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项式结构恒定束宽波束形成器的高效稀疏化设计
1
作者 王晓楠 陈华伟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3-1218,共16页
针对传声器阵列多项式结构波束形成器实现复杂度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多项式结构波束形成器稀疏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主瓣空间响应变化的优化准则以实现恒定束宽波束形成器设计,并通过将原始的高维非凸问题转化... 针对传声器阵列多项式结构波束形成器实现复杂度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多项式结构波束形成器稀疏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主瓣空间响应变化的优化准则以实现恒定束宽波束形成器设计,并通过将原始的高维非凸问题转化为并行求解的低维凸优化子问题,有效提高了多项式结构波束形成器的稀疏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多项式结构波束形成器的稀疏化设计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保持良好的设计鲁棒性的同时具备了更优的恒定束宽性能。在优化效率方面,所提方法耗时仅为现有方法的0.69%∼1.09%,并且获得了更高的抽头稀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声器阵列 多项式结构波束形成 恒定束宽 稀疏化设计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水泥初始水化流变特性与结构形成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保国 董荣珍 +2 位作者 许永和 朱洪波 张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29,共4页
采用AR2 0 0 0高级流变仪及无电极电阻率测定仪研究硅酸盐水泥水化的流变特性及交变电场下电阻率变化 ,讨论水泥品种、化学外加剂对水泥初始水化流变特性及结构形成的影响 ,结合硅酸盐水泥水化初始结构形成及发展的结构形成模型 ,建立... 采用AR2 0 0 0高级流变仪及无电极电阻率测定仪研究硅酸盐水泥水化的流变特性及交变电场下电阻率变化 ,讨论水泥品种、化学外加剂对水泥初始水化流变特性及结构形成的影响 ,结合硅酸盐水泥水化初始结构形成及发展的结构形成模型 ,建立水泥初始水化流变特性模型。研究表明 :水泥初始水化储能模量变化规律为S形变化 ,水泥水化进入诱导期时存在结构突变 ;水泥初始水化流变特性规律与水泥水化结构形成与发展、物理力学性能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 ;缓凝型化学外加剂的引入 ,促进了水泥初始水化储能模量突变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水泥 流变特性 结构形成模型 初始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沥青-环氧树脂复合胶结材料微结构模型及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绍龙 金帆 +1 位作者 沈凡 胡曙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025-12028,12037,共5页
水泥-沥青-环氧树脂(CAE)复合胶结材料具有很好的粘结性能、高温稳定性以及柔韧性,适于钢箱梁桥面铺装材料的使用。通过路用性能研究及SEM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E混凝土中沥青与环氧树脂形成相互交织的连续网络结构,通过水泥联... 水泥-沥青-环氧树脂(CAE)复合胶结材料具有很好的粘结性能、高温稳定性以及柔韧性,适于钢箱梁桥面铺装材料的使用。通过路用性能研究及SEM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E混凝土中沥青与环氧树脂形成相互交织的连续网络结构,通过水泥联接。提出CAE的形成包括机械分散、互相作用、网络形成、强度发展4个过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CAE微观结构和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结构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与早期宇宙结构形成 被引量:10
4
作者 龚雪飞 徐生年 +19 位作者 袁业飞 白姗 边星 曹周键 陈葛锐 董鹏 高天舒 高伟 黄双林 李玉龙 刘影 罗子人 邵明学 孙宝三 唐文林 于品 徐鹏 臧云龙 张海鹏 刘润球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83,共25页
空间引力波探测是研究宇宙早期恒星演化和星系形成、黑洞和星系的共同成长等天文学和宇宙学重大问题的一条重要可能途径。经过两期科学院先导科技专项空间科学预研究课题的开展,通过权衡技术的可行性与科学的前瞻性,选择以高红移开始的... 空间引力波探测是研究宇宙早期恒星演化和星系形成、黑洞和星系的共同成长等天文学和宇宙学重大问题的一条重要可能途径。经过两期科学院先导科技专项空间科学预研究课题的开展,通过权衡技术的可行性与科学的前瞻性,选择以高红移开始的中至大质量双黑洞并合系统、星团等稠密动力学环境中涉及中等质量黑洞的双黑洞引力波波源为主要科学目标,给出了我国毫赫兹至赫兹频段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计划的初步设计。以该任务设计建议为依据,简要介绍空间引力波探测及其作为一种新的天文观测手段的科学内涵,以及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设计的科学目标和探测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 冷暗物质等级结构形成模型 中等质量黑洞 双黑洞并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溴-7-甲氧基白杨素抑制肝癌相关星状细胞诱导内皮细胞管结构形成 被引量:1
5
作者 崔迎红 孙姝雯 +6 位作者 邹辉 任凯群 郑郁 全梅芳 宋振威 李朵 曹建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35-1036,共2页
研究表明,80%的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由于肝纤维化和炎症引起的[1]。肝星状细胞可被肝损伤等激活为肌成纤维细胞样表型,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可参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2];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 研究表明,80%的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由于肝纤维化和炎症引起的[1]。肝星状细胞可被肝损伤等激活为肌成纤维细胞样表型,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可参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2];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有密切关系[3]。先前的研究证明,8-溴-7-甲氧基白杨素(8-bromo-7-methoxychrysin , BrMC)具有靶向抑制肝癌干细胞作用[4-5]。本文旨在研究BrMC是否可以抑制肝癌相关星状细胞诱导内皮细胞管结构形成,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涉及抑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 STAT3)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MC-7721 干样细胞 肝癌星状细胞 BrMC STAT3 内皮细胞 结构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有机合成纤维的结构形成 被引量:4
6
作者 尤秀兰 胡盼盼 刘兆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6-152,共7页
对典型刚性结构的对位芳酰胺纤维和柔性结构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特别是纺丝及热处理工艺对纤维结构变化的影响,认为若使有机合成纤维高强化,应使纤维在结构上满足以下2个特征:高取向度和结晶度;聚合... 对典型刚性结构的对位芳酰胺纤维和柔性结构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特别是纺丝及热处理工艺对纤维结构变化的影响,认为若使有机合成纤维高强化,应使纤维在结构上满足以下2个特征:高取向度和结晶度;聚合物分子链能够充分伸展形成伸直链结晶。同时,介绍了PPTA纤维和UHMWPE纤维的进展情况。提出能够形成高取向、高结晶度且分子链充分伸直结构的聚合物,可以通过控制纺丝和热处理工艺制造出高强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纤维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PPTA纤维)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纤维) 结构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和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结构的胶质神经元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小梅 刘惠敏 +2 位作者 何金 朱维健 徐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20-1022,共3页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neuroepithelialtumour,DNT)和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结构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ingglioneuronaltumor,RGN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DNT和3例RGNT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neuroepithelialtumour,DNT)和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结构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ingglioneuronaltumor,RGN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DNT和3例RGNT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并随访。结果患者年龄13~41岁,平均21.5岁,男女比为1:1,临床表现有癫痫、头晕、突眼等,MRI检查示DNT病变位于颞叶,RGNT病变均位于第四脑室,5例DNT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3例RGNT的T1、T2加权呈混杂信号。组织学:5例有特征性的胶质神经元结构,病理诊断为DNT;3例第四脑室肿瘤有特异性菊形团结构,并有典型的毛细胞星形细胞和Rosenthal纤维,病理诊断为RGNT。8例免疫表型:GFAP和Syn不同胶质成分阳性。结论RGNT是WHO(2007)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提出的肿瘤,与DNT在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上有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结构的胶质神经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结构形成因子统计值对钢中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8
作者 王晓亮 张琴 +2 位作者 李伟 韩子钰 杨绍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5-499,共5页
本文根据宏观物理量是微观原子状态统计值的思想,将原子组态最可几值改用统计值代替,利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计算钢中FeS、MnS、TiC(N)、NbC(N)、VC(N)、AlN的相结构形成因子的统计值S′,探讨了各种化合物的S′对钢中组成原子... 本文根据宏观物理量是微观原子状态统计值的思想,将原子组态最可几值改用统计值代替,利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计算钢中FeS、MnS、TiC(N)、NbC(N)、VC(N)、AlN的相结构形成因子的统计值S′,探讨了各种化合物的S′对钢中组成原子自发凝聚成各种化合物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S′McN<S′McC,可以从电子层面合理解释钢在平衡状态下由高温向低温转变时,FeS先于MnS析出,合金碳化物先于合金氮化物析出,在非平衡状态下,析出顺序相反的事实.并成功解释了铁碳相图共晶转变和共析转变各个相的形成顺序.从电子层次得出,在平衡条件下,S′较大的相先形成,在非平衡条件下,S′较小的相先形成.在某一适当冷却速度范围内,S′相差较小的相可以共生,这一冷却速度区间将是S′差值的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形成因子 统计值 碳化物 氮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51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管样结构生成依赖于CD151-整合素α3/α6复合体的形成
9
作者 费宇杰 左后娟 +2 位作者 秦瑾 曾和松 刘正湘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0-452,共3页
目的观察CD151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促细胞管样结构形成,及其与整合素的相关性。方法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质粒pAAV-CD151及其突变体pAAV-CD151-AAA194-196转染HUVEC,观察转染后细胞在Matrigel胶上管样结构形成情况;免疫共沉淀法... 目的观察CD151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促细胞管样结构形成,及其与整合素的相关性。方法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质粒pAAV-CD151及其突变体pAAV-CD151-AAA194-196转染HUVEC,观察转染后细胞在Matrigel胶上管样结构形成情况;免疫共沉淀法检测整合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pAAV-CD151转染组能显著促进HU-VEC管样结构形成,免疫共沉淀能检测到整合素α3、α6的表达;而CD151突变体pAAV-CD151-AAA194-196转染组促HUVEC管样结构形成能力下降,且其免疫共沉淀未能检测到整合素α3、α6的表达。结论 CD151促进HUVEC管样结构形成依赖于CD151-整合素α3/α6复合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内皮细胞 管样结构形成 CD151 CD151-A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基不对称膜相转化过程中孔结构形成研究
10
作者 金鑫 李琳 +5 位作者 王春雷 徐瑞松 刘峤 潘艳秋 李魁然 王同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52,共7页
采用L-S相转化法制备聚丙烯腈不对称膜,使用光学显微镜测试非溶剂在铸膜液中的扩散速率,结合光穿透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气体渗透性能测试结果,研究相转化过程中溶剂种类、铸膜液浓度及蒸发时间对成膜过程中孔结构形成过程的影响.结... 采用L-S相转化法制备聚丙烯腈不对称膜,使用光学显微镜测试非溶剂在铸膜液中的扩散速率,结合光穿透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气体渗透性能测试结果,研究相转化过程中溶剂种类、铸膜液浓度及蒸发时间对成膜过程中孔结构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膜工艺对相转化过程中的孔结构的形成有明显影响.不同溶剂制备的铸膜液其黏度及溶剂与非溶剂溶解度参数差不同,影响非溶剂在铸膜液中扩散系数.增加铸膜液浓度,其黏度增加;延长蒸发时间,膜的致密层厚度增加,二者都使非溶剂在铸膜液中的扩散系数下降,从而影响相转化过程中孔结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不对称膜 相转化 结构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中的结构形成
11
作者 张同杰 崔建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3-365,共3页
By semi analytic approach, the estimate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rgest virialized dark halos in the present universe is presented for three different scenarios of structure formation: SCDM, ΛCDM and OCDM models. Th... By semi analytic approach, the estimate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rgest virialized dark halos in the present universe is presented for three different scenarios of structure formation: SCDM, ΛCDM and OCDM models. The resulting virial mass increases from the lowest values of 1.6×10 15 h -1 M ⊙ in OCDM, the mid range values of 9.0×10 15 h -1 M ⊙ in ΛCDM, to the highest values of 20.9×10 15 h -1 M ⊙ in SCDM. As compared with the largest virialized object seen in the universe, the OCDM model can safely be ruled out. Therefore, the computation in this paper favors the prevailing ΛCDM model in which superclusters may be marginally regarded as dynamically virialized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形成理论 PS理论 宇宙学 Virial化结构 大尺度结构 质量函数 SCDM模型 OCDM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Ferron配合物微观结构和形成机制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
12
作者 金晶 张婧 +2 位作者 董绍楠 侯晓辖 毕树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64-66,共3页
Al-Ferron配合物的形成是Ferron逐时比色法准确测定聚合氯化铝溶液中铝形态的重要过程,但Al-Ferron配合物的微观结构特性却一直没有被系统地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Al-Ferron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八种构型,充分证明了A... Al-Ferron配合物的形成是Ferron逐时比色法准确测定聚合氯化铝溶液中铝形态的重要过程,但Al-Ferron配合物的微观结构特性却一直没有被系统地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Al-Ferron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八种构型,充分证明了Al-Ferron配合物形态的复杂性。通过比较所有1∶1,1∶2和1∶3配合物的能量,推论出Al-Ferron配合物稳定构型的形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rron配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DFT) 微观结构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结构形成准则的细粒式排水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健 陈先华 施向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260-5266,共7页
将基于颗粒填充理论的主结构形成准则应用于细粒式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在规范规定级配范围内进一步优化主结构粒径范围内的集料含量,以提升集料的骨架结构强度和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将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方法相结合,通过骨架... 将基于颗粒填充理论的主结构形成准则应用于细粒式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在规范规定级配范围内进一步优化主结构粒径范围内的集料含量,以提升集料的骨架结构强度和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将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方法相结合,通过骨架贯入试验验证该准则对提升骨架强度的适用性,并通过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判断级配骨架强度对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主结构形成准则应用于级配设计可提升集料的骨架强度和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并且集料的骨架强度与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有很好的相关性,集料骨架强度越高,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结构形成准则 骨架强度 高温性能 细粒式排水沥青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骨细胞形成抑制因子TNFR结构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抗体制备及活性测定
14
作者 肖海龙 任爱霞 张耀洲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9-782,共4页
破骨细胞形成抑制因子(OPG)对骨的重建与再吸收有重要调节作用,其TNFR结构区行使抑制破骨细胞形成与活性的功能。通过PCR将该区基因片段克隆出来,插入表达载体PET-28a质粒多克隆位点,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表达,表达产物以包... 破骨细胞形成抑制因子(OPG)对骨的重建与再吸收有重要调节作用,其TNFR结构区行使抑制破骨细胞形成与活性的功能。通过PCR将该区基因片段克隆出来,插入表达载体PET-28a质粒多克隆位点,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表达,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变性复性后,亲合层析获得重组蛋白。纯化的产物作为抗原免疫兔,得到较高特异性的兔源多克隆抗体。利用小鼠降血钙实验检测变性复性后产物的活性,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形成抑制因TNFR结构 大肠杆菌 抗体 降血钙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插值点优化的多项式结构宽带波束形成器设计方法
15
作者 许志强 陈华伟 +1 位作者 王晓楠 史文旭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5-1224,共10页
多项式结构设计方法是主瓣指向可调宽带波束形成器设计的一类重要方法。多项式结构的阶数是有限的,导致主瓣实际指向与期望指向之间存在偏差,因而影响了波束形成器的指向性指数。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插值点优化的多项式结... 多项式结构设计方法是主瓣指向可调宽带波束形成器设计的一类重要方法。多项式结构的阶数是有限的,导致主瓣实际指向与期望指向之间存在偏差,因而影响了波束形成器的指向性指数。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插值点优化的多项式结构宽带波束形成器设计方法。首先,引入多项式结构插值点处阵列响应的空间导数约束,以减小主瓣指向偏差;进而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多项式结构中的插值点进行优化,以充分利用插值点位置提供的自由度进一步提升多项式结构宽带波束形成器的性能。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与现有设计方法相比,该文提出的方法不仅降低了主瓣的指向偏差,同时也提高了指向性指数,有效改善了多项式结构宽带波束形成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项式结构波束形成 指向偏差 指向性指数 空间导数约束 插值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多项式结构稳健宽带波束形成器优化设计
16
作者 许志强 陈华伟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7-1318,共12页
传统多项式结构宽带波束形成器的设计一般采用有限冲激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滤波器。本文通过使用正交基滤波器替代传统设计中的FIR滤波器,提出了一种广义多项式结构宽带波束形成器。所提多项式结构宽带波束形成器可视为... 传统多项式结构宽带波束形成器的设计一般采用有限冲激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滤波器。本文通过使用正交基滤波器替代传统设计中的FIR滤波器,提出了一种广义多项式结构宽带波束形成器。所提多项式结构宽带波束形成器可视为传统多项式结构宽带波束形成器的推广,因而结构上更为灵活。为增强广义多项式结构宽带波束形成器的鲁棒性,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平均性能优化准则的稳健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粒子群算法对正交基滤波器中的极点进行优化,以利用极点所提供的自由度提高多项式结构宽带波束形成器的性能;同时通过引入阵列响应的空间导数约束,减小了由有限次多项式插值所造成的波束主瓣指向偏差。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多项式结构设计方法相比,所提设计方法能够获得更好的频率不变性和鲁棒性,且有效改善了波束主瓣指向的精准度,提高了多项式结构宽带波束形成器的指向性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项式结构波束形成 正交基滤波器 平均性能优化 空间导数约束 指向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树龄沙地云杉形成层解剖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贺平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22期43-45,共3页
以不同树龄20年生、120年生、200年生的沙地云杉为研究对象,运用石蜡切片法制片,通过显微镜观察辨析20年生、120年生、200年生树干各组织的解剖结构,对不同树龄沙地云杉形成层解剖结构进行研究,以其为沙地云杉树干径向生长模型提供理论... 以不同树龄20年生、120年生、200年生的沙地云杉为研究对象,运用石蜡切片法制片,通过显微镜观察辨析20年生、120年生、200年生树干各组织的解剖结构,对不同树龄沙地云杉形成层解剖结构进行研究,以其为沙地云杉树干径向生长模型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沙地云杉衰老机制研究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在维管形成层解剖结构分析中,随着沙地云杉树龄的增长,形成层细胞层数随树龄的增长,形成层细胞层数及厚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云杉 形成层解剖结构 维管形成 径向生长 生长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政治结构的形成是国家、市场与社会综合作用的体现
18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9-249,共1页
姚尚建撰文《城市政治结构的形成》指出,城市的形成是个历史变迁的过程,从古雅典时代到中世纪,城市摆脱了神权、教会的束缚,最终落人了世俗政权的怀抱。在中世纪初期,市镇在法国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一些较大的城市建立了市政... 姚尚建撰文《城市政治结构的形成》指出,城市的形成是个历史变迁的过程,从古雅典时代到中世纪,城市摆脱了神权、教会的束缚,最终落人了世俗政权的怀抱。在中世纪初期,市镇在法国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一些较大的城市建立了市政府,并具备司法和市政管理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姚尚建 《城市政治结构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郊型”林业结构形成规模
19
作者 庞富烈 《农家科技》 1996年第6期26-26,共1页
近年来,达川市坚持“绿山富民奔小康”指导思想,大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经济林,已初具规模,效益显著。1995年共实现经济收入1800万元,人平增收206元。
关键词 效益显著 城郊型 积极发展 林业产业结构 结构形成 奔小康 经济林 林业结构 指导思想 经济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风暴中反极性电荷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义军 徐良韬 +1 位作者 郑栋 王飞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3-526,共14页
反极性电荷结构是强风暴系统中一种常见的电荷结构配置,它是强风暴中正地闪大量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往往与灾害性天气相联系。人们对云内电荷结构的认识随电场探空、多种地面观测手段的发展而深入。反极性电荷结构并非在强风暴的... 反极性电荷结构是强风暴系统中一种常见的电荷结构配置,它是强风暴中正地闪大量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往往与灾害性天气相联系。人们对云内电荷结构的认识随电场探空、多种地面观测手段的发展而深入。反极性电荷结构并非在强风暴的起始阶段就出现,而存在一个演变过程,出现在风暴发展的特定阶段。宽广强烈的上升气流被认为在反极性电荷结构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它使得上升气流区液态水含量等微物理条件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大小粒子碰撞的起电过程,使风暴内主要起电区霰粒子荷正电,冰晶等粒子荷负电,从而形成反极性电荷结构。强风暴中气流的动力输送、风切变等也被认为是反极性电荷结构形成的可能原因。利用数值模式,在真实的气象背景场下再现强风暴的反极性电荷结构演变特征和闪电活动特征,也是研究反极性结构形成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正地闪大量发生的强风暴开展大规模外场观测试验,并将观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将有利于理解强风暴中反极性电荷结构的形成及其与闪电活动特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结构 反极性 闪电探测 结构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