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当代中国建筑的意识形态批评:在文化与形式之间 |
郦伟
何蔚荣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2
|
试析意识形态转型理论对文艺批评的影响 |
董学文
金永兵
|
《广东社会科学》
|
2001 |
3
|
|
3
|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表达 |
欧阳可惺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4
|
|
4
|
文学与意识形态——伊格尔顿文学批评理论评析 |
郭志今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2 |
1
|
|
5
|
作为结构形式的母题分析——语言批评方法论之二 |
孙文宪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8
|
|
6
|
论詹姆逊的意识形态叙事理论 |
胡亚敏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5
|
|
7
|
鲁迅《在酒楼上》结构的形式主义分析 |
古世仓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8
|
在形式与政治之间——论文本意义生成机制与批评模式之关联 |
李春青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9
|
形式主义批评与现代语言学 |
孙兵
王欣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0
|
论叙事形式的主体性批评理论 |
陈然兴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1
|
当代结构主义戏剧批评述评 |
杜隽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2
|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的转变 |
李建盛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13
|
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以学术范式、方法、批评实践为切入点 |
刘康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8
|
|
14
|
“形式”的意义——近年来中国学界形式主义文论研究之反思 |
李春青
袁晶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5
|
论中国传统性别差等结构的隐固性 |
任现品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6
|
简论别林斯基的批评文体特征 |
周兴华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7
|
社会意识的现实评价 |
刁康
郑立国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18
|
漫谈法国主题学批评 |
冯寿农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3
|
|
19
|
文本的审美结构分析 |
王红芯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20
|
关于书法批评的一点断想──唐楷是书法训练的基本内容吗? |
傅海松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