忆合金丝、颗粒及薄膜复合材料在主动控振、基体增强和传感驱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展望了研究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智能复合材料系统 形状记忆合金 超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智能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蒋建军 胡毅 +4 位作者 陈星 王林文 任恩毅 高新宇 邓国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3,共13页
智能材料是一种能够感知外部环境变化并自主进行判断、处理以及适度响应的新型智能多功能材料,同时也是继天然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人工设计材料之后的第四代材料,它的兴起引发了材料科学的一次新的革命。本文从形状记忆智能复合材料... 智能材料是一种能够感知外部环境变化并自主进行判断、处理以及适度响应的新型智能多功能材料,同时也是继天然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人工设计材料之后的第四代材料,它的兴起引发了材料科学的一次新的革命。本文从形状记忆智能复合材料的历史起源入手,聚焦形状记忆合金和形状记忆聚合物最新研究成果,分别从形状记忆机理和工程实际应用等多个角度进行阐述,并对现阶段的技术发展难题,如形状记忆合金:生物相容性差、形变恢复小、驱动速度缓慢、疲劳寿命短;形状记忆聚合物:增材制造技术过程复杂、强度和刚度小等进行讨论,最后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材料 复合材料 形状记忆合金 形状记忆聚合物 形状记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魏堃 朱光明 唐玉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12,共4页
介绍了电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探讨了碳黑、碳纳米管、碳纤维等导电填料对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电性能和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分析了电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 介绍了电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探讨了碳黑、碳纳米管、碳纤维等导电填料对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电性能和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分析了电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 复合材料 电致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在空间可展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伟 刘立武 +2 位作者 兰鑫 刘彦菊 冷劲松 《载人航天》 CSCD 2016年第5期594-601,共8页
传统的机械式可展开结构往往存在机械结构较复杂、质量较大、展开过程易产生振动的缺点,而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低成本、低密度、比强度大,展开过程平缓,振动小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其成为解决空间可展开结构现在面临问题的一种可能... 传统的机械式可展开结构往往存在机械结构较复杂、质量较大、展开过程易产生振动的缺点,而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低成本、低密度、比强度大,展开过程平缓,振动小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其成为解决空间可展开结构现在面临问题的一种可能手段。介绍了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空间可展开结构的发展近况,其结构简单、振动小等特点有望使其在未来的航天领域得到更多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复合材料 空间可展开结构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及其复合材料形状记忆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醒 王正君 +3 位作者 蔺海兰 王刚 李丝丝 卞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23,共5页
形状记忆聚合物(SMP)有望取代形状记忆合金(SMA)和形状记忆陶瓷(SMC)而成为新型的形状记忆材料。热塑性形状记忆聚氨酯(SMTPU)是SMP的典型代表,因其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从两方面综述了SMTPU及其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 形状记忆聚合物(SMP)有望取代形状记忆合金(SMA)和形状记忆陶瓷(SMC)而成为新型的形状记忆材料。热塑性形状记忆聚氨酯(SMTPU)是SMP的典型代表,因其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从两方面综述了SMTPU及其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研究进展。一是从化学合成的角度概述了合成过程中聚氨酯微观结构的调控对其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二是从共混的角度概述了加入填料对所得聚氨酯复合材料形状记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还对聚氨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结构调控 形状记忆 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蒙脱土/聚氨酯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姜雪 武荣兰 +2 位作者 张玉芬 吴爱宗 王吉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2-156,共5页
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的方法在蒙脱土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接枝改性后的蒙脱土与聚氨酯原位聚合制备形状记忆聚氨酯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动态力学分析等... 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的方法在蒙脱土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接枝改性后的蒙脱土与聚氨酯原位聚合制备形状记忆聚氨酯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动态力学分析等方法表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并测试其形状记忆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改性蒙脱土含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上升,且改性蒙脱土的加入增大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复合材料在循环4次后仍具有很好的形状记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聚氨酯 形状记忆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