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皮松形成层活动周期中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崔克明 张仲鸣 李举怀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9-196,共8页
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枝条不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的酶谱也不同,而且每种组织中这两种酶的同工酶酶谱随形成层活动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在休眠期,形成层区域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 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枝条不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的酶谱也不同,而且每种组织中这两种酶的同工酶酶谱随形成层活动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在休眠期,形成层区域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酶带最多,这时周皮和韧皮部中酯酶同工酶酶谱在正极端出现一些酶带,这可能与抗寒有关。活动开始时形成层区域负极端出现一特异酯酶酶带,可能与形成层开始分化有关。活动期中,周皮、韧皮部和木质部中酯酶的正极端也有特异性表达的酶带,这些酶带与韧皮部和木质部的分化密切相关。一些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在形成层恢复活动时消失,到休眠期又出现,这可能与IAA(3-吲哚乙酸)水平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松 形成层活动周期 酯酶 同工酶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形成层活动周期及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罗立新 崔克明 +1 位作者 李正理 李举怀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9-216,共8页
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形成层3月中旬恢复活动,7月下旬形成层细胞停止分裂,同时停止产生新的韧皮部细胞,但直到8月中旬才停止产生新的木质部细胞。12月新形成的未成熟韧皮部和木质部细胞都继续分... 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形成层3月中旬恢复活动,7月下旬形成层细胞停止分裂,同时停止产生新的韧皮部细胞,但直到8月中旬才停止产生新的木质部细胞。12月新形成的未成熟韧皮部和木质部细胞都继续分化、成熟。形成层活动周期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和酶活性在形成层区域和木质部区域中变化最大。POⅠ和POⅡ组同工酶只在春季形成层恢复活动时期存在。POⅢ的酶活性在夏季减弱,而冬季达到最高水平。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和酶活性亦随形成层的活动状态发生变化。负极端的ESTⅢ~Ⅴ组酯酶同工酶在生长季节消失,当形成层休眠时又重出现。ESTⅡ的酶活性最强并在各个时期均存在,它在维管组织的发育分化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形成层活动周期 过氧化物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枝条形成层活动周期及其淀粉贮量的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杰 李保国 +3 位作者 齐国辉 郭素萍 张雪梅 胡志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0,共4页
为了确定核桃的适宜嫁接时期、提高嫁接成活率,以核桃1年生枝条为试材,采用番红-苏木精I、2-KI染色方法,对形成层活动周期及淀粉贮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月中旬—4月中旬,形成层带细胞层数由2-3层增加到4-5层,经I2-KI染色的... 为了确定核桃的适宜嫁接时期、提高嫁接成活率,以核桃1年生枝条为试材,采用番红-苏木精I、2-KI染色方法,对形成层活动周期及淀粉贮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月中旬—4月中旬,形成层带细胞层数由2-3层增加到4-5层,经I2-KI染色的薄壁组织细胞颜色逐渐变浅,枝条中淀粉逐渐减少,形成层进入活动期;5月中旬—6月中旬,细胞层数由6-7层逐渐增加到11-12层,薄壁组织细胞未见蓝色出现,枝条中淀粉全部消失,形成层进入活动旺盛期;7月—9月中旬,细胞层数由9-10层逐渐减少到5-6层,薄壁组织细胞颜色逐渐变深,淀粉开始逐渐增多,形成层活动减弱;9月中旬—9月底,细胞层数由5-6层逐渐增加到8-9层,薄壁组织细胞颜色逐渐变浅,淀粉逐渐减少,形成层活动加强;9月底—11月中旬,细胞层数由8-9层逐渐减少到2-3层,枝条中薄壁组织细胞颜色逐渐变深,淀粉开始逐渐增多,形成层活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形成层活动周期 形成层带细胞层数 淀粉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