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低温下钠原子散射特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计才 孙金锋 王杰敏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20,共5页
超低温下钠原子的散射特性对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势非常敏感.本文基于构造精确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详细研究了在超冷温度下处在超精细态|F=2,mF=2〉下23Na原子的弹性散射特性.我们分别用Numerov和半经典方法计算了散射长度和有效程,得到了... 超低温下钠原子的散射特性对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势非常敏感.本文基于构造精确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详细研究了在超冷温度下处在超精细态|F=2,mF=2〉下23Na原子的弹性散射特性.我们分别用Numerov和半经典方法计算了散射长度和有效程,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低能散射截面有丰富的共振现象产生,我们发现并给出了d-波和g-波形状共振的能级位置和共振宽度;此外,我们还对仅两个分波有贡献情况下的微分散射截面进行了理论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长度 弹性散射截面 Numerov法 形状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态H和Br原子的低能弹性碰撞研究
2
作者 刘慧 施德恒 孙金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78-882,共5页
利用分波法研究了低温及极低温下基态H和Br原子沿HBr(X^1∑^+)分子相互作用势发生的弹性碰撞.在1.0×10^(-11)~1.0×10^(-3)a.u.的碰撞能区内通过数值求解原子-原子碰撞的薛定鄂方程,计算了这一弹性碰撞的总截面和各分波截面,... 利用分波法研究了低温及极低温下基态H和Br原子沿HBr(X^1∑^+)分子相互作用势发生的弹性碰撞.在1.0×10^(-11)~1.0×10^(-3)a.u.的碰撞能区内通过数值求解原子-原子碰撞的薛定鄂方程,计算了这一弹性碰撞的总截面和各分波截面,讨论了各分波截面对总弹性截面的贡献.结果表明在非常低的温度下这一弹性散射的总截面值很大、且几乎为一常数.分析指出在极低能区内总弹性截面的形状主要由s分波截面的形状决定.在总弹性截面上存在着2个较强的形状共振,一个位于2.276× 10^(-4)a.u.,另一个位于4.440×10^(-4) a.u.计算表明前者主要来自于f和g分波的联合贡献,后者主要来自于l=5和l=7分波的联合贡献.虽然在f分波上还存在一个形状共振、且在直到l=8的其它分波中也都存在强度不同的形状共振,但它们都被淹没在较强的总弹性截面中.同时计算还表明,高于l=10的分波对总弹性截面已无实质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碰撞 总截面 形状共振 分波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炔分子的低能电子弹性散射研究
3
作者 张浩兴 王克栋 +1 位作者 郭双成 黄笑天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1-266,共6页
本文采用R矩阵方法研究低能电子与乙炔分子的弹性散射截面及其动力学过程.研究采用静态交换势模型(SE)和静态交换加极化势模型(SEP)两种方法.结果显示当前SEP模型预测的弹性散射截面与已有的实验值和理论结果符合的很好.SE模型预测了一... 本文采用R矩阵方法研究低能电子与乙炔分子的弹性散射截面及其动力学过程.研究采用静态交换势模型(SE)和静态交换加极化势模型(SEP)两种方法.结果显示当前SEP模型预测的弹性散射截面与已有的实验值和理论结果符合的很好.SE模型预测了一个位于4.75 eV,宽度为3.0 eV的π形状共振态.该共振态在SEP模型中的位置降低为2.65 eV,宽度为1.5 eV.它来自B_(2g)和B_(3g)对称性贡献,理论预测共振态位置与实验值符合的很好.我们讨论了考虑不同的虚轨道对共振态的影响,说明预测精确的共振态的位置需要准确的处理极化效应.基于SEP模型得到的K矩阵元,我们使用POLYDCS代码计算的散射微分截面(DCS),和实验值符合的较好.除此之外,我们还报道了2 eV时转动分辨的态-态微分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散射截面 微分散射截面 形状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