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算法赋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体系建构的三重逻辑 |
葛学彬
王擎
|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晚清知识分子的文明形态话语 |
李东琪
|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西方的没落》中的文明形态话语 |
董欣洁
|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论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创新及意识形态话语权 |
张志丹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数字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要素构成与提升路径 |
陈坤
李韵琦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
6
|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意识形态话语的重构——基于编码解码的理论视角 |
方天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7
|
日常生活视域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建构 |
徐建飞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8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及当代启示 |
孙培鑫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9
|
论中国共产党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的基本规律 |
涂刚鹏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0
|
新媒体时代中国共产党强化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多维路径 |
张振
郝凤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
|
11
|
“历史”对话“结构”:葛兰西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范式分析及其当代启示 |
朱文婷
陈锡喜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
12
|
网络论坛的“有限公共性”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冲击 |
杨文华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17
|
|
|
13
|
苏联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嬗变历程与教训探析 |
刘国普
莫岳云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14
|
文化领导权理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石 |
李金勇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
15
|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百年历程、鲜明特征及其基本经验 |
张振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
|
16
|
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发展特点 |
黄蜺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
17
|
冷战初期美苏宣传战:意识形态话语权斗争及其当代启示 |
史澎海
谢培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
18
|
《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背后的意识形态话语 |
张一兵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
19
|
“文革”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浩然创作的演变 |
王尧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6
|
|
|
20
|
习近平意识形态话语权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及理论品格 |
张传泉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