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蛤6个地理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1
作者 荆圆圆 陈群 +6 位作者 刘天红 孙铭 刘广斌 胡发文 吴海一 张天文 胡凡光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4-621,共8页
为探明不同地理群体文蛤形态差异和地理分化特点,测量山东东营、莱州、日照,江苏如东和浙江普陀、乐清6个地理群体壳长、壳高、壳宽、韧带长、遁面长、遁面宽、小月面长、前端到腹缘距离和后端到腹缘距离9个形态性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 为探明不同地理群体文蛤形态差异和地理分化特点,测量山东东营、莱州、日照,江苏如东和浙江普陀、乐清6个地理群体壳长、壳高、壳宽、韧带长、遁面长、遁面宽、小月面长、前端到腹缘距离和后端到腹缘距离9个形态性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普陀群体壳型隆起程度和贝壳厚度均最大,日照群体壳型隆起程度和贝壳厚度均最小;6个群体间最大差异系数为0.320~1.261,均小于1.28,未达到亚种水平;共提取4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25.69%,主成分2为18.84%,主成分3为15.57%,主成分4为11.62%,累计贡献率达71.7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个文蛤群体聚为两类,东营群体和莱州群体形态差异较小,聚为一类,如东群体、乐清群体、普陀群体和日照群体聚为一类;通过判别分析,共建立5个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为70.0%~100%,综合判别率为82.8%。试验结果可为文蛤地理群体识别、文蛤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地理群体 形态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单齿螺地理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旭 徐衡 +5 位作者 邹莉 杜肖 王凤丽 郑伟 韩志强 水柏年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27,共6页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采用8个量度特征对大连、舟山和厦门3个单齿螺(Monodonta labio)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舟山群体和厦门群体形态最为接近,大连群体趋异程度最大。主成分分析得出了3...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采用8个量度特征对大连、舟山和厦门3个单齿螺(Monodonta labio)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舟山群体和厦门群体形态最为接近,大连群体趋异程度最大。主成分分析得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57.49%,主成分2为18.80%,主成分3为10.40%,累计贡献率为86.69%。通过判别分析,建立了3个地理群体的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63.16%~81.82%,准确率P2为60.00%~81.82%,综合判别率为74.13%。3个地理群体间最大差异系数为0.191 8~0.945 7,均小于1.28。多元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理群体的形态特征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差异尚未达到亚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齿螺 群体 形态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沿海不同地理群体中国蛤蜊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荆圆圆 胡凡光 +4 位作者 刘广斌 吴海一 孙铭 陈群 张天文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4,共10页
为研究山东沿海不同地理群体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形态差异和地理分化特点,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通过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对日照东港(DG)、烟台海阳(HY)、青岛黄岛(HD)、威海文登(WD)和东营垦利(KL)5... 为研究山东沿海不同地理群体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形态差异和地理分化特点,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通过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对日照东港(DG)、烟台海阳(HY)、青岛黄岛(HD)、威海文登(WD)和东营垦利(KL)5个中国蛤蜊野生群体形态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生长指标指数显示,文登群体贝壳最厚,黄岛群体贝壳最薄、肥满度最低,海阳群体软体部最肥;5个群体间最大差异系数为0.515~1.245,均小于1.28,尚未达到亚种水平;主成分分析共提取3个主成分,主成分1贡献率为33.71%,主成分2贡献率为27.16%,主成分3贡献率为14.42%,累计贡献率达75.2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中国蛤蜊群体聚为2类,海阳群体、文登群体和垦利群体聚为一类,东港群体和黄岛群体分别聚为一类;通过判别分析,共建立了4个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为70.0%~94.0%,综合判别率为80.0%。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蛤蜊的地理群体识别、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蛤蜊 地理群体 形态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似鳊不同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陆文泽 顾钱洪 +8 位作者 王景龙 陈启豪 胡清霞 袁淑琴 岑双双 王梦雪 周传江 孟晓林 聂国兴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0-106,共7页
研究似鳊群体间形态差异及与生境的关系,为淮河流域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和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选择淮河干流望岗及支流潢河、宿鸭湖,2015年7-8月采集似鳊群体,测量16项形态学可量性状,得到16项比例性状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对比例性... 研究似鳊群体间形态差异及与生境的关系,为淮河流域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和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选择淮河干流望岗及支流潢河、宿鸭湖,2015年7-8月采集似鳊群体,测量16项形态学可量性状,得到16项比例性状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对比例性状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显示,望岗群体与潢河群体形态差异较小,两者均与宿鸭湖群体形态差异较大;相比望岗群体和潢河群体,宿鸭湖群体的胸鳍、腹鳍明显短小,表现出一定的退化;头部更瘦削,尾柄更加粗壮;望岗与潢河生境相似,宿鸭湖与它们生境差异较大,推测3个似鳊群体间的形态差异与其生境有关。胸鳍长/体长、腹鳍长/体长可作为在形态上区分3个似鳊群体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似鳊 形态差异分析 生境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