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伯灵顿杂志》与英国形式主义美学中的中国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冯晗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39,I0003,共7页
《伯灵顿杂志》(The Burlington Magazine for Connoisseurs)的创办适逢一批英国学者对自身过于科学化的艺术流露出失望的情绪,他们呈现出理解非西方文化的强烈意向。因此在创刊伊始,该杂志就将关注点投入到了对现代艺术以及非西方艺术... 《伯灵顿杂志》(The Burlington Magazine for Connoisseurs)的创办适逢一批英国学者对自身过于科学化的艺术流露出失望的情绪,他们呈现出理解非西方文化的强烈意向。因此在创刊伊始,该杂志就将关注点投入到了对现代艺术以及非西方艺术之中。20世纪初,受中英关系的影响,中国艺术得到广泛的讨论与研究,其有异于西方艺术的审美特征影响了英国形式主义美学的话语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灵顿杂志》 中国艺术 罗杰·弗莱 形式主义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杰·弗莱形式主义美学之中国影响探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雁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103-108,共6页
弗莱形式主义美学思想的形成固然离不开西方文化传统变革的大背景,但同时外来因素包括中国画论的影响亦不可忽视。大量来自异域的艺术珍品极大地开阔了弗莱的眼界,帮助他形成了“新视觉”,而通过日本学者如冈仓天心以及汉学家如宾庸等... 弗莱形式主义美学思想的形成固然离不开西方文化传统变革的大背景,但同时外来因素包括中国画论的影响亦不可忽视。大量来自异域的艺术珍品极大地开阔了弗莱的眼界,帮助他形成了“新视觉”,而通过日本学者如冈仓天心以及汉学家如宾庸等人的介绍,弗莱得以了解中国艺术乃至整个东方艺术的原则“气韵生动”,这也为他提出一种替代之前在西方盛行的“再现论”的新美学提供了灵感。弗莱形式主义美学的提出一方面是基于他对意大利早期艺术以及德奥形式主义学说的熟悉,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东方艺术和理论对他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主义美学 现代主义 气韵/Rhy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拉·巴拉兹的经典电影美学与形式主义传统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62-65,共4页
一、超越单纯形式传统的艺术观贝拉·巴拉兹(Béla Balázs)始终以艺术中的“真实感”作为检验艺术价值的核心标准。尽管他对电影形式、调度、拍摄方式的一系列论述令他被归纳在形式主义美学的阵营中,但他不仅关注艺术本身... 一、超越单纯形式传统的艺术观贝拉·巴拉兹(Béla Balázs)始终以艺术中的“真实感”作为检验艺术价值的核心标准。尽管他对电影形式、调度、拍摄方式的一系列论述令他被归纳在形式主义美学的阵营中,但他不仅关注艺术本身的规律,还深入挖掘每种艺术形式内在的哲学问题和生存问题,试图以集体性、创新性的艺术打破资产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美学 巴拉兹 拍摄方式 贝拉 形式主义美学 艺术观 核心标准 集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嵇康《声无哀乐论》看屮国古代音乐美学中的形式主义思想
4
作者 马莎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5-146,共2页
形式主义美学思想与中国的音乐美学发展紧密相联。本文尝试从形式主义美学的角度论述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中的形式主义思想,通过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内容,揭示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形式主义音乐美学思想也有一席之... 形式主义美学思想与中国的音乐美学发展紧密相联。本文尝试从形式主义美学的角度论述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中的形式主义思想,通过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内容,揭示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形式主义音乐美学思想也有一席之地。并尝试探讨形式主义音乐美学思想缘何没有形成一股思潮,进而产生近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主义音乐美学 嵇康 中国古代形式主义音乐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形式禁忌与形式崇拜——马尔库塞“美学形式”论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谭好哲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87-93,共7页
自主性的艺术是一个超脱了现实又否定了现实的审美乌托邦。从深层结构上看它植根于永恒的人类本性之中,从表层结构上看它有赖于“美学形式”的建构。对于重内容轻形式、以题材的革命性代替艺术质量的“正统”的尤其是庸俗的“马克思主... 自主性的艺术是一个超脱了现实又否定了现实的审美乌托邦。从深层结构上看它植根于永恒的人类本性之中,从表层结构上看它有赖于“美学形式”的建构。对于重内容轻形式、以题材的革命性代替艺术质量的“正统”的尤其是庸俗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崇拜形式贬抑内容、企图割裂艺术与现实联系的形式主义美学,马尔库塞的“美学形式”论分别起了补偏与救弊之作用。“美学形式”论对艺术与革命、内容与形式、风格化、陌生化等理论关系和问题作了符合艺术特性且比较辩证的阐明,同时此论也包含了不少矛盾与片面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形式 马克思主义美学 形式主义美学 自主性 审美乌托邦 审美形式 马尔库塞 美学思想 现实原则 新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物”的形式到“人”的形式——康德形式美论的理论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方国武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23,共6页
西方美学史上,形式主义美学一味强调美与"物"之间的关联,将形式美的根源归结于物的自然属性。康德形式美论将形式之美与人紧密相连,具有区别于传统形式主义美学的"人"的特质,主要表现为形式之美在于人的本质力的创... 西方美学史上,形式主义美学一味强调美与"物"之间的关联,将形式美的根源归结于物的自然属性。康德形式美论将形式之美与人紧密相连,具有区别于传统形式主义美学的"人"的特质,主要表现为形式之美在于人的本质力的创造以及理想美的归属。就审美思维和审美主体的层面而言,康德形式美论对西方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形式主义美学 审美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空图与康德美学思想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曹顺庆 《江汉论坛》 1985年第3期42-47,共6页
一、引言在中国与西方美学史上,有两个重要的美学家——司空图与康德。二人的美学理论有着许多神奇的相似之处。例如,他们都被人称之为形式主义美学家,其美学著作都非常难懂。他们都认识到了壮美与优美这样两个范畴,都提出了文艺要“自... 一、引言在中国与西方美学史上,有两个重要的美学家——司空图与康德。二人的美学理论有着许多神奇的相似之处。例如,他们都被人称之为形式主义美学家,其美学著作都非常难懂。他们都认识到了壮美与优美这样两个范畴,都提出了文艺要“自然”,都谈到了文艺审美核心——“意象”。更重要的还在于:司空图与康德在中西美学史上的地位非常相似,都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康德不但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而且“是产生近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美学思想上的根源。”“以后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美学家,差不多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他的启发,并在他的启发下,来探讨各种问题。”(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第87、120页)所以朱光潜先生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理论 美学思想 康德美学 德国古典美学 相似之处 中国美学 形式主义美学 蒋孔阳 判断力 美学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的批判与批判的美学─—阿多诺美学思想述评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小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101-106,共6页
关键词 阿多诺 美学思想 形式主义美学 意识形态 文化工业 资产阶级 艺术的自律性 现代艺术 大众文化 艺术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态度的转变——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回顾与评说
9
作者 薛永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4-50,共7页
不论东方美学还是西方美学,二十世纪都是一个走入困境又寻找出路的时代。(尽管中国美学的困境和“突围”是二十世纪晚近的事)。本世纪初的1903年,威廉·奈德在《美的哲学》一书中开头第一句就预言:“美的本质问题将作为一个理论上... 不论东方美学还是西方美学,二十世纪都是一个走入困境又寻找出路的时代。(尽管中国美学的困境和“突围”是二十世纪晚近的事)。本世纪初的1903年,威廉·奈德在《美的哲学》一书中开头第一句就预言:“美的本质问题将作为一个理论上无法解答的问题被放弃。”这个预言尽管没有完全应验,但却符合了二十世纪美学的总体趋势:本体论美学走向终结,经验美学大角度崛起。这就是引入注目的西方美学重心的转移——从客观论转向主观论,从本体论转向审美经验。由于审美主体和审美经验的被强调,“审美态度”就被历史地推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审美态度的转变为视角,我们就会对二十世纪美学的原野有着一个比较具体和清晰的切入点,同时,也会对二十一世纪美学的走向提供一个思考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态度 西方美学 二十世纪 审美对象 审美经验 形式主义美学 美的对象 本体论 经验美学 审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本华关于“拉奥孔”研究的美学意见
10
作者 黎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2-46,70,共6页
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哲学家、美学家。叔本华是悲观的,在许多哲学家都想为这个世界找一线希望的时候,他却教人们放弃生存的权利;叔本华又是精炼的,很少有哲学家象他这样,居然在一本《作为意志和表... 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哲学家、美学家。叔本华是悲观的,在许多哲学家都想为这个世界找一线希望的时候,他却教人们放弃生存的权利;叔本华又是精炼的,很少有哲学家象他这样,居然在一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融入了他百分之九十九的思想和生命。叔本华太自负了,自负得非要哲学界以万分惊喜的态度来欢迎这部著作不可,自负得只想以“普遍”为宗旨来阐述“一系列迄今还无人想到过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奥孔 叔本华 克尔曼 形式主义美学 造型艺术 雕像 维吉尔 意志 客体化 希腊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思想性纳入散文理论研究的视野 被引量:1
11
作者 柯汉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1-112,共2页
198 5年以后 ,我国的散文创作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 ,异国游记、学术小品、文化散文与生活小品等 ,有较突出的发展。然而散文理论研究相对落后 ,近两年在北京、上海等文学研究较发达地区才开始重视和讨论。本刊今年第七期刊登陈剑晖先生... 198 5年以后 ,我国的散文创作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 ,异国游记、学术小品、文化散文与生活小品等 ,有较突出的发展。然而散文理论研究相对落后 ,近两年在北京、上海等文学研究较发达地区才开始重视和讨论。本刊今年第七期刊登陈剑晖先生《论“诗性散文”》后 ,引起学界关注和良好的回应 ,因此我们续编此笔谈 ,以拓展相关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性 散文理论研究 散文创作 审美观念 写作技巧 形式主义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尔·德勒兹的影像分类学及其现代影像实践
12
作者 李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7-50,共4页
在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的电影理论中,以分类为基础方法的批评方式并不少见。在电影诞生后的20年,苏联蒙太奇学派在苏联形式主义美学的影响下建立了蒙太奇理论[1],并在蒙太奇理论的基础上将影像分为情感蒙太奇、叙事蒙太奇... 在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的电影理论中,以分类为基础方法的批评方式并不少见。在电影诞生后的20年,苏联蒙太奇学派在苏联形式主义美学的影响下建立了蒙太奇理论[1],并在蒙太奇理论的基础上将影像分为情感蒙太奇、叙事蒙太奇、平行蒙太奇等多重交叉的形式;美国好莱坞也根据观众期待与市场导向建立起类型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好莱坞 叙事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 类型片 批评方式 形式主义美学 蒙太奇理论 市场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