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教学的初级课堂形态与结构——基于教学视频和文本的分析
1
作者 方向 黄程灿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14,共6页
阅读策略以单元的形式编排进教材,对教师来说是一大挑战。本文基于“读写教室”教学视频,通过理论建构和教学视频、文本分析方法,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策略教学的初级课堂形态与结构。通过量化和质性分析发现,有效的阅读策略教学的初级课... 阅读策略以单元的形式编排进教材,对教师来说是一大挑战。本文基于“读写教室”教学视频,通过理论建构和教学视频、文本分析方法,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策略教学的初级课堂形态与结构。通过量化和质性分析发现,有效的阅读策略教学的初级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与探究,课堂结构包括策略引入、示范与指导、同伴互助与独立学习、小组讨论与分享、反馈与评价等环节。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包括设计高质量的教与学活动、落实“选择”与“差异”原则、重视情感支持和聚焦策略迁移等,以为未来高级读写课堂的建构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策略教学 初级课堂形态与结构 “读写教室” 教学视频分析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蜡梅、美国蜡梅及其属间杂种叶片形态与结构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汪琼 姚青菊 +3 位作者 徐增莱 吕晔 杭珍 陈晨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6-208,共3页
通过对夏蜡梅、美国蜡梅及其属间杂种叶结构的观察,发现三者的叶结构特征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叶形、叶的大小、表面毛被、横切面及脉序等特征上有一定差异,杂种叶的形状介于两亲本之间,表面毛被兼有双亲的特点。
关键词 夏蜡梅 美国蜡梅 属间杂种 形态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交融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院系形态与结构的检视 被引量:5
3
作者 董向宇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77,共7页
院系是大学进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活动的组织载体与支撑。因此,其形态与结构必须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活动的要求相适应。然而,当下我国研究型大学院系数量偏多、院系学科含量小的形态与结构并不能有效满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活动的学... 院系是大学进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活动的组织载体与支撑。因此,其形态与结构必须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活动的要求相适应。然而,当下我国研究型大学院系数量偏多、院系学科含量小的形态与结构并不能有效满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活动的学科交融要求。对此,调整院系设置方式、整合院系以扩大院系学科含量,创建适切的跨学科组织是改革的基本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融 研究型大学 院系形态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条件对菹草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小峰 王庆亚 陈开宁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3-169,共7页
通过受控试验,研究了4个光照处理(100%、50%、20%、10%的自然光)对菹草(Potam ogeton crispus)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100%和50%自然光处理对菹草的总生物量影响不显著,20%和10%的自然光显著降低了菹草的总生物量。(2)... 通过受控试验,研究了4个光照处理(100%、50%、20%、10%的自然光)对菹草(Potam ogeton crispus)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100%和50%自然光处理对菹草的总生物量影响不显著,20%和10%的自然光显著降低了菹草的总生物量。(2)在生物量分配方面,50%自然光处理的根冠比值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组,表现出菹草对地上部分茎叶生物量的投资较多。(3)在50%自然光条件下,菹草的株高、植株叶片数、顶枝叶片数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组的对应参数,说明适当的遮荫会促进菹草植株的生长;10%自然光下的各参数值均最小(除根/冠比值),表明已较严重地限制了菹草的正常生长。(4)20%和10%自然光的遮光处理增加了菹草的叶片厚度,100%、50%、20%和10%的自然光下分别为0.260、0.297、0.440、0.306 mm。(5)100%自然光叶片的叶肉细胞没有形成发达通气组织,50%自然光的菹草叶肉细胞开始形成较发达的通气组织,通气组织中间隔分布有单层细胞组成的隔膜,20%和10%自然光的叶片中隔膜细胞破裂,形成了发达的通气组织;20%和10%自然光的叶片通气组织细胞面积显著大于100%和50%自然光处理组,均值分别为0.558 mm2、0.284 mm2和0.108 mm2、0.087 mm2。(6)20%自然光处理组根的表皮细胞中可以发现四端尖锐晶体存在,表明植物生长受到一定程度胁迫;50%自然光处理的根通气组织彼此相连,形成大的通气结构,而其它处理组皮层没有形成通气结构。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表明,50%自然光处理较有利于菹草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光照条件 形态与结构 沉水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植物银叶树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曾聪 范航清 《广西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对红树植物银叶树(H er itiera littora lis)的果实和种子进行果形因子:果重(Y)、果长(X1)、果宽(X2)、果厚(X3);果实体积;果实浮力;果实、果壳和种子重量;果壳和种子含水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银叶树的果实含水量相对稳定;种子与果壳... 对红树植物银叶树(H er itiera littora lis)的果实和种子进行果形因子:果重(Y)、果长(X1)、果宽(X2)、果厚(X3);果实体积;果实浮力;果实、果壳和种子重量;果壳和种子含水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银叶树的果实含水量相对稳定;种子与果壳的重量比例(1.8¨1)较大;果实的浮力与果实体积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r=0.2995),1/3的果实具有较强的漂浮能力;银叶树果实的各项形态结构指标相对稳定;果重与果厚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r=0.3557),与果宽达到显著相关(P<0.05,r=0.3186),与果长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r=-0.0016),果重与果形因子的线性回归模型为:Y=0.388X2+0.4X3-14.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银叶树 果实 种子 形态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株苏云金杆菌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及其蛋白性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卫国 孙富林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5-28,共4页
对来自武汉微生物药厂的发酵裂解液中的噬斑形态、大小不同的 3株苏云金杆菌噬体的形态结构及其蛋白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电镜观察发现 ,所有噬菌体的头部都呈长六棱柱状 ,具一短尾和一“衣领”状结构 ,并首次发现了“衣领”状结构是由 ... 对来自武汉微生物药厂的发酵裂解液中的噬斑形态、大小不同的 3株苏云金杆菌噬体的形态结构及其蛋白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电镜观察发现 ,所有噬菌体的头部都呈长六棱柱状 ,具一短尾和一“衣领”状结构 ,并首次发现了“衣领”状结构是由 8~ 10个颗粒亚单位组成。 3株噬菌体所具有的这 8~ 10个颗粒亚单位对于噬菌体牢固地吸附于宿主表面应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对于进一步研究噬菌体与宿主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结构上的证据。3株噬菌体的蛋白经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 ,都呈现 1条主带 ,分子量为 5 8884u ,1条次主带和 7条次带 ,表明 3株噬菌体的蛋白都是由 9种蛋白质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噬菌体 形态与结构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设计改革——以病毒的形态和结构为例
7
作者 郭伟娜 刘畅 +2 位作者 路振香 李文超 贺绍君 《河南农业》 2023年第21期25-26,共2页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研究内容广泛,是兽医学、微生物学、公共卫生学等重要的基础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课程改革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各教学环节进行综合改革,...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研究内容广泛,是兽医学、微生物学、公共卫生学等重要的基础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课程改革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各教学环节进行综合改革,因此,以“病毒的形态和结构”为例,从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问题:“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学得怎样”,依次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习评价进行重点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微生物学 教学设计 病毒 形态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韧皮纤维的形态结构及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贾霄云 武跃通 +3 位作者 张颖力 燕玲 韩浩 王瑞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64-69,共6页
采取植物解剖学与发育形态学相结合,光学显微技术的方法,对纤维亚麻的韧皮纤维形态、结构与分布特征,韧皮纤维细胞个体与群体发育的情况及其与麻株生育期和茎段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亚麻韧皮纤维的群体结构、纤... 采取植物解剖学与发育形态学相结合,光学显微技术的方法,对纤维亚麻的韧皮纤维形态、结构与分布特征,韧皮纤维细胞个体与群体发育的情况及其与麻株生育期和茎段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亚麻韧皮纤维的群体结构、纤维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因不同的生育阶段、麻株茎段而异,表现明显的遗传和位置效应;亚麻韧皮纤维细胞发育经历分生形成、伸长增粗、胞壁加厚和发育成熟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麻株韧皮纤维细胞群体发育具有与麻株生长的协同性,发育进程的阶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形态与结构 韧皮纤维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语动词的形态结构链
9
作者 李发源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维吾尔语是一种语音和谐、词汇丰富、形态多变、表意完整、生命力很强的语言。它具有突厥语族诸语言的共同特征和维吾尔语独具的特色。这些特色表现于现代维语的各个范畴。我觉得在动词形态结构方面尤为引人注目,特别是谓语部分,形成了... 维吾尔语是一种语音和谐、词汇丰富、形态多变、表意完整、生命力很强的语言。它具有突厥语族诸语言的共同特征和维吾尔语独具的特色。这些特色表现于现代维语的各个范畴。我觉得在动词形态结构方面尤为引人注目,特别是谓语部分,形成了不同的各种形态结构链,体现了维语的形态灵活、结构紧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厥语族 维吾尔语 形态结构 形态与结构 结构 助动词 谓语动词 现代维语 副动词 共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提取复合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红燕 苏晨 +5 位作者 夏旻灏 董涛 魏可健 董尚智 冯定远 左建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276-3284,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米提取复合糖在无诱食剂条件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与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6±2)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三元杂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A组饲喂标准饲粮,B组饲喂基础饲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米提取复合糖在无诱食剂条件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与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6±2)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三元杂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A组饲喂标准饲粮,B组饲喂基础饲粮(标准饲粮中去除甜味剂、香味剂、葡萄糖、蔗糖),C组饲喂标准饲粮+3%大米提取复合糖,D组饲喂基础饲粮+3%大米提取复合糖,E组饲喂基础饲粮+5%大米提取复合糖。结果表明:1)与A组相比,B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差异不显著(P>0.05),C组的ADG、ADFI显著提高(P<0.05);与B组相比,D组的ADG、ADFI和料重比(F/G)差异不显著(P>0.05),E组的ADG、ADFI显著提高(P<0.05),F/G显著降低(P<0.05)。2)与A组相比,B组的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C组的CP表观消化率有提高的趋势(P=0.069);与B组相比,D组的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E组干物质(DM)、CP和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3)与A组相比,B组的隐窝深度(CD)显著提高(P<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有降低的趋势(P=0.073),C组的绒毛高度(VH)和V/C显著提高(P<0.05);与B组相比,D组的VH和CD均无显著差异(P>0.05),V/C有提高的趋势(P=0.053),E组的V/C显著提高(P<0.05)。4)与A组相比,B组闭合蛋白(occludin)的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C组闭合小环蛋白-1(ZO 1)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occludin的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与B组相比,D组ZO 1和occludin的mRNA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E组ZO 1的mRNA表达量有提高的趋势(P=0.075),occludin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5)与A组相比,B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 AOC)显著降低(P<0.05),C组的血清T AOC无显著差异(P>0.05);与B组相比,D组和E组的血清T AOC显著提高(P<0.05)。6)5个组之间的回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无诱食剂条件下,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大米提取复合糖可以通过提高养分消化吸收、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屏障等途径实现对仔猪生长性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提取复合糖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免疫系统 肠道形态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玉米周年生产中耕作对夏玉米产量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霞 张吉旺 +4 位作者 任佰朝 范霞 董树亭 刘鹏 赵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93-1101,共9页
针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的特点,将冬小麦夏玉米播前耕作统筹结合,以期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体系耕作方式的改良提供依据。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冬小麦播前旋耕夏玉米播前免耕(RN)、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免耕(MN)、... 针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的特点,将冬小麦夏玉米播前耕作统筹结合,以期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体系耕作方式的改良提供依据。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冬小麦播前旋耕夏玉米播前免耕(RN)、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免耕(MN)、冬小麦播前翻耕夏玉米播前旋耕(MR)3个处理,探讨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夏玉米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2年研究结果表明,MR处理夏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增加,MN与MR处理的地上第3茎节变粗,MN处理的地上第3节间茎粗系数最大。MR与MN处理间抽雄期的基部茎节穿刺强度无显著差异,但较RN均显著增强,茎秆皮层厚度和维管束密度及维管束鞘面积较RN也显著增大,茎秆伤流速率较RN分别提高60.60%和46.70%,茎秆质量显著提高。此外,MN与MR的根重和根冠比较RN显著提高,地上节根根条数与干重也显著提高。MN与MR较RN处理分别增产26.33%与39.21%。冬小麦播前翻耕可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及抗倒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小麦玉米周年耕作 茎秆形态与结构 倒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勘探领域变化看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46
12
作者 甘利灯 张昕 +2 位作者 王峣钧 孔丽云 杨廷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4-225,共12页
在分析构造、岩性地层和非常规勘探领域对地震储层预测技术需求的基础上,从勘探领域变化与地震技术储备之间的关系阐明当前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地震波的定义出发,基于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前提假设与实际勘探领域介质之间... 在分析构造、岩性地层和非常规勘探领域对地震储层预测技术需求的基础上,从勘探领域变化与地震技术储备之间的关系阐明当前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地震波的定义出发,基于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前提假设与实际勘探领域介质之间存在的差异,总结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储层预测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给出整体技术发展建议:即以连续、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及其弹性波传播理论为基础;强化地震岩石物理分析和资料保真处理研究;研发基于衰减与频散以及方位相关地震属性的储层预测特色技术;通过整合技术资源,形成面向复杂岩性地层和非常规油气勘探领域的地震储层预测配套技术;做好储层预测质控,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勘探领域 介质 地震岩石物理 地震资料保真处理 孔隙形态与结构 频散与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