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航天器空间机动轨道的改进形状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雪峰 方群 孙冲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42-1247,共6页
针对带推力约束的航天器三维空间机动轨道初始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傅立叶级数展开的改进形状设计方法。首先,在柱坐标系下建立了航天器运动模型,并将基于傅立叶级数展开的形状方法推广到三维空间的机动轨道初始设计;然后,基于所得... 针对带推力约束的航天器三维空间机动轨道初始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傅立叶级数展开的改进形状设计方法。首先,在柱坐标系下建立了航天器运动模型,并将基于傅立叶级数展开的形状方法推广到三维空间的机动轨道初始设计;然后,基于所得到的空间初始机动轨道,采用直接配点法进行了完整三维空间机动轨道的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为带有任务约束的航天器三维空间机动轨道的优化设计提供更优的初始参数及其解析解,为空间机动轨道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连续推力 空间机动轨道设计 形状方法 傅立叶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光照模型由SFS方法重构SMT焊点三维形状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辉煌 周德俭 黄春跃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7-80,共4页
在采用SFS方法重构SMT焊点三维形状技术中,由于焊点表面镜面反射而在图像中产生的亮点会影响重构形状,从而降低SMT焊点三维重构精度,为此提出一种改进光照模型,该模型不仅对物体表面漫反射分量进行了改进,同时考虑了物体表面镜面反射分... 在采用SFS方法重构SMT焊点三维形状技术中,由于焊点表面镜面反射而在图像中产生的亮点会影响重构形状,从而降低SMT焊点三维重构精度,为此提出一种改进光照模型,该模型不仅对物体表面漫反射分量进行了改进,同时考虑了物体表面镜面反射分量对表面重构所产生的影响,把漫反射分量和镜面反射分量线性叠加,在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对焊点图像进行适当处理后,利用改进模型对SMT焊点进行三维重构.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光照模型与传统光照模型相比,改进光照模型能较好地减少镜面反射对重构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组装技术 三维重构 灰度重构形状方法 光照模型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例的工艺设计中形状相似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文剑 许之伟 陈在礼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5-59,共5页
面向对象的零件事例的表示、形状相似性计算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零件 ,可以表示具有复杂层次结构的事例并计算其相似度。该方法可以在具有不同属性结构的事例之间进行相似性计算 。
关键词 事例推理 事例检索 面向对象 工艺设计 形状相似性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数维约束的分维形状映射生成方法
4
作者 莫灿林 谭建荣 +1 位作者 张树有 陈洪亮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7-253,共7页
把整数维图形研究方法与分数维图形研究方法相结合 ,提出一种基于整数维规则几何形状约束的分维形状映射生成方法 ,用于描述自然界和工程中出现的且具有特定基本形状趋势的随机现象和随机过程 .首先 ,任意选取一个具有调配函数的自由形... 把整数维图形研究方法与分数维图形研究方法相结合 ,提出一种基于整数维规则几何形状约束的分维形状映射生成方法 ,用于描述自然界和工程中出现的且具有特定基本形状趋势的随机现象和随机过程 .首先 ,任意选取一个具有调配函数的自由形状构造一个有序参数空间 ,确定有序参数的取值规律和区域 ;然后 ,把有序参数空间与自适应神经网络、随机性相结合 ,构造一个随机离散参数空间 ,并建立起有序参数与随机离散参数之间的参数对应关系 ;最后 ,通过有序与无序的参数对应关系 ,建立一个独立于任意规则几何形状的统一的分形映射关系 ,对相应整数维的任意规则参数几何形状进行分形映射 ,生成宏观形态趋势可预见和可控制的分维形状 .该文提出的方法适用于任意参数几何形状的分形映射 ,生成分形图形 ,且方法简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几何 样条函数 计算机图形学 分维形状映射生成方法 整数维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付里叶形状分析方法及其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赵广涛 Wei Zhou +2 位作者 William E.Full 陈强 林育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9-436,共8页
作为 1种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 ,付里叶形状分析已被应用到地质学诸多分支学科的研究中 ,如沉积学、岩石学、微体古生物学等。文中简要介绍付里叶形状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特别是闭合式付里叶分析方法及其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应用实... 作为 1种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 ,付里叶形状分析已被应用到地质学诸多分支学科的研究中 ,如沉积学、岩石学、微体古生物学等。文中简要介绍付里叶形状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特别是闭合式付里叶分析方法及其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应用实例之一是南极沉积物源的解释 ,即怎样区分冰期海洋沉积物和冰物 ;之二是研究反映生态环境变化的浮游有孔虫 G. truncatulionoides的形状 ,其付里叶形状定量分析结果与 δ18O同位素数据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付里叶形状分析方法 地质学 闭合式付里叶分析 沉积物 有孔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函数的曲面形状控制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朱亚农 周明全 耿国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47,共3页
为了实现对三维曲面的多控制点编辑与变形,提出一种基于高斯函数的编辑方法。本文利用高斯函数的分布特性实现曲面形状控制,并针对不同控制点的重叠控制区域采用加权方法做出特别处理,并给出算法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图像处理 高斯函数 曲面形状控制方法 计算机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FS混合反射模型的侧扫声呐图像三维重建
7
作者 袁明新 张亮 +1 位作者 王以龙 刘维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5,共9页
基于明暗恢复形状(shape from shading,简称SFS)方法进行海底侧扫声呐图像三维重建时,会因为方法中反射模型与海底表面不相符而降低重建精度。为此文章在分析大陆架海底表面特点及侧扫声呐工作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FS混合反射模型... 基于明暗恢复形状(shape from shading,简称SFS)方法进行海底侧扫声呐图像三维重建时,会因为方法中反射模型与海底表面不相符而降低重建精度。为此文章在分析大陆架海底表面特点及侧扫声呐工作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FS混合反射模型的侧扫声呐图像海底地形重建方法。首先在保留Lambert漫反射模型的基础上引入Blinn-Phong镜面反射模型,并基于侧扫声呐图像粗糙度进行漫反射系数、镜面反射系数和镜面反射指数的自适应设计,从而形成适合复杂海底表面的混合反射模型;然后线性化处理辐射照度方程,并采用牛顿-拉夫逊方法来获得海底表面高程;最后根据海底点设计反演高程约束系数来约束表面高程,进而完成侧扫声呐图像的三维重建。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三维重建方法,文中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值VMAE平均降低了32.18%、相关系数值VCC平均提高了29.62%、信噪比值VSNR平均提升了27.23%,有效实现了侧扫声呐图像三维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扫声呐图像 明暗恢复形状方法 混合反射模型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推力作用下基于傅里叶级数展开的轨道设计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方群 王雪峰 孙冲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1-766,共6页
针对航天器机动轨道设计问题,引入太阳帆/电推进混合推力模式(太阳帆产生径向推力,用于改变引力场的引力大小;而与此同时电推进产生切向推力),研究了混合推力作用下的基于傅里叶级数展开的轨道设计方法。首先,根据太阳帆/电推进混合推... 针对航天器机动轨道设计问题,引入太阳帆/电推进混合推力模式(太阳帆产生径向推力,用于改变引力场的引力大小;而与此同时电推进产生切向推力),研究了混合推力作用下的基于傅里叶级数展开的轨道设计方法。首先,根据太阳帆/电推进混合推力模型,建立航天器在极坐标系下的运动模型;然后,依据傅里叶级数展开式,将轨道设计问题转化为关于傅里叶系数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另外,文中改进原有的形状轨道设计方法,研究了航天器轨道转移的时间最优问题。最后,在考虑航天器任务约束的情况下,基于该方法设计了混合推力作用下的"地球-火星"转移轨道。仿真分析了太阳光压对形状轨道设计方法产生的影响,验证了应用混合推力设计形状轨道的可行性,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得到燃料消耗更优的航天器连续推力转移轨道,为轨道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推力 混合推力 轨道设计 傅里叶级数 形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造型差异分析的重型卡车产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姚君 王稳 +1 位作者 马萌 金然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以品牌基因理论研究为出发点,以品牌造型差异分析探讨品牌基因在重型卡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提出品牌造型基因的分析与提取方法;通过线型分析和图形差异值分析,提炼徐工重型卡车的上、下进气格栅、灯组、侧车窗等4个典型部件的造型特征... 以品牌基因理论研究为出发点,以品牌造型差异分析探讨品牌基因在重型卡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提出品牌造型基因的分析与提取方法;通过线型分析和图形差异值分析,提炼徐工重型卡车的上、下进气格栅、灯组、侧车窗等4个典型部件的造型特征并进行设计创新,为重型卡车的造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造型设计 重型卡车 造型差异分析 品牌造型 形状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vergence of shape optimization calculations of mechanical components using adaptive biological growth and iterative finite element methods 被引量:1
10
作者 Mohammad Zehsaz Kaveh E.Torkanpouri Amin Paykan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76-82,共7页
Shape optimization of mechanical components is one of the issues that have been considered in recent years. Different methods were presented such as adaptive biological for reducing costs and increasing accuracy. The ... Shape optimization of mechanical components is one of the issues that have been considered in recent years. Different methods were presented such as adaptive biological for reducing costs and increasing accuracy. The effects of step factor, the number of control points and the definition way of control points coordinates in convergence rate were studied. A code was written using 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 (APDL) which receives the studied parameters as input and obtains the optimum shape for the compon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achieving successful optimization, step factor should be in a specific range. It is found that the use of any coordinate system in defining control points coordinates and selection of any direction for stimulus vector of algorithm will also result in optimum shape. Furthermore,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ontrol points, some non-uniformities are created in the studied boundary. Achieving acceptable accuracy seems impossible due to the creation of saw form at the studied boundary which is called "saw po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pe optimization adaptive biological growth control points step factor optimization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