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传感器集成的体视化形变监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邹进贵
徐亚明
+2 位作者
花向红
张鹏
徐进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6-18,22,共4页
采用地面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GB-SAR)、三维激光扫描、数码相机、GNSS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多种传感器集成技术,设计集成角反射器、紧凑有源转发器、GNSS接收机天线和物理传感器的专用目标特征点装置,将其布设在监测对象表面,自动获取...
采用地面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GB-SAR)、三维激光扫描、数码相机、GNSS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多种传感器集成技术,设计集成角反射器、紧凑有源转发器、GNSS接收机天线和物理传感器的专用目标特征点装置,将其布设在监测对象表面,自动获取监测对象的空间信息和内部物理状态信息,对GB-SAR雷达干涉测量数据算法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研究地基雷达干涉影像,将监测对象表面三维模型和内部物理状态模型进行融合,建立体视化形变监测模型的算法,从而实现在模型上对任意兴趣点形变信息进行自动提取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雷达干涉测量
三维激光扫描
无线传感器网络
体视化
形变监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基SAR形变监测误差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
27
2
作者
曲世勃
王彦平
+1 位作者
谭维贤
洪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地基SAR(Ground 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SAR)是进行区域性、全天时、全天候、定点连续形变监测的重要手段。该文对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制的地基SAR系统ASTRO(Advanced Scannable Two-dimensional Rail Observation sys...
地基SAR(Ground 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SAR)是进行区域性、全天时、全天候、定点连续形变监测的重要手段。该文对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制的地基SAR系统ASTRO(Advanced Scannable Two-dimensional Rail Observation system)的形变监测性能进行分析,结合ASTRO系统成像几何给出了其形变监测模型和精度分析模型,着重分析了影响形变监测精度的主要误差源。最后以ASTRO系统为实验平台开展了形变监测实验与分析,验证了ASTRO系统用于形变监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形变监测模型
形变
监测
精度分析
模型
形变
监测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云模型的土遗址形变判定
被引量:
1
3
作者
付莹
陈晓江
+4 位作者
邢天璋
刘宝英
陈文娟
韩金枝
房鼎益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51-255,共5页
形变是导致土遗址垮塌和毁坏的直接原因,因此需要对遗址形变进行监测和预警.传统的形变监测方法由于其入侵性和不可持续性,不适合用于土遗址形变监测.拟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对土遗址形变进行监测和分析、预警.通过分析WSN节点R...
形变是导致土遗址垮塌和毁坏的直接原因,因此需要对遗址形变进行监测和预警.传统的形变监测方法由于其入侵性和不可持续性,不适合用于土遗址形变监测.拟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对土遗址形变进行监测和分析、预警.通过分析WSN节点RSSI值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土遗址形变监测模型,采用基于RSSI值的云模型对监测数据进行测算,以判定土遗址形变状态.通过对仿真及模拟试验结果的分析,证明该形变监测模型和云模型能够实现对土遗址形变的识别,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形变监测模型
云
模型
土遗址
RS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传感器集成的体视化形变监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邹进贵
徐亚明
花向红
张鹏
徐进军
机构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精密工程与工业测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6-18,22,共4页
文摘
采用地面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GB-SAR)、三维激光扫描、数码相机、GNSS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多种传感器集成技术,设计集成角反射器、紧凑有源转发器、GNSS接收机天线和物理传感器的专用目标特征点装置,将其布设在监测对象表面,自动获取监测对象的空间信息和内部物理状态信息,对GB-SAR雷达干涉测量数据算法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研究地基雷达干涉影像,将监测对象表面三维模型和内部物理状态模型进行融合,建立体视化形变监测模型的算法,从而实现在模型上对任意兴趣点形变信息进行自动提取和分析。
关键词
地基雷达干涉测量
三维激光扫描
无线传感器网络
体视化
形变监测模型
分类号
P204 [天文地球—测绘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基SAR形变监测误差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
27
2
作者
曲世勃
王彦平
谭维贤
洪文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微波成像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6089007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资助课题
文摘
地基SAR(Ground 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SAR)是进行区域性、全天时、全天候、定点连续形变监测的重要手段。该文对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制的地基SAR系统ASTRO(Advanced Scannable Two-dimensional Rail Observation system)的形变监测性能进行分析,结合ASTRO系统成像几何给出了其形变监测模型和精度分析模型,着重分析了影响形变监测精度的主要误差源。最后以ASTRO系统为实验平台开展了形变监测实验与分析,验证了ASTRO系统用于形变监测的能力。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形变监测模型
形变
监测
精度分析
模型
形变
监测
误差分析
Keywords
Ground Based SAR
Deformation monitoring model
Deformation monitoring precision model
Deformation monitoring error analysis
分类号
TN958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云模型的土遗址形变判定
被引量:
1
3
作者
付莹
陈晓江
邢天璋
刘宝英
陈文娟
韩金枝
房鼎益
机构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传感网智能感知中意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萨兰托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出处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51-25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070176/F020809)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09JM8012)
+3 种基金
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9k01-53)
西北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09YJC30)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自然科学专项)(2010JK854)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产业化培育项目)(2010JC25)
文摘
形变是导致土遗址垮塌和毁坏的直接原因,因此需要对遗址形变进行监测和预警.传统的形变监测方法由于其入侵性和不可持续性,不适合用于土遗址形变监测.拟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对土遗址形变进行监测和分析、预警.通过分析WSN节点RSSI值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土遗址形变监测模型,采用基于RSSI值的云模型对监测数据进行测算,以判定土遗址形变状态.通过对仿真及模拟试验结果的分析,证明该形变监测模型和云模型能够实现对土遗址形变的识别,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形变监测模型
云
模型
土遗址
RSSI
Keyword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deformation monitoring model
cloud model
heritage
RSSI
分类号
TP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传感器集成的体视化形变监测模型研究
邹进贵
徐亚明
花向红
张鹏
徐进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基SAR形变监测误差分析与实验
曲世勃
王彦平
谭维贤
洪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云模型的土遗址形变判定
付莹
陈晓江
邢天璋
刘宝英
陈文娟
韩金枝
房鼎益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