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建筑的意识形态批评:在文化与形式之间 被引量:8
1
作者 郦伟 何蔚荣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26,31,共8页
对于当代中国建筑,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综合意识形态批评理论中的"反映论"和"中介论"等经典分析方法入手,构建一种以文化为中介的"多维与辩证的建筑意识形态批评"模式,是建筑批评的一种致思方向。当... 对于当代中国建筑,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综合意识形态批评理论中的"反映论"和"中介论"等经典分析方法入手,构建一种以文化为中介的"多维与辩证的建筑意识形态批评"模式,是建筑批评的一种致思方向。当代中国建筑意识形态批评应当展示的两个维度:一是,建筑意识形态批评应穿越建筑形式的表层结构进入"比深度本身更深、比现实本身更真实"的社会文化层面,探求隐藏在形式背后的文化动力;二是,建筑意识形态批评应该超越建筑形式被动反映社会文化现实的机械思维,努力挖掘建筑形式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建构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批评 意识形态 文化 建筑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意识形态转型理论对文艺批评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董学文 金永兵 《广东社会科学》 2001年第3期133-138,共6页
面对西方后工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阶级关系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 ,西方许多学者从各种角度提出了“意识形态转型”理论。本文结合其有关内容 ,试析文艺批评在三个认识方面所受的影响 ,即文艺生产实践过程的意识形态... 面对西方后工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阶级关系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 ,西方许多学者从各种角度提出了“意识形态转型”理论。本文结合其有关内容 ,试析文艺批评在三个认识方面所受的影响 ,即文艺生产实践过程的意识形态性 ,“症候式”意识形态批评和“形式的意识形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转型 科学技术意识形态 形式意识形态 文艺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欧阳可惺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97-102,共6页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通过"象征形式"表达的民族主义中包含着复杂的关系内容。对批评者来说,需要把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表达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多民族国家社会文化建构过程的产物。少数民族文学文本在表达自己的民族...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通过"象征形式"表达的民族主义中包含着复杂的关系内容。对批评者来说,需要把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表达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多民族国家社会文化建构过程的产物。少数民族文学文本在表达自己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已包含着多种其它文化要素的内容,这个过程实际上既是倾心"表现",也是"协商"的关系过程。以此为契机,在整体的社会文化转型和建设过程中,需要摈弃任何绝对的"唯我"主义的思维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 民族主义 意识形态 象征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与意识形态——伊格尔顿文学批评理论评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志今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3期59-63,78,共6页
特里·伊格尔顿(1943——)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名文学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许多问题,都作过较深入的研究,尤其对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见解,甚为精辟。在此略作评析。 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 特里·伊格尔顿(1943——)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名文学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许多问题,都作过较深入的研究,尤其对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见解,甚为精辟。在此略作评析。 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基本问题。但以往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著作,对这一重要问题一直未作深入探讨,不是重复现成结论,就是作简单化的解释,以致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产生了某些不良影响。自六十年代以来,人们开始重视它,尤其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一度成了热门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伊格尔顿 马歇雷 阿尔都塞 文学批评理论 文学作品 西方马克思主义 文学形式 关系问题 上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结构形式的母题分析——语言批评方法论之二 被引量:48
5
作者 孙文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76,共9页
母题源于民间叙事文学研究 ,本意是指反复出现在不同文本中的最小叙事单元。俄国形式主义则将母题视为一种话语类型 ,从而将母题研究形式化 ,开了结构形式研究的先河。作为结构形式的母题分析因此成为语言批评的一种方法 ,其特点在于揭... 母题源于民间叙事文学研究 ,本意是指反复出现在不同文本中的最小叙事单元。俄国形式主义则将母题视为一种话语类型 ,从而将母题研究形式化 ,开了结构形式研究的先河。作为结构形式的母题分析因此成为语言批评的一种方法 ,其特点在于揭示作为话语类型的母题的文化蕴意。本文通过中国现代叙事话语一个特点的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题构成 话语蕴意 叙事话语 小说 文学批评 母题分析 话语类型 结构形式 语言批评 主题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詹姆逊的意识形态叙事理论 被引量:25
6
作者 胡亚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7-83,共7页
本文对弗·詹姆逊的叙事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阐发。首先 ,阐释了詹姆逊的叙事观念 ,即“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进而论证了詹姆逊在叙事文类研究中提出的历史的、异质的文类观 ;
关键词 詹姆逊 意识形态批判 意识形态叙事理论 社会象征行为 结构主义叙事学 文类观 文学理论 乌托邦幻想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在酒楼上》结构的形式主义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古世仓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6-20,共5页
《在酒楼上》的核心结构是“锁闭式”的对话结构,而其整体结构又具有“开放式”特征,并对理解小说的意蕴及其在鲁迅艺术创造中的意义更加重要。它实质是鲁迅精神困境的一种艺术展开形式,充分显示了鲁迅小说构思的巨匠特征。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小说 鲁迅 《在酒楼上》 核心结构 对话结构 整体结构 形式批评 主体思维方式 构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形式与政治之间——论文本意义生成机制与批评模式之关联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春青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5-52,共8页
在传统的文学批评中,审美本身是无功利的,当然也是非政治性的,这是康德美学的基本精神。文学形式,包括文体、叙事方式、文本结构、修辞手法、风格、声律等因素,作为文学世界中最主要的审美之维,也是非政治性的。然而,在20世纪20... 在传统的文学批评中,审美本身是无功利的,当然也是非政治性的,这是康德美学的基本精神。文学形式,包括文体、叙事方式、文本结构、修辞手法、风格、声律等因素,作为文学世界中最主要的审美之维,也是非政治性的。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以及在其影响下的各种社会学批评看来,形式和审美本身就具有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意涵。于是,通过形式的分析来揭示文学作品的政治倾向或意识形态性。便成为一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学批评中重要的路向。那么,从中国的文学经验和批评实践来看,这种批评路向是合理的吗?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吗?这便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治性 批评模式 文本结构 意义生成 西方文学批评 马克思主义批评 意识形态 社会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式主义批评与现代语言学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兵 王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0-231,共2页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首次提出将语言当成是一个系统来研究,由此创立了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的理论广泛影响了以后的各种语言学派,带来了20世纪人文学科的一场新的创新革命。在西方文学批判领域涌现出一批以文学...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首次提出将语言当成是一个系统来研究,由此创立了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的理论广泛影响了以后的各种语言学派,带来了20世纪人文学科的一场新的创新革命。在西方文学批判领域涌现出一批以文学语言自身为研究对象的文学批评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语言学 形式主义批评 结构主义语言学 文学批评流派 20世纪 语言学家 语言学派 人文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叙事形式的主体性批评理论
10
作者 陈然兴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71,共7页
主体性批评是关于叙事文本的意识形态批评之重要维度,它力图在对叙事形式的分析中把握文本建构接受者主体性的内在机制。贝尔西、詹姆逊和西弗曼分别在文学批评和电影批评中展示了对叙事形式的主体性批评的理论路径,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 主体性批评是关于叙事文本的意识形态批评之重要维度,它力图在对叙事形式的分析中把握文本建构接受者主体性的内在机制。贝尔西、詹姆逊和西弗曼分别在文学批评和电影批评中展示了对叙事形式的主体性批评的理论路径,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叙事形式的主体性批评理论在逻辑起点、推演过程、对象定位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值得推敲的问题,但无论是对于叙事批评还是意识形态批评来说,都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的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形式 主体性批评 意识形态批评 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结构主义戏剧批评述评
11
作者 杜隽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60-67,共8页
一、结构主义和结构主义 戏剧批评 二十世纪是西方社会结构演化及意识形态变迁的新时代。从世纪初开始,对西方社会思想具有深刻影响的观念体系不断涌现,结构主义便是其中最具声势的思潮之一。“
关键词 戏剧批评 结构主义 二十世纪 社会思想 西方社会 意识形态变迁 结构演化 观念体系 述评 戏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的转变
12
作者 李建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50-55,共6页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的转变李建盛茨韦坦·托多洛夫在《一种对话的批评》中以一种既是对结构主义的承续也是某种形式上的修正的方式,论述了现代语言阅读到约定俗成的古老文学意义的若干转换的过程。他指责雅各布逊把诗作为客...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的转变李建盛茨韦坦·托多洛夫在《一种对话的批评》中以一种既是对结构主义的承续也是某种形式上的修正的方式,论述了现代语言阅读到约定俗成的古老文学意义的若干转换的过程。他指责雅各布逊把诗作为客体研究的方法,认为,批评意味着解释,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语言学 文学批评 巴赫金 雅各布逊 现代主义 巴尔特 话语理论 修辞学 形式主义 伊格尔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以学术范式、方法、批评实践为切入点 被引量:28
13
作者 刘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8,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艺理论大量进入中国,形成"以西人之话语,议中国之问题"的轨迹。本文拟从思想史角度,以詹姆逊、阿尔都塞、巴赫金为例,探索新的视角,将中国问题作为西方理论本身、内在的问题,来思考中国在西方理论中的意...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艺理论大量进入中国,形成"以西人之话语,议中国之问题"的轨迹。本文拟从思想史角度,以詹姆逊、阿尔都塞、巴赫金为例,探索新的视角,将中国问题作为西方理论本身、内在的问题,来思考中国在西方理论中的意义。本文主要就学术范式与方法和批评实践这几个方面入手,讨论詹姆逊如何运用中国问题的隐喻来建构其文学阐释;阿尔都塞如何把中国马克思主义(毛主义)吸纳到他的核心思想体系即意识形态理论;巴赫金的理论如何从文化转型和文艺批评实践方面与中国形成折叠与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 范式中介 理论枢纽 中国折叠 形式结构—意识形态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式”的意义——近年来中国学界形式主义文论研究之反思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春青 袁晶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1,16,共8页
本世纪初至今,国内学者对形式主义文论的研究在继承和扬弃上世纪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呈现出了全面性、开放性和本土化的特点。涉及的内容包括具体理论问题的探讨,学术史脉络的梳理,理论的传播、接受与影响研究,比较研究以及运用理论进行批... 本世纪初至今,国内学者对形式主义文论的研究在继承和扬弃上世纪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呈现出了全面性、开放性和本土化的特点。涉及的内容包括具体理论问题的探讨,学术史脉络的梳理,理论的传播、接受与影响研究,比较研究以及运用理论进行批评实践的案例几个方面;研究方法、内容、视角和立场日益多样化,理论前沿的译介和探讨基本能与国外学术发展保持同步;且注重以比较诗学的视野关注西方文学的形式研究,进而反观中国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传统,以拓宽旧的视野,启迪新的方法,力求对本土文论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 形式主义 批评 结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性别差等结构的隐固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任现品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8-136,167,168,共11页
男女两性的自然差异在向社会文化结构的转化过程中被置换为男优女劣的性别差等,这是世界各文化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中国传统社会的性别差等不是男性彻底压制女性的二元对立,而是一元格局下两性相依互动的男尊女卑,具有超强的隐固性。... 男女两性的自然差异在向社会文化结构的转化过程中被置换为男优女劣的性别差等,这是世界各文化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中国传统社会的性别差等不是男性彻底压制女性的二元对立,而是一元格局下两性相依互动的男尊女卑,具有超强的隐固性。这种隐固性不仅在于伦理—政治的一体化,更有着深层的经济、政治根基,它既是整个文化结构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又是其核心特征在两性关系上的体现;父系家族所有制是这种一元格局下男尊女卑性别差等的经济基础,家国同构的政治组织形式非但没有触动家族内部的两性差等,反而为其提供了牢固的政治保障;而伦理与政治一体化的儒家意识形态则使这种性别差等被纳入到政治组织系统而更趋稳固,至于儒家意识形态与社会组织一体化的社会整合模式和传统哲学的天地—阴阳—男女的本体论系统,更是把这种性别差等贯彻到社会组织的各个层次和宇宙自然的各个领域。正是经济所有制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社会组织、哲学观念等各级因素的逐层包裹、叠加与固化,才使得中国性别差等结构成为一个集贯通性、隐蔽性、灵动性于一体的稳固结构系统,使国人长期受其控制而浑然不觉。剖析这一结构的内在层次是解除其魔咒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等结构 隐固性 所有制形式 家国同构 儒家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别林斯基的批评文体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兴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5-52,共8页
别林斯基的文学批评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除了见解的深刻性以外 ,文体的魅力也不可忽视。史、论、评融会贯通的构架 ,诗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批评语言 ,不仅使其批评具有了雄视的气魄 ,而且还在诗意盎然的描绘中 ,引导读者走入胜... 别林斯基的文学批评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除了见解的深刻性以外 ,文体的魅力也不可忽视。史、论、评融会贯通的构架 ,诗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批评语言 ,不仅使其批评具有了雄视的气魄 ,而且还在诗意盎然的描绘中 ,引导读者走入胜境去体会文学的内在精神。它使别林斯基的批评完成了民族及历史跨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林斯基 文学批评 批评语言 批评文体特征 结构形式 俄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意识的现实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刁康 郑立国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5-19,共5页
我们曾经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巨大的关注来评价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即社会意识尤其是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而漠视了更为根本和基础性的社会生活的物质经济方面。但当以市场经济为枢纽的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重建,引发... 我们曾经以自己独特的理解、巨大的关注来评价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即社会意识尤其是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而漠视了更为根本和基础性的社会生活的物质经济方面。但当以市场经济为枢纽的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重建,引发了整个社会在精神上前所未有的大裂变,我们为了更新价值结构,重建社会秩序而反省以往关于社会意识的认识成果时,不难发现其失之抽象宽泛,过分政治化(社会生活及发展对意识形态的过分依重),以及缺乏科学分析等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活 社会心理 个体意识 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结构 人的社会属性 社会意识形式 生活过程 社会转型 社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法国主题学批评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寿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34-39,58,共7页
法国批评界从19世纪的圣伯夫、泰纳的实证主义批评到20世纪的朗松的文学史研究,这些传统经院的文学批评偏重于研究“环境、作者、作品”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他们热衷于作品外部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生平中来考察和评价作品。而现代... 法国批评界从19世纪的圣伯夫、泰纳的实证主义批评到20世纪的朗松的文学史研究,这些传统经院的文学批评偏重于研究“环境、作者、作品”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他们热衷于作品外部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生平中来考察和评价作品。而现代形式主义批评或结构主义批评反其道而行之,撇开社会生活与作家思想,只在作品内部寻找一个主宰文本的形式结构和规律。然而,法国主题批评家探讨第三条批评路径:他们从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现象入手探讨作者的意识或想象世界,揭示作者的意识结构,而这个意识结构被视为作品之源。为法国现代文学批评闯出一条新路子。近三十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学 作品 形式主义批评 意识结构 主题结构 主题研究 法国 想象世界 现代文学批评 形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的审美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红芯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4-45,共2页
对于文本研究的重视,是现代西方美学的主要倾向之一,从英美新批评开始,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阐释学都不同程度地从不同的角度涉及了文本的研究课题。现代西方美学之所以致力于文本的研究,其目的在于:从文学... 对于文本研究的重视,是现代西方美学的主要倾向之一,从英美新批评开始,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阐释学都不同程度地从不同的角度涉及了文本的研究课题。现代西方美学之所以致力于文本的研究,其目的在于:从文学的内部揭示文学之所以是文学的真正奥秘,即所谓的文学性究竟是什么?同时也回答文学的文学性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创作满足怎样的条件才可能达到文学性?而文学性的高低又是由什么因素来判定并体现出来的?要回答好这些问题,仅仅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认识是不够的。诚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言语的结构在一定的意义上体现着作品的特色,但是文学不是语言,文学还有更多的内涵。所以,对文本的研究要力图透过文学的语言,以文学的根本特性——审美特性为突破口,拨开迷雾,找到文学真正产生美感的结构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 审美结构 作品 文学性 英伽登 现代西方美学 审美特性 韦勒克 语音形式 英美新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书法批评的一点断想──唐楷是书法训练的基本内容吗? 被引量:1
20
作者 傅海松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书法训练 书法批评 基本内容 书法艺术 基础训练 线条 空间形式 概念结构 感情色彩 基础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