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初文风与王禹偁的文学观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延梯 《文史哲》 1987年第4期26-30,共5页
入宋以来,王禹称是首先对风行宋初文坛的颓靡文风进行讨伐的一位作家。围绕着“革弊复古”的宗旨,他提出了“宗经传道”的进步理论主张,为后来欧阳修、曾巩、苏轼等人的革新运动奠定了基础,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一) 如同社会... 入宋以来,王禹称是首先对风行宋初文坛的颓靡文风进行讨伐的一位作家。围绕着“革弊复古”的宗旨,他提出了“宗经传道”的进步理论主张,为后来欧阳修、曾巩、苏轼等人的革新运动奠定了基础,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一) 如同社会的发展,文学的发展也是沿着一条曲折的轨迹。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给予了有力的冲击。但是,由于古文运动并未得到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主张 理论与实践 易道 古文运动 文学观 晚唐五代 圣人 教化 形式主义文风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雕龙》文风论
2
作者 仇幼鹤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64-67,共4页
文风是文章的作风。刘勰在其巨著《文心雕龙》中全面地阐明了他对文章的认识,当然也反映了他对文风问题的认识。一、文风论思想贯穿着《文心雕龙》全书《文心雕龙》全书共五十篇,分四大部分:总论,文体论,写作论,鉴赏批评论。虽然每一部... 文风是文章的作风。刘勰在其巨著《文心雕龙》中全面地阐明了他对文章的认识,当然也反映了他对文风问题的认识。一、文风论思想贯穿着《文心雕龙》全书《文心雕龙》全书共五十篇,分四大部分:总论,文体论,写作论,鉴赏批评论。虽然每一部分的论述内容各有侧重,但是都贯穿着文风论。总论部分三篇:《原道》、《征圣》、《宗经》,主要论述文章的产生和文章写作、批评的准则。这是属于认识文章的总的原则,也可看作认识文风问题的总的原则。刘勰的《文心雕龙》不是毫无背景的纯学术著作,而是有感于当时形式主义文风流弊的发愤之作。本书第一篇《原道》所论述的文章‘本乎道”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风 不良文风 内容与形式 文章内容 文章写作 优良文风 宗经 认识 形式主义文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附质 质诗文——刘勰论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3
作者 穆克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44-48,共5页
中国古代文论的“质”和“文”,相当于今天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这个问题是文艺理论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刘勰在《情采》等篇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十分精到的见解,作为文艺理论遗产,这是很值得我们珍视的。关于质、文问题,孔... 中国古代文论的“质”和“文”,相当于今天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这个问题是文艺理论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刘勰在《情采》等篇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十分精到的见解,作为文艺理论遗产,这是很值得我们珍视的。关于质、文问题,孔子在二千五百年前已经谈到,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里的质、文原指“君子”的文化道德修养。但是这种文质兼备的主张对后世文学批评有深远的影响。东汉王充认为:“实诚在胸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文心雕龙 文学创作 情采 思想感情 作品内容 形式主义文风 孔子 社会生活 王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袁枚诗论的理论体系
4
作者 阳晓儒 《社会科学家》 1988年第4期44-45,共2页
袁枚是清代乾嘉时期诗坛上的一代骚坛主。由他倡导的“性灵说”的诗歌理论在当时备受赞誉。金逸说:“格律何如主性灵,早闻诗论最清真。”(《呈随园夫子》)王飞鸮说:“先生(袁枚)说诗皆发人之所未发。”(《续诗品序》)在乾嘉诗坛上,从表... 袁枚是清代乾嘉时期诗坛上的一代骚坛主。由他倡导的“性灵说”的诗歌理论在当时备受赞誉。金逸说:“格律何如主性灵,早闻诗论最清真。”(《呈随园夫子》)王飞鸮说:“先生(袁枚)说诗皆发人之所未发。”(《续诗品序》)在乾嘉诗坛上,从表面上看是轰轰烈烈的。以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派”正执牛耳,他们大倡封建教化和形式主义文风,严重束缚了诗人们的手脚;力图与之分庭抗礼的浙派诗人,虽小有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枚 诗歌理论 理论体系 形式主义文风 乾嘉诗坛 “性灵说” 乾嘉时期 封建教化 格调派 沈德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舜钦文学思想试探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忠礼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83-88,共6页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胜利是以欧阳修主盟文坛为标志的。在此之前,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剧烈斗争:前期主要是同晚唐五代余风作斗争,后期则主要是与以杨亿、刘筠为代表的“西昆”风气作斗争。在这次斗争中,最先以“复古”口号相倡的是柳开,...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胜利是以欧阳修主盟文坛为标志的。在此之前,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剧烈斗争:前期主要是同晚唐五代余风作斗争,后期则主要是与以杨亿、刘筠为代表的“西昆”风气作斗争。在这次斗争中,最先以“复古”口号相倡的是柳开,其后的王禹偁、穆修、尹洙、石介、苏舜钦和梅尧臣诸人,都在理论或创作实践中不同程度的为这次革新运动作出了贡献。其中苏舜钦被后人认为是挽杨、刘之颓波,导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舜钦 柳开 宋代文学 石介 文学思想 形式主义文风 诗歌 革新运动 儒家文艺思想 悲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齐梁文学之风的形成 被引量:2
6
作者 宋效永 《江淮论坛》 1987年第4期82-87,共6页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齐梁文学一直被作为堕落的文学让人们引以为诫的,它堕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这里试从历史积淀的角度,对其最内在的原因作以探讨。一、言志·情志.缘情·性灵朱自清先生说过,中国诗的开山纲领是“言志”。自...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齐梁文学一直被作为堕落的文学让人们引以为诫的,它堕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这里试从历史积淀的角度,对其最内在的原因作以探讨。一、言志·情志.缘情·性灵朱自清先生说过,中国诗的开山纲领是“言志”。自《尚书·虞书·舜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梁文学 文学批评史 朱自清 历史积淀 “缘情” 纲领 魏晋南北朝 文学创作 吟咏情性 形式主义文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朴素——庄子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被引量:1
7
作者 邓云生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73-80,共8页
庄子在《天道篇》里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刻意篇》里又说:“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可见,在庄子看来,朴素、澹然就是美,并且在一切美之上,是美的最高境界。虽然《天道篇》《刻意篇》所体现的审美观,主要是基于对人的认识,... 庄子在《天道篇》里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刻意篇》里又说:“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可见,在庄子看来,朴素、澹然就是美,并且在一切美之上,是美的最高境界。虽然《天道篇》《刻意篇》所体现的审美观,主要是基于对人的认识,但庄子对文学艺术的评论也贯穿着这样的观点。他以朴素来要求文艺创作,评价文艺作品的高下,并由此而接触到了文艺的某些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美学思想 重要内容 朴素美 审美观念 文学艺术 艺术品 文学作品 天道 审美特征 形式主义文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赋》札记三题
8
作者 夏传才 《河北学刊》 1984年第2期78-82,共5页
《文赋》和六朝形式主义文风的关系 《陆平原集》中的诗赋,一半是因袭古人诗意,仅仅变换一些词句的摹拟之作,还有一部分是应诏诗、酬酢诗,辞藻雕饰、对偶笨拙、板滞无味,其它可以称为创作的作品,寥寥无几。在拟古成风,形式主义和唯美... 《文赋》和六朝形式主义文风的关系 《陆平原集》中的诗赋,一半是因袭古人诗意,仅仅变换一些词句的摹拟之作,还有一部分是应诏诗、酬酢诗,辞藻雕饰、对偶笨拙、板滞无味,其它可以称为创作的作品,寥寥无几。在拟古成风,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盛行的太康时代,出于上层贵族中一位当权的内史、后将军之手,这种现象原无足怪。可是其中的《文赋》,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第一篇专门探讨艺术创作规律的文章,成功为一篇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深刻性的比较完整的创作论,它承先启后,在中国文论史上开辟了文学创作论的研究,并为之奠定了基础。 《文赋》是用赋体写的,句式对称,辞藻华美,声韵铿锵。然而由于雕饰过分,比喻繁琐,乃至含意隐约,要确切明白地理解它的内容,难度较大。自从梁代萧统把它编入《文选》,迄今约一千五百年,历代有人作注,直至当代诸家注笺,对其文句和论点,理解仍不一致。 对于《文赋》采用这种表现形式,历来有不同评价。评论者一致承认作者运用赋体论述抽象的文艺理论问题,确实煞费经营,但贬誉不一。贬之者说它“巧而碎乱”,意义错杂,结构散漫,语言隐约,如雾里看花,色彩缤纷而真意难明。誉之者说它运用高超的技巧,诗一般的语言,生动形象,曲尽其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赋》 陆机 形式主义文风 三题 札记 辞藻 文学创作论 唯美主义 艺术构思 艺术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穷而后工”说
9
作者 肖力生 陈学海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61-66,共6页
绝美的风景,常在险峰。动人的故事,往往都是悲剧。尼采说,一切文学,吾爱以血者。这是就文学作品而言,有血有泪的悲剧最能动人心弦。从作家方面看,则伟大的作家,大都拔出于苦难不幸之中。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语道破此中奥秘:... 绝美的风景,常在险峰。动人的故事,往往都是悲剧。尼采说,一切文学,吾爱以血者。这是就文学作品而言,有血有泪的悲剧最能动人心弦。从作家方面看,则伟大的作家,大都拔出于苦难不幸之中。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语道破此中奥秘:“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至宋欧阳修则更为明白地提出“穷者而后工”之说。漫漫中国文学史,多少文人辛酸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穷而后工 欧阳修 司马迁 《离骚》 形式主义文风 《史记》 《诗经》 《史记·屈原列传》 柳宗元 “发愤著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雕龙校注》前言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明照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58-66,共9页
一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的,当推刘勰的《文心雕龙》了。可是关于作者的生平事迹,史书的记载却语焉不详。为了有助于读者知人论世,姑作如下简介: 刘勰,字彦和,大约出生于宋泰始二、三年(公元四六六——四六... 一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的,当推刘勰的《文心雕龙》了。可是关于作者的生平事迹,史书的记载却语焉不详。为了有助于读者知人论世,姑作如下简介: 刘勰,字彦和,大约出生于宋泰始二、三年(公元四六六——四六七年)间。祖籍原在东莞郡莒县(今山东莒县),永嘉之乱时,他的祖先南奔渡江,从此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京口本为南朝重镇,又是人文荟萃之区,先后在这里讲学的著名经学家、史学家有关康之、臧荣绪、诸葛(?)等人。流风遗韵,对刘勰可能有过某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学理论批评 我国古代 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 儒家思想 形式主义文风 文学批评 生平事迹 定林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赋》的主要贡献何在 被引量:1
11
作者 牟世金 《文史哲》 1980年第1期15-23,共9页
《文赋》在历史上,长期被视为六朝形式主义文风的罪魁祸首,不仅认为它“重六朝之弊”,“失诗人之旨”,且六朝文风“自陆平原‘缘情’一语,引入歧途”,这就罪莫大焉了。近二三十年来,对《文赋》的评论虽还存在一些分歧,总的来看,肯定的... 《文赋》在历史上,长期被视为六朝形式主义文风的罪魁祸首,不仅认为它“重六朝之弊”,“失诗人之旨”,且六朝文风“自陆平原‘缘情’一语,引入歧途”,这就罪莫大焉了。近二三十年来,对《文赋》的评论虽还存在一些分歧,总的来看,肯定的渐多了。但肯定它什么呢?一篇“巧而碎乱”的《文赋》,涉及问题相当广泛,如果我们也作“巧而碎乱”之评,即使逐一肯定其所谓创作修养、想象构思、修辞技巧、文质并重、辨析文体、重视独创,以及兴会感应等,仍是价值有限,也未必能使人信服它确非六朝形式主义文风的始作俑者。所以,到底怎样评价《文赋》,有必要研讨其主要贡献何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贡献 艺术构思 文学创作论 形式主义文风 陆机 儒家思想 修辞技巧 三十年 六朝文风 文质并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