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36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重要进化意义的甲虫角突的三维形态比较
1
作者 黄子函 张同博 +3 位作者 佟一杰 路园园 胡永刚 白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9-617,共9页
【目的】角突是甲虫体上十分重要的结构,其对性选择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角突的起源、形态和功能等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利用三维重建方法获取不同种甲虫角突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信息,可以从更高维度探究甲虫角突结构与功能之间... 【目的】角突是甲虫体上十分重要的结构,其对性选择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角突的起源、形态和功能等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利用三维重建方法获取不同种甲虫角突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信息,可以从更高维度探究甲虫角突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皱角武粪金龟、裂眼金龟、萨粪蜣螂、橡胶木犀金龟4种甲虫的3类角突(头角、前胸中角、前胸侧角)为研究对象,使用Amira和Geomagic studio软件,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展示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并对相关形态参数进行测量,得出角突表皮层占比,根据相关数据绘制散点图,最终拟合得到角突表皮层占比曲线。【结果】橡胶木犀金龟头角端部表皮层长度占头角长的8.7%,其余3种甲虫都占20%以上。橡胶木犀金龟头角的空腔区域体积占头角体积的91%。拟合曲线表明,头角和胸角的表皮层占比存在一定差异。4种甲虫头角和胸角均为中空结构,且萨粪蜣螂胸角内部存在肌肉。【结论】4种甲虫角突为中空结构。其中,橡胶木犀金龟头角特点最典型,萨粪蜣螂和皱角武粪金龟的角突较粗壮,可能与其挖掘、滚粪球和打斗的行为及生殖策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 功能形态 三维重建 进化发育 仿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春、秋季群体形态比较分析
2
作者 刘姝含 徐开达 +2 位作者 刘连为 隋宥珍 吴天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2022年春季(3月—4月)和秋季(10月—11月)在浙江近海禁渔区线以西海域(27°0′~31°0′N,120°0′~124°0′E)设115个调查站位,采用4个航次底拖网采集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样本,近海张网、拖虾作业补充取样... 2022年春季(3月—4月)和秋季(10月—11月)在浙江近海禁渔区线以西海域(27°0′~31°0′N,120°0′~124°0′E)设115个调查站位,采用4个航次底拖网采集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样本,近海张网、拖虾作业补充取样,测量全长、胴长、胴宽、头长、眼径、眼间距、腕足(1~4)、触腕长,及触穗长12个长度形态指标,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研究该海域曼氏无针乌贼春季、秋季群体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春季、秋季群体胴长/全长差异显著,胴宽/全长、头长/全长、触腕长/全长和触穗长/全长差异极显著;主成分分析构建了2个反映形态特征的主成分,主成分1主要体现在眼部和胴长的差异,主成分2主要体现在腕足和头部差异。11个形态指标在判别分析中的综合判别正确率为81.3%,经交叉验证判别率为80.7%。研究表明,曼氏无针乌贼春季、秋季群体存在一定差异,秋季群体腕足指标接近于人工养殖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春季、秋季群体 形态差异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Delaunay三角划分的平均形态比最大性质 被引量:7
3
作者 闵卫东 唐泽圣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A00期20-25,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三角划分的一种新的准则:平均形态比最大准则,证明了二维Delaunay三角划分具有最大的平均形态比,从而证明了平均形态比最大准则、最小角最大准则、Circle准则的等价性.这个性质在理论上进一步说明了Del... 本文提出了三角划分的一种新的准则:平均形态比最大准则,证明了二维Delaunay三角划分具有最大的平均形态比,从而证明了平均形态比最大准则、最小角最大准则、Circle准则的等价性.这个性质在理论上进一步说明了Delaunay三角划分的最优性,为有限元网格划分的质量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寻求三维三角划分的最优准则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划分 平均形态比 计算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居群观测的木鱼坪淫羊藿复合种形态比较和分类学启示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少雄 石慧君 徐艳琴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5-339,共15页
基于"居群"概念,对木鱼坪淫羊藿复合种(Epimedium franchetii species complex)进行了系统的标本查阅,并于花期对该复合种9个居群的野外形态进行了观测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竹山淫羊藿(E.zhushanense K.F.Wu et S.X.Qian)花... 基于"居群"概念,对木鱼坪淫羊藿复合种(Epimedium franchetii species complex)进行了系统的标本查阅,并于花期对该复合种9个居群的野外形态进行了观测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竹山淫羊藿(E.zhushanense K.F.Wu et S.X.Qian)花瓣为紫红色,易于与其它物种区分;时珍淫羊藿(E.lishihchenii Stearn)在模式产地(江西庐山)的JXLS居群中有1/5的个体根茎为结节状(并非像模式种一样根茎细长),其叶背被毛细长的性状较稳定,且与木鱼坪淫羊藿(E.franchetii Stearn)叶背被粗短伏毛的性状区别明显;JXJA居群(江西靖安)地理分布靠近江西庐山,叶背被毛也与时珍淫羊藿类似,但其典型的粗壮根茎则与木鱼坪淫羊藿一致,因此将其处理为木鱼坪淫羊藿-时珍淫羊藿过渡类型;保靖淫羊藿(E.baojingense Q.L.Chen et B.M.Yang)与木鱼坪淫羊藿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小叶柄、叶柄、茎和节部密被柔毛,尤以节部明显,叶背被细长毛,而木鱼坪淫羊藿小叶柄、叶柄、茎和节部均光滑,叶背被粗短伏毛;HBFX居群(湖北房县)和HBMP居群(湖北神农架)小叶柄、叶柄、茎、节部和叶背均疏被毛,被毛特征介于木鱼坪淫羊藿和保靖淫羊藿之间,因此将HBFX和HBMP居群处理为木鱼坪淫羊藿-保靖淫羊藿过渡类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居群可划分为3类,竹山淫羊藿与其它类群种间界限明显,建议将其从木鱼坪淫羊藿复合种中分离出来;木鱼坪淫羊藿与时珍淫羊藿和保靖淫羊藿的关系复杂;保靖淫羊藿与木鱼坪淫羊藿主要是被毛上的差异,地理上存在同域分布,推测其为微生境导致的生态宗,将其处理为木鱼坪淫羊藿的变种;时珍淫羊藿与木鱼坪淫羊藿地理分布相对隔离,是由地理隔离引起的地理宗,将其处理为木鱼坪淫羊藿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鱼坪淫羊藿复合种 居群 形态比 分类学 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瑞鳖与中华鳖的养殖生长和形态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文彪 粱淡茹 +4 位作者 肖智 方昆阳 刘顺元 林蠡 孟帆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0-41,共2页
山瑞鳖与中华鳖的养殖生长和形态比较@郑文彪@粱淡茹@肖智@方昆阳¥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刘顺元@林蠡@孟帆¥广东省海洋与水产厅资源环境管理处山瑞鳖与中华鳖的养殖生长和形态比较郑文彪粱淡茹肖智方昆阳(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山瑞鳖与中华鳖的养殖生长和形态比较@郑文彪@粱淡茹@肖智@方昆阳¥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刘顺元@林蠡@孟帆¥广东省海洋与水产厅资源环境管理处山瑞鳖与中华鳖的养殖生长和形态比较郑文彪粱淡茹肖智方昆阳(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广州510631)刘顺元林蠡孟帆(广东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瑞鳖 中华鳖 养殖生长 形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增温条件下不同氮素形态比对重齿风毛菊气体交换及其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楚 芦光新 +2 位作者 德科加 张明 王军邦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29-1135,共7页
在青藏高原三江源区草地上,以开顶式温棚模拟增温,在其内部施用不同形态氮素(硝态氮和氨态氮)比例的氮肥,对重齿风毛菊(Saussurea katochaete)的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及其群落总生物量进行研究,旨在为人工管理草场施肥提供指导。结果表... 在青藏高原三江源区草地上,以开顶式温棚模拟增温,在其内部施用不同形态氮素(硝态氮和氨态氮)比例的氮肥,对重齿风毛菊(Saussurea katochaete)的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及其群落总生物量进行研究,旨在为人工管理草场施肥提供指导。结果表明:重齿风毛菊的光合速率随硝态氮比例增加而下降,气孔导度则增加。其他气体交换参数没有规律性变化。光系统II(PSII)光化学量子产量(Φ_(PSII))在硝态氮比例为0%时最大,非光化学瘁灭(NPQ)则随硝态氮比例增大而增大。重齿风毛菊所在群落的总生物量在硝态氮和氨态氮比例平衡时达到最大。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氮素施肥会对青藏高原草甸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群落总生物量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模拟增温 气体交换 氮素形态比 重齿风毛菊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府民系、越海民系水乡传统聚落形态比较(下) 被引量:3
7
作者 施瑛 潘莹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0-444,共5页
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作用下,越海民系创造的江南水乡和广府民系创造的岭南水乡在聚落形态的不同层次均反映出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江南水乡 形态比 传统聚落 环境作用 聚落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种唇形科药用植物叶表及腺毛的形态比较 被引量:14
8
作者 胡凤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467-9469,共3页
[目的]为利用叶表面和腺毛形态特征区分唇形科植物奠定基础。[方法]选取11种常见的唇形科药用植物,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其叶表面及腺毛的形态特征。[结果]叶表皮细胞表面覆有一层厚度适中的角质层,有不同程度的条状纹理。下表皮细胞小... [目的]为利用叶表面和腺毛形态特征区分唇形科植物奠定基础。[方法]选取11种常见的唇形科药用植物,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其叶表面及腺毛的形态特征。[结果]叶表皮细胞表面覆有一层厚度适中的角质层,有不同程度的条状纹理。下表皮细胞小于上表皮细胞。叶表面有气孔、腺毛和非腺毛,且下表面的气孔、腺毛和非腺毛比上表面多。气孔呈圆形至椭圆形,副卫细胞表面的角质层常凸起呈苞片状,气孔周围有条状纹理,且常以气孔为中心呈放射状。非腺毛分枝或不分枝;基部的条状角质纹理呈放射状或纵横交错。腺毛呈盾状或头状,腺毛的形态、大小、密度和头细胞的数目有明显的差别。[结论]该研究为唇形科药用植物的分类和利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药用植物 腺毛 形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种蛇(蛇亚目:游蛇科:颈槽蛇属)的半阴茎形态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广香 郭鹏 赵尔宓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0-384,共5页
蛇类半阴茎形态在研究蛇类的形态进化、分类和系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分布于我国境内的颈槽蛇属八种蛇(虎斑颈槽蛇、海南颈槽蛇、颈槽蛇、九龙颈槽蛇、缅甸颈槽蛇、黑纹颈槽蛇、喜山颈槽蛇和红脖颈槽蛇)的半阴茎进行详细描述和比... 蛇类半阴茎形态在研究蛇类的形态进化、分类和系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分布于我国境内的颈槽蛇属八种蛇(虎斑颈槽蛇、海南颈槽蛇、颈槽蛇、九龙颈槽蛇、缅甸颈槽蛇、黑纹颈槽蛇、喜山颈槽蛇和红脖颈槽蛇)的半阴茎进行详细描述和比较,并以此探讨部分物种的有效性和推断它们之间的进化及系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槽蛇属 半阴茎 形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沿海贻贝种类形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义浩 《渔业经济研究》 2009年第2期14-20,共7页
贻贝科(Mytilidae)的许多种类在浙江沿海均有分布,但没有做过系统的研究。文章调查研究了浙江沿海的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紫贻贝(Mytilus edulis)、隔贻贝(Genus Septifer)、凸壳肌蛤(Musculista senhausia)、翡翠贻贝(Perna vi... 贻贝科(Mytilidae)的许多种类在浙江沿海均有分布,但没有做过系统的研究。文章调查研究了浙江沿海的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紫贻贝(Mytilus edulis)、隔贻贝(Genus Septifer)、凸壳肌蛤(Musculista senhausia)、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毛贻贝(Trichomoya hirsute)、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黑荞麦蛤(Vignadula atrata)、石蛏(Lithophaga Roding),并对它们的形态构造进行了描述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沿海 贻贝种类 形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香鳢〔乌鳢(♂)×斑鳢(♀)〕遗传生物学研究Ⅰ.子代和亲本形态比较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杨小强 《福建水产》 2004年第3期41-44,共4页
通过对闽香鳢〔乌鳢 (♂ )×斑鳢 (♀ )〕及其亲本的主要形态分类学鉴定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 ,发现闽香鳢的主要形态学性状介于亲本乌鳢和斑鳢之间 ,为中间类型 ,由此初步判断其为亲本的杂合体。并根据臀鳍、背鳍和侧线鳞数设计了鉴... 通过对闽香鳢〔乌鳢 (♂ )×斑鳢 (♀ )〕及其亲本的主要形态分类学鉴定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 ,发现闽香鳢的主要形态学性状介于亲本乌鳢和斑鳢之间 ,为中间类型 ,由此初步判断其为亲本的杂合体。并根据臀鳍、背鳍和侧线鳞数设计了鉴别分选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香鳢 乌鳢(♂)×斑鳢(♀) 遗传生物学 子代 亲本 形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茶树资源叶片大小、形态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富知 《茶叶通讯》 2001年第4期10-13,共4页
通过对已报导的部分茶树资源 (或类群 )的叶片大小、形态及叶片遗传力的资料的分析研究 ,认为叶片长、宽的变异度可作为茶树地方资源 (或类群 )变异或丰度的标识性依据之一 ,进而认为 ,全国野生茶树资源、赣南茶树资源和郴州地区茶树资... 通过对已报导的部分茶树资源 (或类群 )的叶片大小、形态及叶片遗传力的资料的分析研究 ,认为叶片长、宽的变异度可作为茶树地方资源 (或类群 )变异或丰度的标识性依据之一 ,进而认为 ,全国野生茶树资源、赣南茶树资源和郴州地区茶树资源均变异度大 ,内涵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地方资源 叶片 变异度 形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历史比较研究的一部力作——评《亚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
13
作者 侯文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6-107,共2页
世界历史比较研究的一部力作———评《亚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侯文富由朱寰教授主编撰著的《亚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一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共35万字,分9章,以中、日、英、俄四国为研究样本,分别从封... 世界历史比较研究的一部力作———评《亚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侯文富由朱寰教授主编撰著的《亚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一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共35万字,分9章,以中、日、英、俄四国为研究样本,分别从封建土地国有问题、封建土地所有制、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世界历史 封建经济 形态比 农村公社 封建制度 工商业 封建土地国有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具体表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阳和烟台近岸口虾蛄群体的形态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东昱 王蕾 +1 位作者 邱盛尧 刘金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4-164,共11页
于2017年4月,分3次采集山东海阳和烟台近岸的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样本,采用传统形态学直线测量的方法获取样本的11项形态学指标,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CD检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统计方法,比较其15项比例性状指标。独立样... 于2017年4月,分3次采集山东海阳和烟台近岸的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样本,采用传统形态学直线测量的方法获取样本的11项形态学指标,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CD检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统计方法,比较其15项比例性状指标。独立样本t检验和CD检验显示,海阳群体比烟台群体体型更细长,烟台群体的头胸甲、尾部和第2颚足在整体体型中占比较大,而海阳群体的腹部占比较大。2个群体在头胸甲部、胸节、尾部和第2颚足的掌节4个部位上形态差异显著(P<0.01),但尚未达到亚种水平(CD<1.28),为种内不同地理群体间的形态差异。主成分分析发现,雌性群体和雄性群体均分别构建了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为87.571%和83.156%。而海阳和烟台群体在横向体型因子方面差异明显。通过判别分析,建立口虾蛄群体的判别函数式,综合判别准确率为74.0%。研究表明,口虾蛄具有雌雄二态性,烟台和海阳群体成体形态差异明显,雄性个体差异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虾蛄 形态比 多元统计分析 群体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十足目动物腹神经的形态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宽智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0年第3期91-99,共9页
1、东方对虾的脑神经节由两对神经节合并组成,由它发出二对触角脑神经,一对视神经和一对皮肤神经。 2、东方对虾的食道下神经节由五对神经节合并组成,由它发出五对附肢神经。 3、东方对虾的腹神经链共有十一对神经节,其中除第五对由两... 1、东方对虾的脑神经节由两对神经节合并组成,由它发出二对触角脑神经,一对视神经和一对皮肤神经。 2、东方对虾的食道下神经节由五对神经节合并组成,由它发出五对附肢神经。 3、东方对虾的腹神经链共有十一对神经节,其中除第五对由两对神经节合并组成并发出两对附肢神经外,余者各自发出一对附肢神经。 4、东方对虾的胸动脉孔位于腹神经链的第四与第五对神经节之间的神经干上。 5、三疣梭子蟹脑神经节结构与东方对虾相似。 6、三疣梭子蟹的胸神经团由食道下神经节和腹神经链的所有神经节合并组成,所有口部、胸部、及腹部附肢神经,均由它发出。 7、十足目动物腹神经链的演化,表现在神经节的不断合并上。其趋向是:首先胸部神经节逐渐与食道下神经节合并,形成胸神经团,其次腹部神经节逐渐前移并与胸神经团合并,最后食道下神经节与腹神经链所有神经节合并,形成完整神经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对虾 三疣梭子蟹 中枢神经系统 腹神经 形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纹石斑鱼与褐石斑鱼形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郭明兰 苏永全 +2 位作者 陈晓峰 丁少雄 王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6-114,共9页
对在分类上存在混乱的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和褐石斑鱼(E.bruneus)的外部形态和骨骼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石斑鱼的体形和体表横带等外部形态特征非常相似,但体表斑纹不同;Fisher逐步判别法分析得出两者在可量性状... 对在分类上存在混乱的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和褐石斑鱼(E.bruneus)的外部形态和骨骼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石斑鱼的体形和体表横带等外部形态特征非常相似,但体表斑纹不同;Fisher逐步判别法分析得出两者在可量性状,如体长/肛长、背鳍基底长/臀鳍基底长和头长/眼径,可数性状,如背鳍鳍条数、鳃耙数和幽门盲囊数等方面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两者骨骼系统均由脑颅、咽颅、脊柱、肋骨和附肢骨骼组成,主轴和附肢骨骼的形态结构基本相同,但在脑颅的眶前骨和眶后骨、咽颅的前鳃盖骨和尾舌骨、附肢骨骼的髓棘间骨以及尾下骨与尾鳍鳍条连接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上述形态与骨骼差异可作为两种石斑鱼种间分类的依据。研究结果确认云纹石斑鱼和褐石斑鱼为两个不同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褐石斑鱼 形态 骨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茶属8种1变种花粉形态比较 被引量:22
17
作者 陈亮 童启庆 +2 位作者 高其康 束际林 虞富莲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83-188,共6页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山茶属Camelia8个种1变种植物花粉形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山茶属植物花粉粒为中粒或大粒,多为长球形,极面观多为三裂圆形;具3孔沟,沟较细长,内孔有多种形状;表面多具网状或...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山茶属Camelia8个种1变种植物花粉形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山茶属植物花粉粒为中粒或大粒,多为长球形,极面观多为三裂圆形;具3孔沟,沟较细长,内孔有多种形状;表面多具网状或拟网状纹饰,网眼和网脊的大小、形状在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属植物花粉形态较为一致,表明是一个自然类群。茶组植物花粉形态是从表面较光滑的小穴网状类型向较为突起的网状演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 花粉形态 演化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忍冬属(Lonicera)植物花粉的形态比较 被引量:15
18
作者 曲波 翟强 +2 位作者 许玉凤 范海延 陈伟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98,共3页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种忍冬属植物的花粉进行观察,发现其花粉长圆球形至圆球形,金银忍冬的花粉最小,台儿曼忍冬的花粉最大。4种植物的花粉均为三环沟型,萌发沟为子午向,金花忍冬的花粉萌发沟最长,几乎到达两极。4种植物的花粉表面均具...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种忍冬属植物的花粉进行观察,发现其花粉长圆球形至圆球形,金银忍冬的花粉最小,台儿曼忍冬的花粉最大。4种植物的花粉均为三环沟型,萌发沟为子午向,金花忍冬的花粉萌发沟最长,几乎到达两极。4种植物的花粉表面均具刺,有细小穿孔,台儿曼忍冬花粉表面的刺小,等大,且有规则的脊与凹坑,其他3种花粉表面的刺大小不等;忍冬的花粉表面除具细小穿孔外,还有不规则条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忍冬属 花粉形态 金银忍冬 金花怨冬 台儿曼忍冬 忍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形态比对雾培马铃薯生长和原原种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唐铭霞 王克秀 +2 位作者 胡建军 贾巍巍 何卫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25,共6页
通过雾培试验研究4种不同比例硝态氮(NO_3^--N)和铵态氮(NH_4^+-N)对马铃薯品种米拉和川芋802植株生长及原原种生产的影响,为种薯生产的氮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定植60 d,全硝态氮处理(0∶4)的植株干物质积累、匍匐茎数量... 通过雾培试验研究4种不同比例硝态氮(NO_3^--N)和铵态氮(NH_4^+-N)对马铃薯品种米拉和川芋802植株生长及原原种生产的影响,为种薯生产的氮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定植60 d,全硝态氮处理(0∶4)的植株干物质积累、匍匐茎数量及叶面积指数最高;而增铵营养更利于植株定植60 d后的生长发育,其中铵硝比(2∶2)处理下植株干物质积累、匍匐茎数量、叶面积指数增幅最大,表明块茎形成期全硝态氮更利于植株生长。铵硝比(2∶2)处理下,两个品种的氮积累最高,表明增加一定的铵态氮能增强马铃薯氮素利用率。产量上,全硝态氮处理(0∶4)单株结薯数最高(米拉115.5粒/株,川芋802为42.5粒/株),随铵硝比增大,单株结薯数降低,但大薯比例随之提高,最高为铵硝比(3∶1)处理(米拉64%,川芋802 76%)。因此,全硝态氮能增加结薯数量,增铵能促进马铃薯块茎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氮素形态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锦鸡儿属三种植物叶表皮微形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一帆 江莎 +2 位作者 古松 马成仓 高玉葆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8-678,共11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内蒙古地区自然生境中生长的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中间锦鸡儿(C.davazamcii Sancz.)和柠条锦鸡儿(C.korshin-skii Kom)叶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并测定了相应的数量指标。... 利用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内蒙古地区自然生境中生长的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中间锦鸡儿(C.davazamcii Sancz.)和柠条锦鸡儿(C.korshin-skii Kom)叶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并测定了相应的数量指标。结果表明:所有材料的上下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形或多边形,垂周壁主要为平直或拱形,稀有浅波状;多数材料具鳞片状和层状蜡被;角质层多为条纹状;均有气孔器分布,类型多样,以不等细胞型和无规则型为主;气孔外拱盖多覆盖蜡被,内缘多光滑或浅波状;乳突只出现在小叶锦鸡儿和中间锦鸡儿,而柠条锦鸡儿没有出现。该研究表明,3种植物叶表皮微形态受遗传因子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多数特征在属的水平上保持稳定,少数性状可以用作种分类的辅助指标;表皮微形态特征显示三者在生态适应对策上具有相似性,而在种间关系上可能中间锦鸡儿与小叶锦鸡儿的亲缘关系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鸡儿属植物 叶表皮微形态 扫描电镜 光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