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4不锈钢形变诱导马氏体相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杨建国 陈双建 +3 位作者 黄楠 方坤 苑世剑 刘刚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9-92,117,共4页
使用室温拉伸和高温拉伸实现了304奥氏体不锈钢不同应变率及不同温度下的拉伸塑性变形,使用铁素体测量仪、XRD等分析手段测试了不同应变率、不同组织状况及不同温度下的形变诱导马氏体转变量.结果表明,形变诱导马氏体的转变量与应变率... 使用室温拉伸和高温拉伸实现了304奥氏体不锈钢不同应变率及不同温度下的拉伸塑性变形,使用铁素体测量仪、XRD等分析手段测试了不同应变率、不同组织状况及不同温度下的形变诱导马氏体转变量.结果表明,形变诱导马氏体的转变量与应变率、组织均匀度及变形温度三种因素有关,室温形变时,随着塑性变形率的增加,马氏体转变量逐渐上升;对于室温下周向变形率为30%的内高压成形环焊缝拼焊管而言,母材、热影响区和焊缝处的马氏体转变量依次呈上升趋势,组织均匀性越差,马氏体的转变量越高;高温拉伸时,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马氏体的转变量呈下降趋势,在275℃时,马氏体的转变量趋近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诱导马氏体相变 应变率 组织均匀性 温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L不锈钢形变诱导马氏体的X射线衍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董登超 张珂 +1 位作者 吴园园 胡显军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1-34,共4页
为准确测定304L奥氏体不锈钢中形变诱导马氏体的含量,更好地解释该材料中形变诱导马氏体相变机制,使用X射线衍射法对一系列形变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样品进行研究,采用Rietveld全谱拟合法对各物相含量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的直接对比法、K值法... 为准确测定304L奥氏体不锈钢中形变诱导马氏体的含量,更好地解释该材料中形变诱导马氏体相变机制,使用X射线衍射法对一系列形变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样品进行研究,采用Rietveld全谱拟合法对各物相含量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的直接对比法、K值法进行比较,该法能最大限度克服传统方法的缺点。分析结果显示:304L奥氏体不锈钢形变过程中会发生α′和ε马氏体相变,且低温形变会加速奥氏体不锈钢中奥氏体相向马氏体相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形变诱导马氏体 Rietveld全谱拟合法 直接对比法 K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6钛合金热变形诱导马氏体转变 被引量:10
3
作者 欧阳德来 鲁世强 +2 位作者 崔霞 李鑫 黄旭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07-2312,共6页
为研究TB6钛合金在β相区热变形后快冷过程中形变诱导马氏体的转变行为,采用圆柱试样在Thermecmaster-Z型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热压缩试验,并计算β相条件下的稳定系数,观察热变形组织,测试材料的物相结构。结果表明:合金β相条件稳定下系... 为研究TB6钛合金在β相区热变形后快冷过程中形变诱导马氏体的转变行为,采用圆柱试样在Thermecmaster-Z型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热压缩试验,并计算β相条件下的稳定系数,观察热变形组织,测试材料的物相结构。结果表明:合金β相条件稳定下系数Kβ为1.06,β相处于机械不稳定状态,在β相区热变形后快冷过程中合金存在形变诱导转变斜方马氏体(α″),β相向斜方马氏体转变时3个点阵方向发生点阵应变为ε1=-7.1%,ε2=7.2%,ε3=1.1%的结果;形变诱导马氏体呈现针状和锯齿状两种形貌,其转变模式是先形成近似平行的细条状或针状主干,后从主干中不断生长成树枝状,且马氏体内部可能存在孪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6钛合金 形变诱导马氏体 稳定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气体渗碳对形变304L不锈钢抗点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勇 李洋 +1 位作者 周阳 巩建鸣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7-91,共5页
通过电化学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低温气体渗碳(LTGC)处理对形变304L不锈钢抗点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5%预应变后,304L不锈钢中产生了约62%(体积分数)的α′-马氏体(形变诱导马氏体),在含Br-的溶液中抗点蚀性能大幅降低;经低温气体... 通过电化学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低温气体渗碳(LTGC)处理对形变304L不锈钢抗点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5%预应变后,304L不锈钢中产生了约62%(体积分数)的α′-马氏体(形变诱导马氏体),在含Br-的溶液中抗点蚀性能大幅降低;经低温气体渗碳处理后,304L不锈钢表面α′-马氏体基本消失,大量碳原子固溶形成了膨胀奥氏体相,提高形变304L不锈钢的抗点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气体渗碳(LTGC) 膨胀奥氏体 形变诱导马氏体 点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H不锈钢冷拔过程马氏体转变和力学及磁性能变化规律 被引量:6
5
作者 徐钦华 彭志贤 +5 位作者 李明扬 袁泽喜 朱建新 宗永 李超群 刘静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0-138,共9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磁通计、X射线衍射仪、拉伸试验机及维氏硬度计等,对在线拉拔工艺制备的不同变形量的304H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及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形变量增加,304H不锈钢组织发生明显细化,且其...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磁通计、X射线衍射仪、拉伸试验机及维氏硬度计等,对在线拉拔工艺制备的不同变形量的304H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及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形变量增加,304H不锈钢组织发生明显细化,且其强度及硬度显著升高。当材料真应变小于1.2时,钢丝拉拔强度的贡献来源于位错的塞积和形变孪晶;当真应变大于1.2时,钢丝拉拔强度变化主要归结于马氏体相变和位错增殖机制。304H奥氏体不锈钢的马氏体转变为γ-fcc→α’-bcc型转变,无中间相生成。形变诱导产生的马氏体相是304H不锈钢中主要的铁磁相,马氏体相体积分数fM与钢丝饱和磁化强度Ms呈线性关系Ms=99fM-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H奥氏体不锈钢 形变诱导马氏体相变 饱和磁化强度 力学性能 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TWIP/TRIP钢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维娜 刘振宇 王国栋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7,共8页
综述了近来年高锰孪晶诱发塑性/相变诱发塑性(TWIP/TRIP)钢的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情况。介绍了晶粒尺寸对TWIP钢变形机制的影响,观察了形变孪晶随晶粒尺寸变化的演变过程。总结了形变诱导马氏体和形变诱导孪晶的演变机理。简述了碳化钒(... 综述了近来年高锰孪晶诱发塑性/相变诱发塑性(TWIP/TRIP)钢的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情况。介绍了晶粒尺寸对TWIP钢变形机制的影响,观察了形变孪晶随晶粒尺寸变化的演变过程。总结了形变诱导马氏体和形变诱导孪晶的演变机理。简述了碳化钒(VC)沉淀粒子对高锰TWIP/TRIP钢延迟断裂及加工硬化行为的影响,并对VC沉淀粒子与形变孪晶的交互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双辊铸轧工艺制备高锰TWIP/TRIP钢薄带的近终成型工艺过程及显微组织的演变机理,并探讨了工程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TWIP TRIP钢 薄带铸轧 变形机制 形变诱导马氏体 形变孪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制气装置变换气分离器浮阀的失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周阳 姜勇 +1 位作者 翁晓翔 巩建鸣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9-302,共4页
某化工厂变换气分离器的304L不锈钢浮阀使用7个月即发生腐蚀失效,采用腐蚀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查、腐蚀产物分析等方法,对失效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阀在冷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形变诱导马氏体,降低了材料的耐蚀性... 某化工厂变换气分离器的304L不锈钢浮阀使用7个月即发生腐蚀失效,采用腐蚀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查、腐蚀产物分析等方法,对失效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阀在冷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形变诱导马氏体,降低了材料的耐蚀性,在Br-引起的点蚀和H2S引起的活化腐蚀联合作用下,浮阀发生了快速腐蚀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气 浮阀 H2S Br- 形变诱导马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形工艺对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超低温冲击韧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余王伟 陈学东 +1 位作者 崔军 范志超 《压力容器》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主要采用夏比V型缺口示波冲击试验、X衍射分析(XRD)等方法研究了塑性变形和焊接对304和304L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超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并探究了冲击吸收能量与侧向膨胀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材料的冲击吸收能量和侧向膨胀量都随着变... 主要采用夏比V型缺口示波冲击试验、X衍射分析(XRD)等方法研究了塑性变形和焊接对304和304L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超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并探究了冲击吸收能量与侧向膨胀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材料的冲击吸收能量和侧向膨胀量都随着变形率的增加而降低,塑性变形消耗的塑性功与冲击吸收能量的下降趋势相近,裂纹扩展功较小且基本不变。两种材料的塑性变形都诱发了马氏体相变,产物为ε和α'马氏体。焊接降低塑性功的同时,也会引起裂纹扩展功的下降。母材和热影响区的冲击吸收能量和侧向膨胀量近似呈线性关系,焊接对此线性关系影响不明显。冲击吸收能量和侧向膨胀量均可作为超低温容器合格判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焊接接头 塑性变形 冲击吸收能量 侧向膨胀量 形变诱导马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17钛合金室温变形及时效析出行为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洪骁 董洪波 +2 位作者 王喆鑫 蔡增 朱知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06-2311,共6页
针对TB17钛合金,研究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室温变形及变形后的时效析出行为。通过组织观察及XRD分析,在应变量为0.22以下的室温变形状态以及经室温变形后在(350℃,0.5 h)的低温时效过程中均发生马氏体相变;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形变诱导马氏体... 针对TB17钛合金,研究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室温变形及变形后的时效析出行为。通过组织观察及XRD分析,在应变量为0.22以下的室温变形状态以及经室温变形后在(350℃,0.5 h)的低温时效过程中均发生马氏体相变;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形变诱导马氏体及低温时效过程中产生的等温马氏体都属于板条型马氏体,且均在晶界附近析出;不同点在于等温马氏体呈平行规则分布,而形变诱导马氏体呈现不规则分布;在500℃长时间时效的条件下马氏体相全部分解,细小的α相沿着变形带结构析出,形成大量交错分布的条状α相。在分步变形实验中,等温马氏体在二次变形中起到了降低变形抗力与减小弹性模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诱导马氏体 等温马氏体 低温时效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处理316L不锈钢的晶粒细化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康 李建生 +3 位作者 秦文波 刘艳芳 高波 毛庆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1-705,共5页
采用冷轧变形处理316L奥氏体不锈钢,研究了材料中微观形变组织和晶粒细化机制。利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冷轧后不锈钢试样的显微组织、相组成变化及微观结构演变。研究表... 采用冷轧变形处理316L奥氏体不锈钢,研究了材料中微观形变组织和晶粒细化机制。利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冷轧后不锈钢试样的显微组织、相组成变化及微观结构演变。研究表明:经冷轧处理后316 L不锈钢试样出现形变孪晶组织,孪晶片层厚度随着变形量的增加逐渐变窄;奥氏体发生形变诱导马氏体相变,且马氏体含量随着应变量的增大而增多。晶粒细化过程由剪切带切割片层超细晶及纳米孪晶束主导,最终形成以奥氏体相为主的双相超细/纳米晶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处理 316L不锈钢 形变诱导马氏体相变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冷成形弹体钢变形及回火后组织分析
11
作者 王芬 袁书强 +4 位作者 张向军 王芳 陈炯 周春华 李亚哲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6-152,共7页
采用C、Mn、Al、Ni和Cr等元素制备了新型冷成形弹体钢。测试了奥氏体区和奥氏体+马氏体区的维氏硬度,观察了新型冷成形弹体钢不同变形量低温回火和相同变形量不同温度回火后的组织,计算了不同工艺处理后试样中的奥氏体体积分数,研究了... 采用C、Mn、Al、Ni和Cr等元素制备了新型冷成形弹体钢。测试了奥氏体区和奥氏体+马氏体区的维氏硬度,观察了新型冷成形弹体钢不同变形量低温回火和相同变形量不同温度回火后的组织,计算了不同工艺处理后试样中的奥氏体体积分数,研究了变形量和回火温度对组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形变诱导马氏体含量随压缩变形量的增大而增加,压缩后晶面间距有减小趋势。回火前后组织内都有孪晶分布。马氏体含量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减少,使马氏体含量快速减少的回火温度在400℃以上。中温回火后材料硬度异常增大,高温回火后材料微观形貌发生显著变化,且组织内位错密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冷成形弹体钢 压缩 回火 形变诱导马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