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例仔猪食道口线虫病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金牛
陈军良
-
机构
绍兴市上虞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浙江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44-44,共1页
-
文摘
猪食道口线虫病是食道口线虫寄生于猪结肠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由于食道口线虫能在结肠壁上形成结节,又称结节虫病。本病发病率死亡率均不高,一般多见于仔猪,临床上以腹泻、消瘦、贫血为主要症状,很少与食道口线虫的感染相关联,不能及时确诊治疗而延长了病程,继而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
关键词
寄生虫病
食道口线虫
结节虫病
猪食道口线虫病
形成结节
仔猪
主要症状
结肠壁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转化生长因子-β_3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曾玲
彭英铭
沈鸿彬
安海燕
-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90-1191,共2页
-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编号:20111272)
-
文摘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常见和共同的病理转归.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各成分合成与降解的失衡而致纤维组织在肝内过量沉积的结果,属可逆性病变。若进一步发展则致不可逆的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和结节形成(肝硬化阶段)。
-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3
肝纤维化
细胞外基质
慢性肝损伤
可逆性病变
纤维组织
病理转归
结节形成
-
分类号
R575.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羟考酮缓释片转换为芬太尼贴剂出现呼吸抑制1例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韩海成
-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临安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462-2462,共1页
-
文摘
患者男,42岁。2年前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肿瘤位于乙状结肠.大小3.6cm×4.0cm,为溃疡型中低分化腺癌,肿块切缘阴性,肿瘤侵出浆膜,周围脂肪组织内结节形成。送检腹膜结节为癌结节。自检肠周淋巴结1/7枚见癌转移。后病灶进展,腹部CT提示:乙状结肠术后改变,周围局部肠系膜轻度增厚、粘连,左上腹小肠系膜间隙、髂总动脉分叉之间、吻合口周围多个软组织结节影.最大直径22cm.转移病灶考虑。
-
关键词
芬太尼贴剂
呼吸抑制
缓释片
羟考酮
结肠癌根治术
乙状结肠
结节形成
小肠系膜
-
分类号
R730.5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猪食道口线虫病的防治
被引量:3
- 4
-
-
作者
贾新芬
-
机构
山东省莒县刘官庄镇兽医站
-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17年第2期50-51,共2页
-
文摘
猪食道口线虫是毛线科食道口属的多种线虫寄生于猪的结肠引起的。虫体的致病力轻微,但严重感染时可以引起结肠炎。有些种的幼虫在大肠壁内形成结节,故有结节虫之名。我国各地都有发生。1病原体常见于猪的食道口线虫病有以下几种:1.1有齿食道口线虫虫体呈乳白色,寄生于结肠。
-
关键词
食道口线虫病
有齿食道口线虫
食道口属
形成结节
交合刺
毛线科
长尾食道口线虫
猪姜片吸虫病
下痢
球首线虫病
-
分类号
S432.45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
-
题名牛血吸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陈辉
-
机构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西丰镇兽医站
-
出处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年第3期26-26,共1页
-
文摘
血吸虫是寄生在血管内的吸虫,能够引起牛高热、贫血、发育受阻,以及母畜流产等症状,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家畜中除牛之外,猪、马、羊均可被感染。
1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终末宿主静脉和肠系膜小静脉内。雌雄合抱交配产卵(每天1000个),卵一部分随血至肝,一部分逆血流至肠黏膜形成结节,卵内毛蚴分泌毒素致肠壁破溃,卵随粪便排出,入水后毛蚴逸出,在钉螺(中间宿主)体内发育成母胞蚴,每个可育成30~40个子胞蚴。
-
关键词
雌雄合抱
母胞蚴
牛血吸虫病
人畜共患寄生虫
形成结节
发育受阻
交配产卵
肠黏膜
血吸虫卵
子胞蚴
-
分类号
S858.235.9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读者来信
- 6
-
-
作者
柳万国
吴晓东
袁文
-
机构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
-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57-958,共2页
-
文摘
《读者来信》一
阅读贵刊2012年第7期上刊登的《儿童颈椎椎体后缘离断症1例报道》一文后有若干疑问,与作者讨论。
(1)将此病例诊断为“儿童颈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是否合理?多数学者认为椎体后缘离断症是Sehmorl结节形成并长期挤压使后缘骨片和椎体分离所致,椎体后缘离断症大多发生在腰椎,好发于成年人,影像学上表现为椎体后缘骨块伴终板的缺损。
-
关键词
读者来信
椎体后缘离断症
椎体后缘骨块
病例诊断
结节形成
成年人
影像学
颈椎
-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
-
题名浅谈牛副丝虫病的防治
- 7
-
-
作者
翟雪松
-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第11期65-65,共1页
-
文摘
牛副丝虫病是由牛副丝虫引起的一种皮肤寄生虫病。本病的特点是夏季在牛的皮下形成结节,结节多于短时间内出现,并迅速破裂出血而自愈。这种出血现象好似夏季淌出的汗水,故本病也有血汗症之称。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我国山东、江苏、湖南、湖北、四川、福建和广西等省和自治区均有发病的报道。
-
关键词
牛副丝虫病
皮肤寄生虫病
交合刺
出血现象
牛皮蝇
肌间结缔组织
丝虫
病牛
形成结节
汗症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诺卡氏菌引起加州鲈烂身的几种处理方案探索
- 8
-
-
作者
胡雄
梁芝源
孔延涛
-
机构
活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当代水产》
2019年第9期72-73,共2页
-
文摘
诺卡氏菌为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在体内形成结节,治疗难度大,加州鲈、生鱼、海鲈都极易感染,该菌生长慢,潜伏期长,往往造成死亡时已经到了感染中期或者感染后期,治疗困难。因此,养殖户遇到诺卡氏病害时往往不知所措,仓促卖鱼或者病急乱投医,尝试多种方案,最终导致延误病情,损失惨重。
-
关键词
加州鲈
诺卡氏菌
海鲈
卡氏
革兰氏阳性菌
病急乱投医
形成结节
潜伏期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TC-1基质细胞系对造血干、祖细胞的刺激作用
- 9
-
-
作者
高春记
何一心
任红光
宋增璇
-
机构
长城医院血液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57-62,共6页
-
文摘
TC-1基质细胞系是从小鼠骨髓细胞长期液体培养中分离出来的细胞系,其条件培养液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被认为多因子分泌的细胞系。TC-1条件培养液与正常小鼠骨髓细胞共同孵育,然后通过粒、单系祖细胞(CFU-GM)半固体培养试验,脾结节形成试验,放射保护试验及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细胞的周期特点,证实了TC-1细胞系能分泌粒、单系集落刺激活性物质(GM-CSA)及体外对多能造血干细胞具有保存作用。
-
关键词
TC-1基质细胞系
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
脾结节形成单位
放射保护试验
流式细胞仪
-
Keywords
TC-1 stromal cell line CFU-GM CFU-S radioproteetion flow cytometry (FCM)
-
分类号
R329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
-
题名麦草中的土尘对家兔致病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马卓
朱宣人
陈怀涛
李建唐
-
机构
甘肃农大兽医系
-
出处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2期36-44,共9页
-
文摘
长期认为,甘肃西部地区马气喘病与麦草粉尘有关。通过过筛分离和焚化从专草中取得土尘,就其致病性在家兔进行了试验。使用家兔24只,每只气管内一次注射土尘200mg(90%<5μm),分别于实验的第1、2、3、4月末期扑杀,每期6只,并设立矽尘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形态学检查证明,这种土尘可在家兔引起尘肺,其病变特征为:肺泡腔尘细胞积聚,尘细胞结节形成,局灶性肺泡间隔增厚,轻度纤维化和细支气管及血管周围淋巴组织增生。矿物学分析表明,土尘肺组织中的Si,Al、Fe和Ti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P<0.05)。电子探针和电镜下EDAX能谱分析证明,沉积在肺组织和被巨噬细胞吞噬的矿粒的主要成分是Si和Al。结果表明,该尘肺是一种铝硅酸盐尘肺,与甘肃西部地区马气喘病的无机尘肺相同。从而推断,麦草中的土尘为该地区马类动物气喘病病因之一。
-
关键词
尘细胞
无机尘肺
矽尘
巨噬细胞吞噬
细支气管
实验性矽肺
结节形成
有机尘肺
尘组
病变特征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克氏原螯虾免疫防御系统与免疫防控疾病(五)
- 11
-
-
作者
张喜贵
孟长明
陈昌福
-
机构
新乡市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
华中农业大学
-
出处
《科学养鱼》
2019年第10期88-88,共1页
-
文摘
脊椎动物的吞噬细胞内由于存在各种酶类,所吞噬的异物是在细胞内完成消化过程,具有很强的杀菌活性。而在水产甲壳动物中,已经证明绿泳蟹和对虾的血细胞中也存在显示杀菌活性的酶类,但是,关于甲壳动物血细胞内的杀菌机制尚不清楚。包围化是甲壳动物血细胞除吞噬活性外的另一类型免疫防御机能。当大量异物进入机体内,即使吞噬细胞进行吞噬也难以除去全部异物时,就会引起结节形成,即将异物包围在由血细胞形成的层状结构中将其与机体隔离开来,最终所形成的结节黑色素化。
-
关键词
结节形成
消化过程
吞噬细胞
杀菌活性
克氏原螯虾
吞噬活性
杀菌机制
血细胞
-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常永杰
-
机构
通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第1期133-133,135,共2页
-
文摘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呈慢性经过,临床主要表现流产、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病理特征为全身弥漫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和肉芽肿结节形成。我国大部分地区经长期的检测和净化工作,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近年来主要以奶牛的“两病”(布病、结核)检测为重点,放松了对牛羊的检测和净化,致使布病死灰复燃,在部分地区呈散发性流行,对畜牧业生产、尤其是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布病
结节形成
睾丸炎
弥漫性
畜牧业生产
公共卫生安全
八十年代
净化工作
试管凝集试验
-
分类号
S851.3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