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艺术歌曲《孟姜女》谈民族声乐形体表演 被引量:7
1
作者 范义付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89-90,共2页
形体表演是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歌曲《孟姜女》的演唱是一个在形体表演上富有风格变化的范例,该曲演唱时的形体表演设计综合运用了各种舞蹈等动作,体现了形体表演动作设计的风格及精练性原则。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借... 形体表演是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歌曲《孟姜女》的演唱是一个在形体表演上富有风格变化的范例,该曲演唱时的形体表演设计综合运用了各种舞蹈等动作,体现了形体表演动作设计的风格及精练性原则。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借鉴舞蹈艺术是民族声乐形体表演动作设计进一步发展的三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姜女》 民族声乐 形体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舞台形体表演在歌唱中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秋菊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2-194,共3页
形体表演是调动演唱者自身情感的重要手段,向欣赏者传达音乐作品思想感情的重要桥梁。在敢唱艺术中体现了声乐演唱者的内心活动的外部情感的表现,歌唱者的完美肢体表演和优美的声音使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在视觉、听觉中对自己的... 形体表演是调动演唱者自身情感的重要手段,向欣赏者传达音乐作品思想感情的重要桥梁。在敢唱艺术中体现了声乐演唱者的内心活动的外部情感的表现,歌唱者的完美肢体表演和优美的声音使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在视觉、听觉中对自己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歌唱的声音和形体表演二者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是有机的融合。观众通过视觉与听觉去欣赏演唱者的创造性的艺术表演。由此可见,歌唱者的声音固然很重要,而形体表演也是不可缺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体表演 声乐演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表演特质 被引量:8
3
作者 朱迎春 《电影评介》 2010年第2期85-86,共2页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歌唱技巧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亦要注重表演(形体、修养、感情、韵味)的总体艺术效果。学生的声音需要训练、培养,而歌唱中的情感运用和表现也同样需要训练和培养。只有训练有素的演唱者,登台时才有可能自...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歌唱技巧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亦要注重表演(形体、修养、感情、韵味)的总体艺术效果。学生的声音需要训练、培养,而歌唱中的情感运用和表现也同样需要训练和培养。只有训练有素的演唱者,登台时才有可能自如地表达歌曲内容的内在美,使其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体表演 修养 感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服装表演专业与考生选拔标准及方法的探讨
4
作者 刘相臣 《艺术设计研究》 1995年第2期27-28,共2页
关于服装表演专业与考生选拔标准及方法的探讨刘相臣EXPLORINGTHESTANDARDSANDAPPROACHESINCHOOSINGEXAMINEEFORCLOTHINGSHOWSPECIALTY¥//刘相臣北京... 关于服装表演专业与考生选拔标准及方法的探讨刘相臣EXPLORINGTHESTANDARDSANDAPPROACHESINCHOOSINGEXAMINEEFORCLOTHINGSHOWSPECIALTY¥//刘相臣北京服装学院直属于纺织总会,是一所以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拔标准 服装模特 服装表演 表演专业 服装艺术 形体表演 考试通知 绘画基础 应届高中毕业生 服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停法——体操舞蹈由动转为静的运动方式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可愚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0-40,共1页
舞蹈或其他形体表演是动与静相结合的艺术,舞动一阵之后必然要停一停,通过必要的停顿将动作分割成若干段落,并展示优美的造型。停法是由舞蹈的风格决定的,不同的舞种有不同的停法,对待停法应象对待文章中的标点符号那样,既不可没有,更... 舞蹈或其他形体表演是动与静相结合的艺术,舞动一阵之后必然要停一停,通过必要的停顿将动作分割成若干段落,并展示优美的造型。停法是由舞蹈的风格决定的,不同的舞种有不同的停法,对待停法应象对待文章中的标点符号那样,既不可没有,更不可滥用。一般来说停法主要有三种形式,即急停、顿停和缓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急停 技巧动作 自由体操 相结合 平衡木 停顿 形体表演 标点符号 骤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和戏曲录音剪辑
6
作者 赵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86年第1期45-49,共5页
戏曲是一种唱念做打诸般表现手段高度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观众是凭藉视觉和听觉来欣赏的。将舞台戏曲改造成为戏曲录音剪辑,首先意味着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的一定程度的淡化,人们的欣赏方式也将作相应的改变。这是同一作品从视... 戏曲是一种唱念做打诸般表现手段高度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观众是凭藉视觉和听觉来欣赏的。将舞台戏曲改造成为戏曲录音剪辑,首先意味着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的一定程度的淡化,人们的欣赏方式也将作相应的改变。这是同一作品从视听艺术转化为纯听觉艺术时的一个客观的、必然的现象。文艺编辑在制作录音剪辑时,要按照舞台艺术和听觉艺术的不同欣赏规律和欣赏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剪辑 录音 欣赏方式 表现手段 表现形式 形体表演 作品 听觉艺术 舞台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形象非谁莫属?——古月、王霙、王震们如是说
7
作者 李西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26-26,共1页
毛泽东作为东方巨人,以其独特的魁力与风采影响了一个时代,以至若干年后,人们仍然呼唤着这个响亮的名字。在中国,再造一个毛泽东是异想天开的事,于是,毛泽东就有了另一种形式的复归——银幕上。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重庆谈判... 毛泽东作为东方巨人,以其独特的魁力与风采影响了一个时代,以至若干年后,人们仍然呼唤着这个响亮的名字。在中国,再造一个毛泽东是异想天开的事,于是,毛泽东就有了另一种形式的复归——银幕上。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重庆谈判》、《和收起义》、《井冈山》相继上映,三部影片中的毛泽东分别由古月、王霙、王震扮演。与其说是三部影片在领袖百年寿辰各献厚礼,倒不如说是三位特型演员在特定的时空中登台“较量”:究竟谁来全方位地“占领”毛泽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天怒 重庆谈判 形体表演 驾驭力 中国传统文化 天安门城楼 举止不凡 谈古论今 面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味小品
8
作者 星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9-29,共1页
春节是小品火爆登场的季节,但近两年,小品登场数量依旧,却不再火爆,小品步相声后尘,江河日下。是群众不喜欢这种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的表演艺术形式?不是!是现在小品中的精品力作太少,小品少了点小品的味。 小品兴盛于九十年代初,由于它... 春节是小品火爆登场的季节,但近两年,小品登场数量依旧,却不再火爆,小品步相声后尘,江河日下。是群众不喜欢这种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的表演艺术形式?不是!是现在小品中的精品力作太少,小品少了点小品的味。 小品兴盛于九十年代初,由于它取材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在十多分钟的时间里,以轻快、幽默、夸张的语言和形体表演,或针砭、批评人们在思想、工作、生活中的不良倾向,或歌颂人们真善美的生活情操,因而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如《超生游击队》、《换大米》、《婚礼》等小品,令人在捧腹大笑之后有所思有所想,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话题。而近两年春节的小品,牛年有颗《鞋钉》,虎年《我在马路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体表演 节奏轻快 表演艺术 语言 不良倾向 贴近生活 现实生活 九十年代 反映现实 人们希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