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 |
何萍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2
|
伽达默尔重思哲学开端问题——兼论汉语哲学作为一种普遍哲学的可能性 |
张能为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哲学形式的改变 |
和飞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4
|
自然科学改变哲学形式的方法论问题 |
鲍振元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1
|
|
5
|
论哲学形式的融化──对“哲学回归生活”的反思 |
刘潼福
|
《学术界》
CSSCI
|
1997 |
0 |
|
6
|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现代哲学形式的改变 |
孟宪俊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7
|
为语言立法:卡西尔语言哲学析论 |
魏丽娟
秦明利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8
|
卡西尔哲学的奠基逻辑及其形而上学意蕴 |
高申春
于博充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9
|
澄清概念是承诺立场的前提:再论“民族哲学”的含义 |
李河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0
|
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形态学 |
张秀芝
洪晓楠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1
|
|
11
|
关键是“文化是什么”——论对江天骥先生文化哲学研究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
霍桂桓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2
|
运动不灭原理的三种形式及其内在联系 |
刘冠军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3
|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从冯友兰到张岱年 |
刘静芳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0 |
|
14
|
哲学与时代 |
孙云
|
《求是学刊》
|
1986 |
2
|
|
15
|
卡西尔与心理学的现象学道路 |
高申春
甄洁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16
|
略论卡西尔“符号”概念的自然科学来源 |
石福祁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7
|
百年中国新文学的道德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争鸣(续三)——启蒙、道德与文学——一种可能的解释 |
何中华
|
《河北学刊》
CSSCI
|
2004 |
2
|
|
18
|
《人论》与卡西尔人类学的进展 |
石福祁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9
|
现象学与逻辑学 |
倪梁康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