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2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自适应高斯勒让德积分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崔琳
王博言
+2 位作者
薛凯
张元帮
崔赢凯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5,共7页
针对协方差矩阵重构过程中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高斯勒让德积分重构协方差矩阵并且改进导向矢量估计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首先构造干扰子空间,引入自适应高斯勒让德积分计算干扰子空间得到干扰相关矩阵,然后对干扰相关矩...
针对协方差矩阵重构过程中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高斯勒让德积分重构协方差矩阵并且改进导向矢量估计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首先构造干扰子空间,引入自适应高斯勒让德积分计算干扰子空间得到干扰相关矩阵,然后对干扰相关矩阵进行特征分解求出投影矩阵,并且将接收信号投影到投影矩阵上,求出重构的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最后对导向矢量失配进行修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设计出的波束形成器具有较好的应对导向矢量失配、阵元扰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高斯勒让德积分
稳健波束
形成算法
干扰信号子空间
协方差矩阵重构
最优导向矢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最坏情况下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分析
被引量:
11
2
作者
林静然
彭启琮
+1 位作者
邵怀宗
居太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61-2166,共6页
研究了最坏情况下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它通过对角加载提高波束对方向矢量误差的鲁棒性.给出了其最优对角加载因子的近似解析达式,揭示了各种因素如何影响最优加载因子.在此基础上,对该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推导出了关于目标功率估...
研究了最坏情况下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它通过对角加载提高波束对方向矢量误差的鲁棒性.给出了其最优对角加载因子的近似解析达式,揭示了各种因素如何影响最优加载因子.在此基础上,对该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推导出了关于目标功率估计和信号干扰噪声比的近似表达式.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本文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自适应波束
形成算法
方向矢量误差
最坏情况
最优加载因子
性能分析
目标功率估计
信号干扰噪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新的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12
3
作者
王丽娜
王兵
周贤伟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1-354,共4页
在DS/CDMA系统中采用智能天线技术可以增加系统的容量,提高抗干扰性能。智能天线技术的核心是波束形成算法,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算法采用了内插和外推两种交叉算子,克服了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提高了全...
在DS/CDMA系统中采用智能天线技术可以增加系统的容量,提高抗干扰性能。智能天线技术的核心是波束形成算法,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算法采用了内插和外推两种交叉算子,克服了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提高了全局收敛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可用于DS/CDMA系统抵抗干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波束
形成算法
C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天线的原理、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
34
4
作者
桑怀胜
李峥嵘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3-89,共7页
智能天线是当前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阐述了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 ,介绍了上行链路窄带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对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进行了分类 ,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各种算法的特点 。
关键词
智能天线
自适应天线阵
自适应波束
形成算法
移动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棒约束恒模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5
5
作者
宋昕
汪晋宽
+1 位作者
薛延波
韩英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33-1837,共5页
线性约束恒模算法能够有效克服恒模算法中存在的干扰捕获问题,但在信号方向向量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其性能将会受到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鲁棒约束恒模自适应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该算法收敛速度快,抗扰动性强,对信号方向向...
线性约束恒模算法能够有效克服恒模算法中存在的干扰捕获问题,但在信号方向向量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其性能将会受到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鲁棒约束恒模自适应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该算法收敛速度快,抗扰动性强,对信号方向向量的偏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改善了系统的输出信干噪比.仿真实验表明,与线性约束恒模算法相比,鲁棒约束恒模算法具有很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模
算法
线性约束
鲁棒自适应波束
形成算法
信干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RLS波束形成算法在相干干扰环境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6
作者
安毅
吕昕
高本庆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3-35,共3页
讨论了如何将RLS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与空间平滑法相结合 ,应用到相干干扰环境中。首先给出了RLS去相干算法的结构和具体迭代步骤 ,并进行了理论推导 ,得到了采样信号协方差矩阵的逆矩阵循环传递等效于采样协方差矩阵求平均值的结论。对...
讨论了如何将RLS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与空间平滑法相结合 ,应用到相干干扰环境中。首先给出了RLS去相干算法的结构和具体迭代步骤 ,并进行了理论推导 ,得到了采样信号协方差矩阵的逆矩阵循环传递等效于采样协方差矩阵求平均值的结论。对两种情况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证明了算法结构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干扰
自适应阵
信号处理
RLS波束
形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组多用户检测联盟模型与联盟形成算法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李翠莲
杨震
李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47-2452,共6页
以共享频谱的无线系统为背景,基于联盟博弈模型研究盲分组多用户检测性能与联盟结构的关系及最佳联盟形成算法.首先从系统指标角度提出了一种多用户检测可转移支付统计博弈模型;然后从用户偏好角度提出了一种不可转移支付模型;最后根据...
以共享频谱的无线系统为背景,基于联盟博弈模型研究盲分组多用户检测性能与联盟结构的关系及最佳联盟形成算法.首先从系统指标角度提出了一种多用户检测可转移支付统计博弈模型;然后从用户偏好角度提出了一种不可转移支付模型;最后根据上述两种模型的研究结果,给出了最大化用户平均吞吐量的多用户检测联盟形成算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盟博弈
分组盲多用户检测
联盟
形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具有双重鲁棒性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5
8
作者
林静然
彭启琮
邵怀宗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10-1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双重鲁棒性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以克服有限采样效应和方向矢量误差引起的波束性能下降。该算法使用对角加载提高鲁棒性,并通过协方差矩阵拟合和优化最坏情况下的波束性能确定对角加载因子。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了最优...
提出了一种具有双重鲁棒性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以克服有限采样效应和方向矢量误差引起的波束性能下降。该算法使用对角加载提高鲁棒性,并通过协方差矩阵拟合和优化最坏情况下的波束性能确定对角加载因子。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了最优加载因子的近似表达式,揭示了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最优加载因子,以及如何影响。和该领域现有的其他算法相比,本算法运算量更低,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计算机仿真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自适应波束
形成算法
对角加载
协方差矩阵拟合
最坏情况性能优化
有限采样效应
方向矢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波束形成算法仿真实现
被引量:
1
9
作者
梁亦慧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3-45,共3页
从讨论波束形成方法在声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和主要形成过程入手,介绍几种具体实现波束形成的算法.主要讨论一种能够降低硬件要求的波束形成算法--正交波束形成算法.此种方法不但适用于声系统,对于其他检测系统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给出几...
从讨论波束形成方法在声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和主要形成过程入手,介绍几种具体实现波束形成的算法.主要讨论一种能够降低硬件要求的波束形成算法--正交波束形成算法.此种方法不但适用于声系统,对于其他检测系统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给出几种主要波束形成算法的Matlab仿真实现程序,将按照此类方法仿真所得到的波束形成指向性图与理论指向性图比较,两者非常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信号处理
声系统
正交波束
形成算法
MATLAB
波束
形成
指向性图
理论指向性图
数字波束
形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频域LMS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6
10
作者
张小飞
徐大专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1-46,58,共7页
在分析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最小均方(LMS)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先对输入信号进行FFT变换,再通过LMS算法实现了频域上自适应波束形成。FFT变换后信号为稀疏矩阵,自相关下降,LMS算法收敛速度提高;理论...
在分析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最小均方(LMS)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先对输入信号进行FFT变换,再通过LMS算法实现了频域上自适应波束形成。FFT变换后信号为稀疏矩阵,自相关下降,LMS算法收敛速度提高;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收敛速度较快、性能较好,且计算量较少,易于实时实现,而且文章提出的波束形成算法对相干信源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
形成算法
频域LMS
FFT变换
收敛速度
LMS
算法
最小均方
输入信号
算法
实现
稀疏矩阵
仿真结果
实时实现
相干信源
自相关
计算量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高性能GPS抗干扰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1
11
作者
李蕊
史小卫
+2 位作者
徐乐
李平
吕志清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52-2155,共4页
GPS因其优越的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到达接收机的卫星信号相当微弱,所以很容易被外界电磁信号干扰。将智能天线技术应用到GPS系统中以达到抗干扰的目的。针对卫星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波束形成算法-Noise RLS算法。本算法用...
GPS因其优越的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到达接收机的卫星信号相当微弱,所以很容易被外界电磁信号干扰。将智能天线技术应用到GPS系统中以达到抗干扰的目的。针对卫星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波束形成算法-Noise RLS算法。本算法用白噪声代替RLS算法中的参考信号,克服了RLS算法需要参考信号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不牺牲阵列自由度的同时又能获得更高的信干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干扰
波束
形成算法
智能天线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新的卫星智能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3
12
作者
王丽娜
王兵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共5页
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卫星智能天线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在遗传算法的变异操作中使用双变异概率,并将其与最优保留策略和内插交叉算子结合在一起使用,以此来克服传统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提高全局收敛能力和可靠性。仿真结果...
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卫星智能天线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在遗传算法的变异操作中使用双变异概率,并将其与最优保留策略和内插交叉算子结合在一起使用,以此来克服传统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提高全局收敛能力和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抗干扰性能,可抵抗卫星通信系统中干扰信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智能天线
自适应波束
形成算法
遗传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稳健的循环时空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1
13
作者
吕泽均
肖先赐
+1 位作者
南建设
甘建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1-746,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号平稳特性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稳健的循环时空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在利用信号的谱相关特性的同时使用了多个时延,将波束形成技术从空域扩展到了时空域,弥补了空域信息的不足,充分利用了信号的循环统计信...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号平稳特性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稳健的循环时空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在利用信号的谱相关特性的同时使用了多个时延,将波束形成技术从空域扩展到了时空域,弥补了空域信息的不足,充分利用了信号的循环统计信息和信号的时域特征,提高了信号的选择能力和对干扰、噪声的抑制能力。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
形成
阵列信号处理
信号平稳持性
循环时空波束
形成算法
循环平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改进的平衰落信道特征空间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1
14
作者
马长征
吴伟陵
杜志敏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8-122,共5页
利用累积量可以估计多用户的空间特征即合成导向矢量,实现空分多址。在小快拍数情况下,累积量方差较大,直接作波束形成,性能较差。本文提出把基于累积量估计出的多用户的空间特征再在二阶统计量估计出的信号子空间投影,然后再做波束形成...
利用累积量可以估计多用户的空间特征即合成导向矢量,实现空分多址。在小快拍数情况下,累积量方差较大,直接作波束形成,性能较差。本文提出把基于累积量估计出的多用户的空间特征再在二阶统计量估计出的信号子空间投影,然后再做波束形成,提高了波束形成的稳健性。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的性能较求伪逆和直接做波束形成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特征
自适应波束
形成算法
平衰落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具有快速收敛特性的盲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1
15
作者
何振亚
陈宇欣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69-74,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的周期平稳特性的具有快速收敛特性的盲波束形成新方法。该盲算法应用了RLS技术,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的收敛速度快于Castedo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
波束
形成算法
RLS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变步长LMS波束形成算法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16
作者
杨群
曹祥玉
姚旭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3期1-3,7,共4页
智能天线的自适应算法通过迭代运算获取波束形成的最优权值矢量时,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是衡量一个算法是否优良的关键因素。它们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系统波束形成的性能。系统地分析了传统的最小均方(LMS)算法的收敛速度以及稳态误差的性能...
智能天线的自适应算法通过迭代运算获取波束形成的最优权值矢量时,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是衡量一个算法是否优良的关键因素。它们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系统波束形成的性能。系统地分析了传统的最小均方(LMS)算法的收敛速度以及稳态误差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变步长LMS算法,将此算法应用于波束形成,并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较传统LMS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小的稳态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自适应波束
形成算法
LMS
变步长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蓝牙分散网拓扑形成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17
作者
赵国生
刘群
+1 位作者
王慧强
王健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4,41,共4页
针对现有的蓝牙分散网拓扑形成算法的动态性和自愈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对分散网互连有显著影响的微微网的个数、负载均衡和结点移动性等因素,使最终得到的分散网拓扑是一个异构的、局部互连网状的结构,该...
针对现有的蓝牙分散网拓扑形成算法的动态性和自愈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对分散网互连有显著影响的微微网的个数、负载均衡和结点移动性等因素,使最终得到的分散网拓扑是一个异构的、局部互连网状的结构,该结构具有较强自愈和容错能力。利用 BlueHoc 蓝牙扩展模块在 NS-2仿真器上对算法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用于蓝牙分散网拓扑结构的创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牙
微微网
分散网
形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基于免疫的敏捷供应链形成算法
18
作者
苏兆品
蒋建国
+1 位作者
夏娜
尹翔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21-824,845,共5页
敏捷供应链形成是敏捷制造的首要问题,主要研究如何在众多候选企业中选择合作伙伴,形成最优供应链。该文通过引入多目标约束条件,优化了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免疫的敏捷供应链形成算法,最后给出一个典型算例,以说明该算法的...
敏捷供应链形成是敏捷制造的首要问题,主要研究如何在众多候选企业中选择合作伙伴,形成最优供应链。该文通过引入多目标约束条件,优化了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免疫的敏捷供应链形成算法,最后给出一个典型算例,以说明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捷供应链
形成算法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DMA中一种新的波束形成算法
19
作者
傅永生
沈连丰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44-348,共5页
基于CDMA环境提出了一种新的波束形成算法,并且以此形成二维Rake合并器.这种新的方法,根据最大信号噪声干扰比准则推导出计算权矢量的公式,将求导向矢量再求逆的两步问题转化为直接求Hermit阵的最大广义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且使用解扩后...
基于CDMA环境提出了一种新的波束形成算法,并且以此形成二维Rake合并器.这种新的方法,根据最大信号噪声干扰比准则推导出计算权矢量的公式,将求导向矢量再求逆的两步问题转化为直接求Hermit阵的最大广义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且使用解扩后数据计算干扰加噪声的协方差阵.该法计算量小,数据存储量小,不需要训练序列和参考信号,步骤简单且性能优于导频辅助法,计算量小于码滤波法.此法可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快衰落环境下的波束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MA
波束
形成算法
Rake合并
最大信号噪声干扰比准则
广义特征矢量
智能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域策略形成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20
作者
顾永跟
田小鹏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2年第1期63-65,69,共4页
本文在深入分析域、策略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域为单位的策略形成算法 。
关键词
网络管理
域策略
形成算法
计算机网络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自适应高斯勒让德积分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崔琳
王博言
薛凯
张元帮
崔赢凯
机构
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出处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5,共7页
文摘
针对协方差矩阵重构过程中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高斯勒让德积分重构协方差矩阵并且改进导向矢量估计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首先构造干扰子空间,引入自适应高斯勒让德积分计算干扰子空间得到干扰相关矩阵,然后对干扰相关矩阵进行特征分解求出投影矩阵,并且将接收信号投影到投影矩阵上,求出重构的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最后对导向矢量失配进行修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设计出的波束形成器具有较好的应对导向矢量失配、阵元扰动的能力。
关键词
自适应高斯勒让德积分
稳健波束
形成算法
干扰信号子空间
协方差矩阵重构
最优导向矢量估计
Keywords
adaptive Gauss Legendre integration
robust beamforming algorithms
interfering signal subspace
covariance matrix reconstruction
optimal guidance vector estimation
分类号
TN95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最坏情况下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分析
被引量:
11
2
作者
林静然
彭启琮
邵怀宗
居太亮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61-2166,共6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基金资助项目(No.04GG21-020-02)
文摘
研究了最坏情况下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它通过对角加载提高波束对方向矢量误差的鲁棒性.给出了其最优对角加载因子的近似解析达式,揭示了各种因素如何影响最优加载因子.在此基础上,对该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推导出了关于目标功率估计和信号干扰噪声比的近似表达式.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本文的分析.
关键词
鲁棒自适应波束
形成算法
方向矢量误差
最坏情况
最优加载因子
性能分析
目标功率估计
信号干扰噪声比
Keywords
robust adaptive beamforming (RABF)
steering vector mismatches
worst-cas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ptimal load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source power estimation
signal- to-interference- plus-noise ratio( SINR )
分类号
TN91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新的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12
3
作者
王丽娜
王兵
周贤伟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出处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1-354,共4页
文摘
在DS/CDMA系统中采用智能天线技术可以增加系统的容量,提高抗干扰性能。智能天线技术的核心是波束形成算法,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算法采用了内插和外推两种交叉算子,克服了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提高了全局收敛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可用于DS/CDMA系统抵抗干扰的影响。
关键词
智能天线
波束
形成算法
CDMA
Keywords
smart antenna, beamforming algorithm,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分类号
TN91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天线的原理、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
34
4
作者
桑怀胜
李峥嵘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ATR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3-89,共7页
基金
国家部委预研项目资助
文摘
智能天线是当前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阐述了智能天线的基本原理 ,介绍了上行链路窄带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对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进行了分类 ,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各种算法的特点 。
关键词
智能天线
自适应天线阵
自适应波束
形成算法
移动通信系统
Keywords
smart antennas
adaptive antenna array
adaptive beamforming algorithm
分类号
TN821.91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TN929.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棒约束恒模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5
5
作者
宋昕
汪晋宽
薛延波
韩英华
机构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33-1837,共5页
基金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No.20050145019)
文摘
线性约束恒模算法能够有效克服恒模算法中存在的干扰捕获问题,但在信号方向向量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其性能将会受到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鲁棒约束恒模自适应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该算法收敛速度快,抗扰动性强,对信号方向向量的偏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改善了系统的输出信干噪比.仿真实验表明,与线性约束恒模算法相比,鲁棒约束恒模算法具有很好的性能.
关键词
恒模
算法
线性约束
鲁棒自适应波束
形成算法
信干噪比
Keywords
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 (CMA)
linear constraints
robust adaptive beamforming algorithm
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 (SINR)
分类号
TN911.7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RLS波束形成算法在相干干扰环境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6
作者
安毅
吕昕
高本庆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
出处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3-35,共3页
文摘
讨论了如何将RLS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与空间平滑法相结合 ,应用到相干干扰环境中。首先给出了RLS去相干算法的结构和具体迭代步骤 ,并进行了理论推导 ,得到了采样信号协方差矩阵的逆矩阵循环传递等效于采样协方差矩阵求平均值的结论。对两种情况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证明了算法结构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相干干扰
自适应阵
信号处理
RLS波束
形成算法
Keywords
Algorithm
Adaptive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分类号
TN911.7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组多用户检测联盟模型与联盟形成算法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李翠莲
杨震
李君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信号处理与传输研究院
浙江万里学院
出处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47-2452,共6页
基金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No.2009AA01Z24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0772062)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No.2010A610121)
文摘
以共享频谱的无线系统为背景,基于联盟博弈模型研究盲分组多用户检测性能与联盟结构的关系及最佳联盟形成算法.首先从系统指标角度提出了一种多用户检测可转移支付统计博弈模型;然后从用户偏好角度提出了一种不可转移支付模型;最后根据上述两种模型的研究结果,给出了最大化用户平均吞吐量的多用户检测联盟形成算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联盟博弈
分组盲多用户检测
联盟
形成算法
Keywords
coalitional game
group blind multiuser detection(GBMUD)
coalition formation algorithm
分类号
TN929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具有双重鲁棒性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5
8
作者
林静然
彭启琮
邵怀宗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
出处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10-14,共5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4GG21-020-02)
文摘
提出了一种具有双重鲁棒性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以克服有限采样效应和方向矢量误差引起的波束性能下降。该算法使用对角加载提高鲁棒性,并通过协方差矩阵拟合和优化最坏情况下的波束性能确定对角加载因子。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了最优加载因子的近似表达式,揭示了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最优加载因子,以及如何影响。和该领域现有的其他算法相比,本算法运算量更低,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计算机仿真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鲁棒自适应波束
形成算法
对角加载
协方差矩阵拟合
最坏情况性能优化
有限采样效应
方向矢量误差
Keywords
Robust Adaptive beam formation (RABF)
diagonal loading
covariance fitting
worst-cas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finite-sample effect
steering vector error.
分类号
TN91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波束形成算法仿真实现
被引量:
1
9
作者
梁亦慧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
出处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3-45,共3页
文摘
从讨论波束形成方法在声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和主要形成过程入手,介绍几种具体实现波束形成的算法.主要讨论一种能够降低硬件要求的波束形成算法--正交波束形成算法.此种方法不但适用于声系统,对于其他检测系统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给出几种主要波束形成算法的Matlab仿真实现程序,将按照此类方法仿真所得到的波束形成指向性图与理论指向性图比较,两者非常类似.
关键词
声信号处理
声系统
正交波束
形成算法
MATLAB
波束
形成
指向性图
理论指向性图
数字波束
形成算法
分类号
TN912.3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TP39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频域LMS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6
10
作者
张小飞
徐大专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处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1-46,58,共7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3089)
航空科学基金(03F52042)的资助
文摘
在分析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最小均方(LMS)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先对输入信号进行FFT变换,再通过LMS算法实现了频域上自适应波束形成。FFT变换后信号为稀疏矩阵,自相关下降,LMS算法收敛速度提高;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收敛速度较快、性能较好,且计算量较少,易于实时实现,而且文章提出的波束形成算法对相干信源具有鲁棒性。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
形成算法
频域LMS
FFT变换
收敛速度
LMS
算法
最小均方
输入信号
算法
实现
稀疏矩阵
仿真结果
实时实现
相干信源
自相关
计算量
鲁棒性
Keywords
Adaptive algorithms
Antenna arrays
Arrays
Computer simulation
Fast Fourier transforms
Light
Signal processing
分类号
TN821.91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TN911.72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高性能GPS抗干扰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1
11
作者
李蕊
史小卫
徐乐
李平
吕志清
机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52-215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01039)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2009A080207006)
文摘
GPS因其优越的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到达接收机的卫星信号相当微弱,所以很容易被外界电磁信号干扰。将智能天线技术应用到GPS系统中以达到抗干扰的目的。针对卫星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波束形成算法-Noise RLS算法。本算法用白噪声代替RLS算法中的参考信号,克服了RLS算法需要参考信号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不牺牲阵列自由度的同时又能获得更高的信干比。
关键词
抗干扰
波束
形成算法
智能天线
GPS
Keywords
anti-jamming
beamforming algorithm
smart antennas
GPS
分类号
TN973.31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新的卫星智能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3
12
作者
王丽娜
王兵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872046)
文摘
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卫星智能天线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在遗传算法的变异操作中使用双变异概率,并将其与最优保留策略和内插交叉算子结合在一起使用,以此来克服传统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提高全局收敛能力和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抗干扰性能,可抵抗卫星通信系统中干扰信号的影响。
关键词
卫星通信
智能天线
自适应波束
形成算法
遗传
算法
Keyword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mart antenna
adaptive beamforming algorithm
genetic algorithm (GA)
分类号
TN82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TN91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稳健的循环时空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1
13
作者
吕泽均
肖先赐
南建设
甘建超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出处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1-746,共6页
基金
国家部级基金
文摘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号平稳特性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稳健的循环时空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在利用信号的谱相关特性的同时使用了多个时延,将波束形成技术从空域扩展到了时空域,弥补了空域信息的不足,充分利用了信号的循环统计信息和信号的时域特征,提高了信号的选择能力和对干扰、噪声的抑制能力。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
形成
阵列信号处理
信号平稳持性
循环时空波束
形成算法
循环平稳
Keywords
Cyclostationarity, Adaptive beamforming,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分类号
TN911.7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改进的平衰落信道特征空间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1
14
作者
马长征
吴伟陵
杜志敏
机构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8-12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9896243)
文摘
利用累积量可以估计多用户的空间特征即合成导向矢量,实现空分多址。在小快拍数情况下,累积量方差较大,直接作波束形成,性能较差。本文提出把基于累积量估计出的多用户的空间特征再在二阶统计量估计出的信号子空间投影,然后再做波束形成,提高了波束形成的稳健性。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的性能较求伪逆和直接做波束形成有一定的提高。
关键词
空间特征
自适应波束
形成算法
平衰落信道
Keywords
spatial signature
SDMA
adaptive beamforming
分类号
TN911.2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具有快速收敛特性的盲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1
15
作者
何振亚
陈宇欣
机构
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
出处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69-7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NSFC69735101)
国家攀登计划认知科学(神经网络)重大关键项目基金!(批准号:NSC9209
文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的周期平稳特性的具有快速收敛特性的盲波束形成新方法。该盲算法应用了RLS技术,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的收敛速度快于Castedo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
波束
形成算法
RLS
信号处理
Keywords
blind beamforming,cyclostationary
分类号
TN911.7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变步长LMS波束形成算法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16
作者
杨群
曹祥玉
姚旭
机构
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
出处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3期1-3,7,共4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ZJ2010JZ010)
文摘
智能天线的自适应算法通过迭代运算获取波束形成的最优权值矢量时,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是衡量一个算法是否优良的关键因素。它们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系统波束形成的性能。系统地分析了传统的最小均方(LMS)算法的收敛速度以及稳态误差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变步长LMS算法,将此算法应用于波束形成,并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较传统LMS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小的稳态误差。
关键词
智能天线
自适应波束
形成算法
LMS
变步长
算法
Keywords
smart antenna
adaptive beam forming algorithm
LMS
variable step-size algorithm
分类号
TN911.34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蓝牙分散网拓扑形成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17
作者
赵国生
刘群
王慧强
王健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4,41,共4页
基金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GC03A120)
文摘
针对现有的蓝牙分散网拓扑形成算法的动态性和自愈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对分散网互连有显著影响的微微网的个数、负载均衡和结点移动性等因素,使最终得到的分散网拓扑是一个异构的、局部互连网状的结构,该结构具有较强自愈和容错能力。利用 BlueHoc 蓝牙扩展模块在 NS-2仿真器上对算法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用于蓝牙分散网拓扑结构的创建。
关键词
蓝牙
微微网
分散网
形成算法
Keywords
Bluetooth, Piconet, Scatternet, Formation algorithm
分类号
TP393.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免疫的敏捷供应链形成算法
18
作者
苏兆品
蒋建国
夏娜
尹翔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出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21-824,84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474035)
文摘
敏捷供应链形成是敏捷制造的首要问题,主要研究如何在众多候选企业中选择合作伙伴,形成最优供应链。该文通过引入多目标约束条件,优化了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免疫的敏捷供应链形成算法,最后给出一个典型算例,以说明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敏捷供应链
形成算法
免疫
Keywords
agile supply chain
formation algorithm
immunity
分类号
TP1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DMA中一种新的波束形成算法
19
作者
傅永生
沈连丰
机构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44-34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072016)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99176)
文摘
基于CDMA环境提出了一种新的波束形成算法,并且以此形成二维Rake合并器.这种新的方法,根据最大信号噪声干扰比准则推导出计算权矢量的公式,将求导向矢量再求逆的两步问题转化为直接求Hermit阵的最大广义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且使用解扩后数据计算干扰加噪声的协方差阵.该法计算量小,数据存储量小,不需要训练序列和参考信号,步骤简单且性能优于导频辅助法,计算量小于码滤波法.此法可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快衰落环境下的波束形成.
关键词
CDMA
波束
形成算法
Rake合并
最大信号噪声干扰比准则
广义特征矢量
智能天线
Keywords
beamforming
Rake combiner
MSINR criteria
the generalized eigenvector
分类号
TN929.533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TN821.91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域策略形成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20
作者
顾永跟
田小鹏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系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2年第1期63-65,69,共4页
文摘
本文在深入分析域、策略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域为单位的策略形成算法 。
关键词
网络管理
域策略
形成算法
计算机网络
研究
Keywords
network management
domain
policy
分类号
TP393.0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自适应高斯勒让德积分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崔琳
王博言
薛凯
张元帮
崔赢凯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最坏情况下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分析
林静然
彭启琮
邵怀宗
居太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种新的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
王丽娜
王兵
周贤伟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智能天线的原理、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桑怀胜
李峥嵘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鲁棒约束恒模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宋昕
汪晋宽
薛延波
韩英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RLS波束形成算法在相干干扰环境中的应用
安毅
吕昕
高本庆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分组多用户检测联盟模型与联盟形成算法研究
李翠莲
杨震
李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一种具有双重鲁棒性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林静然
彭启琮
邵怀宗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数字波束形成算法仿真实现
梁亦慧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频域LMS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张小飞
徐大专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一种高性能GPS抗干扰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李蕊
史小卫
徐乐
李平
吕志清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一种新的卫星智能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王丽娜
王兵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一种稳健的循环时空波束形成算法
吕泽均
肖先赐
南建设
甘建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一种改进的平衰落信道特征空间波束形成算法
马长征
吴伟陵
杜志敏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一种具有快速收敛特性的盲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何振亚
陈宇欣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一种变步长LMS波束形成算法性能研究
杨群
曹祥玉
姚旭
《现代电子技术》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一种蓝牙分散网拓扑形成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赵国生
刘群
王慧强
王健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一种基于免疫的敏捷供应链形成算法
苏兆品
蒋建国
夏娜
尹翔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CDMA中一种新的波束形成算法
傅永生
沈连丰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基于域策略形成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顾永跟
田小鹏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