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生国际企业定义及形成动因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卫宁 冯社浩 尚航标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2-54,共3页
天生国际企业在最近十年才逐渐被各国学者注意并开始研究。目前我国对此类企业的文献还没有。本文对国外主要研究学者对天生国际企业定义、所处行业和形成动因而做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天生国际企业 文献综述 形成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性与企业集团形成动因 被引量:6
2
作者 陶向京 盛昭瀚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2002年第1期40-45,共6页
主要研究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与我国企业集团形成动因之间的关系 .通过建立两个经济博弈模型 ,在求得模型均衡解的基础上 ,得出结论指出 ,在纵向产业关系中存在外部性时 ,将会导致垂直型企业集团的形成 ,而横向产业关系中的外部性则会导致... 主要研究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与我国企业集团形成动因之间的关系 .通过建立两个经济博弈模型 ,在求得模型均衡解的基础上 ,得出结论指出 ,在纵向产业关系中存在外部性时 ,将会导致垂直型企业集团的形成 ,而横向产业关系中的外部性则会导致水平型企业集团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性 企业集团 形成动因 经济博弈模型 纵向产业关系 横向产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分析的国际航空联盟形成动因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学云 江可申 卢山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0-132,共3页
多航线市场、信息不完全条件下,寡头航空公司间的库诺特博弈有均衡解的必要条件是相互间进行信息交换。基于双边管制体制和外资持股比例严格控制的政策背景,航空公司战略联盟是实现信息交换的有效组织形式。代码共享下的寡头航空公司间... 多航线市场、信息不完全条件下,寡头航空公司间的库诺特博弈有均衡解的必要条件是相互间进行信息交换。基于双边管制体制和外资持股比例严格控制的政策背景,航空公司战略联盟是实现信息交换的有效组织形式。代码共享下的寡头航空公司间的航班频率博弈,使签约航空公司的利润得到了提高。因此,进行信息交换以获得更大利润成了航空公司结盟的经济动因。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航空公司是否参与航空联盟及参与程度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分析 航空联盟 形成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型企业网络形成动因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代宝 陈胜利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9-90,共2页
企业网络是一种新型组织结构形式和制度安排。介绍了不同学者关于企业网络形成动因的各种观点,认为企业网络的形成动因在于结网合作能实现网络总体利益最大化,并就纵向型企业网络的形成动因建立博弈模型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企业网络 形成动因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中心形成动因相关文献综述及其启示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明国 王春梅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30-130,134,共2页
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金融中心定义、形成动因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得出了有助于指导我国相关城市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富有启示性的结论。
关键词 金融中心 形成动因 影响因素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及其形成动因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翟印礼 赵黎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17,共3页
在借鉴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研究基础上,认为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是以技术创新为吸引力的农业技术,在农业科技园区集中、聚合,并以园区为载体进行技术的孵化、示范、推广应用的扩散力共同作用的过程,并解释其特点和产生的动因。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技术集聚 形成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形成动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梁丽华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4,共4页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国内外发展经验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实践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内在动力,而...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国内外发展经验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实践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内在动力,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则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外部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理论基础 实践依据 形成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国企内部控制的形成动因与实施途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治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26,共3页
内部控制是企业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管理工具。调研发现,大型国企内部控制的形成动因主要源于市场竞争、企业领导人重视和国资委的推动。实践中,大型国企内部控制的实施途径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 内部控制是企业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管理工具。调研发现,大型国企内部控制的形成动因主要源于市场竞争、企业领导人重视和国资委的推动。实践中,大型国企内部控制的实施途径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收集与沟通以及监督检查等五个方面;并以中石油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形成动因 实施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项目动态联盟形成动因的模型分析
9
作者 刘雷 刘冬 李南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5,共3页
本文首先从利益最大化角度考虑,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建设项目动态联盟形成的合约条件;然后从产出最大化、生产成本最小化角度出发,以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理论、范围经济理论为基础,建立经济模型,并运用灰色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建设... 本文首先从利益最大化角度考虑,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建设项目动态联盟形成的合约条件;然后从产出最大化、生产成本最小化角度出发,以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理论、范围经济理论为基础,建立经济模型,并运用灰色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建设项目动态联盟的经济优势;再从生产成本节约、交易成本节约角度考虑,以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建立经济模型,分析得出建设项目实现的动态联盟方式优于市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项目 动态联盟 形成动因 模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同质型企业网络形成动因的博弈分析
10
作者 代宝 陈胜利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30-131,共2页
企业网络是一种新型组织结构形式和制度安排。根据企业网络的形成动因,运用博弈论建立模型论证了横向同质型企业网络得以形成的动因在于网络成员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 企业网络 形成动因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加、强化式“X以来”的构成限制、形成动因及其历时发展
11
作者 张言军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7,共10页
通常情况下,"X以来"都是单一视角的表达,即X为单纯的时点,或为单纯的时段。而"时点_(1)+时点_(2)+以来"则是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时点并置在了一起,构成了一种叠加式的组配格式;"时点+时段+以来"则是一种强... 通常情况下,"X以来"都是单一视角的表达,即X为单纯的时点,或为单纯的时段。而"时点_(1)+时点_(2)+以来"则是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时点并置在了一起,构成了一种叠加式的组配格式;"时点+时段+以来"则是一种强化式的组配格式,即将"时点+以来"所表达的时间范围又以明确的时段词语在结构中重现出来,造成了语义上的强化。从构成上看,叠加式中"时点_(1)"只能是名词性时点,"时点_(2)"只能是动词性时点;强化式中"时点"只能是动词性时点,"时段"只能是名词性时段。说写者在叙述中采用这种叠加、强化式的组配格式,是为了满足不同的语用需求而做出的创新。从历时层面来看,叠加式在六朝时既已出现,而强化式则直到清代才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 强化 构成限制 形成动因 历时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研发为目的的虚拟企业形成动因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婧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虚拟企业 形成动因 企业运行 企业组织模式 界定方式 网络技术 组织运行 虚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意产业价值网络的演进逻辑与形成动因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冰峰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5-177,共3页
创意经济时代下,创意产业价值网络已经成为学术界与企业界极为关心和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创意产业价值网络的逻辑起点和创意产业价值链到价值网络的演进两个方面探讨了创意产业价值网络的演进逻辑,从创意产业价值网络形成的外部环境... 创意经济时代下,创意产业价值网络已经成为学术界与企业界极为关心和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创意产业价值网络的逻辑起点和创意产业价值链到价值网络的演进两个方面探讨了创意产业价值网络的演进逻辑,从创意产业价值网络形成的外部环境和创意产业价值网络形成的内部驱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创意产业价值网络形成的动因,以期推动创意产业价值网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产业 价值网络 产业价值链 演进逻辑 形成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意识形态的形成动因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志平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103,共3页
广告意识形态属于消费意识形态领域,是广告话语所蕴含的商品生产者的销售逻辑以及某种特定的消费理念和价值取向,它以刺激消费者欲望、带动销售为最终目标。它渗透于广告作品之中并通过媒体持续不断地对消费者进行教化和灌输,在潜移默... 广告意识形态属于消费意识形态领域,是广告话语所蕴含的商品生产者的销售逻辑以及某种特定的消费理念和价值取向,它以刺激消费者欲望、带动销售为最终目标。它渗透于广告作品之中并通过媒体持续不断地对消费者进行教化和灌输,在潜移默化中使消费者对其产生认同,使之成为指导消费行为的一种价值标准。无意识地唤醒是广告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消费者对广告话语的误识则是广告意识形态形成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意识形态 概念 形成动因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报监督制度形成的动因分析--基于“五眼联盟”国家制度现象的考察
15
作者 康泽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95,共7页
[研究目的]情报监督制度是情报工作高效合法运行的规范保证,构建情报监督制度需要了解制度形成的动因,通过观察“五眼联盟”国家的制度形成现象,理解情报监督制度形成的制约和驱动要素,既可以夯实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有助于实践中推进制... [研究目的]情报监督制度是情报工作高效合法运行的规范保证,构建情报监督制度需要了解制度形成的动因,通过观察“五眼联盟”国家的制度形成现象,理解情报监督制度形成的制约和驱动要素,既可以夯实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有助于实践中推进制度构建。[研究方法]利用文献研究、案例讨论的方法分析制度形成动因,并利用资料实证的方法对研究观点进行检验。[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将情报监督制度置于中观层面有助于理解情报监督制度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形成动因:宏观的规范—认知视角下,情报监督制度的形成受到来自国际盟友的规范压力和现代社会的观念压力影响;微观的结构—能动视角下,面向情报机构的监测激励机制和面向决策者的决策需求评估机制共同驱动了情报监督制度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监督 监督制度 情报工作 形成动因 规范—认知视角 结构—能动视角 委托代理理论 历史制度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间关系形成的动因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邵兵家 邓之宏 李黎明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综述了交易成本经济学、资源依赖理论、战略选择、利益相关者理论、组织学习和新制度理论六大领域关于组织间关系的研究,探讨了组织间关系的形成动因。提出了一个概念框架,为企业参与组织间关系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动因分析 形成动因 交易成本经济学 利益相关者理论 概念框架 战略选择 组织学习 关系 综述 决策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服务组织形成的动因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舒坤良 杨印生 郭鸿鹏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3,共4页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服务组织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要载体。通过对农机服务组织概念的界定,内涵的挖掘,形成动因的分析,形成与作业体系的解构,可揭示其所蕴的内涵,形成的动因与作业的机理,为相...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服务组织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要载体。通过对农机服务组织概念的界定,内涵的挖掘,形成动因的分析,形成与作业体系的解构,可揭示其所蕴的内涵,形成的动因与作业的机理,为相关的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服务组织 概念界定 形成动因 形成机理 作业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动因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振刚 杨春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72,共6页
对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在高等教育数量快速扩张和质量下滑的社会条件下,多元的文化传统、激烈的院校市场竞争、分权的政治体制、完善的法律制度、先进的... 对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在高等教育数量快速扩张和质量下滑的社会条件下,多元的文化传统、激烈的院校市场竞争、分权的政治体制、完善的法律制度、先进的信息技术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完善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 认证制度 运行结构 形成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导产业形成的动因、路径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刚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形成动因 产业技术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需求结构 形成路径 政府培育 市场自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轻量构式的类别与特征、功能与成因
20
作者 张婷婷 陈昌来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9,共9页
文章立足功能语言学视野,对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主观轻量构式进行考察,指出它是一种基于主观小量量度值,应用于语言实际,表达叙述者轻松随意、不以为然、轻蔑贬视情感态度的构式,可聚合成主观轻量构式集。在交际过程中,能够对动作、数量、... 文章立足功能语言学视野,对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主观轻量构式进行考察,指出它是一种基于主观小量量度值,应用于语言实际,表达叙述者轻松随意、不以为然、轻蔑贬视情感态度的构式,可聚合成主观轻量构式集。在交际过程中,能够对动作、数量、事况、价值进行情态评述,具有促进沟通的交际功效,可以体现中国式的交际特色。最后分析并概括了主观轻量构式的形成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轻量 构式 情态评述 交际功效 形成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