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式与内涵——文学艺术审美心理结构刍议
1
作者 黄承基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4期100-106,共7页
纵观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层出不穷的科学发现,在剧烈地改变人们对整个世界,对人本身的原有观念.长期以来,社会科学界对现代艺术在哲学上、思想上、情感上以及艺术表现等重要问题上都有过不少的批评.在这一前提下如何正确认识现代艺术是很... 纵观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层出不穷的科学发现,在剧烈地改变人们对整个世界,对人本身的原有观念.长期以来,社会科学界对现代艺术在哲学上、思想上、情感上以及艺术表现等重要问题上都有过不少的批评.在这一前提下如何正确认识现代艺术是很有必要的,也是较为困难的.笔者认为,艺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前进的,近年来我国各方面的现代化进程,必将促使文学出现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与内涵 审美心理结构 文学艺术 作品 原始艺术 现代艺术 艺术家 作家 荒诞派 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岜沙苗族服饰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许星 廖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3-116,共4页
黔东南从江县丙妹镇月亮山麓的岜沙苗寨有着悠久的历史,全寨有300余户2000多人,其中仅有10余户是汉族。千百年来,他们刀耕火种、织布做衣,不与外族通婚,也鲜与外界交流,始终固守着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服饰习俗。在众多支系的苗族服饰中,... 黔东南从江县丙妹镇月亮山麓的岜沙苗寨有着悠久的历史,全寨有300余户2000多人,其中仅有10余户是汉族。千百年来,他们刀耕火种、织布做衣,不与外族通婚,也鲜与外界交流,始终固守着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服饰习俗。在众多支系的苗族服饰中,岜沙苗寨的服饰并不是最精致和靓丽的,但其与众不同的风格和样式却是独有的。本文是作者深入岜沙苗寨进行田野调查,对岜沙苗族的织布、印染、服饰、刺绣,以及发式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后撰写的,旨在通过对这些服饰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探求其背后所体现出的着装习俗、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岜沙苗族 服饰文化 形式与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设计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评《食品包装创意设计》
3
作者 姜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I0016-I0016,共1页
随社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交流沟通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人与物之间的交流也得到了发展。包装是产品的载体,是人与产品之间的桥梁。在产品随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包装的形式与内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食品包装的目的不仅仅只在... 随社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交流沟通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人与物之间的交流也得到了发展。包装是产品的载体,是人与产品之间的桥梁。在产品随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包装的形式与内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食品包装的目的不仅仅只在于保护食品固有的质量和其营养成分不受微生物、化学物质的影响和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以外,一个好的产品,如果没有好的包装很难售卖出去,更很难卖出高价,只有设计出附有创意、与之匹配的食品包装,才能让销售更上一层楼,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赞同;一个好的产品在其包装的设计视觉上能占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 包容性设计 化学物质 形式与内涵 营养成分 交流沟通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文化与绿色环保理念相融合的现代纸包装设计探索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晓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I0027-I0028,共2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纸包装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由于纸包装具有轻便、美观、可降解的优势,其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远低于其他材质,所以颇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考虑到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我国环保部门在产品包装设计中也...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纸包装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由于纸包装具有轻便、美观、可降解的优势,其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远低于其他材质,所以颇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考虑到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我国环保部门在产品包装设计中也在鼓励企业与设计者尽可能地采用纸包装,促使相关企业为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时至今日,我国优秀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涵仍旧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将民俗文化与绿色环保理念融入现代纸包装设计中,可以有效拓展现代纸包装设计的题材范围,丰富现代纸包装设计的内容。由王可、张丽编著的《纸包装结构设计》一书,对民俗文化与绿色环保理念相融合的现代纸包装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包装 绿色环保理念 产品包装设计 民俗文化 题材范围 环保意识 节能减排 形式与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电影中雕塑般坚实的男人
5
作者 贾瑞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4-94,共1页
在艺术创作中,我们是追求形式的漂亮还是内涵的动人呢?同样雕塑和电影都会面对这个问题。在美国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雕塑的坚实,这就是答案。那么雕塑中我们可否看到电影呢,作为雕塑家,这个问题我们同样要面对并解决。
关键词 雕塑 电影 男人 形式与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浪潮·节点·图景:电影研究的多重宇宙”——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6
作者 徐凤仪 朱苇霖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01-103,共3页
电影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来,历经数次重大技术变革和美学运动,作为艺术、媒介和产业的电影不断拓展自己的形式与内涵,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形式的不断创新也为阐释电影艺术创造了崭新的路径。第四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以具体的电影媒介现... 电影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来,历经数次重大技术变革和美学运动,作为艺术、媒介和产业的电影不断拓展自己的形式与内涵,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形式的不断创新也为阐释电影艺术创造了崭新的路径。第四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以具体的电影媒介现象为切入点,审视电影艺术及媒介理论,同影像形成共振与回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国际电影节 电影媒介 形式与内涵 大学生电影节 媒介理论 青年学者论坛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