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形态结构特征的马尾松几何建模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静静 唐丽玉 +1 位作者 姚林强 陈崇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76,共6页
以马尾松生长发育的观测数据为依据,提出基于马尾松形态结构特征的交互式几何建模方法,模拟马尾松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几何模型。试验证明:这种基于形态结构特征的几何建模技术对模拟和表现马尾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马尾松 几何建模 形态结构特征 生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态结构特征约束下的树木参数化建模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石松 陈崇成 +1 位作者 王钦敏 唐铭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50-252,共3页
树木建模是构建虚拟森林景观的主要环节,也是三维林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该文提出一种形态结构特征约束下的树木参数化建模方法,通过引进Bezier曲线控制树干以及树枝形状,并以荔枝树和马尾松为例对该方法进行设计与实现。实验结果表明... 树木建模是构建虚拟森林景观的主要环节,也是三维林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该文提出一种形态结构特征约束下的树木参数化建模方法,通过引进Bezier曲线控制树干以及树枝形状,并以荔枝树和马尾松为例对该方法进行设计与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树木建模过程中的交互能力,较好地突出了树木的形态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模型 Beizier曲线 林业地理信息系统 树木形态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结构特征的杉木形态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郝林倩 江希钿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0-303,共4页
以杉木生长发育的观测数据为依据,提出了基于杉木形态结构特征的交互式几何建模方法,模拟了杉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几何模型。试验证明,这种基于形态结构特征的几何建模技术对模拟和表现杉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杉木 几何建模 形态结构特征 生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鹿骨骼的形态结构特征
4
作者 徐明 隋杰 《特产研究》 1989年第2期18-19,共2页
一、前言骨骼做为动物体的框架有重要作用,动物的体态和外貌的特征都是以骨骼做基础。鹿体外观上的特点,诸如颈长尾短,脊背平直,四肢细长、主蹄狭长等等,皆以骨做为重要标志。我们对鹿体并与其它几种反刍动物在骨骼的形态结构上做了比... 一、前言骨骼做为动物体的框架有重要作用,动物的体态和外貌的特征都是以骨骼做基础。鹿体外观上的特点,诸如颈长尾短,脊背平直,四肢细长、主蹄狭长等等,皆以骨做为重要标志。我们对鹿体并与其它几种反刍动物在骨骼的形态结构上做了比较观察。二、鹿的全身骨数成年鹿的骨数,个体间也有不同差异。各部骨数见下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结构特征 后关节突 身骨 骨盆面 骨板 长尾 冈上窝 滋养孔 骨体 板状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小卷叶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防治效果
5
作者 韩文炎 《中国茶叶》 2004年第4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茶小卷叶蛾 核型 多角体病毒 形态结构特征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杂草薇甘菊根形态结构的比较研究
6
作者 洪岚 潘小平 +2 位作者 胡晓颖 沈浩 徐信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8期259-260,共2页
关键词 亚显微形态结构 薇甘菊 入侵种 生态适应性 表型可塑性 杂草 形态结构特征 外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北缘灯影组核形石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唐玄 刘树根 +5 位作者 宋金民 李智武 余永强 龙翼 昝博文 赵聪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2-242,共11页
四川盆地紫阳麻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中见有核形石发育。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偏光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核形石的形态、结构、形成环境及其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麻柳灯影组核形石主要集中在灯四段中上部,其可分为四类:Ⅰ... 四川盆地紫阳麻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中见有核形石发育。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偏光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核形石的形态、结构、形成环境及其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麻柳灯影组核形石主要集中在灯四段中上部,其可分为四类:Ⅰ类正常核形石,Ⅱ类正常复合核形石,Ⅲ类薄皮核形石,Ⅳ类薄皮复合核形石,且以Ⅰ类为主。核形石形态以球形为主,可见少量椭球形、棒形以及不规则形态。紫阳麻柳地区灯影组核形石的形成受灯影组充足的物质基础、适宜的中—高能水动力条件以及低陆源碎屑物质的注入等因素共同控制。通过研究该区核形石沉积环境可知,灯影组四段的沉积环境为中—高能浅缓坡沉积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系 核形石 形态结构特征 主控因素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寒性鉴定及其生理生态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8
作者 丛日征 张吉利 +4 位作者 王思瑶 于宏影 闫晓娜 裴晓娜 何山 《温带林业研究》 2020年第1期27-33,共7页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一系列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包含生物因素,又包含非生物因素。温度作为重要的非生物因素之一,与植物的分布和生长发育过程密切相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同高温相比低温通常限制...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一系列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包含生物因素,又包含非生物因素。温度作为重要的非生物因素之一,与植物的分布和生长发育过程密切相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同高温相比低温通常限制了有助于生命过程的有机反应,制约植物正常的代谢发育。植物抗寒性研究是植物抗逆研究的重要组成之一,研究植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征,正确鉴定和测试植物的抗寒性能,可为进一步代谢组学、杂交育种以及转基因培育抗寒新品种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对物种保护、培育良种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植物抗寒性鉴定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并对植物抗寒性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生化机制进行总结,展望了下一步研究的重点,以期为相关抗逆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抗寒性 鉴定与测试 形态结构特征 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不同树种吸附PM2.5能力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鲁君悦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6期68-71,共4页
以武汉市常见绿化树种侧柏、雪松、水杉、竹子、洒金桃叶珊瑚、广玉兰、无患子为研究对象,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检测植物叶片PM2.5吸附量,再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电镜观测分析植物叶表面的形态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叶片对PM2.5的吸... 以武汉市常见绿化树种侧柏、雪松、水杉、竹子、洒金桃叶珊瑚、广玉兰、无患子为研究对象,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检测植物叶片PM2.5吸附量,再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电镜观测分析植物叶表面的形态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叶片对PM2.5的吸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基本表现为针叶树种高于阔叶树种;不同树种叶表面形态结构特征对叶片吸附PM2.5的能力有显著影响;叶表面存在气孔、细密沟状等组织有利于叶片吸附PM2.5;叶片表面平滑,凹凸起伏程度较小不利于叶片吸附PM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吸附量 叶表面形态结构特征 气孔密度 针叶树种 阔叶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滑坡》
10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714-714,共1页
《中国典型滑坡》是一本以照片形式反映我国典型滑坡的画册,包括了顺层滑坡、第三系泥岩滑坡与崩塌、黄土滑坡、风化层与堆积层滑坡、地震与冰雪滑坡及堰塞湖、水库滑坡、矿山滑坡与崩塌、城市建筑和道路滑坡等八大滑坡类型。通过精选... 《中国典型滑坡》是一本以照片形式反映我国典型滑坡的画册,包括了顺层滑坡、第三系泥岩滑坡与崩塌、黄土滑坡、风化层与堆积层滑坡、地震与冰雪滑坡及堰塞湖、水库滑坡、矿山滑坡与崩塌、城市建筑和道路滑坡等八大滑坡类型。通过精选照片的展示形式,以简要文字阐述了滑坡所处地理位置、地质环境、形态结构特征、稳定性、灾害评估以及防治工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滑坡 中国 形态结构特征 第三系泥岩 堆积层滑坡 黄土滑坡 水库滑坡 滑坡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摘要
11
《中国茶叶》 2005年第6期51-53,共3页
茶树氮素利用效率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初探;茶叶中叶绿素转化为脱镁叶绿素的速率与pH的关系;不同锰、硅浓度对茶树生长、锰吸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茶园土壤中碳、氮、磷、硫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化肥、生物肥和有机肥混合使用... 茶树氮素利用效率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初探;茶叶中叶绿素转化为脱镁叶绿素的速率与pH的关系;不同锰、硅浓度对茶树生长、锰吸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茶园土壤中碳、氮、磷、硫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化肥、生物肥和有机肥混合使用对茶叶产量的影响;发酵法制备红茶菌酒饮料工艺及稳定性研究;竹炭对茶叶贮藏品质影响的动态分析初报;从番石榴的形态特征鉴别其种质对茶角盲蝽的抗性;茶小卷叶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对茶小卷叶蛾的防治效果;采用伤口接种法进行抗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theae-sinensis)茶树的筛选;茶轮斑病菌(Pestalotiopsis theae)在泰国的肉桂(Cinnamomum iners)上以内生真菌形式存在的新记录;茶树和果树间作对茶园中跗线螨为害的影响;茶叶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菌的分离及其特性;茶叶冲泡中铅浸出规律研究;儿茶素活性成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特性及固相萃取研究;茶多糖(TPs)对KKAy糖尿病小鼠葡萄糖代谢和过氧化物增殖体激活型受体-y(PPAR-y)活性的影响;沱茶生化成分对其品质形成的影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同位素稀释法测定沉积物和茶叶标准物质中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活性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分子印迹聚合物 形态结构特征 核型多角体病毒 茶树生长 茶叶产量 脱镁叶绿素 茶小卷叶蛾 摘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