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信息论的语义通信:理论与挑战
被引量:
3
1
作者
施雨轩
吴泳澎
张文军
《中兴通讯技术》
2023年第2期13-18,共6页
对语义通信的发展历史与最新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基于经典香农信息论探寻了语义通信的数学建模。详细介绍了语义感知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模型及其渐进性能分析,具体包括速率失真区域、错误概率的内外界等,指出了该模型的退化情况与现有工...
对语义通信的发展历史与最新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基于经典香农信息论探寻了语义通信的数学建模。详细介绍了语义感知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模型及其渐进性能分析,具体包括速率失真区域、错误概率的内外界等,指出了该模型的退化情况与现有工程框架的关系。探讨了语义通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潜在挑战与开放性问题。认为语义通信作为将用户需求与信息含义融入通信传输的全新架构,有望成为未来万物智联网络的新型基础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语义
通信
香农
信息论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
间接信源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义信息论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1
2
作者
辛港涛
樊平毅
《中兴通讯技术》
2023年第2期9-12,共4页
近年来,语义通信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但一套完整且有效的语义信息论框架仍未完全建立。将语义信息论分为语义熵、语义率失真、语义信道容量3个部分,分别探讨语义信息的度量问题、语义编码与失真问题、最大语义通信量问题。同时,从信息...
近年来,语义通信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但一套完整且有效的语义信息论框架仍未完全建立。将语义信息论分为语义熵、语义率失真、语义信道容量3个部分,分别探讨语义信息的度量问题、语义编码与失真问题、最大语义通信量问题。同时,从信息理论角度出发,系统回顾和梳理了语义信息论的相关发展,对未来语义信息论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开放性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目前语义通信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仍然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
信息论
语义
通信
信息论
6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图像语义通信技术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
2
3
作者
郭畅
何占豪
+1 位作者
杨君刚
惠军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9-338,共10页
图像语义通信作为一种创新的通信范式,旨在通过传输图像中的语义信息提高通信效率。与传统通信方法相比,图像语义通信在发送端提取图像中的语义信息并发送到信道,接收端则依据语义信息重构图像或直接应用于下游智能任务,有效降低了图像...
图像语义通信作为一种创新的通信范式,旨在通过传输图像中的语义信息提高通信效率。与传统通信方法相比,图像语义通信在发送端提取图像中的语义信息并发送到信道,接收端则依据语义信息重构图像或直接应用于下游智能任务,有效降低了图像传输对通信资源的需求,显著提高了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为图像传输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为梳理图像语义通信研究现状并分析未来的发展方向,深入总结了语义通信理论及框架,详细探讨了图像语义通信的相关工作,介绍了语义通信的基本框架以及图像语义通信的理论及实验研究现状。同时,分析了现有图像语义通信技术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旨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最后,提出了面向任务的图像语义通信研究思路,为图像语义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语义
通信
语义
信息论
面向任务
知识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语信息处理方法及原理
被引量:
2
4
作者
邹晓辉
邹顺鹏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11期69-76,102,共9页
旨在阐述双语信息处理方法及其原理。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人机双方都可按各自的特点来彼此协作或响应,具体含三个基本步骤:首先,从汉英翻译的困难发现问题;接着从跨学科、跨领域和跨行业的角度分析问题;最后,从人机分工与合作的角度解决问...
旨在阐述双语信息处理方法及其原理。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人机双方都可按各自的特点来彼此协作或响应,具体含三个基本步骤:首先,从汉英翻译的困难发现问题;接着从跨学科、跨领域和跨行业的角度分析问题;最后,从人机分工与合作的角度解决问题。其结果是,不仅发现了大、小字符串并行的双重形式化进路,而且还发现并验证了广义双语信息处理方法的优点及其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其意义在于:既可从理论上开阔思路,又可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例如可兼容形式信息论的收敛性或封闭性与语义信息论的发散性或开放性;再如可采用算术和语文这样的广义双语信息处理方法驾驭强、弱两派的人工智能观点。不仅可很好地解释信息术语的约束条件,而且还可较为满意地规范不同的信息观和人工智能观的应用约束情景即兼顾人际、人机、机际、机人一系列双语应用的实际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双语
形式信息论语义信息论
信息
处理
强人工智能
弱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息理解的推理与知识语义结构
被引量:
5
5
作者
叶思聪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2期14-20,共7页
主要讨论信息理解的推理形式和机制、规则知识的语义结构以及新知识产生过程;建立了再认推理的记忆矩阵、语义真值及信度的计算规则.
关键词
再认推理
记忆矩阵
信息论
信息
理解
语义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息理解的语义量化模型及信度
被引量:
4
6
作者
叶思聪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6,13,共7页
主要讨论了信息理解机制以及单词和语句的语义表达式、语义值及语义信度,为信息理解的形式化及量化建立基础。
关键词
信息
理解
语义
值
语义
信度
信息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审美信息和审美系统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欣复
《学术论坛》
1985年第11期31-35,共5页
由信息论而引出的信息论美学,目前在国内外都很时兴。但信息论的历史不长,用它来解释美学现象的时间更短,在西方是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的,在我国是近几年的事。无论从研究的论题、范围还是方法、成果看,信息美学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关键词
信息论
美学
个性特质
新颖性
审美
信息
形式
美
系统论
感性愉悦
美学特征
个性特征
审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信息学原理的来源与组成
被引量:
1
8
作者
叶思聪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3期49-52,58,共5页
信息学原理实质上是认识过程的教学理化,与Shannon信息论共同构成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它包括信息认知论和信息语义论,主要来源于模式识别及自然语言理解。
关键词
信息
学
认知
语义
信息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未来的语义通信: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
被引量:
20
9
作者
张平
牛凯
+1 位作者
姚圣时
戴金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共14页
阐述了语义通信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首先,提出了语义通信的系统模型,梳理语义通信的基本概念与术语,对比经典通信与语义通信的主要区别,总结了语义通信的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回顾了语义信息论的发展,构建了语义信息的度量指标体系...
阐述了语义通信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首先,提出了语义通信的系统模型,梳理语义通信的基本概念与术语,对比经典通信与语义通信的主要区别,总结了语义通信的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回顾了语义信息论的发展,构建了语义信息的度量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归一化条件复杂度的新型度量,用于评估语义压缩的极限,探讨了语义典型序列编码的性质,揭示语义编码的渐近性能。进一步地,归纳了语义编码传输的2种典型方法——直接编码与变换编码,分析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并针对文本、语音与图像信源展示了语义编码传输的优越性能。最后,总结了语义通信的研究难点与问题,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
通信
语义
信息论
归一化条件复杂度
语义
编码传输
非线性变换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语义重要度的不等错误保护数据传输机制
10
作者
郭帅帅
李树静
《中兴通讯技术》
2023年第2期62-66,共5页
语义通信是一种智能、简约的通信新范式。从系统组成和理论基础两方面,对语义通信和传统通信进行对比,指出其关键区别在于背景知识的引入。将基于信源信道联合设计的语义通信(JSCC-SC)分为面向数据重建和面向任务执行两类,并对其网络架...
语义通信是一种智能、简约的通信新范式。从系统组成和理论基础两方面,对语义通信和传统通信进行对比,指出其关键区别在于背景知识的引入。将基于信源信道联合设计的语义通信(JSCC-SC)分为面向数据重建和面向任务执行两类,并对其网络架构进行比较。提出一种信源信道分离设计的语义通信系统。该系统通过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识别数据的语义重要度,并基于语义重要度构造不等错误保护(UEP)传输机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其能够提升重要数据的传输可靠性,即降低重要数据传输的误码率,在保持复杂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无线通信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
通信
语义
信息论
6G
智能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数学方法研究艺术形式规律
11
《文艺理论研究》
1985年第1期75-75,共1页
周来祥在《建国以来美学研究概论》(《文史哲》84年5期)一文中认为,应当把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模糊数学的方法,运用到美学研究中来。马克思曾说,只有数学进入某门学科才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成熟,相传为马克思撰写的亚美利加百科全书...
周来祥在《建国以来美学研究概论》(《文史哲》84年5期)一文中认为,应当把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模糊数学的方法,运用到美学研究中来。马克思曾说,只有数学进入某门学科才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成熟,相传为马克思撰写的亚美利加百科全书的《美学》条目中,也曾提出用数学方法研究艺术形式规律的问题,这是很深刻的。现代数学已由常数数学、变数数学,发展到模糊数学,如何运用数学的成果于美学的研究,使美学真正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也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研究
周来祥
系统论
信息论
方法研究
形式
规律
模糊数学
现代数学
马克思
控制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媒介丰富内涵解析
12
作者
王铭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4-67,共4页
媒介内涵颇为丰富,既可指物质形态,也可指方法、形式,还可指状态的界定,在特定的沟通过程中,媒介会涉及精神,从而带有价值评判的意味。媒介内涵的丰富性使得其与传播学、认识论、信息论和价值论等诸多学科密切相关。从哲学、艺术和价值...
媒介内涵颇为丰富,既可指物质形态,也可指方法、形式,还可指状态的界定,在特定的沟通过程中,媒介会涉及精神,从而带有价值评判的意味。媒介内涵的丰富性使得其与传播学、认识论、信息论和价值论等诸多学科密切相关。从哲学、艺术和价值评判等角度对媒介进行分析,有助于展示其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认识论
信息论
形式
论
价值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稳态学——一门新的边缘学科
被引量:
4
13
作者
王达敏
丁莉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稳态学是研究物理世界、生物世界、思维世界和人类社会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稳现象,再以稳态学理论或稳态思想预测、控制各种系统、各种领域达到符合目的性的存在状态和动态生长的有序结构,或建立各种理想的系统为目的新学科。这里所说的稳...
稳态学是研究物理世界、生物世界、思维世界和人类社会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稳现象,再以稳态学理论或稳态思想预测、控制各种系统、各种领域达到符合目的性的存在状态和动态生长的有序结构,或建立各种理想的系统为目的新学科。这里所说的稳态不是平衡态定态,而是非平衡态动态。动态通常的表现形式有两种:稳态与非稳态。稳态是有序有目的、并在特定阈值内运动的系统状态,它又有积极性的稳态和消极性的稳态之分。非稳态是无序无规律的无目的的运动状态,即超过稳态阈值的运动状态。稳态(积极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极性
心理定势
无规律
稳态学
思维
非稳态
信息论
表现
形式
边缘学科
研究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新闻定义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
2
14
作者
冯昕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87-90,共4页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新闻学中基本观点的论述大多是采用形式逻辑的方法,即使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研究新闻的历史和现实活动,也至多只是涉及到新闻活动与实体的关系,外在地把握新闻活动的现象,而不能达到对新闻现象和活动的内在本质的哲学理...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新闻学中基本观点的论述大多是采用形式逻辑的方法,即使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研究新闻的历史和现实活动,也至多只是涉及到新闻活动与实体的关系,外在地把握新闻活动的现象,而不能达到对新闻现象和活动的内在本质的哲学理解。穆青同志说:“要改革新闻报道,就要对长期以来的新闻概念进行重新研究,重新认识”。因此究竟应当怎样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认识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不仅关系到在理论上如何界说新闻,而且还关系到在新闻实践中增强改革新闻工作的自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论
国内外
新闻定义
新闻传播
属概念
种差
哲学思考
形式
逻辑
新闻学
社会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音乐的审美功能
被引量:
3
15
作者
茅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9年第4期2-10,共9页
斯托洛维奇在1974年写的《创造艺术活动的模型的尝试》中,谈到了艺术的十四种功能,诸如:认识、教育、价值、补偿、净化、暗示、消遣、快乐、启发、语言、实践、预报、组织、社会化等…。看来,也都适用于音乐艺术,如再加上医疗功能、生...
斯托洛维奇在1974年写的《创造艺术活动的模型的尝试》中,谈到了艺术的十四种功能,诸如:认识、教育、价值、补偿、净化、暗示、消遣、快乐、启发、语言、实践、预报、组织、社会化等…。看来,也都适用于音乐艺术,如再加上医疗功能、生产功能、这样一来,问题似乎完全解决了。斯托洛维奇这种归纳研究,省了我们许多事,但,功能罗列越多,对问题的本质的理解可能越不清楚。在他的功能表现中恰恰忽略了最主要的东西——审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托洛维奇
非功利性
形式
美
美学理论
创造艺术
他律美学
席勒
感情体验
信息论
美学
勋伯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电脑”产生和发展的哲学意义——兼评“‘电脑’将可代替和超过人脑”的观点
被引量:
1
16
作者
余世南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23-27,共5页
“电脑”是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一个新领域。由于它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因此日益成为自然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围绕“电脑”有各种各样的争论:诸如“电脑”的本质是什么?它能否进行思维活动?“电脑...
“电脑”是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一个新领域。由于它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因此日益成为自然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围绕“电脑”有各种各样的争论:诸如“电脑”的本质是什么?它能否进行思维活动?“电脑”的智能有什么限度?它能否完全代替人脑?等等。本文想就“电脑”产生和发展的哲学意义,作点粗浅的探讨。一所谓“电脑”,指的就是用机械和电子装置的电子计算机和机器人等新技术。由于这种新技术能模拟人脑的某些思维活动,所以被人们誉为“电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
思维机制
信息论
电脑
主观能动性
哲学意义
思维活动
智能机器人
电子计算机
运动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缺一”与“三者缺一”
17
作者
尤庆学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43,27,共2页
关键词
"三缺一"
"三者缺一"
语用学
信息论
表达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信息论的语义通信:理论与挑战
被引量:
3
1
作者
施雨轩
吴泳澎
张文军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出处
《中兴通讯技术》
2023年第2期13-18,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1801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122052/62071289)
+2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P0719010)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DZ2229005)。
文摘
对语义通信的发展历史与最新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基于经典香农信息论探寻了语义通信的数学建模。详细介绍了语义感知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模型及其渐进性能分析,具体包括速率失真区域、错误概率的内外界等,指出了该模型的退化情况与现有工程框架的关系。探讨了语义通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潜在挑战与开放性问题。认为语义通信作为将用户需求与信息含义融入通信传输的全新架构,有望成为未来万物智联网络的新型基础范式。
关键词
无线通信
语义
通信
香农
信息论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
间接信源编码
分类号
TN929.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义信息论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1
2
作者
辛港涛
樊平毅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处
《中兴通讯技术》
2023年第2期9-12,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A1000500(4)]。
文摘
近年来,语义通信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但一套完整且有效的语义信息论框架仍未完全建立。将语义信息论分为语义熵、语义率失真、语义信道容量3个部分,分别探讨语义信息的度量问题、语义编码与失真问题、最大语义通信量问题。同时,从信息理论角度出发,系统回顾和梳理了语义信息论的相关发展,对未来语义信息论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开放性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目前语义通信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仍然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
关键词
语义
信息论
语义
通信
信息论
6G
分类号
TN911.2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图像语义通信技术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
2
3
作者
郭畅
何占豪
杨君刚
惠军华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
出处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9-338,共10页
基金
国防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科学基金(22-ZZCX-055)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XJZH2024006)。
文摘
图像语义通信作为一种创新的通信范式,旨在通过传输图像中的语义信息提高通信效率。与传统通信方法相比,图像语义通信在发送端提取图像中的语义信息并发送到信道,接收端则依据语义信息重构图像或直接应用于下游智能任务,有效降低了图像传输对通信资源的需求,显著提高了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为图像传输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为梳理图像语义通信研究现状并分析未来的发展方向,深入总结了语义通信理论及框架,详细探讨了图像语义通信的相关工作,介绍了语义通信的基本框架以及图像语义通信的理论及实验研究现状。同时,分析了现有图像语义通信技术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旨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最后,提出了面向任务的图像语义通信研究思路,为图像语义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图像
语义
通信
语义
信息论
面向任务
知识库
Keywords
image semantic communication
semantic information theory
task-oriented
knowledge base
分类号
TN919.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语信息处理方法及原理
被引量:
2
4
作者
邹晓辉
邹顺鹏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塞尔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处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11期69-76,102,共9页
文摘
旨在阐述双语信息处理方法及其原理。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人机双方都可按各自的特点来彼此协作或响应,具体含三个基本步骤:首先,从汉英翻译的困难发现问题;接着从跨学科、跨领域和跨行业的角度分析问题;最后,从人机分工与合作的角度解决问题。其结果是,不仅发现了大、小字符串并行的双重形式化进路,而且还发现并验证了广义双语信息处理方法的优点及其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其意义在于:既可从理论上开阔思路,又可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例如可兼容形式信息论的收敛性或封闭性与语义信息论的发散性或开放性;再如可采用算术和语文这样的广义双语信息处理方法驾驭强、弱两派的人工智能观点。不仅可很好地解释信息术语的约束条件,而且还可较为满意地规范不同的信息观和人工智能观的应用约束情景即兼顾人际、人机、机际、机人一系列双语应用的实际语境。
关键词
广义双语
形式信息论语义信息论
信息
处理
强人工智能
弱人工智能
Keywords
Broad bilingual
Formal information theory
Semantic information theor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ro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eak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分类号
TP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息理解的推理与知识语义结构
被引量:
5
5
作者
叶思聪
出处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2期14-20,共7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文摘
主要讨论信息理解的推理形式和机制、规则知识的语义结构以及新知识产生过程;建立了再认推理的记忆矩阵、语义真值及信度的计算规则.
关键词
再认推理
记忆矩阵
信息论
信息
理解
语义
结构
Keywords
recognition reasoning
memory matrix
rule knowledge
分类号
O236 [理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息理解的语义量化模型及信度
被引量:
4
6
作者
叶思聪
出处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6,13,共7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
文摘
主要讨论了信息理解机制以及单词和语句的语义表达式、语义值及语义信度,为信息理解的形式化及量化建立基础。
关键词
信息
理解
语义
值
语义
信度
信息论
Keywords
information understading
semantic value
semantic belief factor
分类号
O236 [理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审美信息和审美系统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欣复
机构
<齐鲁学刊>编辑部
出处
《学术论坛》
1985年第11期31-35,共5页
文摘
由信息论而引出的信息论美学,目前在国内外都很时兴。但信息论的历史不长,用它来解释美学现象的时间更短,在西方是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的,在我国是近几年的事。无论从研究的论题、范围还是方法、成果看,信息美学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关键词
信息论
美学
个性特质
新颖性
审美
信息
形式
美
系统论
感性愉悦
美学特征
个性特征
审美意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信息学原理的来源与组成
被引量:
1
8
作者
叶思聪
出处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3期49-52,58,共5页
文摘
信息学原理实质上是认识过程的教学理化,与Shannon信息论共同构成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它包括信息认知论和信息语义论,主要来源于模式识别及自然语言理解。
关键词
信息
学
认知
语义
信息论
Keywords
informatics
cognition
semateme
分类号
O236 [理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未来的语义通信: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
被引量:
20
9
作者
张平
牛凯
姚圣时
戴金晟
机构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邮电大学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2293481,No.92067202,No.62071058)。
文摘
阐述了语义通信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首先,提出了语义通信的系统模型,梳理语义通信的基本概念与术语,对比经典通信与语义通信的主要区别,总结了语义通信的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回顾了语义信息论的发展,构建了语义信息的度量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归一化条件复杂度的新型度量,用于评估语义压缩的极限,探讨了语义典型序列编码的性质,揭示语义编码的渐近性能。进一步地,归纳了语义编码传输的2种典型方法——直接编码与变换编码,分析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并针对文本、语音与图像信源展示了语义编码传输的优越性能。最后,总结了语义通信的研究难点与问题,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语义
通信
语义
信息论
归一化条件复杂度
语义
编码传输
非线性变换编码
Keywords
semantic communications
semantic information theory
normalized conditional complexity
semantic coded transmission
nonlinear transform coding
分类号
TN911.22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语义重要度的不等错误保护数据传输机制
10
作者
郭帅帅
李树静
机构
山东大学
出处
《中兴通讯技术》
2023年第2期62-6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171262)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2020CXGC010109)
+1 种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1YQ47)
山东省泰山人才工程(tsqn201909043)。
文摘
语义通信是一种智能、简约的通信新范式。从系统组成和理论基础两方面,对语义通信和传统通信进行对比,指出其关键区别在于背景知识的引入。将基于信源信道联合设计的语义通信(JSCC-SC)分为面向数据重建和面向任务执行两类,并对其网络架构进行比较。提出一种信源信道分离设计的语义通信系统。该系统通过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识别数据的语义重要度,并基于语义重要度构造不等错误保护(UEP)传输机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其能够提升重要数据的传输可靠性,即降低重要数据传输的误码率,在保持复杂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无线通信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
语义
通信
语义
信息论
6G
智能通信
分类号
TN929.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数学方法研究艺术形式规律
11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5年第1期75-75,共1页
文摘
周来祥在《建国以来美学研究概论》(《文史哲》84年5期)一文中认为,应当把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模糊数学的方法,运用到美学研究中来。马克思曾说,只有数学进入某门学科才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成熟,相传为马克思撰写的亚美利加百科全书的《美学》条目中,也曾提出用数学方法研究艺术形式规律的问题,这是很深刻的。现代数学已由常数数学、变数数学,发展到模糊数学,如何运用数学的成果于美学的研究,使美学真正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也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
关键词
美学研究
周来祥
系统论
信息论
方法研究
形式
规律
模糊数学
现代数学
马克思
控制论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媒介丰富内涵解析
12
作者
王铭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4-67,共4页
文摘
媒介内涵颇为丰富,既可指物质形态,也可指方法、形式,还可指状态的界定,在特定的沟通过程中,媒介会涉及精神,从而带有价值评判的意味。媒介内涵的丰富性使得其与传播学、认识论、信息论和价值论等诸多学科密切相关。从哲学、艺术和价值评判等角度对媒介进行分析,有助于展示其丰富内涵。
关键词
媒介
认识论
信息论
形式
论
价值评判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稳态学——一门新的边缘学科
被引量:
4
13
作者
王达敏
丁莉兰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文摘
稳态学是研究物理世界、生物世界、思维世界和人类社会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稳现象,再以稳态学理论或稳态思想预测、控制各种系统、各种领域达到符合目的性的存在状态和动态生长的有序结构,或建立各种理想的系统为目的新学科。这里所说的稳态不是平衡态定态,而是非平衡态动态。动态通常的表现形式有两种:稳态与非稳态。稳态是有序有目的、并在特定阈值内运动的系统状态,它又有积极性的稳态和消极性的稳态之分。非稳态是无序无规律的无目的的运动状态,即超过稳态阈值的运动状态。稳态(积极性的)
关键词
消极性
心理定势
无规律
稳态学
思维
非稳态
信息论
表现
形式
边缘学科
研究对象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新闻定义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
2
14
作者
冯昕东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87-90,共4页
文摘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新闻学中基本观点的论述大多是采用形式逻辑的方法,即使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研究新闻的历史和现实活动,也至多只是涉及到新闻活动与实体的关系,外在地把握新闻活动的现象,而不能达到对新闻现象和活动的内在本质的哲学理解。穆青同志说:“要改革新闻报道,就要对长期以来的新闻概念进行重新研究,重新认识”。因此究竟应当怎样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认识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不仅关系到在理论上如何界说新闻,而且还关系到在新闻实践中增强改革新闻工作的自觉性。
关键词
信息论
国内外
新闻定义
新闻传播
属概念
种差
哲学思考
形式
逻辑
新闻学
社会现象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音乐的审美功能
被引量:
3
15
作者
茅原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9年第4期2-10,共9页
文摘
斯托洛维奇在1974年写的《创造艺术活动的模型的尝试》中,谈到了艺术的十四种功能,诸如:认识、教育、价值、补偿、净化、暗示、消遣、快乐、启发、语言、实践、预报、组织、社会化等…。看来,也都适用于音乐艺术,如再加上医疗功能、生产功能、这样一来,问题似乎完全解决了。斯托洛维奇这种归纳研究,省了我们许多事,但,功能罗列越多,对问题的本质的理解可能越不清楚。在他的功能表现中恰恰忽略了最主要的东西——审美功能。
关键词
斯托洛维奇
非功利性
形式
美
美学理论
创造艺术
他律美学
席勒
感情体验
信息论
美学
勋伯格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J91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电脑”产生和发展的哲学意义——兼评“‘电脑’将可代替和超过人脑”的观点
被引量:
1
16
作者
余世南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23-27,共5页
文摘
“电脑”是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一个新领域。由于它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因此日益成为自然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围绕“电脑”有各种各样的争论:诸如“电脑”的本质是什么?它能否进行思维活动?“电脑”的智能有什么限度?它能否完全代替人脑?等等。本文想就“电脑”产生和发展的哲学意义,作点粗浅的探讨。一所谓“电脑”,指的就是用机械和电子装置的电子计算机和机器人等新技术。由于这种新技术能模拟人脑的某些思维活动,所以被人们誉为“电脑”。
关键词
人脑
思维机制
信息论
电脑
主观能动性
哲学意义
思维活动
智能机器人
电子计算机
运动
形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缺一”与“三者缺一”
17
作者
尤庆学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43,27,共2页
关键词
"三缺一"
"三者缺一"
语用学
信息论
表达
形式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信息论的语义通信:理论与挑战
施雨轩
吴泳澎
张文军
《中兴通讯技术》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语义信息论的回顾与展望
辛港涛
樊平毅
《中兴通讯技术》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图像语义通信技术综述与展望
郭畅
何占豪
杨君刚
惠军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双语信息处理方法及原理
邹晓辉
邹顺鹏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信息理解的推理与知识语义结构
叶思聪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信息理解的语义量化模型及信度
叶思聪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审美信息和审美系统
李欣复
《学术论坛》
198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信息学原理的来源与组成
叶思聪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面向未来的语义通信: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
张平
牛凯
姚圣时
戴金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语义重要度的不等错误保护数据传输机制
郭帅帅
李树静
《中兴通讯技术》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用数学方法研究艺术形式规律
《文艺理论研究》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媒介丰富内涵解析
王铭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稳态学——一门新的边缘学科
王达敏
丁莉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关于新闻定义的哲学思考
冯昕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试论音乐的审美功能
茅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试论“电脑”产生和发展的哲学意义——兼评“‘电脑’将可代替和超过人脑”的观点
余世南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三缺一”与“三者缺一”
尤庆学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