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态素描——从“形态认知”的角度探索基础素描教学
1
作者 周凯达 刘军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5-118,共4页
素描无论作为独立的艺术创作载体还是作为艺术基础训练,都可谓历史悠长,但其训练方式仍只有两大类:以光影效果为主的明暗素描和以线条为主的结构素描,这两种方式都是侧重于对艺术客体外形及结构特征的描绘,而忽视了艺术本体的表现性追求... 素描无论作为独立的艺术创作载体还是作为艺术基础训练,都可谓历史悠长,但其训练方式仍只有两大类:以光影效果为主的明暗素描和以线条为主的结构素描,这两种方式都是侧重于对艺术客体外形及结构特征的描绘,而忽视了艺术本体的表现性追求,即如何通过有意味的形式完成表达。本文借鉴艺术设计的有关理念,结合传统素描的方法研究,创立了全新的"形态素描",并从人工形态、自然形态和抽象形态三个方面论述了"形态素描"的理论依据和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素描 形态认知 基础素描教学 人工形态 自然形态 抽象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形态设计与分析——以手动五金工具设计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洋 王瓖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I0003-I0004,共2页
以手动五金工具设计研发为例,阐述了其市场现状、功能结构设计、产品设计的成型技术实施、材料的运用等多项技术要点,以求在产品的创新感性中能够把握设计要求,做出更合理,更易于批量化生产的商业产品。
关键词 产品形态 形态认知 设计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发展传统中的类修辞形态:基于修辞学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姜利标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6-74,F0002,共10页
虽然社会学传统没有留意修辞理念对学科地位的合法获得及知识生产的影响,但该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已不自觉地与修辞理念进行纠缠。本文将“没有明确意识到、但又无法忽视修辞影响”的发展阶段,称之为社会学发展进程中的类修辞形态区间。基... 虽然社会学传统没有留意修辞理念对学科地位的合法获得及知识生产的影响,但该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已不自觉地与修辞理念进行纠缠。本文将“没有明确意识到、但又无法忽视修辞影响”的发展阶段,称之为社会学发展进程中的类修辞形态区间。基于修辞学视角的考察发现,社会学传统实际上潜藏着类布道性修辞、类认知性修辞以及类论辩性修辞三种基本形态。它们在为学科赢取合法性地位以及知识生产的过程中,不同层面地促进了社会学学科成熟化体系的形成。可见,修辞不仅能为宏观理解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史提供创意视角,也能为学科知识的后续生产提供经验性参照。它将成为社会学学科的“守护型幽灵”,始终陪伴这门学科的发展而得以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传统 类布道性修辞形态 认知性修辞形态 类论辩性修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域外小说集》的翻译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琼英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55,共4页
鲁迅与周作人翻译的《域外小说集》(1909年),在当时甚至现在都可谓一个奇特的翻译现象,无论是作为文学研究文本,还是作为翻译研究文本,其意义和价值都是不可低估的。本文从民族身份、新型文学与文化的构建、译者与读者的认知形态以及翻... 鲁迅与周作人翻译的《域外小说集》(1909年),在当时甚至现在都可谓一个奇特的翻译现象,无论是作为文学研究文本,还是作为翻译研究文本,其意义和价值都是不可低估的。本文从民族身份、新型文学与文化的构建、译者与读者的认知形态以及翻译小说的地位等方面对《域外小说集》的生成与发行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翻译小说 民族身份 文学与文化构建 认知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 黑白世界的感恩
5
作者 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21年第20期70-71,共2页
一曾经风靡世界的一部电影《功夫熊猫》,让人们认识了两样中国特有的事物:中国功夫和大熊猫。中国功夫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通过对自然和动物形态认知,经过与人体经脉的巧妙融合,创造出的一种强身健体技艺。功夫可以说是中国人与自然的一... 一曾经风靡世界的一部电影《功夫熊猫》,让人们认识了两样中国特有的事物:中国功夫和大熊猫。中国功夫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通过对自然和动物形态认知,经过与人体经脉的巧妙融合,创造出的一种强身健体技艺。功夫可以说是中国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沟通方式。大熊猫则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极其可爱的动物。它们黑白分明,像一个毛茸茸的圆球,大大的黑眼圈总是给人一种呆萌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眼圈 和谐沟通 风靡世界 强身健体 《功夫熊猫》 大熊猫 人与自然 形态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的家(外一章)
6
作者 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20年第18期70-73,共4页
曾经风靡世界的一部电影《功夫熊猫》,让人们认识了两样中国特有的事物:中国功夫和大熊猫。中国功夫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通过对自然和动物形态认知,经过与人体经脉的巧妙融合,创造出的一种强身健体技艺。功夫可以说是中国人与自然的一种... 曾经风靡世界的一部电影《功夫熊猫》,让人们认识了两样中国特有的事物:中国功夫和大熊猫。中国功夫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通过对自然和动物形态认知,经过与人体经脉的巧妙融合,创造出的一种强身健体技艺。功夫可以说是中国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沟通方式。大熊猫则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极其可爱的动物。它们黑白分明,像一个毛茸茸的圆球,大大的黑眼圈总是给人一种呆萌的感觉。大熊猫喜欢吃竹子,当然也喜欢吃苹果和香蕉,它们把家安在了四川、甘肃、陕西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眼圈 和谐沟通 风靡世界 强身健体 《功夫熊猫》 大熊猫 人与自然 形态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