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2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党-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意识形态:基本范畴、价值诉求与良性互动
1
作者 吴艳东 霍广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5,330,共14页
政党、国家和社会作为意识形态的三大主体力量,使意识形态在不同层面表现为政党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是政党的“指南针”,旨在为政党的存在、发展及行动提供正当性辩护,进而谋求执政或参政的合法性基础;... 政党、国家和社会作为意识形态的三大主体力量,使意识形态在不同层面表现为政党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是政党的“指南针”,旨在为政党的存在、发展及行动提供正当性辩护,进而谋求执政或参政的合法性基础;国家意识形态是国家的“黏合剂”,旨在根据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规定国家治理的性质和方向,并最大程度地把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观念统一到这一方向上来;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晴雨表”,旨在反映并服务于自身所对应群体的利益,通过利益诉求的表达影响社会变革发展的进程和方向。要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应在增强执政党意识形态政治权威的基础上强化其理性权威,在增强国家意识形态包容性中建构社会共享的核心价值,在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张力中建构社会意识形态秩序,进而确保执政党意识形态主导国家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引领凝聚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滋养执政党的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意识形态 国家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态学视域下基础教育课堂形态表征与转型
2
作者 夏惠贤 王超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9,共9页
课堂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主阵地,课堂形态变革是促进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通过构建课堂形态学的分析框架,发现基础教育课堂形态主要表征为六种形态,并呈现以下转型趋势:从物理时空到社会时空,课堂时空形态的社会性不断凸显;从预设... 课堂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主阵地,课堂形态变革是促进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通过构建课堂形态学的分析框架,发现基础教育课堂形态主要表征为六种形态,并呈现以下转型趋势:从物理时空到社会时空,课堂时空形态的社会性不断凸显;从预设性教学到生成性教学,课堂教学形态的多样性不断增强;从权威服从型到民主协商型,课堂组织形态的合作性不断澄明;从甄别与选拔到诊断与发展,课堂评价形态的育人性逐渐回归;从对立到综合,课堂价值形态的思想性逐渐显现;从束缚到解放,课堂文化形态的人文性逐渐彰显。未来可以通过加强理论研究、重视专题研究、开展跨学科研究,构建课堂形态学,明确课堂形态学研究的内容、功能与方法论体系,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堂形态 形态 课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家庭教育的三重形态
3
作者 辛治洋 戴红宇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5,共9页
现代家庭教育受教育结构变迁与自身行动韧性双重影响,呈现三重并置形态。其一是以家庭日常生活为依托的生活形态,主要表现为伦理教育和生活教育;其二是以学校教育为样板的模仿形态,主要表现为仿效学校进行知识传递活动;其三是以亲子偏... 现代家庭教育受教育结构变迁与自身行动韧性双重影响,呈现三重并置形态。其一是以家庭日常生活为依托的生活形态,主要表现为伦理教育和生活教育;其二是以学校教育为样板的模仿形态,主要表现为仿效学校进行知识传递活动;其三是以亲子偏好为导向的自主形态,主要表现为对家庭个性化的追求。不同形态的家庭教育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当前家庭教育却面临着生活形态萎缩、模仿形态蔓延和自主形态弱化等失衡问题,三者之间的张力凸显。为此,相关部门应精准施策,从保护生活形态、规范模仿形态、引导自主形态三方面入手,给予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与指导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生活形态 模仿形态 自主形态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媒介、游戏:中国“泛动画”景观中的动画身体形态
4
作者 高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56,共5页
“泛动画”时代,动画以包围之势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构建出中国“泛动画”景观,催生出现象化的动画身体。动画身体依据“泛动画”集中、弥散和交互三种景观类型的本质显现,衍化出动画艺术身体形态、动画媒介身体形态和动画游戏身... “泛动画”时代,动画以包围之势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构建出中国“泛动画”景观,催生出现象化的动画身体。动画身体依据“泛动画”集中、弥散和交互三种景观类型的本质显现,衍化出动画艺术身体形态、动画媒介身体形态和动画游戏身体形态。三种动画身体形态是由中国“泛动画”景观建构的动画身体循环衍化系统,它导致中国动画受众的身体形态经历了从变化到异化,最终进化的衍进过程,为中国动画的文化传播、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提供新方向、新思路和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泛动画”景观 动画身体 艺术身体形态 媒介身体形态 游戏身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大小二值图像的量子描述及形态学处理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亚奇 赵娅 李盼池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9,共14页
为解决量子计算机上图像的形态学处理问题,研究了几种量子图像的形态学处理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任意大小图像的量子描述方法,该方法对于像素值和像素位置均采用量子基态描述,其中描述像素位置的量子基态数量等于像素个数。随后... 为解决量子计算机上图像的形态学处理问题,研究了几种量子图像的形态学处理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任意大小图像的量子描述方法,该方法对于像素值和像素位置均采用量子基态描述,其中描述像素位置的量子基态数量等于像素个数。随后,通过设计“膨胀、腐蚀”这两种基本操作的量子线路,设计出几种二值图像的量子形态学处理方法,包括:图像去噪、边界提取、骨架提取。最后,通过经典计算机上的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几种量子形态学方法的执行效果,并基于所用基本量子门数量分析了量子线路的复杂度。研究结果表明,本工作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对经典方法的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量子形态学处理 量子图像表示 量子形态学膨胀 量子形态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地区炙烤炊具形态事理的可拓性设计研究
6
作者 白兴易 昝酉洋 白睿昇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2-313,324,共13页
目的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炙烤炊具的设计逻辑,梳理炊具形态的可拓性设计特征,为现代多元化的炙烤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方法以中原地区的传统炙烤炊具为研究对象,构建形态样本库,选择典型样本铜烤炉进行形态事理分析与部件特征关联... 目的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炙烤炊具的设计逻辑,梳理炊具形态的可拓性设计特征,为现代多元化的炙烤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方法以中原地区的传统炙烤炊具为研究对象,构建形态样本库,选择典型样本铜烤炉进行形态事理分析与部件特征关联映射,对各个部件特征进行基元分解,并采用可拓基元变换的方法进行创新性设计方案探索。结果构建了形态事理可拓性研究的创新设计模型,生成了一系列融合传统造物逻辑与现代审美的炙烤炊具概念设计方案集。结论中原地区传统炙烤炊具的优秀设计元素具备强大的生命力与适应性,对其形态事理因素进行合理的可拓发散,能够挖掘并整合传统炊具的设计智慧,满足现代多元化的炙烤需求,并推动设计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事理 可拓学 炙烤炊具 器物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风险研判及对策
7
作者 王淑荣 崔昊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6,共8页
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出现了很多新特征、新趋势和新规律。这些新变化也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研判带来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如何更好地应对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需要明确意识形态风险的概念内涵,掌握意识形态风险的... 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出现了很多新特征、新趋势和新规律。这些新变化也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研判带来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如何更好地应对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需要明确意识形态风险的概念内涵,掌握意识形态风险的类型,明确意识形态风险的产生动因。同时,要在掌握数智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产生根源及其传播机制和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对大学生群体“群情”掌握的精准度、提升对大学生网络发声“语义分析”的精准度、提升对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制造和传播动因评判的精准度,从而才能更好地规避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 风险研判 主流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效能的双重检验——以框架理论为视角的中国农民群体考察
8
作者 李蓉蓉 解小宇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4,共10页
意识形态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意识形态效能反映了国家治理的效能。因此,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意识形态效能不断彰显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生产与传播贯穿于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治理的主线,产生... 意识形态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意识形态效能反映了国家治理的效能。因此,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意识形态效能不断彰显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生产与传播贯穿于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治理的主线,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意识形态效能是其影响力的根本体现。对此,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重要思想的文本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文本框架”下呈现出话语变迁的适应性和连续性特征;从中国农民群体的现实回应中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受众框架”下呈现出农民的广续性基础认知、深厚性情感认同和持久性价值认定,凸显出中国农民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情感价值为主导”的认同特点。这是长期以来政党认同的代际传承的产物,同时也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弥足珍贵的合法性基础和民心支持。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效能可通过强化组织引领统摄,突出认知导向;创新话语表达形式,延展认知带宽;优化数字传播生态,畅通认知通道;以及融入地域特色要素,增强认知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效能 框架理论 中国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形态演进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9
作者 李忠汉 王文浩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7,共6页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历史进程,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带领中国人民努力探索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在场形态立足于...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历史进程,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带领中国人民努力探索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在场形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正确认识和应对资本的两重性,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积极因素有机结合,推动形成了“五位一体”全面协调的整体性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形态主要表征为在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在场—发展”形态之间具有前后相继、递进发展的逻辑关系,书写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 形态演进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实践智慧
10
作者 胡晓红 贾依桐 盛一铭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2,共9页
中华文明现代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文化结晶,内蕴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双重意涵,凝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理论精华。发展中华文明现代形态重大命题的提出,呈现了党在建设文化强国上的战略思考,以守正为建... 中华文明现代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文化结晶,内蕴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双重意涵,凝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理论精华。发展中华文明现代形态重大命题的提出,呈现了党在建设文化强国上的战略思考,以守正为建设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基本理念,守住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住“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住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在实践上,把坚持走自己的路、融通中外和推陈出新作为建设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实践方略。这些纲领性指导思想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实践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现代形态 第二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明的历史性重塑及其哲学意蕴——基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分析
11
作者 周泉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3,共10页
基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社会形态变革根植于生产方式的实践跃迁和人的主体性的全球拓展,它构成了理解文明形态发展演进的科学范畴。而作为社会形态结构中文明发展状况的反映,文明形态的重塑本质上是社会形态的现实再展开。这一文明进... 基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社会形态变革根植于生产方式的实践跃迁和人的主体性的全球拓展,它构成了理解文明形态发展演进的科学范畴。而作为社会形态结构中文明发展状况的反映,文明形态的重塑本质上是社会形态的现实再展开。这一文明进程蕴含双重逻辑:一是客观规律性逻辑,它表明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决定了文明形态的演进;二是主体价值性逻辑,它揭示了人的主体性发展构成文明转型的价值动力。这种文明转型深刻切中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在传统与现代的变革张力中揭示了历史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在推动文化主体性与开放性的动态协调中实现了文明自觉,也在破除西方现代性困境中拓展了人类解放的当代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社会形态 文明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盐混凝剂对地表水的混凝性能及残留铝形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玮 徐翠萍 +4 位作者 赵勤政 杨晶晶 许晓毅 黄天寅 吴兵党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为深入解析残留铝形态与混凝剂种类和水质的关系,研究了氯化铝(AlCl_(3))、硫酸铝[Al_(2)(SO_(4))_(3)]和聚氯化铝(PAC)对夏秋季及冬春季苏州市阳澄湖水的混凝性能及其残留铝形态的影响。相同投加量下,对夏秋季地表水的除浊性能由大到... 为深入解析残留铝形态与混凝剂种类和水质的关系,研究了氯化铝(AlCl_(3))、硫酸铝[Al_(2)(SO_(4))_(3)]和聚氯化铝(PAC)对夏秋季及冬春季苏州市阳澄湖水的混凝性能及其残留铝形态的影响。相同投加量下,对夏秋季地表水的除浊性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AlCl_(3)、Al_(2)(SO_(4))_(3)、PAC,冬春季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PAC、AlCl_(3)、Al_(2)(SO_(4))_(3)。残留铝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夏秋季和冬春季3种混凝剂残留铝主要形态为总溶解性铝,夏秋季出水残留溶解性铝约占总铝的40%~80%、冬春季约占30%~90%。溶解性有机铝在总溶解性铝中所占比例较大(夏秋季约占80%~90%、冬春季约占50%~70%),而溶解性有机单体铝的含量低于10µg/L,可忽略不计。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残留铝组分中总溶解性铝受铝盐种类影响较大(相关性系数为+0.996),其与水质中浊度、温度及有机物的相关性较强。结合混凝性能、残留铝形态分析结果,对不同季节地表水混凝处理条件的建议是:阳澄湖水夏秋季建议使用AlCl_(3),剂量为1.50~2.00mg/L;冬春季建议使用PAC,剂量为1.00~1.50mg/L,其最佳pH均为7。相关结果为不同水质地表水铝盐的适配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盐混凝剂 混凝性能 残留铝 形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教学形态的主动变革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廷祝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1,107,共8页
人工智能(AI),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速演进和发展,正在带来科研范式的变革。人工智能给教育是否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由于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基本判断是“或将深刻改变未来教育形态”。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和挑战,需要以... 人工智能(AI),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速演进和发展,正在带来科研范式的变革。人工智能给教育是否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由于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基本判断是“或将深刻改变未来教育形态”。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和挑战,需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拥抱人工智能,主动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人的有效协同方式(即“人―机”协同),主动变革课程,特别是课堂教学形态或教学方式。而“人―机”协同、变革教学形态的关键在于深刻把握并回归教育的本质、目的和基本问题,需要更加关注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围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有意义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来变革教学形态与教学方式。文章对于技术赋能教学应该围绕什么,如何赋能等提出若干问题和见解,并介绍主动变革教学形态的探索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育的本质 能动性 “人―机”协同 教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多尺度形态学梯度乘积运算的发电机振动信号特征增强检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晓龙 石海超 +4 位作者 熊江涛 金韩微 张博文 陆志鹏 何玉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95-3204,I0028,共11页
针对发电机发生定子匝间短路故障时振动信号特征微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多尺度形态学梯度乘积运算的发电机振动信号特征增强检测方法。首先,根据发电机定子的振动特征设计一种新颖的星形结构元素,并构建多尺度形态学梯度乘积运... 针对发电机发生定子匝间短路故障时振动信号特征微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多尺度形态学梯度乘积运算的发电机振动信号特征增强检测方法。首先,根据发电机定子的振动特征设计一种新颖的星形结构元素,并构建多尺度形态学梯度乘积运算方式;其次,利用白鲨优化策略对星形结构元素的幅值及尺度进行寻优,并将自适应多尺度形态学梯度乘积运算应用在发电机定子振动信号特征增强检测中;最后,对比发电机定子匝间短路理论故障特征频率与处理信号频谱中幅值突出的频率,判断发电机的运行状态。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增强发电机定子振动信号特征,提高发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检出率,具有一定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振动信号 数学形态 星形结构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丝形态特性与细支卷烟填充密度均匀性关系研究
15
作者 游敏 付金存 +5 位作者 王远 王震 陈思蒙 李斌 邓国栋 吴恺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1,共7页
为研究烟丝形态特性与细支卷烟填充密度均匀性的关系,测定烟丝的结构分布(长丝率、中丝率、短丝率等)、形态参数(长度、宽度、卷曲度)等指标,并根据前述数值对烟丝总体形态进行表征,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烟丝形态特性与烟支填充密度... 为研究烟丝形态特性与细支卷烟填充密度均匀性的关系,测定烟丝的结构分布(长丝率、中丝率、短丝率等)、形态参数(长度、宽度、卷曲度)等指标,并根据前述数值对烟丝总体形态进行表征,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烟丝形态特性与烟支填充密度均匀性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通过求取模型最优解以寻求烟丝结构的最佳调控方向,并进行生产验证。结果表明:再造梗丝宽度设定为0.8~1.0 mm时,与实际生产符合性较好,且中丝率、短丝率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再造梗丝的宽度符合性;烟丝的总体长度、总体宽度、总体卷曲度、中丝率、短丝率与细支卷烟填充密度均匀性系数的回归方程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再造梗丝掺配比例为2%~8%时,模型的线性度较好;依据模型最优解对烟丝结构进行生产调控,烟丝总体长度降低了5.9%,总体卷曲度降低了4.4%,中短丝率上升了57.9%,烟支填充密度均匀性提高了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卷烟 填充密度均匀性 形态特性 烟丝结构分布 形态参数 定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森林林分结构对视觉形态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徐宇沛 郭璇 +6 位作者 户佐佑 马冰倩 郭嘉欣 李阳 肖倩 董天心 徐程扬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0-230,共11页
【目的】探索北京城区林分的木本植物组成、林分物理结构对城市森林景观视觉质量的影响规律,拟进一步揭示林分结构与森林视觉质量关系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北京市六环内选取落在8条扇形样带内、2 km×2 km地理网格中面积为30 m... 【目的】探索北京城区林分的木本植物组成、林分物理结构对城市森林景观视觉质量的影响规律,拟进一步揭示林分结构与森林视觉质量关系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北京市六环内选取落在8条扇形样带内、2 km×2 km地理网格中面积为30 m×30 m的145块样地。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林分物理结构指数和物种组成结构指数,通过熵权法构建视觉形态性状指数,分析林分结构指标、结构指数对视觉形态性状指标、视觉形态性状指数的影响。【结果】树冠圆满度随着胸径组成多样性和树高组成多样性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随着树木空间占有度的提高而显著降低;偏冠度显著受平均树高、胸高断面积、Berger-Parker树种组成优势度的负影响,并显著受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正影响,且随林分水平结构指数的提高而提高;平均树高较大或物种组成复杂度较高的林分,树冠伸展度显著降低;视觉形态性状指数随着树木空间占有度的提高而显著降低,与林分物种组成复杂度、物种组成优势度无明显关系。【结论】北京市六环内城市森林的视觉质量受林分结构复杂性的影响。其中,林分视觉形态性状指标显著受林分物理结构指标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受林分物种组成结构指标的影响,而林分的视觉形态性状指数主要受林分树木空间占有度的直接影响。林分物种组成结构指数对视觉形态性状指数的影响较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林分物种组成结构指标与林分物理结构指标显著相关,即林分物种组成结构对城市森林视觉质量的影响是通过林分物理结构的影响而间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形态性状 视觉形态性状指数 林分物理结构 物种组成结构 城市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视域下新就业形态对青年学生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巧慧 谢瑞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4,共10页
数字经济促进了新就业形态与新兴产业的兴起,推动了新就业岗位与新产业链条的生成,为高校青年学生职业选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课题组在全国12所高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被试人员所处学习阶段、性别、政治面貌、就读高校类别... 数字经济促进了新就业形态与新兴产业的兴起,推动了新就业岗位与新产业链条的生成,为高校青年学生职业选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课题组在全国12所高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被试人员所处学习阶段、性别、政治面貌、就读高校类别、所学学科(专业)、具备相关从业经验等作为择业认知状态的考察维度,深入分析数字经济视域下青年学生对新就业形态的接受度;同时,以当下新就业形态的隐患问题作为择业价值取向的考察维度,以新就业形态的来源途径作为择业实现途径的考察维度,旨在探寻影响青年学生选择新就业形态潜在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建议高校从提升青年学生对新就业形态价值理念的认知、加快就业指导服务支持体系供给侧改革、加强青年学生数字技能的实践与应用等三个方面,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看待数字经济带来的新就业形态,提升数字技能,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新就业形态 青年学生 职业选择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部凸起对水中射弹运动及空泡形态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李熙同 黄振贵 +5 位作者 王思源 程博 那晓冬 侯宇 刘想炎 陈志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6-154,共9页
为给超空泡射弹的头锥和外形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基于k-εRealizable湍流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耦合六自由度刚体运动方程,模拟了水中高速射弹的运动过程,对比了不同头锥参数下射弹的空泡形态和运动特性,发现适当的局部凸起可以增大超空泡... 为给超空泡射弹的头锥和外形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基于k-εRealizable湍流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耦合六自由度刚体运动方程,模拟了水中高速射弹的运动过程,对比了不同头锥参数下射弹的空泡形态和运动特性,发现适当的局部凸起可以增大超空泡包裹范围和稳定性,减小射弹沾湿面积和阻力,从而增大射弹的航行距离。射弹航行距离随着凸起高度的减少而显著增加,当H=0 mm时,航行距离最远,具有最好的增程效果。在H=0 mm的条件下,当凸起位置与头部距离l_(R)=22.5 mm时,射弹具有最大航行距离和较好的超空泡稳定形态,相较无凸起射弹,在相同时刻对比航行距离提高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空泡射弹 头部形态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空泡形态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总科昆虫的挖掘行为驱动前胸背板和鞘翅的形态演化
19
作者 罗一平 佟一杰 +1 位作者 田哲豪 白明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5-383,共9页
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掩藏着生物演化的规律,在宏观层面探讨高级阶元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有助于理解生物的演化。然而,受限于适应性特征的选取和形态信息的量化,生物类群间的功能形态演化规律和驱动因素难以解读。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昆虫... 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掩藏着生物演化的规律,在宏观层面探讨高级阶元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有助于理解生物的演化。然而,受限于适应性特征的选取和形态信息的量化,生物类群间的功能形态演化规律和驱动因素难以解读。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昆虫的挖掘行为被视为显著的适应性特化现象,但其与形态演化之间的关系尚未可知。本研究以金龟总科12科600种昆虫为对象,选取前胸背板和鞘翅作为测试特征(二者均为连续性特征,在挖掘行为中具有支持作用且受到中性化的选择压力),利用几何形态学方法探讨金龟总科昆虫形态与挖掘能力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前胸背板和鞘翅的第一主成分沿正方向的长宽比均有变小的趋势,且鞘翅在不同测试组间的差异更显著,其判别正确率均超过87.5%。作为覆盖虫体和保护运动中心的关键特征,鞘翅在金龟类群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适应性进化。本研究为金龟总科昆虫挖掘行为驱动的形态演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对进一步探讨昆虫的适应驱动机制和生态功能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形态演化 金龟总科 挖掘能力 连续性特征 几何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就业形态城市劳动力工作时间配置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兆萍 王沁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7,共16页
生活方式的选择赋予幸福感现代性意义,并成为新的幸福感表征,工作时间配置则是人们生活方式选择的重要体现。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力工作时间配置在数量、结构、性质三方面具有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工作绝对时长、工作相对时长、工作时间性质... 生活方式的选择赋予幸福感现代性意义,并成为新的幸福感表征,工作时间配置则是人们生活方式选择的重要体现。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力工作时间配置在数量、结构、性质三方面具有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工作绝对时长、工作相对时长、工作时间性质。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国民时间账户理论和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就业形态下城市劳动力群体长时间工作具有普遍性,工作时间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最强。工作绝对时长、工作相对时长均与劳动力主观幸福感呈倒U型关系,而技能多元化会弱化工作绝对时长与幸福感之间的倒U型关系,其中低收入、单职业劳动力群体主观幸福感与工作绝对时长相关度较高,高收入、多职业劳动力群体则重视工作与恢复的协调,其主观幸福感易受工作相对时长影响;耗竭型、低维持型工作时间对劳动力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具有普遍性,突破型、补充型工作时间对劳动力主观幸福感的正向影响在多技能、多职业劳动力群体中更显著;多技能劳动力适度工作流动会更幸福,而单一工作时间高占比会降低主观幸福感水平。因此,基于工作时间配置的生活方式也应纳入主观幸福感研究范式和内容体系的考量中,通过多措并举治理长时间工作问题和培养劳动者多维技能竞争优势以改善人们幸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就业形态 工作时间配置 主观幸福感 U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