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立法合法性审查的结构优化——从形式合法性与实质合法性审查关系的重构出发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4,共11页
从现有理论来看,立法的形式合法性与实质合法性审查呈现出“并行”状态,主要表现为两者“功能趋同”“位阶相同”“互为整体”,处于重复审查的状态。这导致实质合法性审查在理论上陷入冗余困境,实践中也往往处于搁置不用的状态,严重影... 从现有理论来看,立法的形式合法性与实质合法性审查呈现出“并行”状态,主要表现为两者“功能趋同”“位阶相同”“互为整体”,处于重复审查的状态。这导致实质合法性审查在理论上陷入冗余困境,实践中也往往处于搁置不用的状态,严重影响立法合法性审查工作的开展。优化立法合法性审查结构需要重构形式合法性与实质合法性审查的关系。鉴于合法性审查的规范性要求,应当确立形式合法性审查的优先适用地位,作为立法合法性审查的常态。而实质合法性审查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评判方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目的性、价值性,与合法性审查的规范性存在一定的张力。在很多情形下,实质合法性审查是一种目的主义导向的立法策略,不宜作为立法合法性审查的常态,而只能作为例外与补充。完善形式合法性审查标准、优化法律解释技术与方法、完善形式合法性审查技巧等方式,可以减少实质合法性审查的适用,从而增强立法合法性审查的规范性,使两者关系由“并行”走向“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 合法性审查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决策的合法化:形式合法与实质合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福敏 陈井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67,共5页
行政决策的合法化,包含行政决策的形式合法和实质合法。西方理论界没有提供一个有效的行政决策合法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在中国语境下,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分别突出了形式合法性、有限理性和可接受性,三者紧密关联、功能互补,为... 行政决策的合法化,包含行政决策的形式合法和实质合法。西方理论界没有提供一个有效的行政决策合法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在中国语境下,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分别突出了形式合法性、有限理性和可接受性,三者紧密关联、功能互补,为实现行政决策的形式合法和实质合法,提供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分析框架——"互动的行政决策合法化"。遵循这个思路,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建设,提高我国行政决策的法治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逐步推动行政决策合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决策 合法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政的实质合法和形式合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曹建民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6-228,共3页
本文提出了执政的实质合法和形式合法的概念,并从执政宗旨、执政能力和执政监督三个方面论述了共产党执政实质合法和形式合法相统一的问题。
关键词 执政 实质合法 形式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意串通”与“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在民法典总则中的构造--兼评《民法总则》之规定 被引量:41
4
作者 冉克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80,共14页
"恶意串通行为无效"规范旨在保护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其构成与侵权责任无异,并非建立在意思自治及其瑕疵类型的基础之上,在适用上与通谋虚伪表示、债权撤销权、欺诈、无权处分、心中保留、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恶意串通行为无效"规范旨在保护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其构成与侵权责任无异,并非建立在意思自治及其瑕疵类型的基础之上,在适用上与通谋虚伪表示、债权撤销权、欺诈、无权处分、心中保留、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侵权行为等规范均可构成竞合状态。"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规范的适用状况表明,其不仅可以构成不法虚伪表示与不法隐藏行为,还包括避法行为类型。民法典总则立法应当完全废除"恶意串通"规范,基于意思表示瑕疵的体系思维,以"通谋虚伪表示"取而代之。"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行为"兼有通谋虚伪表示与避法行为规范的双重功能,前者可为"通谋虚伪表示"所替代,后者可被《民法总则》第153条规定的禁止规范所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串通 合法形式 非法目的 通谋虚伪表示 避法行为 私法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证件:一种资源获取的非合法化形式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鸿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4-37,共4页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各式各样的假证件开始充斥于我国市场.只要你能想到的(任何一样证件),基本上都能在市面上买到.这些"假证件"能如此轻易地在市面上获得与它的生产程序有一定的关系.不同于盗版光盘的加工生产,假证件的生...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各式各样的假证件开始充斥于我国市场.只要你能想到的(任何一样证件),基本上都能在市面上买到.这些"假证件"能如此轻易地在市面上获得与它的生产程序有一定的关系.不同于盗版光盘的加工生产,假证件的生产程序比较简单,一般是就地生产,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一个小房间,一台电脑,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就可以开工了.证件的加工对加工者的文化水平要求也不高,能熟悉电脑的基本操作就可以上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证件 类型 合法形式 社会越轨者 假证使用者 诚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法改革的合法性 被引量:23
6
作者 史立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3-130,共8页
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司法改革迄今为止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但是,近年来,我国地方检、法机关推行的一系列司法改革举措在合法性方面却频频受到学界的质疑。作为一项法律活动,司法改革应当遵循合法性原则,但是改革的性质也决定了司... 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司法改革迄今为止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但是,近年来,我国地方检、法机关推行的一系列司法改革举措在合法性方面却频频受到学界的质疑。作为一项法律活动,司法改革应当遵循合法性原则,但是改革的性质也决定了司法改革必须突破实在法的规定。合法律性并非合法性的唯一含义,突破现有法律也并不必然意味着司法改革因此就丧失了合法性。作为西方政治学、法学的一个基本理论范畴,综合自然法学与实证主义法学两大流派的观点,合法性应当包括形式和实质双重要求。司法改革的合法性也包括形式合法性和实质合法性两个层面,其中任何一个层面的缺失都会导致司法改革的合法性危机。重塑司法改革的合法性理论有助于解决我国司法改革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推动我国司法改革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合法 合法律性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试点”的合法性基础 被引量:12
7
作者 苏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7-83,共7页
"试点"是中国发展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安排,对于改革过程尤其重要。"试点"往往在某种程度上超出常规合法性秩序,却又能获得合法化依据。它与形式合法性、实质合法性之间都存在一定张力,但合法性秩序仍可将其良好... "试点"是中国发展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安排,对于改革过程尤其重要。"试点"往往在某种程度上超出常规合法性秩序,却又能获得合法化依据。它与形式合法性、实质合法性之间都存在一定张力,但合法性秩序仍可将其良好容纳于自身之内。"试点"所依靠的合法性基础中包含一种新的合法性类型,可以称之为"革新理由",我们需要承认它,并参照合法性秩序容纳其它实质合法性要素的方式将其融进法治秩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革新理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行政的合法性危机与化解方案——基于沟通合法性的视角 被引量:13
8
作者 翟翌 罗实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77,共15页
在数字政府建设浪潮下,公共行政日益依赖算法。但算法行政所表征的黑箱、扭曲、不公等异化现象,昭示其合法性危机。算法虽与法律具有相似结构,以控制行政活动来担保“形式合法”,但并未当然证成其合法性。因为政府活动往往需在不同情境... 在数字政府建设浪潮下,公共行政日益依赖算法。但算法行政所表征的黑箱、扭曲、不公等异化现象,昭示其合法性危机。算法虽与法律具有相似结构,以控制行政活动来担保“形式合法”,但并未当然证成其合法性。因为政府活动往往需在不同情境下考虑各种“隐性知识”,并面向持续变化的任务而调整,不能仅基于规则确定的条件与后果来决策,而需通过“沟通”来证成其合法性。引入“沟通合法性”可知,算法在运作符号、创制方式、适用方式等方面与法律具有差异,诸差异削弱了算法行政的社会沟通能力,是构成合法性危机的深层诱因。故须将“沟通”嵌入算法创制与适用阶段。在创制阶段,应发展“通告—评论”的沟通程序,即以“主题描述”为内容的算法披露和以“有序方式”进行的算法评价;在适用阶段,应强化“说明理由”和“提出异议”,强调基于场景和个案的“算法解释”和对算法方式、内容的“算法异议”,以作为补强算法行政合法性的基本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行政 形式合法 沟通合法 数字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课程改革的合法性及其路向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家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91,共8页
课程改革合法性这一问题的提出既有其特殊背景,也有其必然性。关于合法性存在着诸多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自然法合法性理论与实证主义合法性理论。课程改革的合法性包括以程序正当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合法性,以及以合价值性和合绩效性为主... 课程改革合法性这一问题的提出既有其特殊背景,也有其必然性。关于合法性存在着诸多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自然法合法性理论与实证主义合法性理论。课程改革的合法性包括以程序正当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合法性,以及以合价值性和合绩效性为主要内容的实质合法性。要提高课程改革的形式合法性,必须从课程改革的主体、课程改革的程序等方面入手;而要提高课程改革的实质合法性,则需从课程改革目标的设定,以及课程改革内容的正当性两个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合法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产税授权立法之“经济合法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敬 张念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5-180,共6页
经济合法性有形式合法性和实质合法性两个维度。其中,实质合法性的向度由自然法传统所开立,其探求形而上的根本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合法性即合乎正义;形式合法性的进路由实证主义传统所创生,其追求可核实的形式逻辑结构的确定性和可预期... 经济合法性有形式合法性和实质合法性两个维度。其中,实质合法性的向度由自然法传统所开立,其探求形而上的根本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合法性即合乎正义;形式合法性的进路由实证主义传统所创生,其追求可核实的形式逻辑结构的确定性和可预期性,合法性即合实定法。基于财产权保障的立点来检讨房产税授权立法的形式合法性,该授权立法与中国实定法的规则体系显有未洽;从平等权实现的观察点来检视房产税授权立法的实质合法性,房产税试点方案的实质正当性低度自足。在中国形式法治的场境下,注重形式规则体系的权力规导功能,在尊重市民社会自然生长的基石上培育一个开放的公共意见交互平台,以期实现合法性两个向度的合意张合,堪为重构合法性的一个可欲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合法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形式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布斯的法律合法性思想研究——以法律拟制为中心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学亮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6-173,共8页
霍布斯不仅为现代法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哲学基础,而且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整套逻辑严密、概念精巧,既包括形式合法性又包括道德合法性的法律合法性思想,该思想的精髓在于,借助"衡平"的概念,既拟制出一种对主权进行制衡的法律... 霍布斯不仅为现代法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哲学基础,而且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整套逻辑严密、概念精巧,既包括形式合法性又包括道德合法性的法律合法性思想,该思想的精髓在于,借助"衡平"的概念,既拟制出一种对主权进行制衡的法律解释方法,又拟制出一种作为主权统一机制的衡平法院,这两者之间的张力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霍布斯的法理学定位。霍布斯既不是一个现代法律实证主义者,也不是一个传统的自然法思想家,并且也不同于以富勒为代表的当代程序自然法学派,其法律思想介于自然法与法律实证主义、普通法法学与罗马法法学之间,因之走出了现代法治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布斯 形式合法 道德合法 衡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合法性分析技术:迈向“整体合法性”理念的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宇 《东方法学》 2011年第4期149-159,共11页
形式合法性不足以单独承当合法性分析的整个重量,需要与实质合法性结合而进行完整的合法性判断。形式合法性要求实质上是一种带有一定弹性的语义约束,在语义偏离处需要借助实质合法性来补足整体合法性水平,这种互动关系可以适用"... 形式合法性不足以单独承当合法性分析的整个重量,需要与实质合法性结合而进行完整的合法性判断。形式合法性要求实质上是一种带有一定弹性的语义约束,在语义偏离处需要借助实质合法性来补足整体合法性水平,这种互动关系可以适用"语义偏离——价值风险偏离"的总体原则性要求。而在形式合法性框架以外,尚有一些借助较强烈的实质合法性要求超越形式合法性约束的情形,需要我们加以辨识、整合和控制。最后,当前合法性实践的复杂性要求我们适度简化合法性类型并建立合适的梯度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的困境、解决方案及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宝林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3-165,共3页
20世纪中叶后,西方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现代性危机",这种危机实际就是一种合法性危机,更准确地说,这种合法性危机就是形式合法性形态"一元独大",并且日益膨胀,极大地弱化了实质合法性形态。这就意味着形式与实质的二... 20世纪中叶后,西方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现代性危机",这种危机实际就是一种合法性危机,更准确地说,这种合法性危机就是形式合法性形态"一元独大",并且日益膨胀,极大地弱化了实质合法性形态。这就意味着形式与实质的二元取向的合法性理论的终结,合法性理论本身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之中。为此,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家罗尔斯、哈贝马斯、哈耶克等,都试图构建一种新型的合法性理论,以此来解决合法性理论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调控权的合法性证成
14
作者 闫海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7-147,共11页
合法性证成是规训货币调控权的基本途径,货币调控权应当具备实质合法性和形式合法性。实质合法性乃是货币调控权被认同、承认和服从的正统性。货币的公共意志不断增强,成为货币调控权的本源。货币财产权不仅为民事权利,亦是基本权利,保... 合法性证成是规训货币调控权的基本途径,货币调控权应当具备实质合法性和形式合法性。实质合法性乃是货币调控权被认同、承认和服从的正统性。货币的公共意志不断增强,成为货币调控权的本源。货币财产权不仅为民事权利,亦是基本权利,保障货币财产权乃是货币调控权的依归。形式合法性是对货币调控权合乎法律的评判,规则派与权变派之争几经攻守转换,说明货币调控权形式合法性建构的复杂性。货币调控权应当接受法律授权、限权,同时鉴于货币调控权行使的不确定性,应当以法律框架约束下的自由抉择为货币调控权的形式合法性。目标、决策、工具是货币调控权行使的内在要件,问责是货币调控权行使的外在制约,共同构成货币调控权规范行使的法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调控权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 实质合法 形式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情报交换的合法性审查——论纳税人信息权与税收效率原则的衡平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佩龙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5-63,共9页
税收情报交换制度是国际税收协作的重要方式之一,该制度可以提高税收透明度,减少税基侵蚀,避免双重征税。但对于纳税人而言,税收情报与其自身的信息权利休戚相关。税收情报交换的"正义属性"还需要在法律层面进行审查,论证其... 税收情报交换制度是国际税收协作的重要方式之一,该制度可以提高税收透明度,减少税基侵蚀,避免双重征税。但对于纳税人而言,税收情报与其自身的信息权利休戚相关。税收情报交换的"正义属性"还需要在法律层面进行审查,论证其合法性。在形式合法性层面,跨部门法的合法性审查立足于实定法规范,考察税收情报交换制度的法制发展历程,整理分析在不同时期税收情报制度的形式合法性问题,明确其应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税收情报制度的上位法基础,以弥合税收情报交换制度与民法等规范之间的差异与冲突。在实质合法层面,则应以纳税人信息权为基础,明确对该项制度的制衡标准以尊重纳税人信息权并保护纳税人财产权益不受侵害。具体制衡范式则应以纳税人信息决定权、知情权和税收情报交换的前置程序合法性为基本要素,在税法规范中衡平不同价值之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情报交换制度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统——法的合法性追求中的和谐因素
16
作者 罗冰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年第S2期127-128,共2页
法的传统和文化,是探讨法的历史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概念工具。法的传统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现实的法律制度之中,法律传统意味着每一种法律文化都有自己内在的历史联系,每个国家的法治建设都是在各自的历史基础上进行的。在中国古代社会中,... 法的传统和文化,是探讨法的历史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概念工具。法的传统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现实的法律制度之中,法律传统意味着每一种法律文化都有自己内在的历史联系,每个国家的法治建设都是在各自的历史基础上进行的。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宣传。随着时间的流逝,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法律规则竞选将不断地交融整合,形成新的社会和谐及自然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性合法 形式合法 法律移植 文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惩戒权的表现形式及法律分析(上) 被引量:9
17
作者 解立军 蔡文枝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6-38,共3页
教育惩戒权可划分为教师惩戒权和学校惩戒权。教师惩戒权有批评、隔离、写检查、留置等11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学校惩戒权有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表现形式。不同的惩戒形式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对于影响学生受教育权的惩戒形式,... 教育惩戒权可划分为教师惩戒权和学校惩戒权。教师惩戒权有批评、隔离、写检查、留置等11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学校惩戒权有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表现形式。不同的惩戒形式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对于影响学生受教育权的惩戒形式,一定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权 教师惩戒权 学校惩戒权 惩戒形式:合法惩戒 无度惩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改革与法治秩序的冲突——评“郎顾之争”的法理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贵忠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0,共3页
“郎顾之争”虽然是在经济学家中展开 ,但也反映出深刻的法理学上的问题。在经济改革中广泛存在的正当性危机和实质合法性危机、形式合法性危机 。
关键词 “郎顾之争” 正当性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耶克法治主义自由观的认识进路
19
作者 李建华 牛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2-126,共5页
哈耶克的自由秩序理论体系经过了漫长的演化过程,积极自由概念的确立更是使其理念无限趋近于洛克"哪里没有法治、哪里就没有自由"的自由主义观点。哈耶克法治主义自由观的认识进路中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法律之治是法... 哈耶克的自由秩序理论体系经过了漫长的演化过程,积极自由概念的确立更是使其理念无限趋近于洛克"哪里没有法治、哪里就没有自由"的自由主义观点。哈耶克法治主义自由观的认识进路中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法律之治是法律的基本属性;其次,法治的根本原则乃是普遍利益;最后,形式合法则是法治当前的最大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耶克 积极自由 法律之治 普遍利益 形式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自愿解散及其正当性研究
20
作者 王妍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87,共7页
公司自愿解散是在股东合意基础上作出的,符合法律规定条件和程序的自愿解散,其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此时的合法性只能称其为形式上的合法性,是否具有实质正当性则需要考察更多的内容。公司作为私人组织,股东享有解散公司的权利,但是... 公司自愿解散是在股东合意基础上作出的,符合法律规定条件和程序的自愿解散,其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此时的合法性只能称其为形式上的合法性,是否具有实质正当性则需要考察更多的内容。公司作为私人组织,股东享有解散公司的权利,但是现代公司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其行为会对社会及利害关系人产生一定的影响。股东自愿解散公司是对股东愿望的满足,其行为产生的负外部效应可能要由社会来消化,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应当以其所蕴涵的精神促进公司伦理道德的提升并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来消解股东自愿解散公司所造成的负外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自愿解散 形式合法 实质正当性 公司合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