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对“形散神不散”教学价值的再认识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步进
-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71,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关键词研究’的语文教学知识论建构”(2015SJB407)研究成果
-
文摘
“形散神不散”是文学界影响甚大的散文文体理论,也是语文界流布甚广的散文教学知识。此说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成为新中国“十七年文学”史上主流的散文理论,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散文界的猛烈批判,至今众说纷纭。大致从世纪之交开始,也遭到语文界的批判甚至否定。作为曾经最典型的散文教学内容,“形散神不散”在当前的语文教学领域究竟还有无教学价值?答案是肯定的。关键问题是,“形散神不散”在当下究竟有怎样的教学价值?又该如何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
-
关键词
语文界
形散神不散
散文教学
教学价值
语文教学
散文文体
散文理论
十七年文学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一线贯全篇,形散神不散
- 2
-
-
作者
钱开
-
出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10-11,共2页
-
文摘
×××同学问:《榆钱饭》这篇散文在结构上的线索是什么? 散文的特点是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一篇散文中,可以涉及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榆钱饭》从时间上看,囊括了40来年。散文的这种“形散”而“神不散”的两个方面是怎样统一起来的呢?那就是在结构上靠有一条明确的线索。这篇散文以“吃榆钱饭”
-
关键词
散文
榆钱
时间空间
形散神不散
结构线索
段落层次
学问
时间范围
特点
作者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形散神不散——宝马的组合营销策略
- 3
-
-
作者
李天
-
出处
《汽车观察》
2008年第10期88-90,共3页
-
文摘
宝马用核心价值统帅一切营销传播,把自己的品牌精髓刻在了消费者的大脑深处。宝马是用品牌核心价值全面统领一切营销传播活动的成功典范。宝马的品牌核心价值是"驾驶的乐趣和潇洒的生活方式"。因此,宝马总是不遗余力地提升汽车的操控性能,使驾驶汽车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
关键词
宝马
形散神不散
营销策略组合
营销组合
品牌核心价值
生活方式
目标市场
汽车
品牌定位
个性化
-
分类号
U469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F416.47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应追求“形散神不散”
- 4
-
-
作者
阚小妹
-
机构
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
-
出处
《音乐时空》
2014年第9期189-189,共1页
-
文摘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有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但看似活跃的课堂往往让人感觉一头雾水。笔者认为,有些方面我们还必须坚持,如课堂教学的核心要“形散而神不散”,一言以蔽之,形式可以多样,但目标一定要明确。
-
关键词
音乐课堂教学
“形散神不散”
高中
新课程改革
-
分类号
G633.9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课堂教学应“形散而神不散”
- 5
-
-
作者
朱秋虹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
出处
《教育视界》
2021年第17期70-70,共1页
-
文摘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6页,有一道笔算两三位数减法练习题(如图1)。课堂上,我这样引导学生:师: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生:杜鹃比海棠多多少盆?生:月季比杜鹃多多少盆?师:发现了吗?他们提的问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学生抢答:什么比什么多多少盆。)
-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苏教版小学数学
练习题
形散而神不散
三位数
杜鹃
共同点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形散神聚 曲径探幽——《我心归去》主旨探究
- 6
-
-
作者
张海燕
-
机构
江苏省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
-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1期148-150,共3页
-
文摘
散文教学是整个高中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从研习文本到挖掘深意,对散文的学习是一个步步深化、不断攀登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关系到学生情感世界、价值观的开拓和形成,任重道远。如何有效地完成散文教学过程,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这一特点是重要突破口。
-
关键词
《我心归去》
散文教学
学生阅读
形散神不散
阅读教学
写作能力
情感世界
教学过程
-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学散文品读的优化策略
- 7
-
-
作者
梁静
-
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莱新中学(小学部)
-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4年第3期90-91,共2页
-
文摘
王荣生教授认为,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不同的文体对应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多样文体,有散文、小说、诗歌,等等。与之相对应的是编者在编撰过程中,借助单元要素,将所需要培养的思维方式巧妙地编入其中。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准确把握单元要素,针对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研讨、反思交流等方式对文本进行深入品读,继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核心素养
散文教学
研读教材
学习研讨
形散神不散
品读
文体思维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散文文类的理论审视与教学应对
被引量:3
- 8
-
-
作者
孙景鹏
汲安庆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大理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29,共4页
-
文摘
对散文文类理论,学人的指摘颇多。有的认为“类”太空泛,“一直未能弃‘类’成‘体’(独立文体)”是“散文发展迟缓的症结”,是“散文的大不幸”;“:有的认为理论太贫瘠,不过是些“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似知识又似套话”的说法罢了,而且这些是否属于散文的核心类性也值得商榷。
-
关键词
散文
文类
“形散神不散”
教学
“情景交融”
独立文体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散文艺术的嬗变
被引量:1
- 9
-
-
作者
王尧
-
出处
《当代文坛》
1986年第5期73-74,共2页
-
文摘
活脱的艺术本不该有削足适履般的“就范”,譬若时下暂且不领风骚的散文。你说托物寓意,于是便有写人先写草木山石的套路,你说卒章显志,于是便有结尾时恍然大悟般的感叹,你说某人某篇乃范文,于是千篇万章,皆似孙猴身上的毫毛,一吹,仍是那孙悟空。——“范”虽就矣,而散文呜呼哀哉。 若问谁之过,恐怕难以断清。问题常不在理论本身,而是理论有意无意被教条化以及对教条化理论有意无意的遵从。 自然,任何事物都是有限度的。紧箍太紧,孙猴也要挣扎的。散文终于意识到:艺术模式化只能化神奇为僵死。
-
关键词
散文艺术
教条化
托物寓意
文学样式
卒章显志
形散神不散
《干校六记》
童心
小说
杨绛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随文练笔,指导中学生写散文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蒋慧
-
机构
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
-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10期16-17,共2页
-
文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作品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逐步领悟作品的表达方法。随文练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寻找有用的素材,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并在自主创作的时候加以运用,能让学生的读写能力都得到提升和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读到了不少精彩的散文作品,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包含了各种不同的写作技巧,学生自主创作散文的难度较大。
-
关键词
随文练笔
《语文课程标准》
自主创作
形散神不散
写作技巧
散文作品
读写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意绪散文的曼衍
- 11
-
-
作者
奚学瑶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1-63,共3页
-
文摘
源远流长的被称作中国正宗文学的散文也在求新求异的八个年代现代派文学新潮的影响下。出现了流变。它不象朦胧诗和意识流小说,在紧锣密鼓声中拉开了序幕,并由于不同见解而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新的散文流派,姗姗来迟,直到八个年代中期之后,才产生了一批新潮散文和新潮散文作家。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能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本文试图对近年国内出现的新的散文流派作一粗浅的探析。
-
关键词
意绪
新潮散文
性灵散文
散文流派
流变
散文文体
衍化
扑朔
形散神不散
“意”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品读:等闲识得“散文”面
- 12
-
-
作者
卞有勇
-
机构
江苏省仪征市新集初级中学
-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10期118-119,共2页
-
文摘
朱熹在《论读书诗》中提出:“读书切忌在惜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涵咏”指的是在阅读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通过反复体会的方式领悟其中的滋味。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不少散文作品,散文的特点是语言优美、意境深邃,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由于散文结构形式比较灵活,语言风格也比较多样化,有不少隐晦的语义,所以给学生的阅读造成了不少影响。
-
关键词
涵咏
形散神不散
散文作品
读书诗
散文的特点
散文结构
品读
初中语文课本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花季来临——新散文新现象概观
- 13
-
-
作者
张虹红
-
出处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19-25,共7页
-
文摘
近年来的文坛,当小说、诗歌、戏剧都已在浪潮过后渐趋沉寂之时,散文,竟神奇般地展露出绚烂的容颜。其作家之众,作品之丰,理论探讨的日趋深入,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浏览一下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的散文,不难发现,无论是抒情叙事,还是设文表志,都与曾经视之为“典范”的六十年代散文迥然有别,也与新时期前期的“怀人之什”或者“抒写改革”之作大为不同,它是直接成继了“五四”散文的优秀品格。
-
关键词
新散文
女性散文
形散神不散
新现象
审美特征
思维方式
散文创作
新时期
贾平凹
六十年代
-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散文教学主问题设计的切入角度
- 14
-
-
作者
李建元
-
机构
山东省阳信县劳店镇中学
-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14期150-151,共2页
-
文摘
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美学特征,给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难度,所以教师要思考如何合理设计课堂提问,提升学生散文阅读效果。通过实践摸索,利用主问题教学法,对于散文教学有很好的效果。主问题指的是那些对于文章解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的问题,教师要积极探究散文的典型特点,然后围绕这些特点设计好主问题,这样才能让问题更有针对性,促使学生全面提升散文解读水平。
-
关键词
散文教学
散文阅读
形散神不散
积极探究
课堂提问
典型特点
切入角度
主问题设计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设置主问题,深度解读散文文本
- 15
-
-
作者
徐桂平
-
机构
江苏省高邮市卸甲镇龙奔初级中学
-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2期128-129,共2页
-
文摘
散文的特点是语言生动﹑富有意境,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因此学生在阅读散文的时候常常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展开赏读,阅读效率自然也无法提高。学者王荣生认为散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从散文里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跑偏到“外在的言说对象”,从散文里的“独特的情感认知”跑偏到抽象化的思想精神上。这样学生对散文的解读就会陷入套路化的阅读中,很难体会其中个性化的语言魅力和情感。
-
关键词
阅读效率
形散神不散
情感认知
解读散文
语言生动
散文的特点
赏读
个人化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应用比较法,开展散文单元整体教学
- 16
-
-
作者
郐丽丽
-
机构
山东省文登第二中学
-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12期60-61,共2页
-
文摘
单元主题阅读指的是结合不同的主题整合和拓展文本,使得单元主题更加丰满、细化,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内外的作品进行延伸、比较、感悟,从而真正地理解这些作品。散文作品的特点是行文比较自由,给人"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若只是单篇阅读,学生就会感到比较零散,很难自主总结散文的特点,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单元整体阅读的方法,尝试根据声韵、用语、意境、结构、主题等角度展开比较,这样能更好地总结散文的共性,促使他们提升阅读能力。
-
关键词
单元主题
形散神不散
拓展文本
单元整体
散文作品
单篇阅读
应用比较法
散文的特点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散文教学应针对不同阶段设计问题
- 17
-
-
作者
王燕
-
机构
山东省邹城市北宿煤矿学校
-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6期52-53,共2页
-
文摘
散文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注重抒发人的情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散文作品能促使学生更理性地看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可以丰富并启迪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然而散文教学的效果却并不好,因为很多教师没有设计出高效的主问题。学者余映潮首先提出了主问题的概念,认为主问题是能在教学中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牵引力、支撑力、凝聚力和调节力。主问题必须要环环相扣,形成一个问题链,注重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展现出"线索之美",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
关键词
散文教学
形散神不散
逻辑关系
调节力
余映潮
教学效果
支撑力
阅读教学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论农村学生散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 18
-
-
作者
李盛山
-
机构
福建省永春玉斗中学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2年第5期45-46,50,共3页
-
文摘
由于农村学校各方面条件比较落后,农村学生散文阅读储备相对薄弱,因此农村学生对散文学习的兴趣性不高。这个短板极大掣肘了农村学校的散文教学。“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特征,它不像说明文那样逻辑性强,层次明了,也不像记叙文那样完整。散文独特的有质感的语言创造了深邃的意境和情景,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使学生难以把握其主旨。
-
关键词
散文教学
散文阅读
形散神不散
记叙文
不可言传
说明文
语言创造
逻辑性强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鉴赏现当代散文的艺术方法
- 19
-
-
作者
郑春艳
-
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实验学校
-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2期116-117,共2页
-
文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促使学生拥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当代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行文自由,结构具有跳跃性,题材丰富多样,运用的写作手法也富于变化,阅读散文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提升阅读能力,感受散文独特的情操和趣味,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为丰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掌握鉴赏当代散文的方法,促使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
独立阅读
形散神不散
当代散文
提升阅读能力
写作手法
高尚情操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搭建情感支架,成就精彩课堂
- 20
-
-
作者
印晓红
-
机构
江苏省海安市实验小学
-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4年第6期86-87,共2页
-
文摘
散文,是文学体裁之一,在统编教材中占据不少篇幅。“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主要特征。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情感体验不够细腻。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关注文本中的故事情节,容易忽略文中隐藏的情感。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散文的特点,围绕文本中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积极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跨越时空,与文本、作者进行情感对话,透过文字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
关键词
精彩课堂
搭建平台
散文教学
统编教材
形散神不散
文学体裁
创设情境
小学生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