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端型脊肌萎缩症骨骼肌病理及其形态定量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洵桦 田伟 +1 位作者 马耘田 陈燕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 探讨骨骼肌病理活检和病变肌细胞形态定量分析对婴儿及儿童期发病脊肌萎缩症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1 5岁以下脊肌萎缩症 31例 ,肌肉活检标本作常规HE染色和肌肉酶组化染色 ,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肌肉活检切片进行定量分析 ,计算... 目的 探讨骨骼肌病理活检和病变肌细胞形态定量分析对婴儿及儿童期发病脊肌萎缩症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1 5岁以下脊肌萎缩症 31例 ,肌肉活检标本作常规HE染色和肌肉酶组化染色 ,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肌肉活检切片进行定量分析 ,计算每例正常细胞平均面积与病变细胞平均面积的比值。结果 肌肉病理和免疫组化改变为神经性肌萎缩 ,肌细胞变圆或呈角形 ,出现病变细胞变圆的都为 1岁以前的患者 ,而 1岁以后发病的患者大多出现呈角形细胞 ;半数有明显的同型肌群化现象。两种细胞的面积比值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 (r=-0 2 7,P <0 0 5) ,而与病程呈正相关 (r=0 37,P <0 0 1 ) ,与年龄没有相关关系。结论 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肌肉切片进行定量分析 ,以正常细胞与病变细胞面积比值可作为判断脊肌萎缩症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肌萎缩症 肌肉活检 病理 形态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塑的形态定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任彩霞 常青 +4 位作者 李建芝 唐海兰 黄华梅 李自成 关洁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4-256,268,共4页
目的 :探讨AS血管重塑的几何形态变化规律。方法 :将 40只新西兰雄性家兔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 (AS组 ) ,分别于实验的第 4、8、12周末取各组家兔的胸主动脉进行定性观察及定量分析。结果 :随时间延长 ,AS... 目的 :探讨AS血管重塑的几何形态变化规律。方法 :将 40只新西兰雄性家兔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 (AS组 ) ,分别于实验的第 4、8、12周末取各组家兔的胸主动脉进行定性观察及定量分析。结果 :随时间延长 ,AS组斑块面积逐渐增大 ,斑块检出率逐渐增加。管腔面积在早期斑块形成时并无改变 ,晚期则明显缩小。斑块面积及管腔面积均分别与内弹性膜包围面积 (IELA)、外弹性膜包围面积 (EELA)呈正相关关系 (P <0 .0 5 ) ,IELA和EELA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P <0 .0 1) ,但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间并无直线相关关系 (P >0 .0 5 )。结论 :家兔AS病变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 ,且在斑块形成时伴内弹性膜和外弹性膜的同时扩张 ,管腔狭窄与否主要与IELA和EELA相关。IELA和EELA可作为判断管腔狭窄及评价血管重塑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重塑 形态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滤泡性良恶性病变细胞核形态定量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余力 区士欢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14-214,共1页
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20例滤泡性甲状腺癌,10例滤泡性甲状腺瘤及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进行了细胞核形态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甲状腺滤泡癌细胞核面积、直径及周长均大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细胞核的相应参数值(P<0.05),但圆度... 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20例滤泡性甲状腺癌,10例滤泡性甲状腺瘤及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进行了细胞核形态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甲状腺滤泡癌细胞核面积、直径及周长均大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细胞核的相应参数值(P<0.05),但圆度改变不显著(P>0.05)。提示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细胞核大小改变存在着显著差异,作为辅助指标在滤泡性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 形态定量分析 甲状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腺病变组织AgNORs的形态定量分析
4
作者 许平 张红新 +2 位作者 李文才 赵阿红 张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20-822,共3页
目的 :探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乳腺肿瘤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 (AgNORs)表达在病理学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乳癌、乳腺结构不良、乳腺纤维腺瘤及正常乳腺组织各 2 0例 ,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和嗜银染色技术 ,对乳腺病变组织的AgNORs... 目的 :探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乳腺肿瘤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 (AgNORs)表达在病理学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乳癌、乳腺结构不良、乳腺纤维腺瘤及正常乳腺组织各 2 0例 ,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和嗜银染色技术 ,对乳腺病变组织的AgNORs进行形态计量学分析 ,观察每个细胞的胞核面积、核周长以及AgNOR颗粒数目、颗粒面积、AgNOR的大颗粒数、形态因子、面积比值、平均面积等 8项参数。 结果 :正常乳腺及乳腺结构不良、乳腺纤维腺瘤组织的细胞核面积、核周长以及AgNOR颗粒数目、颗粒面积明显小于乳癌组织 (P <0 .0 1) ,AgNOR的大颗粒数、形态因子、面积比值、平均面积在乳癌组织与乳腺纤维腺瘤及正常乳腺组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上述 8项参数 4组间多类判别分析回代符合率为 72 .5 % ,癌和非癌的判别回代符合率达 10 0 %。结论 :图像分析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是一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腺病变组织 形态定量分析 AGNORS 乳腺肿瘤 结构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生活阿米巴的形态定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谢长松 彭晓谋 +2 位作者 肖桂初 刘大冲 张淑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30-33,共4页
本文将面积、等效圆直径和圆形状因子用作阿米巴形态定量分析的指标;运用图象分析技术,对3个不同属的4个自由生活阿米巴分离株样本进行了形态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属的3个种的滋养体的面积,包囊的面积、等效圆直径以及滋养体和包囊... 本文将面积、等效圆直径和圆形状因子用作阿米巴形态定量分析的指标;运用图象分析技术,对3个不同属的4个自由生活阿米巴分离株样本进行了形态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属的3个种的滋养体的面积,包囊的面积、等效圆直径以及滋养体和包囊的核和核仁的面积、等效圆直径之间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巴 分类法 细胞学 阿米巴脑膜脑炎 自由生活阿米巴 形态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减少肺动脉低压时肺小血管的病理形态观察和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许耀强 刘迎龙 +2 位作者 苏俊武 李刚 朱耀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35-1139,共5页
目的建立紫绀型肺血少动物模型,对肺血减少时未成熟肺小血管进行形态观察和半定量分析,观察肺血减少时未成熟肺小血管的发育特点。方法取紫绀型肺血少动物肺组织,进行固定、制片及染色。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形态半定量测量分析肺小动脉... 目的建立紫绀型肺血少动物模型,对肺血减少时未成熟肺小血管进行形态观察和半定量分析,观察肺血减少时未成熟肺小血管的发育特点。方法取紫绀型肺血少动物肺组织,进行固定、制片及染色。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形态半定量测量分析肺小动脉中膜厚度(media thickness,MT)及中膜厚度百分比(percentage of media thickness,MT%)、中膜面积(media section area,MS)及中膜面积百分比(percentage of media section area,MS%);计数单位面积肺小动脉数目(arterial numbers of per square centimeter,APSC)和单位面积肺泡数量(mean alveolar nunber,MAN);计算同一张切片所有泡内肺动脉(intraacinar pulmonary arteries,IAPA)中肌型动脉(circular muscular artery,CMA)、部分肌型动脉(partially muscular artery,PMA)和无肌型动脉(non-muscular artery,NMA)的比例。结果同对照组(C组)相比,光镜观察肺血减少组(D组)肺小动脉中层退化和发育不良,管腔扩大,形态不规则,管壁厚薄不均,部分弹力纤维层中断、缺失。PMA和NMA比例较C组高,而CMA比例相对较低(P<0.001)。D组肺小动脉MT、MT%及MS、MS%均显著小于C组(P均<0.001)。D组APSC较C组减少(P<0.01),而MAN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电镜下显示D组肺小血管内皮细胞胞质肿胀,基膜变薄;弹力纤维排列不整齐,有的区域萎缩变薄或中断;血管中层平滑肌轻度萎缩;细胞器减少,线粒体空泡化;部分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增生明显,板层体丰富。结论肺血流减少时肺小血管发育不良或退化,形态结构异常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尽早改善肺血少状态是促进肺血管发育和改善全身状况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发育不良 先天性心脏病 紫绀 形态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不同前向肺血流的肺血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双向Glenn术后肺血管的发育 被引量:6
7
作者 许耀强 刘迎龙 +2 位作者 吕小东 阮英茆 于存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7-722,I0007,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前向肺血流对肺血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双向Glenn术)后肺血管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年10月~2006年12月接受双向Glenn术的肺血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32例,术中肺活检18例。将患儿按肺血来源... 目的比较不同前向肺血流对肺血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双向Glenn术)后肺血管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年10月~2006年12月接受双向Glenn术的肺血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32例,术中肺活检18例。将患儿按肺血来源不同分为两组:动脉性前向血流组(n=33)和静脉性前向血流组(n=99)。近红外线探头测量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测定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Hb)浓度。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右肺动脉直径(LPA和RPA)并计算肺动脉指数(PAI)。对术中取得的右肺下叶组织进行病理学形态半定量分析,测量肺小动脉平均中膜厚度百分比(MT%)、平均中膜面积百分比(MS%)、单位面积肺小血管数量(VPSC)和平均肺泡数(MAN)。结果术前两组患儿缺氧紫绀明显,但两组的SpO2、Hct、Hb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的LPA、RPA及PAI差异无显著性(P>0.05);动脉性前向血流组的MT%和MS%显著高于静脉性前向血流组(P<0.05),两组VPSC和MAN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向Glenn术后两组患儿紫绀缺氧明显改善,SpO2显著升高(P<0.01),而Hct和Hb显著下降(P<0.01);SpO2与Hct(r=-0.49,P<0.01)和Hb(r=-0.196,P<0.01)均呈显著负相关,Hct和Hb呈显著正相关(r=2.4997,P<0.01);动脉性前向血流组和静脉性前向血流组的PAI较术前分别增加22%和44%,且两组间PAI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动脉性前向血流组的RPA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静脉性前向血流组的LPA、RPA显著大于动脉性前向血流组(P<0.05)。结论不同的前向肺血流对肺血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Glenn术后肺血管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肺动脉狭窄者Glenn术后肺血管生长发育更明显,有利于尽早完成Fontan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闭锁 形态定量分析 肺动脉 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组织病理学改变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晓彤 阮英茆 +1 位作者 刘迎龙 于存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1-246,i001-i002,共8页
目的采用显微镜形态定量分析技术分析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肺血管组织形态学改变,为矫正畸形、选择手术方式提供病理参考指标。方法分别选择同年龄组非心、肺源性疾病死亡患儿,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和动脉... 目的采用显微镜形态定量分析技术分析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肺血管组织形态学改变,为矫正畸形、选择手术方式提供病理参考指标。方法分别选择同年龄组非心、肺源性疾病死亡患儿,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儿肺组织标本各10例作为对照组和病变组。采用病理学形态定量分析技术,测量肺细小动脉平均中膜厚度百分比(MT%)和中膜面积百分比(MS%)、肺小血管密度(VPSC)、平均肺泡数(MAN)、肺泡平均内衬间隔穴MLI雪、肺实质占同切片肺总面积比例穴PPA雪、单位面积肺泡/血管比(AVR)。结果病变组的MAN、VPSC和AV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病变组的VPS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其余参数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病变组肺泡比对照组有增大的趋势,50%的患者MS%接近正常组值。病变组多数肺小血管的形状不规则,肌型动脉相对少见,大部分为部分肌型和非肌型动脉。结论由动脉导管供血的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的肺肌型动脉密度减少,但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和面积百分比与对照组接近。肺动脉闭锁造成的肺血流减少对肺小血管的密度影响最大,而肺小血管数目的减少可直接影响到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手术效果。肺泡密度减少导致肺泡代偿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形态定量分析 肺动脉闭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法乐四联症肺组织病理学与一期根治术中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方法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晓彤 刘迎龙 +1 位作者 阮英茆 于存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2-405,i0013,共5页
目的分析要幼儿法乐四联症肺细小动脉和肺泡的病理学改变与一期根治术右室流出道重建方法的关系。方法肺病理标本取自16例8—36个月,体重8-16kg,行一期根治手术的法乐四联症(TOF)患儿和5例4-18个月非心、肺源性疾病死亡的对照组婴... 目的分析要幼儿法乐四联症肺细小动脉和肺泡的病理学改变与一期根治术右室流出道重建方法的关系。方法肺病理标本取自16例8—36个月,体重8-16kg,行一期根治手术的法乐四联症(TOF)患儿和5例4-18个月非心、肺源性疾病死亡的对照组婴幼儿。TOF患儿加宽右心室流出道的方法包括瓣环交界切开、跨肺动脉瓣环补片和同种带瓣血管作为外通道连接右心室.肺动脉。术中测量中心肺动脉直径。形态半定量测量肺细小动脉平均中膜厚度百分比(MT%)、平均中膜面积百分比(MS%)、单位面积肺细小动脉数目(APSC)、单位面积肺泡数(MAN)、平均肺泡内衬间隔(MLI)、肺实质占同切片肺总面积比例(PPA%)和单位面积肺泡数/肺细小动脉数(AAR)。结果TOF组的MT%、MS%和APSC降低,MLI和AAR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单纯肺动脉瓣交界切开、跨肺动脉瓣环心包补片、跨肺动脉瓣环同种带单瓣大动脉血管片(包括1例同种带瓣外通道)3种方法的APSC依次降低,与相应的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变化一致,APSC与右肺动脉直径呈正相关(r=0.754,P=0.001)。结论要幼儿法乐氏四联征肺血流减少导致肺细小动脉和肺泡发育异常。根据肺门外肺动脉的发育程度选择右室流出道的重建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形态定量分析 法乐四联症 要幼儿 右心室流出道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前病变及其癌变潜能监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梅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45-350,共6页
口腔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口腔癌的防治十分重要。本文从形态诊断方法、形态定量分析技术、组织化学与免疫学技术、癌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表达回顾了近年口腔粘膜癌前病变及其癌变潜能监测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 形态定量分析 酶组织化学 癌基因 口腔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