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M时代成本管理模式的形成与确立
1
作者 陈胜群 《财会通讯(上)》 1996年第6期3-5,共3页
现代成本管理领域两大重要模式——作业会计和成本企画。两大模式的形成与确立既是成本管理会计发展至今的必然革命,又必将持续影响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对于正汇入世界CIM时代洪流的中国会计界来说,探讨乃至借鉴渊源于这两... 现代成本管理领域两大重要模式——作业会计和成本企画。两大模式的形成与确立既是成本管理会计发展至今的必然革命,又必将持续影响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对于正汇入世界CIM时代洪流的中国会计界来说,探讨乃至借鉴渊源于这两大成本管理模式应该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当代产业社会潮流与计算机一体化制造系统的崛起 何谓CIM时代?简单地说,CIM时代就是计算机一体化制造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管理模式 成本企画 形成与确立 作业会计 现代管理会计 计算机一体化制造系统 信息系统 产业社会 个性化 成本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形成和确立
2
作者 刘建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2-84,共3页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调节国家机器的制衡作用。它的形成与确立有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这一过程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春秋战国时期为萌芽阶段;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时期为其形成...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调节国家机器的制衡作用。它的形成与确立有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这一过程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春秋战国时期为萌芽阶段;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时期为其形成阶段;西汉、东汉王朝为其确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中国 监察制度 萌芽 形成与确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问题——答王福选、阮守应
3
作者 鲁振祥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3-94,共2页
《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4期发表王福选、阮守应的《也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形成》一文(下简称“也谈”),对拙文《略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与确立》(见《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6期,下简称拙文)提出商榷意见。对此... 《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4期发表王福选、阮守应的《也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形成》一文(下简称“也谈”),对拙文《略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与确立》(见《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6期,下简称拙文)提出商榷意见。对此,特予答复如下。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基本内涵。这是前些年许多研究者都发表过意见的一个问题。拙文认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必须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第一,中国革命首先到哪里和通过什么方式站住脚的问题;第二,党在长时期内以什么为工作重点问题;第三,最后通过什么途径取得全国胜利问题。“也谈”文提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看法,即以农村斗争为中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相结合),认为“只要这些基本内客有了(哪怕是初步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就算是‘基本形成’了”。我认为,这个概括恰恰把“农村包围城市”这个最重要的指示着中国革命发展轨迹的内容遗漏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包围城市 理论形成 中国革命 道路 中共党史研究 基本内涵 形成与确立 工农武装割据 重点问题 基本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法兰克封建化形成过程的探讨
4
作者 李祖训 刘新丽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78年第5期76-79,共4页
西欧法兰克封建社会形成与确立的过程,既是中世纪史上的重点与难点之一,也是一个众所周知但又不是十分清楚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就是日尔曼“蛮族”解体的氏族制度与瓦解了的罗马奴隶制社会中的封建因素的互相溶合。... 西欧法兰克封建社会形成与确立的过程,既是中世纪史上的重点与难点之一,也是一个众所周知但又不是十分清楚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就是日尔曼“蛮族”解体的氏族制度与瓦解了的罗马奴隶制社会中的封建因素的互相溶合。因此,要理解法兰克封建制度的产生,就必须首先明确是两个什么东西相溶合,以及它们是怎样溶合的? 我们也都知道:西欧法兰克封建制度的确立,主要有三个标志,即自由农民的农奴化;经济的庄园化与政治上的封建化,而这三个标志实际上是一个过程的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研究任何过程,凡是存在着两个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其它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化 形成与确立 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 奴隶制社会 氏族制度 自由农民 法兰克王国 战争 氏族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