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属性偏序形式结构的数学形式化
- 1
-
-
作者
任蕴丽
宋佳霖
郑存芳
洪文学
-
机构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技学院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
-
出处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7,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803958,62176229)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F2016203443,F2020203010)。
-
文摘
属性偏序形式结构,作为一种基于人类认知原理和粒计算思想的知识发现和知识表示新理论,目前已有广泛的应用,但其理论基础缺乏抽象化数学化,这势必影响该理论的系统发展。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属性偏序形式结构的数学形式化描述问题。首先,基于粒计算的思想提出了知识表示的形式化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定义对象集合的覆盖和最简覆盖,给出属性偏序形式结构的粒和粒群的概念,进而通过对粒衍生出粒群的充要条件的讨论,给出了属性偏序形式结构中的知识结构,从而完成属性偏序形式结构的数学形式化描述。最后,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利用数学形式化描述构造属性偏序形式结构的过程,并揭示了该过程所体现的人类认知规律。
-
关键词
形式背景
数学形式化
属性偏序形式结构
粒计算
概念认知学习
-
Keywords
formal context
mathematical formalization
attribute partial order formal structure
granular computing
concept cognitive learning
-
分类号
TP391.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纯化形式背景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智慧来
智东杰
-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61-62,70,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0975033)
上海大学创新基金(No.A.16-0108-08-002
+1 种基金
No.SHUCX091010)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No.B2011-102)
-
文摘
为提高处理复杂形式背景的效率,将形式背景用矩阵表示,从而将形式背景上的符号运算转化为矩阵数值运算,提出了属性纯化形式背景,并应用矩阵的数值运算判定属性特征,从而判定一个形式背景是否是属性纯化的。对偶地,可以得到对象纯化形式背景的判定方法。一个形式背景既是属性纯化的又是对象纯化的,则这个形式背景是纯化的。一个纯化的形式背景,其蕴涵的关联规则与其补形式背景上的关联规则互逆,有利于复杂形式背景的关联规则提取。
-
关键词
属性纯化形式背景
纯化形式背景
补形式背景
关联规则
-
Keywords
attribute purified formal context
purified formal context
supplement formal context
association rule
-
分类号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
题名论行政执行权的概念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吕廷君
-
机构
北京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
-
出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88,共6页
-
基金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6BeFX024)
-
文摘
行政执行权是行政执法权的下位概念,是指行政主体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把行政决定、命令和处罚变为现实法律关系的权力,它包括一般行政执行权和行政强制执行权。行政执行权的外延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分析,对于明确行政执行权的权力范围具有意义。行政执行权的形式属性主要包括法定性、不平等性、强制性和执行性;行政执行权的实质属性主要包括公共性、正当性和沟通理性。
-
关键词
行政执行权
行政权
形式属性
实质属性
-
Keywords
the power of administrative execution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formal attributes
substantial attributes
-
分类号
D91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关于认知系统的几个假想
- 4
-
-
作者
宁春岩
-
出处
《求是学刊》
1986年第4期30-36,共7页
-
-
关键词
认知系统
实属性
认知能力
形式属性
语言实体
信念系统
认知行为
物质实体
感知系统
四层次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试论人与原始自然的审美关系
- 5
-
-
作者
向翔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4年第5期111-117,共7页
-
文摘
1 从与人的关系来看,原始自然总的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尚未进入人的社会生活领域、与人“隔离”的原始自然;另一部分是未经人的劳动改造,却进入了人的社会生活领域的自然事物。对于尚未进入人的社会生活领域的原始自然,我们的看法是:虽然作为物质的具体形态,它们是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但由于它们和人是完全隔离的,二者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关系,其中包括审美关系,因此也就无美丑可言。过分遥远的宇宙外围空间、地球内部的深层结构、分子原子内部的微观世界、尚未被人发现的动植物新品种、神秘莫测的海沟深处和极地深处等都是如此。人类社会出现以前的整个物质世界也是如此。这部分自然事物,由于它们远离人的社会生活而没有与人建立起直接的感性的审美关系,因而也就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
-
关键词
审美关系
自然物
松树
审美对象
社会生活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形式属性
自然的人化
自然美
感性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