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共混体增韧机理的研究——增塑剂和形变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姜伟 李海东 +1 位作者 梁好均 姜炳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02-104,共3页
根据吴守恒聚合物共混体的脆韧转变的逾渗模型,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研究了聚合物共混体的脆韧转变过程,并得到在脆韧转变点材料参数及有关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方程式,从这一方程出发,讨论了增塑剂、形变速率对聚合物共混体脆韧转变的影... 根据吴守恒聚合物共混体的脆韧转变的逾渗模型,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研究了聚合物共混体的脆韧转变过程,并得到在脆韧转变点材料参数及有关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方程式,从这一方程出发,讨论了增塑剂、形变速率对聚合物共混体脆韧转变的影响,结果与实验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 形变速率 高聚物 增塑剂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形变区及中心形变速率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超 孟秀军 +1 位作者 屈春燕 徐小波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7-692,共6页
以河南省鹤壁市鹤壁二矿、三矿、五矿和六矿为实验区,采用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技术(PS-InSAR),对实验区2008—2010年共12景ENVISAT ASAR数据时序SAR影像进行处理.实验结果提取出6个形变较大的相位变化区域,与实际矿区空间位置有良好... 以河南省鹤壁市鹤壁二矿、三矿、五矿和六矿为实验区,采用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技术(PS-InSAR),对实验区2008—2010年共12景ENVISAT ASAR数据时序SAR影像进行处理.实验结果提取出6个形变较大的相位变化区域,与实际矿区空间位置有良好的吻合,在2008—2010年期间累积形变量最大至60 mm,最大形变速率为25 mm/a,其它形变区域中心的形变速率都在16~20 mm/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INSAR 矿区永久散射体 累积形变 形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InSAR的巴东地表形变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娄连惠 刘强 谭玉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9-152,158,共5页
通过利用2017—2019年间53景Sentinel-1A数据,采用SBAS方法完成了巴东地区长江沿岸区域年平均形变速率图的绘制。结果表明:该区域地表形变速率维持在-5~5 mm/a之间;考虑了水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影响,分析了水位变化与江边不同距离区域内... 通过利用2017—2019年间53景Sentinel-1A数据,采用SBAS方法完成了巴东地区长江沿岸区域年平均形变速率图的绘制。结果表明:该区域地表形变速率维持在-5~5 mm/a之间;考虑了水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影响,分析了水位变化与江边不同距离区域内时间序列形变间的关联关系,认为该区域形变整体受水位变化影响很小。研究成果为评估三峡库区地表形变状况及对三峡库区沿岸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工程建设以及水库安全运行等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形变 SBAS Sentinel-1A 形变速率 水位变化 三峡库区 巴东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形变监测系统在蒙东能源协调开采区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应显 Umrzakov Shuxrat 李佳莹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2年第2期52-54,共3页
雷达边坡形变监测是掌握边坡稳定状况的有效手段,对地基差分干涉雷达工作原理及雷达系统组成进行了分析;结合区域特有的工程、地质特征,选择地基差分干涉雷达形变监测系统进行边坡监测;根据监测点的累积形变数据和形变速率数据,生成形... 雷达边坡形变监测是掌握边坡稳定状况的有效手段,对地基差分干涉雷达工作原理及雷达系统组成进行了分析;结合区域特有的工程、地质特征,选择地基差分干涉雷达形变监测系统进行边坡监测;根据监测点的累积形变数据和形变速率数据,生成形变等值线图和形变速率大小分布图,由此确定出累积形变较大区域及范围,并进一步确定出潜在滑坡区。雷达形变监测系统在蒙东能源协调开采区的应用,实现了对雷达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利用,及开采过程中对边坡灾害的有效预报,确保了区域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差分干涉雷达 边坡形变 雷达监测 形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增压条件下的复合推进剂动态形变测量(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Bilal Guerraiche 何国强 刘佩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6-219,共4页
针对发动机内固体推进剂在快速增压条件下的形变现象,设计了一套冷流实验测量装置,利用高速摄影机进行动态拍摄,获得了不同压强冲击条件下的推进剂动态形变数据。结果表明,推进剂形变大小与推进剂两端的压强差有很大关系,压强差越大,推... 针对发动机内固体推进剂在快速增压条件下的形变现象,设计了一套冷流实验测量装置,利用高速摄影机进行动态拍摄,获得了不同压强冲击条件下的推进剂动态形变数据。结果表明,推进剂形变大小与推进剂两端的压强差有很大关系,压强差越大,推进剂形变越大。同时,推进剂形变的速率与推进剂形变大小也有一定的关系,形变越大,相应的形变速率越小。分析认为,这一现象与推进剂的非线性粘弹性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增压 形变 高速摄影仪 形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TA-InSAR技术的太原市地面形变监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力彪 闫若鹏 《山西建筑》 2023年第1期10-13,共4页
城市地面形变严重制约着城市发展的脚步,因此对城市进行地面形变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相干点目标分析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覆盖太原市城区2018年—2021年的83景Sentinel-1A影像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万柏林区存在抬升... 城市地面形变严重制约着城市发展的脚步,因此对城市进行地面形变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相干点目标分析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覆盖太原市城区2018年—2021年的83景Sentinel-1A影像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万柏林区存在抬升现象,抬升速率最大为10.5 mm/a;在小店区存在下沉现象,下沉速率超过-60 mm/a;其余区域下沉速率为-3 mm/a~-25 mm/a。针对不同区域的形变进行剖面分析,绘制形变区域相干点时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点目标 合成孔径雷达 形变信息 形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坐标时间序列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龙超 《铁道勘察》 2020年第6期116-122,共7页
为研究由于地震、板块挤压碰撞引起的地表形变问题,基于中国西部陆态网GNSS观测站积累的观测数据,对其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建模、共模误差剔除和噪声分析。研究表明,若只考虑“高斯白噪声”和“白噪声+闪烁噪声”,求得的坐标时间序列拟合... 为研究由于地震、板块挤压碰撞引起的地表形变问题,基于中国西部陆态网GNSS观测站积累的观测数据,对其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建模、共模误差剔除和噪声分析。研究表明,若只考虑“高斯白噪声”和“白噪声+闪烁噪声”,求得的坐标时间序列拟合参数的速度项和振幅的中误差和拟合不确定度相差较大,分别被高估8~11倍和3~4倍。利用精确可靠的GNSS坐标时间序列结果,分别从研究区域的速度场、基线时间序列和应变特征参数分析地表形变。得到如下结果:中国西部陆态网GNSS连续观测站点在ITRF2014框架下的速度场总体呈现向东南运动的趋势,自拉萨地块向北至准噶尔地块最大运动速率分别为50.39,45.91,37.91,32.11,30.83,28.39 mm/a;GNSS基线时间序列呈现NE-SW与NW-SE方向缩短的运动特征,缩短最快的XJRQ-XZZB基线速率为-27.78 mm/a,伸长最快的XZRTQHTT基线速率为23.64 mm/a;西北地区应变速率场呈现北西-南东压缩的运动趋势,主压应变率最大为-37.4×10^-9·a^-1,横断山脉核心区域应变速率场拉伸和收缩都比较强烈,主压应变率最大为-33.7×10^-9·a^-1,主张应变率较最大为41.3×10^-9·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时间序列 基线时间序列 形变速率 应变速率 形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10V—2Fe—3Al合金屈服强度与应变速率和温度的关系
8
作者 仪建章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10-14,共5页
关键词 钛合金 形变速率 屈服强度 激活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卢高速杨庄大桥滑坡灾害的SBAS-InSAR识别及成因分析
9
作者 耿浩然 李优 +2 位作者 黄勇博 任旭 万战胜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2期104-109,共6页
【目的】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河南省洛宁县境内洛卢高速杨庄大桥桥尾锥坡于2021年7月失稳滑塌,严重威胁道路交通运输安全,亟须查明滑坡的形变区和形变规律,为防治工程和灾害预警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BAS-InSAR技术对覆盖杨庄大桥的54... 【目的】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河南省洛宁县境内洛卢高速杨庄大桥桥尾锥坡于2021年7月失稳滑塌,严重威胁道路交通运输安全,亟须查明滑坡的形变区和形变规律,为防治工程和灾害预警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BAS-InSAR技术对覆盖杨庄大桥的54幅升轨SAR影像数据进行干涉处理,结合滑坡的地质特征和降雨量数据分析滑坡形变趋势。【结果】结果表明:滑坡下部形变较上部强烈,整体形变表现为负值沉降,形变最大可达-33.67 mm;滑坡发育状态与降雨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降雨量增加,形变增长越明显;监测后期,P1~P6形变特征点时序位移曲线保持较好的收敛,说明滑坡修复加固治理工程发挥了一定的抗滑作用。【结论】SBAS-InSAR技术在滑坡变形监测领域中具有高度可行性,对滑坡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SBAS-InSAR 时序位移 形变速率 降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的开采沉陷特征分析
10
作者 孙超 徐海璐 潘磊 《陕西煤炭》 2024年第6期34-38,共5页
针对传统地表沉陷监测方法在开采沉陷影响范围识别中的不足,以建新煤矿为例,采用SBAS-InSAR技术对覆盖研究区域的2021年12月9日至2022年6月2日的30景重访周期为12 d的Sentinel-1A数据进行干涉处理,得到了采空区沉陷范围,并对时空分布特... 针对传统地表沉陷监测方法在开采沉陷影响范围识别中的不足,以建新煤矿为例,采用SBAS-InSAR技术对覆盖研究区域的2021年12月9日至2022年6月2日的30景重访周期为12 d的Sentinel-1A数据进行干涉处理,得到了采空区沉陷范围,并对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主要分布3处沉降中心,形变影响范围约为3.77 km^(2);最大累计沉降量为-530 mm,年平均形变速率最大达到-266 mm/a;时序沉降值与GNSS实测值整体趋势一致。该方法证明了短重访SAR数据可动态提取矿区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时序变化过程,能够为矿区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 煤矿开采 开采沉陷 沉降速率 形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湿陷性黄土区InSAR时序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朋俊 张璐 +1 位作者 陈元申 刘豪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5-128,205,共5页
近年来,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大地测量技术,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监测精度高和范围大等优点,为线性工程基础稳定性的形变监测风险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持。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辉县段湿陷性黄土地质区为研究对象,选取... 近年来,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大地测量技术,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监测精度高和范围大等优点,为线性工程基础稳定性的形变监测风险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持。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辉县段湿陷性黄土地质区为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区内2015年4月至2019年3月获取的90景Sentinel-1A数据,利用时序InSAR技术提取了该湿陷性黄土特殊地质区的年平均形变速率和时间序列信息,分析了区域内沉降量与降雨量及土壤湿度的相关性,获得了区域内沉降时空演变特征。相关成果为南水北调干渠基础不稳定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线性工程 平均形变速率 时序In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PS特征点的SBAS-InSAR技术监测淮南市区地表沉降 被引量:7
12
作者 纪东阳 聂运菊 王菲 《城市勘测》 2021年第3期66-70,共5页
基于研究淮南市区地表沉降原因和特征为目的,采用以PS特征点为控制点的SBAS-InSAR技术,通过处理37景Sentinel-1A数据,获得了淮南市地表形变信息。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大部分地区地表形变趋于稳定,沉降速率大多在[-10~3]mm/a,最大沉降速... 基于研究淮南市区地表沉降原因和特征为目的,采用以PS特征点为控制点的SBAS-InSAR技术,通过处理37景Sentinel-1A数据,获得了淮南市地表形变信息。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大部分地区地表形变趋于稳定,沉降速率大多在[-10~3]mm/a,最大沉降速率达到了-25.6 mm/a。沿矿路与淮河南岸之间的区域沉降速率范围为[-25.6~-3]mm/a;平圩镇居民区沉降速率范围为[-16~-4]mm/a;山南国宾府周边地区沉降速率范围为[-12~-4]mm/a;淮南农场周边沉降速率范围为[-20~-3]mm/a;山王承附近地区沉降速率范围为[-19~-3]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塌陷区 地下水 生态修复 形变速率 SB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AR技术的地表沉陷变形边界提取精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韦金龙 赵利安 《山西焦煤科技》 CAS 2021年第12期9-13,17,共6页
针对采煤地表沉陷变形边界监测精度和边界提取方法的问题,采用SBAS-InSAR技术监测地表沉陷区的变形值来精确提取地表沉陷变形边界。利用Sentinel-1影像数据进行两组SBAS-InSAR监测试验,提取采煤地表沉陷变形边界范围,得到沉陷盆地内的... 针对采煤地表沉陷变形边界监测精度和边界提取方法的问题,采用SBAS-InSAR技术监测地表沉陷区的变形值来精确提取地表沉陷变形边界。利用Sentinel-1影像数据进行两组SBAS-InSAR监测试验,提取采煤地表沉陷变形边界范围,得到沉陷盆地内的形变速率、沉降累计量及各月沉降量,将沉陷变形边界点的沉降值与观测线实测水准数据进行比较。试验表明,通过SBAS-InSAR技术提取采煤沉陷变形边界可达到亚厘米级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地表 地表沉陷变形边界 SBAS-InSAR技术 形变速率 沉降累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InSAR与高分影像的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文龙 张童康 《能源与环保》 2022年第7期9-14,21,共7页
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处于多发态势,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严重威胁了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进行早期识别已成为大趋势。针对传统的遥感影像识别已不能满足当前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的需求,提出利用SBAS-InSAR技... 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处于多发态势,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严重威胁了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进行早期识别已成为大趋势。针对传统的遥感影像识别已不能满足当前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的需求,提出利用SBAS-InSAR技术、多期多源光学遥感技术、三维倾斜摄影测量等多源遥感技术综合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早期识别。通过对延安子长市地质灾害识别与监测预警工作,得到了子长地区平均形变速率为76 mm/a,累计形变量为152 mm,并进行了实地调查验证,证明了监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SBAS-InSAR技术结合高分影像可有效地获取子长地区地质灾害分布情况,为该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长市 地质灾害 SBAS-InSAR 地表形变 早期识别 形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ple shear endochronic equations for finite plastic deformation
15
作者 JIANGWugui FUMingfu +1 位作者 CHENLiangsen GENGShiqi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4年第1期78-81,共4页
The endochronic equations proposed by Valanis (1980) were extended to a finite deformation range. Jaumanns rate, Fus rate and Wus rate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endochronic equations to analyze simple shear finite de... The endochronic equations proposed by Valanis (1980) were extended to a finite deformation range. Jaumanns rate, Fus rate and Wus rate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endochronic equations to analyze simple shear finite deformation. Incremental equations and numerical solutions are deduced for three endochronic objective mod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n oscillatory shear stress response to a monotonically increasing shear strain occurs when the Jaumanns rate objective model is employed for endochronic materials. The oscillatory response is dependent on the adopted objective rate. Compared with the Jaumanns rate, the Fus rate and the Wus rate satisfy the restrictions to elastic-plastic constitutive relations and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deformation endochronic equations simple shear oscillation objective ra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