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双音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跨类表现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自群 《汉语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6-13,95,共9页
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跨类现象很常见,本文借助《现代汉语词典》的词类标注,将与现代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有关的跨类现象分为名—动、名—形、动—形、名—动—形、名—副、动—副、形—副等30种类型。通过分析双音节的名词、动... 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跨类现象很常见,本文借助《现代汉语词典》的词类标注,将与现代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有关的跨类现象分为名—动、名—形、动—形、名—动—形、名—副、动—副、形—副等30种类型。通过分析双音节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发掘名词、动词、形容词三者之间跨类的特别表现,讨论制约跨类的因素。分析发现,引起名词、动词、形容词跨类的动因来自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语义是基础,句法是表现。而语义方面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是绝大多数双音节跨类词至少有一个语素是动词性的或形容词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词类 双音节 名词、动词、形容词 跨类 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容词+不定冠词+名词”的用法点滴 被引量:1
2
作者 靳海林 《外国语文》 1988年第3期48-51,共4页
在含有一个或多个形容词的英语名词词组里,不定冠词通常放在形容词之前,构成“不定冠词+形容词+名词”结构。但在下列情况下,不定冠词却经常置于形容词和名词之间,构成“形容词+不定冠词+名词”结构。
关键词 不定冠词 形容词+名词 名词词组 用法 英语 调词 足球运动员 比较结构 PERFORMER SOMET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有关俄语形容词和形动词名词化的几个问题
3
作者 高洪儒 《外语研究》 1984年第2期46-51,共6页
在现代标准俄语中,形容词和形动词的名词化法()是十一种构词方法①中的一种。这是一种特殊的构词方法。与其它构词方法不同的是,利用这种方法构词,不需添加任何词缀,"原形搬家"就可以转化成名词。虽然大家比较熟悉这种构词方... 在现代标准俄语中,形容词和形动词的名词化法()是十一种构词方法①中的一种。这是一种特殊的构词方法。与其它构词方法不同的是,利用这种方法构词,不需添加任何词缀,"原形搬家"就可以转化成名词。虽然大家比较熟悉这种构词方法,但这一问题的某些内在规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试图在这一方面作一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形容词 形动词 构词方法 转化能力 复数形式 语义类型 语法形式 中性 现代俄语 语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名词+量度反义形容词”构式研究
4
作者 吴淑琼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136-142,共7页
文章基于语料库考察了“名词+量度反义形容词”构式的构件成分和构式意义。研究发现:该构式是一个主观游移量构式,表示以名词为参照点在反义词所指量级上浮动的游移量;基于BCC语料库的统计分析表明,该构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量度反义形容... 文章基于语料库考察了“名词+量度反义形容词”构式的构件成分和构式意义。研究发现:该构式是一个主观游移量构式,表示以名词为参照点在反义词所指量级上浮动的游移量;基于BCC语料库的统计分析表明,该构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量度反义形容词是“大小”,后面依次是“粗细”“长短”“厚薄”和“宽窄”;构式中的名词具有感知上的完整性、心理上的可及性、功能上的无指性和属性上的相似性等特征。通过对“名词+量度反义形容词”构式与“名词+形容词”表量构式的对比分析,发现两个构式均可表示估量,但在形成机制、句法表现和主观性上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量度反义形容词”构式 主观游移量 主观性 认知参照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反义形容词的语义标记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立非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17,共9页
英语反义形容词的语义标记研究王立非标记(Markedness)的概念最初由布拉格语言学派始创于音位学,现已广泛运用于语音、语法、语义、语用、心理语言学以及应用语言学等诸语言学科的研究之中。莱昂斯指出“标记是结构主义语... 英语反义形容词的语义标记研究王立非标记(Markedness)的概念最初由布拉格语言学派始创于音位学,现已广泛运用于语音、语法、语义、语用、心理语言学以及应用语言学等诸语言学科的研究之中。莱昂斯指出“标记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1。海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名词 无标记词 反义词 语义标记 语义层次 名词 标记特征 标记理论 有标记词 句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的模态渐进交互融合的图文情感分析
6
作者 程艳 房成兴 +3 位作者 姚宇肖 詹勇鑫 俞恭成 陈彦滢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128,共9页
相较于单模态数据,多模态数据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使得模型能够从不同维度来分析数据的情感。以往的研究没有充分探索和利用文本与图像数据之间的信息关联。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层的模态渐进交互融合(Multi-Layer Modal Pro... 相较于单模态数据,多模态数据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使得模型能够从不同维度来分析数据的情感。以往的研究没有充分探索和利用文本与图像数据之间的信息关联。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层的模态渐进交互融合(Multi-Layer Modal Progressive Interaction Fusion,MLMPIF)的图文情感分析模型,以充分探索文本和图像数据之间的信息。该模型从文本和图像中提取到的文本特征、形容词名词对特征和图像特征进行多层渐进交互融合,即先从图像中提取的形容词名词对,增强图像语义理解,并通过门控多模态融合组件实现文本和图像模态的融合,最后,模型引入组合注意力互补组件,促进单模态与融合特征的深入交互,生成更全面的多模态情感特征信息。在MVSA-Single和MVSA-Multiple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表明,与主流方法相比,该文的方法对于多模态情感检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文情感分析 形容词名词对 门控多模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粒度图像-方面的情感增强方面级情感分析
7
作者 余本功 陈明玥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3-1079,共7页
为了缩小模态间的异质性差异并缓解多个方面词带来的情感混淆,提出一种基于细粒度图像-方面的情感增强多模态方面级情感分析。具体地,该模型经过文本图像编码后,首先利用形容词-名词对将与方面词相关的图像信息加入到文本方面词中,并通... 为了缩小模态间的异质性差异并缓解多个方面词带来的情感混淆,提出一种基于细粒度图像-方面的情感增强多模态方面级情感分析。具体地,该模型经过文本图像编码后,首先利用形容词-名词对将与方面词相关的图像信息加入到文本方面词中,并通过细粒度图像-方面跨模态注意力机制优化图像表征,得到细粒度方面词-图像特征;接着,基于句法结构引入情感得分,得到基于方面词的文本情感特征;最后,进行模态融合得到最终情感预测结果。在Twitter-2015和Twitter-2017数据集上,与基线模型TMSC相比,提出模型值准确率分别提高了0.25百分点和0.16百分点,充分证明了细粒度的图文匹配和情感增强操作有助于提高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方面级情感分析 形容词-名词对 跨模态注意力机制 情感分数 模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名词能否作状语 被引量:6
8
作者 喻芳葵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103-106,87,共5页
在现代汉语里,时间、处所名词能作状语,语法学界的看法是一致的。然而,普通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能否修饰、限定动词和形容词作状语呢?多数语法学家认为不能。目前比较通用的高等学校《现代汉语》教材,诸如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 在现代汉语里,时间、处所名词能作状语,语法学界的看法是一致的。然而,普通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能否修饰、限定动词和形容词作状语呢?多数语法学家认为不能。目前比较通用的高等学校《现代汉语》教材,诸如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名词 名词形容词 限定动词 句法结构 现代汉语 语法现象 中名 古代汉语 介词结构 基本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和图像门控融合机制的多模态方面级情感分析
9
作者 张添植 周刚 +2 位作者 刘洪波 刘铄 陈静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2-249,共8页
多模态方面级情感分析是多模态情感分析领域的一项新兴任务,旨在对给定的方面实体在文本和图像中所体现的情感进行识别。尽管多模态方面级情感分析研究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现有的模型在多模态特征融合阶段大都仅采用简单的拼... 多模态方面级情感分析是多模态情感分析领域的一项新兴任务,旨在对给定的方面实体在文本和图像中所体现的情感进行识别。尽管多模态方面级情感分析研究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现有的模型在多模态特征融合阶段大都仅采用简单的拼接方法,而没有考虑图像中是否存在与文本语义不相关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为模型引入额外的噪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文本和图像门控融合机制的多模态方面级情感分析模型(TIGFM)。该模型在文本和图像进行交互的同时引入了从数据集图像中提取的形容词-名词对(ANPs),并将其中形容词的加权作为图像辅助信息;此外,在特征融合阶段,通过构建一种动态控制图像和图像辅助信息输入的门控机制实现多模态特征融合。实验结果表明,TIGFM模型在两个基于Twitter的数据集上取得了具有竞争力的结果,进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方面级情感分析 门控融合机制 形容词-名词对 图像辅助信息 语义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英语学习者形名搭配习得过程中概念正向迁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雪琴 张俊怡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5-73,78,112,共11页
自20世纪50年代Firth首次提出“搭配”一词,学者们从二语习得的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大多数研究都聚焦于描述学习者的搭配表现,但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搭配习得滞后,目前还缺乏清晰研究。本文旨在考察概念正向迁移是否会抑... 自20世纪50年代Firth首次提出“搭配”一词,学者们从二语习得的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大多数研究都聚焦于描述学习者的搭配表现,但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搭配习得滞后,目前还缺乏清晰研究。本文旨在考察概念正向迁移是否会抑制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形容词-名词搭配的习得,并进一步探讨概念正向迁移是否会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减弱。研究先后采用了语料库研究和联想启动实验。结果显示:(1)由名词联想形容词时,汉语母语者倾向于空间性思维,而英语母语者倾向于时间性思维;(2)概念正向迁移抑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形容词-名词搭配的习得;(3)概念正向迁移不会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名词搭配 概念正向迁移 中国英语学习者 英语水平 二语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法比较中的“表-里-值”三个角度 被引量:3
11
作者 储泽祥 《汉语学习》 CSSCI 1997年第3期8-11,共4页
语法比较中的“表-里-值”三个角度*储泽祥语法研究离不开比较,比较的目的可以各不相同。笔者的目的是:启发研究,即通过与民族语言的比较,启发汉语的研究。比较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本文强调多层面、多角度的比较。具体说来,有三... 语法比较中的“表-里-值”三个角度*储泽祥语法研究离不开比较,比较的目的可以各不相同。笔者的目的是:启发研究,即通过与民族语言的比较,启发汉语的研究。比较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本文强调多层面、多角度的比较。具体说来,有三个角度:“表”、“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比较 现代汉语 语用价值 形容词修饰名词 语表形式 中心名词 语法意义 景颇语 反义复合词 汉藏语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不V”与“不AV”中“A”的分析
12
作者 王玲玲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2-45,共4页
1.1 现代汉语中,一个形容词(A)、一个动词(V)、一个否定词(不)三者的组合,掉换形容词和否定词的位置,会出现以下结果: (1)a.经常不戴 →a.A不V b.不经常戴 b.不AV (2)a.一般不唱 →a.A不V b.不一般唱 b.不AV (3)a.系统不复习→a.... 1.1 现代汉语中,一个形容词(A)、一个动词(V)、一个否定词(不)三者的组合,掉换形容词和否定词的位置,会出现以下结果: (1)a.经常不戴 →a.A不V b.不经常戴 b.不AV (2)a.一般不唱 →a.A不V b.不一般唱 b.不AV (3)a.系统不复习→a.A不V b.不系统复习 b.不AV 例(1)“A不V”,与“不AV”两式皆成立,例(2)“A不V”成立,“不AV”不成立;例(3)“A不V”不成立,“不AV”成立。形容词“经常”和否定词在以上组合中可以掉换位置,而形容词“一般”、“系统”与否定词不能掉换位置,“一般”只能在否定词前,“系统”只能在否定词后。 1.2 笔者找出三种类型的形容词,即“经常”类、“一般”类和“系统”类。具体作法是把《外国人实用汉语词表》中的1,002个动词和426个形容词作了“A不V”与“不AV”两式搭配比较,形容词与否定词能掉换位置的为“经常”类,形容词只能放在否定词前边的为“一般”类,形容词只能放在否定词后边的为“系统”类。三类形容词分别列表如下: “经常”类: 绝对 勉强 明确 普遍 自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质形容词 否定词 语法特征 “不” 动词搭配 形容词修饰名词 “的” 谓语 汉语词表 小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be+being+补语结构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柏祥 《外国语文》 1995年第4期31-35,共5页
本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be+being+补语结构的特点、类型、用法以及与be+补语结构的区别。
关键词 BE 进行体 动态形容词/名词 静态形容词/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的选择与限制
14
作者 陈意含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如果让初学英语的学生将“那个小男孩长得很漂亮”译成英语,他们往往会说“That boy is beautiful”,显然,这不合一般的英语习惯。那么,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他们受母语习惯的影响,不了解英语中形容词与名词搭配要遵循一定的... 如果让初学英语的学生将“那个小男孩长得很漂亮”译成英语,他们往往会说“That boy is beautiful”,显然,这不合一般的英语习惯。那么,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他们受母语习惯的影响,不了解英语中形容词与名词搭配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词的搭配(collocation)规则。汉语形容词“漂亮”可用来描绘男性(特别是小孩),意思是说那小孩长得好看,很秀气;当然也可用修饰女性,指容貌娟秀的女性。在这个意义上说,汉语形容词“漂亮”与名词的搭配不受限制,而英语则有限制。指成年男性面貌英俊时,一般要用handsome,而不用beautiful。但如果handsome用来形容妇女时,则指“身材秀丽、充满活力、仪态高贵”的女性。由此可见,不同的语言,其词汇的组合有着不同的搭配习惯和原则。在我们进一步讨论中英两国语言不同的选择限制之前,不妨了解一下有关的词汇组合分类及意义。一般说来,语言词汇的组合按下列方式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的选择限制 形容词+名词 汉语形容词 英语形容词 词的搭配 BEAUTIFUL 分类及意义 对应差异 同义词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模态交互Transformer的多模态方面级情感分析
15
作者 甘卓浩 缪裕青 +2 位作者 刘同来 张万桢 周明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25年第9期2707-2713,共7页
针对现有多模态方面级情感分析模型存在的视觉信息提取不充分和方面情感语义缺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跨模态交互Transformer的多模态方面级情感分析模型。该模型通过文本语义增强模块融合图像标题与原始文本以弥补情感语义缺失;利用依存... 针对现有多模态方面级情感分析模型存在的视觉信息提取不充分和方面情感语义缺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跨模态交互Transformer的多模态方面级情感分析模型。该模型通过文本语义增强模块融合图像标题与原始文本以弥补情感语义缺失;利用依存句法分析与图卷积网络构建方面感知特征提取模块,捕获方面项与观点词间的长距离依赖;设计跨模态特征交互模块,结合top-n形容词-名词对分布约束策略及多模态融合Transfor-mer,实现图像与文本特征的深层交互。在Twitter-2015、Twitter-2017和ZOL三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CMIT模型在准确率和宏平均F 1值上均优于多个基准模型,验证了其有效性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方面级情感分析 跨模态交互 Transformer 图卷积网络 形容词-名词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