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龙游仆虫Euplotes charon的形态和形态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毕红卫 庞延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77,共7页
利用蛋白银、孚尔根和银浸等染色方法对分类上有争议的E .charon的形态结构和无性分裂过程中皮层的发育分化及核器的演化进行了研究。E .charon表面有额腹、横、尾部棘毛 10、5、4根 ,背触毛 12列 ,大核倒“C”形 ,小核球形。E .charon... 利用蛋白银、孚尔根和银浸等染色方法对分类上有争议的E .charon的形态结构和无性分裂过程中皮层的发育分化及核器的演化进行了研究。E .charon表面有额腹、横、尾部棘毛 10、5、4根 ,背触毛 12列 ,大核倒“C”形 ,小核球形。E .charon在无性分裂过程中 ,皮层的纤毛器官多由相应原基发育而成 (前仔虫的口围带、口侧膜由老口改组后承继下来 )。核器演化的详细过程类似于其他游仆虫。随机抽取 10 0个E .charon ,对其长、宽、棘毛数、背触毛列进行统计 ,做出直方图进行分析 ,并与E .Patella进行了详细比较。作者认为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龙游仆虫 形态 形态发生 腹毛目 形态分裂 核器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