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形态模型的小麦器官和单株虚拟生长系统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陈国庆 朱艳 +1 位作者 刘惠 曹卫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6-130,共5页
为更加直观的展示小麦的整个生长过程,同时为教学科研提供支持,将系统分析方法和数学建模技术应用于小麦植株的形态建成,通过对小麦形态数据的定量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小麦形态建成模拟模型,包括叶片形态建成子模型(包括... 为更加直观的展示小麦的整个生长过程,同时为教学科研提供支持,将系统分析方法和数学建模技术应用于小麦植株的形态建成,通过对小麦形态数据的定量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小麦形态建成模拟模型,包括叶片形态建成子模型(包括叶长、叶形、叶面积、叶片空中伸展曲线、茎叶夹角、叶色和叶片衰亡)、茎形态建成子模型(包括茎长和茎粗)、叶鞘形态建成子模型(包括叶鞘长和叶鞘粗)和麦穗形态建成子模型(包括穗长和麦芒)等。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已有小麦生长模拟模型WheatGrow,在Microsoft Visual C++平台上利用OpenGL构建了基于形态模型的小麦虚拟生长系统(WVGS),初步实现了小麦生长过程的可视化表达。建立的模型库主要包括形态模型、生长模型、可视化模型以及场景控制模型四部分。所建数据库主要存储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和品种参数。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较好地模拟小麦形态特征,能较逼真的实现小麦生长过程的虚拟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形态模型 虚拟 可视化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压裂裂缝形态模型的讨论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永胜 王秀娟 +1 位作者 兰玉波 王松波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7-98,共2页
通过对“水力压裂裂缝形态判断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发展历程的回顾 ,从理论上指出该数学模型实质是将概念简单化外延的结果 ,即将基于厚壁筒理论的用以确定井壁处初始的与垂向应力无关的垂直裂隙需要的最小孔壁临界 (破裂 )压力的数学... 通过对“水力压裂裂缝形态判断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发展历程的回顾 ,从理论上指出该数学模型实质是将概念简单化外延的结果 ,即将基于厚壁筒理论的用以确定井壁处初始的与垂向应力无关的垂直裂隙需要的最小孔壁临界 (破裂 )压力的数学模型 ,直接推广应用于判断井间压裂缝的形态。用大庆油田 17口井 2 4层的水力压裂原始数据 ,采用“水力压裂裂缝形态判断数学模型”判断其压裂缝形态 ,结果证实判断结论不具有唯一性 ,该模型不能直接用于判断井间水力压裂缝的形态。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开裂 裂缝形态模型 增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茎枝叶形态模型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周娟 姜爽 +2 位作者 陈兵林 周治国 孟亚利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6-211,217,共7页
在2005-2006年盆栽试验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生态因子对棉花主茎叶、果枝叶和主茎节间、果节形态发生的影响,量化了温度、氮素、水分、化控(DPC)等与棉花各器官形态建成的关系,构建了基于有效积温(GDD)、以Logistic模型为基础的棉花主茎和... 在2005-2006年盆栽试验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生态因子对棉花主茎叶、果枝叶和主茎节间、果节形态发生的影响,量化了温度、氮素、水分、化控(DPC)等与棉花各器官形态建成的关系,构建了基于有效积温(GDD)、以Logistic模型为基础的棉花主茎和果枝的叶片长度、宽度、叶柄长度及主茎节间、果节长度和粗度形态发生的动态模型。利用不同氮素水平、不同品种、水分、化控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棉花主茎和果枝的叶片长度和宽度、叶柄长度及主茎节间、果节长度和粗度的模拟值与观察值之间均方差根(RMSE)分别为0.66 cm、0.87 cm、0.77 cm、0.57 cm、0.77 mm、0.43 cm、0.55 cm、0.43 cm、0.73 cm、0.56 mm,棉花器官形态发生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具有较好的吻合度,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主茎叶 主茎节间 果枝叶 果节 形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补给仿真训练系统中高架索形态模型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军 徐岩山 +1 位作者 任爱娣 张良欣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0-94,112,共6页
实景物理模型的开发是整个海上补给仿真训练系统的重点与难点,而高架索物理形态模型又是整个实景物理模型开发的核心.应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对横向干货补给过程中各阶段高架索所涉及的物理行为模型:悬链线计算模块、恒张力补偿阶段高... 实景物理模型的开发是整个海上补给仿真训练系统的重点与难点,而高架索物理形态模型又是整个实景物理模型开发的核心.应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对横向干货补给过程中各阶段高架索所涉及的物理行为模型:悬链线计算模块、恒张力补偿阶段高架索形状计算模块、集中载荷作用高架索形状计算模块、卸载货物阶段高架索模块、架索演示阶段计算模块和装备撤出演示模块进行研究,从而建立海上补给仿真训练高架索形态模型,为模拟仿真训练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补给 仿真训练 高架索 形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长机的芦苇形态模型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唐卫东 李萍萍 卢章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20-1222,1231,共4页
兼顾植物生理功能的形态发生模型,是在计算机上实现模拟植物生长发育的理论依据。通过观察芦苇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形态及生理变化,分析了形态结构与生理因子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一种基于生长机的芦苇形态建模方法。根据生成的形态模型... 兼顾植物生理功能的形态发生模型,是在计算机上实现模拟植物生长发育的理论依据。通过观察芦苇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形态及生理变化,分析了形态结构与生理因子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一种基于生长机的芦苇形态建模方法。根据生成的形态模型有效组织芦苇生长时产生的大量数据,并建立其可视化流程。通过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模拟芦苇的生长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机 芦苇 形态模型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种骨性髋臼关节面三维几何形态模型的对照与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顾冬云 戴尅戎 +1 位作者 胡鑫 习俊通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更接近人体骨性髋臼关节面的三维模型。方法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获取髋臼的点云数据 ,分别用球面和旋转椭球面逐步逼近骨性髋臼关节面 ,建立球面和旋转椭球面的二种参数化匹配模型 ,并对二种模型参数与匹配误差作统计学分... 目的 建立一种更接近人体骨性髋臼关节面的三维模型。方法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获取髋臼的点云数据 ,分别用球面和旋转椭球面逐步逼近骨性髋臼关节面 ,建立球面和旋转椭球面的二种参数化匹配模型 ,并对二种模型参数与匹配误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旋转椭球面模型的匹配误差显著小于球面模型的匹配误差 ,旋转椭球面模型的长、短轴与球面模型的半径有较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髋臼关节面 三维几何形态模型 反求工程 优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的三维树木形态模型 被引量:8
7
作者 郝卫亮 王剑英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37-2139,共3页
树木三维模型在农林业和娱乐、教育、商业等非农林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现有树木建模方法缺乏通用性:针对不同的对象需要建立不同的模型。运用递归调用分形自相似结构的方法构造了树木的三维模型。通过使用分枝结构随机抖动与双缓冲... 树木三维模型在农林业和娱乐、教育、商业等非农林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现有树木建模方法缺乏通用性:针对不同的对象需要建立不同的模型。运用递归调用分形自相似结构的方法构造了树木的三维模型。通过使用分枝结构随机抖动与双缓冲技术,兼顾了模型真实感与实现速度的问题。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简洁高效,能生成逼真的树木图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三维 形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形态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罗智 龙国强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1-114,共4页
从指标模型、权重模型与均值模型三维勾画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形态模型。结果表明,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各形态指标可分为肌肉质量因子和体型因子两类;权重模型显示出髂宽、髂宽指数和克托莱指数最能反映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专项形态... 从指标模型、权重模型与均值模型三维勾画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形态模型。结果表明,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各形态指标可分为肌肉质量因子和体型因子两类;权重模型显示出髂宽、髂宽指数和克托莱指数最能反映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的专项形态特征,体现出“倒三角”的体型与发达的肌肉质量符合举重运动员的形态要求。同时,均值模型显示,不同重量级别之间,体型因子各指标的差异不如肌肉质量因子明显。另外,随着重量级别的提高,优秀举重运动员专项形态适合运动员举起更重的杠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举重运动员 形态模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生优秀男子健美操运动员形态模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杜熙茹 马莉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73,共4页
以我国大学生优秀男子健美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其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其形态模型(包括指标模型、权重模型、均值模型与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各指标在反映我国大学生优秀男子健美操运动员的专项形态... 以我国大学生优秀男子健美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其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其形态模型(包括指标模型、权重模型、均值模型与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各指标在反映我国大学生优秀男子健美操运动员的专项形态上具有不同的重要程度,其中以身高、大腿围、下肢长和上臂紧张围所占的权重较大,而小腿围/大腿围×100、肩宽/身高×100所占的权重最小;形态模型提示,我国大学生优秀男子健美操运动员的形态具有上臂、下肢肌肉发达的显著特征,另外,根据各指标权重建立形态评价体系,为健美操运动员科学选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模型 权重模型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形态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罗智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3-97,共5页
以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以建立其形态模型(包括指标模型、权重模型、均值模型与评价体系)为目的,对形态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指标在反映优秀游泳运动员专项形态上具有不同的重要程度,... 以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以建立其形态模型(包括指标模型、权重模型、均值模型与评价体系)为目的,对形态各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指标在反映优秀游泳运动员专项形态上具有不同的重要程度,其中以体型指数和髂宽具有较大的权重,其次,是身高、克托莱指数、手宽和指距,以体脂百分比所占的权重最小;形态模型提示着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具有身高、手长、髂窄的专项形态学特点,另外,根据各指标权重而建立的形态评价体系,将为游泳运动员科学选材提供实证意义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模型 权重模型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15~17岁青少年100m运动员形态模型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43-146,共4页
运用文献法、测试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逐步回归法等研究方法 ,对山东省 185名15~ 17岁青少年 10 0m运动员进行了追踪测试。通过对 10 0m成绩与步频、步幅的关系及制约步频、步幅的形态指标间内在规律的研究 ,提出了优化 15~ 17岁... 运用文献法、测试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逐步回归法等研究方法 ,对山东省 185名15~ 17岁青少年 10 0m运动员进行了追踪测试。通过对 10 0m成绩与步频、步幅的关系及制约步频、步幅的形态指标间内在规律的研究 ,提出了优化 15~ 17岁 10 0m运动员形态模型的基本理论构想 ,从而为提高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选材 形态模型 指标 权重 青少年运动员 百米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表面形态模型的土壤镉在小白菜中的富集效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屈晓泽 许伟伟 +2 位作者 赵晓鹏 朱泊静 顾雪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45-1954,共10页
基于土壤理化性质和热力学化学平衡的多表面形态模型(multi-surface speciation model,MSM)近年来已成功被应用于描述多种痕量元素在土壤固/液相间的分配,但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应用尚不多见.本文采用室内盆栽实验,调查了我国6种代表性... 基于土壤理化性质和热力学化学平衡的多表面形态模型(multi-surface speciation model,MSM)近年来已成功被应用于描述多种痕量元素在土壤固/液相间的分配,但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应用尚不多见.本文采用室内盆栽实验,调查了我国6种代表性土壤中Cd(Ⅱ)在小白菜中的生物富集情况,首先比较了5种化学提取方法(总Cd、CaCl2、HNO3、Mehlich-3和BCR)测定的有效态Cd与小白菜中Cd富集量之间的相关性,其次基于MSM预测土壤中溶解态Cd(Ⅱ)浓度并与Cd在白菜中富集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同时考察了不同模型架构下模型对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SM预测的土壤中溶解态Cd浓度与小白菜中Cd富集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大部分模型架构下优于化学提取法,说明MSM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理化性质对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由于MSM在计算过程中基于热力学参数,因此具有很好的外延性,说明其在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风险评价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生物有效态 化学提取法 多表面形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形态模型的颗粒材料中波的频散现象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修晨曦 楚锡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5-328,共14页
基于颗粒材料冲击与波动响应特性的调控波传播行为的超材料设计受到广泛关注,设计这类材料需要对颗粒材料的波传播机制及调控机理有深入认识.波在颗粒材料中传播的频散现象及频率带隙等行为与材料的非均匀性密切相关,通常讨论频散现象... 基于颗粒材料冲击与波动响应特性的调控波传播行为的超材料设计受到广泛关注,设计这类材料需要对颗粒材料的波传播机制及调控机理有深入认识.波在颗粒材料中传播的频散现象及频率带隙等行为与材料的非均匀性密切相关,通常讨论频散现象是基于弹性理论框架建立微结构连续体或高阶梯度连续体等广义连续体模型来进行.本研究基于细观力学给出了一个颗粒材料的微形态连续体模型.在该模型中,考虑了颗粒的平动和转动,且颗粒间的相对运动分解为两部分:即宏观平均运动和细观真实运动.基于此分解,提出了一个完备的变形模式,得到了对应于不同应变及颗粒间运动的宏细观本构关系.结合宏观变形能的细观变形能求和表达式,获得了基于细观量表示的宏观本构模量.应用所建议模型考察了波在弹性颗粒介质的传播行为,给出了不同形式的波的频散曲线,结果显示此模型具有预测频率带隙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材料 形态模型 波传播 频散 频率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I测试中多级形态模型的分割与应用
14
作者 王皓亮 高建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0-194,199,共6页
基于模型的GUI测试方法(MBGT)可自动化生成测试用例,在MBGT中引入多级形态模型(Multilevel Morphology Model,MMM)可以实现从不同的形态角度考察系统,可控地提高模型的错误检测效力。但多级形态模型只能整体扩展到高阶,且随着模型的扩展... 基于模型的GUI测试方法(MBGT)可自动化生成测试用例,在MBGT中引入多级形态模型(Multilevel Morphology Model,MMM)可以实现从不同的形态角度考察系统,可控地提高模型的错误检测效力。但多级形态模型只能整体扩展到高阶,且随着模型的扩展,测试用例的长度与数量急剧增长,极大地影响了测试效率。对此提出一种可进行局部扩展的多级形态模型的分割方法以及相应的测试用例生成策略。该方法通过GUI事件的分类,实现了对基础模型的分割与化简,并采用广度优先搜索(BFS)与中国邮递员问题(CPP)求解算法生成测试用例。该方法使得GUI模型的表达更为清晰直观,在有效区分测试重点的同时,缩小了测试集规模,极大地提高了多级形态模型在GUI测试中的灵活性与测试效率。实验证明,经模型分割后的多级形态模型具有与未分割模型基本等同的错误检测效力,且随着模型级数的提高,模型分割对测试效率的提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I测试 基于模型的GUI测试 多级形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晴隆锑矿区土壤中锑的形态分布和地球化学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晓鹏 杨博一 +3 位作者 李超 任维 赵平 顾雪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1-919,共9页
以贵州晴隆锑矿区某冶炼厂及周边地区土壤为对象研究了锑的形态分布特征.结果发现,冶炼厂土壤中锑污染严重,含量最高达31265 mg·kg^(-1),但在下游土壤中随距离增加,锑浓度迅速下降到100mg·kg^(-1)以内.XRD和XPS结果显示土壤... 以贵州晴隆锑矿区某冶炼厂及周边地区土壤为对象研究了锑的形态分布特征.结果发现,冶炼厂土壤中锑污染严重,含量最高达31265 mg·kg^(-1),但在下游土壤中随距离增加,锑浓度迅速下降到100mg·kg^(-1)以内.XRD和XPS结果显示土壤中主要含锑化合物为锑酸钙(Ca_(2)Sb_(2)O_(7))、锑酸钾(K_(3)Sb_(5)O_(14))以及氧化锑(Sb_(2)O_(5)),锑以五价形态存在.连续提取形态分析表明除残渣态外,厂区附近污染土壤中碳酸盐和金属氧化物的共沉淀态是锑的主要宿主相,而下游土壤中吸附态比例显著升高,说明在迁移过程中土壤中锑的活性增加.构建了以水合铁氧化物和针铁矿作为锑主要活性表面的土壤中锑地球化学多表面形态模型(MSM),当采用1 mol·L^(-1)Na_(2)HPO_(4)提取的锑作为总有效态锑输入值时,该模型可很好地预测不同性质和污染程度的土壤中锑的溶出效应(RMSE=0.29),说明该模型可为准确评估锑冶炼厂周边污染土壤中锑生态毒性和迁移淋溶风险提供有潜力的工具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矿区土壤 形态 有效态 表面形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脑网络连接模型预测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韦存胜 陈媛 +3 位作者 何珍珍 曹萌 余玉盛 陈雪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0-1324,共5页
目的 构建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患者形态学脑网络并预测其认知功能。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CSVD患者64例。完善临床资料收集、认知功能评估、多... 目的 构建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患者形态学脑网络并预测其认知功能。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4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CSVD患者64例。完善临床资料收集、认知功能评估、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扫描等。认知功能评估包括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分。利用3D T_(1)加权成像基于Kullback-Leibler散度的相似性方法构建个体形态学脑网络,并结合连接组预测模型方法构建认知预测模型。结果 与MMSE评分和MoC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的网络主要位于默认网络内,且利用显著正相关的形态学脑网络可有效预测个体MMSE评分和MoCA评分(r=0.795,P=4.436×10^(-15);r=0.794,P=4.974×10^(-15),P<0.01)。与MMSE评分和MoC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的连接主要位于凸显/腹侧注意网络与其他网络之间,也可有效地预测个体MMSE评分和MoCA评分(r=0.766,P=1.679×10^(-13);r=0.850,P=6.915×10^(-19),P<0.01)。联合正相关与负相关连接网络,模型预测能力进一步提升(r=0.849,P=7.603×10^(-19);r=0.888,P=1.445×10^(-22),P<0.01)。结论 基于个体形态学脑网络可有效预测CSVD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可以作为早期预警CSVD相关认知障碍的一种便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认知 形态学脑网络连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地上部分形态-光温响应模拟模型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青林 毛罕平 李萍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2-127,共6页
为了建立基于生理的黄瓜生长可视化生长模型,该研究根据黄瓜地上部分对温度和有效光合辐射的响应,建立了以光温因子—辐热积(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TEP)为尺度的黄瓜地上部分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检验。... 为了建立基于生理的黄瓜生长可视化生长模型,该研究根据黄瓜地上部分对温度和有效光合辐射的响应,建立了以光温因子—辐热积(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TEP)为尺度的黄瓜地上部分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检验。模型对黄瓜叶片形态特性、叶柄长度和直径以及节间高度和直径的模拟值和实测值的符合度较好,对黄瓜主茎高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模型对黄瓜叶片形态特性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2、0.91、0.95,回归标准误差分别为8.5,6.9,2.8 mm;模型对叶柄长度和直径的决定系数分别为为0.89,0.93,回归标准误差分别为5.6,0.3 mm;模型对节间长度和节间直径以及主径高度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7,0.91,0.75,回归标准误差分别为4.5、0.8、120 mm;模型对果长和果径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5和0.92,回归标准误差分别为8.2和2.4 mm。该研究建立的辐热积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黄瓜地上部分的生长情况,可为黄瓜生长可视化系统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模型 模拟 形态模型 光温因子 辐热积 黄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茎枝形态发生模拟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泽英 岳延滨 +5 位作者 聂克艳 李莉婕 彭志良 孙长青 王瑞永 李裕荣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09-1413,共5页
【目的】构建基于有效积温(GDD)的辣椒茎枝形态发生模拟模型,为辣椒功能—结构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试验基础之上,系统分析了温度对辣椒主茎及分枝形态发生的影响,并量化了温度与主茎高度、直径和分枝长度形态的关系... 【目的】构建基于有效积温(GDD)的辣椒茎枝形态发生模拟模型,为辣椒功能—结构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试验基础之上,系统分析了温度对辣椒主茎及分枝形态发生的影响,并量化了温度与主茎高度、直径和分枝长度形态的关系,构建了基于GDD和Logistic方程的辣椒主茎高度、直径和分枝长度形态发生的动态模型。【结果】辣椒主茎高度、直径和分枝长度的增长过程符合S型曲线;采用独立的试验资料检验模型,主茎高度、直径和分枝长度的模拟值与观察值之间的均方根差(RMSE)分别为2.854、0.060、3.220cm。【结论】模拟值与观察值之间的RMSE值均较小,说明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精确度,所构建的辣椒主茎和分枝形态模型为辣椒功能—结构模型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主茎 分枝 形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叶片形态模拟模型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泽英 岳延滨 +5 位作者 聂克艳 李莉婕 彭志良 孙长青 王瑞永 李裕荣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2-186,共5页
为构建辣椒形态结构模型,实现植株可视化,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温度对辣椒叶片形态发生的影响,量化了温度与叶片形态建成的关系,构建了基于有效积温(GDD)、以Logistic方程为基础的辣椒叶片长度、宽度及数量形态发生的动态模型... 为构建辣椒形态结构模型,实现植株可视化,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温度对辣椒叶片形态发生的影响,量化了温度与叶片形态建成的关系,构建了基于有效积温(GDD)、以Logistic方程为基础的辣椒叶片长度、宽度及数量形态发生的动态模型,并利用独立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辣椒叶片长度、宽度及数量的模拟值与观察值之间的均方根差分别为1.328cm、0.384cm和6.615片,辣椒叶片形态发生的观测值与模拟值具有良好的吻合度,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叶片 形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化学模型在土壤重金属形态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晓鹏 顾雪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70,共12页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固-液分配行为和形态分布对于其环境迁移过程和生物有效性有重要意义.基于热力学机制的地球化学平衡模型是重金属形态研究中一项重要手段.本文从形态模型的发展历史出发,对土壤环境中一些常见的地球化学形态模型进行了...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固-液分配行为和形态分布对于其环境迁移过程和生物有效性有重要意义.基于热力学机制的地球化学平衡模型是重金属形态研究中一项重要手段.本文从形态模型的发展历史出发,对土壤环境中一些常见的地球化学形态模型进行了梳理;对形态模型的使用过程中模型输入值,包括吸附组分和活性态金属含量的确定方法进行了说明;对地球化学形态模型在各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模型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形态模型 重金属 多表面模型 形态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